学术投稿

Semaphorin5A基因在胃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

许荣芬;潘国庆;张翔凌

关键词:Semaphorin 5A基因, 胃癌, MMP9基因, 侵袭和转移
摘要:目的 探讨Semaphorin 5A基因在胃癌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RNA干扰技术,构建Semaphorin 5A-siRNA、Scrambled-siRNA表达载体,并分别转染胃癌细胞株SGC7901,建立Semaphorin 5A稳定表达抑制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Sema5A-si和对照组SGC7901-Scram-si胃癌细胞株;采用Western blotting、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MMP2、MMP9在上述2种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应用MMP2、MMP9抗体处理胃癌细胞株,观察其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Sema5A-si和Semaphorin 5A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SGC7901-Sema5A-si中MMP9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GC7901-Scram-si中的表达水平(P<0.05),MMP2在2种胃癌细胞株中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MMP9抗体能够阻断Semaphorin 5A基因介导的胃癌侵袭和转移,MMP2抗体对Semaphorin 5A基因介导的胃癌侵袭和转移无影响.结论 Semaphorin 5A可能通过MMP9表达促进胃癌发生侵袭和转移.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来曲唑在老年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来曲唑在老年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耐受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58例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来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以他莫昔芬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为对照组.结果 来曲唑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他莫昔芬组(P<0.05).来曲唑组临床分期晚,ER及PR均阳性的有效率高,与HER-2表达无关.他莫昔芬组HER-2阳性的有效率低.2组治疗前后Ki-67水平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选择来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安全,有效,尤其适合有合并症的老年体弱者.

    作者:芦珊;周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EGFR信号通路与胃癌的抗EGFR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广泛表达于肺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及结直肠癌等肿瘤,与表皮生长因子等配体结合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血管生成、黏附、侵袭和转移[1],现已成为这些肿瘤预后不良的标志物之一,以其为靶点的基因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文献报道EGFR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63%[2],EGFR在胃癌中过度表达,导致受体的过度激活,从而导致其下游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为胃癌治疗提供了1个靶向治疗的靶点.

    作者:刘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卵巢癌组织中HE4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卵巢组织中HE4蛋白表达水平,其中47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以下简称卵巢癌组织)、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结果 正常卵巢组织、上皮性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卵巢癌组织中HE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10.0%(2/20)和74.5%(35/47),卵巢癌组织中HE4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正常卵巢组织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HE4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晚期组(Ⅲ/Ⅳ期)HE4阳性率[89.5%(17/19)]较早期组(Ⅰ/Ⅱ期)[57.1%(16/28)]明显增高(P<0.05);中、低分化组其阳性率[92.6%(25/27)]较高分化组[65.0%(13/20)]明显增高(P<0.05);淋巴结转移组其阳性率[72.4%(21/29)]较无淋巴结转移组[38.9%(7/18)]明显增高(P<0.05).HE4表达与卵巢癌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 HE4表达与卵巢癌临床分期、细胞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HE4可作为预测卵巢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王丹丹;李燕华;张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三阴型乳腺癌159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03年3月~2003年11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747例.根据ER、PR、Her-2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将747例乳腺癌分为2组,即ER、PR、Her-2蛋白均为阴性的三阴型乳腺癌和非三阴型乳腺癌.比较2组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747例乳腺癌病例中,159例为三阴型乳腺癌[ER(-)、PR(-)、Her-2(-)],占21.3%.2组乳腺癌在组织学分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型组的组织学Ⅲ级占比高于非三阴型组.三阴型乳腺癌复发转移率高于非三阴型乳腺癌,但无统计学差异(P=0.236).结论 三阴型乳腺癌较非三阴型乳腺癌病理恶性程度高,预后更差.

    作者:李春艳;张晟;刘艳;张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凝溶胶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凝溶胶蛋白(gelsolin,GSN)在胃癌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8例胃癌组织中GSN表达情况.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12例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GSN表达情况.结果 GSN表达与胃癌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程度、淋巴结有无转移密切相关(P<0.05).中低分化肿瘤GSN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高分化肿瘤,晚期胃癌(Ⅲ+Ⅳ)中GSN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早期胃癌(Ⅰ+Ⅱ),淋巴结转移患者GSN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结论胃癌组织中GSN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并随肿瘤进展及分化程度降低而下降,GSN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抑制作用.

    作者:李俊华;袁向亮;沈立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结直肠上皮内瘤变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6例.行肠镜下电切术7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2例,肠段切除术2例,根治性手术5例,全结肠切除术1例,剖腹探查术1例.结果 18例中术前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术后病理结果为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6例,术后病理结果为腺癌8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中50%病理结果为腺癌.结论 术前高度怀疑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实为腺癌,如果不涉及保肛问题,宜首选病变肠段切除,如术前或术中可确诊为腺癌,则应行根治性切除手术.

    作者:肖幼华;蔡联明;李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肿瘤蛋白芯片中NSE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12多肿瘤蛋白芯片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检测阳性,对恶性肿瘤筛查及其诊断的价值.方法 收集可供分析的25 076例多肿瘤蛋白芯片检测结果,统计不同人群中NSE阳性检测率以及肿瘤患者中NSE联合其它肿瘤标志物的阳性检测率.结果 虽C-12多肿瘤蛋白芯片中NSE阳性率较低(103/11 485),但恶性肿瘤患者NSE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者及正常体检者(P<0.05);在前列腺癌(3.20%)、卵巢癌(1.92%)及肺癌(1.15%)中其阳性检测率较高;NSE阳性同时伴随其他肿瘤标志物阳性,多见的是CA125(78.64%),其次为Ferritin(75.82%)、CEA(52.43%),其中NSE联合CA125检测阳性常见于肺癌.结论 C-12型多肿瘤蛋白芯片中NSE阳性检测率较低,但NSE单项检测或联合其它肿瘤标志物检测,仍可用于多种肿瘤的筛查和临床诊断中.

    作者:邹华;王东;彭韬;谢家印;杨雪琴;单锦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治疗宫颈巨大菜花样肿块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对以巨大菜花样肿块为表现的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53例巨大宫颈菜花样肿块患者,采用氟尿嘧啶缓释剂(中人氟安)局部治疗,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观察治疗后4周局部肿块的消退情况.结果 13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20例达到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为62.3%.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疼痛等症状的缓解率为84.9%.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对巨块型宫颈癌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轻.

    作者:陈亚君;张思思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性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将62例恶性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精放组(32例)和普放组(30例).精放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放疗采用6MV-X线,总剂量61.6 Gy;普放组采用普通放疗联合化疗,先采用大剂量冲击放疗,4 Gy/次,连续3次后改为常规放疗,总剂量44 Gy.化疗连续2个周期,21~28天为1个周期,第1个周期化疗与放疗同步.结果精放组CR 13例(40.6%),PR 17例(53.1%),目标病灶无PD病例;普放组CR 6例(20.0%),PR 21例(70.0%),目标病灶PD 1例(3.3%).精放组CR率明显高于普放组(P<0.01).KPS改善率两组分别为100.0%和83.3%(P<0.0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同步放化疗中,与普通放疗比较,三维适形放疗可提高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马旭辉;马晶洁;戴新国;李霞;翟立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危型HPV负载量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的相关性

    宫颈癌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早期发现癌前病变是防治宫颈癌的关键.国际癌症中心于2004年提出HPV感染是宫颈鳞状细胞癌及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的必要因素,没有持续的HPV感染,女性发生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可能性几乎为零[1,2].我们利用表面等离子谐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检测多种HPV的类型及负载量,旨在研究高危型HPV负载量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鳞癌的相关性.

    作者:杨娟;肖兰;杨继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循环核酸在癌症中的研究进展

    循环核酸是指存在于血浆或血清等体液中的细胞外游离状态的核酸.早在1948年,Mandel与Métais[1]首次发现了人类血液中循环核酸的存在,但当时并未引起学术界太大的关注.直到1994年,肿瘤患者血液中RAS基因片段的检测及应用[2],医学界才重新认识到循环核酸的重要性.鉴于循环核酸在肿瘤无创诊断及连续检测等方面的优势,它正逐渐成为国内外肿瘤学界研究的热点.

    作者:范洪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乳腺分叶状肿瘤诊治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分叶状肿瘤的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30例乳腺分叶状肿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0例患者均手术治疗,病理诊断:分叶状纤维瘤24例;叶状囊肉瘤6例,其中低度恶性1例,中度恶性3例,高度恶性2例.有3例行肿块切除后局部复发,再行扩大切除.结论 乳腺分叶状肿瘤病理诊断复杂,空芯针穿刺活检及冰冻切片诊断价值有限,选择合理术式是预后关键.

    作者:颜晓敏;杨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食管癌放疗等中心技术与固定源皮距给角定位技术结合的应用

    癌症的放射治疗中,模拟定位的技术水平与放疗的效果有紧密的联系[1].我们就等中心技术结合固定源皮距给角定位技术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作如下叙述.

    作者:曹舜翔;应惟良;丁生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宫腔镜检查结合诊刮在子宫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结合诊刮在子宫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1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单纯分段诊刮组和宫腔镜检查结合分段诊刮组术前、术后临床分期及术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单纯诊刮的患者23例诊断为子宫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76.7%,其中临床诊断为Ⅰ期、Ⅱ期的病例术后经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为70.5%、50.0%;宫腔镜检查结合分段诊刮组30例诊断为子宫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96.8%,临床诊断为Ⅰ期、Ⅱ期诊断符合率为95.2%、77.8%.2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检查结合分段诊刮可以提高子宫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的准确性.

    作者:朱烨;周璘;苏亦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培美曲塞致Ⅳ度骨髓抑制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77岁.因咳嗽、咳痰10天,痰血2天入院.患者于2012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白痰,偶伴胸背疼痛,8天后出现痰中带血丝,摄胸片示左肺多发软组织影,于2012年2月来我院诊治.入院后胸部CT示左肺各肺叶可见多个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界较清,边缘不规则,周围可见毛刺,较大1个位于左上叶,大小约为6.9 cm×6.4 cm,肺门及纵膈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作者:刘晓钰;刘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CT增强剂对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

    目的 探讨CT增强剂对食管癌靶区及各危及器官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 选择食管癌患者10例,分别采集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的断层图像,然后将图像传入计划系统.分别在增强CT上勾画靶区、危及器官和设计三维适形放疗计划,并将勾画轮廓及计划复制到CT平扫上重新计算.对2套计划得出的剂量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靶区在D2%、D50%、D95%、D98%、Body95%、CI和HI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危及器官肺V5、V20 及Dmean;心脏V40及Dmean;脊髓大剂量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Body、PTV、肺、心脏的CT值和电子密度在增强时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静脉注射造影剂对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分布的影响很小,临床上可以接受这样的误差.

    作者:朱鹭超;石丽婉;傅丽蓉;林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造影剂对食管癌调强放疗计划的影响

    目的 探讨增强造影剂对食管癌调强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 对10例食管癌进行CT平扫与增强造影,分别设计调强放疗计划,比较2个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受量.结果 增强影像计划的靶区大剂量、小剂量、平均剂量及中位剂量,较平扫影像计划的平均高30 cGy,适形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的比较无差异,增强影像计划的双肺平均剂量、心脏平均剂量受量高.2种计划的双肺V20、V30和脊髓大剂量比较无差异.结论 造影剂对食管癌调强放疗剂量有影响,但影响较小,可以直接在增强影像上设计放疗计划.

    作者:林志安;张清罗;侯如蓉;潘惠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

    目的 评价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同步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的剂量学特点.方法 ⅢA、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例,分别于单纯增强CT图像下、PET-CT融合图像下勾画靶区,同一患者制定3种放疗计划:PET-CT图像下制定SMART计划(A组)、CT图像下制定SMART计划(B组)和3D-CRT计划(C组),评价3种放疗计划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剂量分布情况.结果 A、B、C组GTV适形度指数分别为0.72±0.03、0.72±0.02、0.65±0.02,CTV适形度指数分别为0.64±0.03、0.64±0.02、0.53±0.03,GTV均匀性指数分别为1.14±0.02、1.15±0.02、1.12±0.02,经检验A、B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正常肺组织V5分别为53.41±4.90、56.09±4.61、55.87±4.27,V10分别为33.56±4.02、35.95±3.35、36.36±3.57,经检验A组与B、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与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正常肺组织V20分别为23.47±2.10、25.69±2.15、27.69±2.07,V30分别为15.19±2.59、16.10±2.57、17.23±2.35,MLD(Gy)分别为12.58±1.23、13.62±1.19、14.21±1.20,食管V55分别为14.44±1.99、15.29±2.52、16.12±2.50,脊髓Dmax分别为37.45±2.39、39.38±2.78、40.13±2.52,经检验,A、B、C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PET-CT定位SMART计划能优化靶区剂量分布,有效减少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体积.

    作者:温翠侠;任洪荣;丁纪;于大海;管峦;朱峰;章龙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椎体成形结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脊柱为转移性肿瘤的好发部位,多预后不良,生存时间平均5~6个月[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进步,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延长,晚期骨转移患者日益增多,尤其是脊柱转移瘤.目前,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方法主要有:放疗、化疗、外科手术、微创椎体成形等.2007年2月至2012年5月,我们在CT引导下行椎体成形结合放射性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8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景山;柯文坤;胡静君;何秀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术后早期应用呼吸机治疗老年肺癌227例临床体会

    老年人肺癌的发病率近年来呈逐渐上升趋势,已成为老年患者癌相关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老年肺癌患者开胸手术后并发症较多,特别是低肺功能的老年肺癌患者,其手术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现将我科2005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并有记录的70岁以上低肺功能的老年肺癌患者227例术后早期使用呼吸机的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郭昌莹;匡裕康;黄建;何枝生;朱剑锋;江峰;王欢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