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造影剂对食管癌调强放疗计划的影响

林志安;张清罗;侯如蓉;潘惠敏

关键词:食管肿瘤, 调强放射治疗, 放疗计划系统, CT增强
摘要:目的 探讨增强造影剂对食管癌调强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 对10例食管癌进行CT平扫与增强造影,分别设计调强放疗计划,比较2个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受量.结果 增强影像计划的靶区大剂量、小剂量、平均剂量及中位剂量,较平扫影像计划的平均高30 cGy,适形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的比较无差异,增强影像计划的双肺平均剂量、心脏平均剂量受量高.2种计划的双肺V20、V30和脊髓大剂量比较无差异.结论 造影剂对食管癌调强放疗剂量有影响,但影响较小,可以直接在增强影像上设计放疗计划.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技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宫腔镜诊断技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意义.方法 将12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分为甲、乙两组,甲组60例为研究组,乙组60例为对照组,比较宫腔镜下定点活检与传统分段诊刮术对早期子宫内膜癌宫颈管受累诊断符合率.结果 宫腔镜下定点活检判断宫颈管受累符合率甲组为97.7%,乙组为91.6%.甲、乙两组术中腹腔冲洗液阳性检测率分别为8.3%和6.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腹腔冲洗液阳性患者预后与合并高危因素有关.甲组5例腹腔冲洗液检测阳性者中无1例复发,乙组4例腹腔冲洗液检测阳性者均合并高危因素,2例复发.结论 宫腔镜探查术未加剧腹腔细胞播散风险,其术前诊断率高于传统分段诊刮术,患者病情复发与宫腔镜探查术无直接关系.

    作者:潘玫;雷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来曲唑在老年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来曲唑在老年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耐受性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58例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进行来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以他莫昔芬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为对照组.结果 来曲唑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他莫昔芬组(P<0.05).来曲唑组临床分期晚,ER及PR均阳性的有效率高,与HER-2表达无关.他莫昔芬组HER-2阳性的有效率低.2组治疗前后Ki-67水平均显著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绝经后、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选择来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安全,有效,尤其适合有合并症的老年体弱者.

    作者:芦珊;周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3D-CRT放疗联合同步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总数的75%左右,其中近70%患者确诊时已属于晚期,丧失手术治疗机会[1].近来,同步放化疗是不能手术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2].我科自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同步采用含铂两药方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7例晚期食管癌患者采用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每3周重复1次,治疗3个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 27 例患者均完成6个周期化疗.其中完全缓解1例(3.7%),部分缓解12例(44.4%),近期有效率48.1%.主要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和感觉神经毒性,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替吉奥胶囊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肯定,患者耐受性良好,可作为晚期食管癌患者化疗的选择方案.

    作者:刘金平;靳晓伟;周长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结直肠上皮内瘤变1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结直肠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结直肠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6例.行肠镜下电切术7例,经肛门局部切除术2例,肠段切除术2例,根治性手术5例,全结肠切除术1例,剖腹探查术1例.结果 18例中术前诊断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2例,术后病理结果为腺瘤伴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6例,术后病理结果为腺癌8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中50%病理结果为腺癌.结论 术前高度怀疑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实为腺癌,如果不涉及保肛问题,宜首选病变肠段切除,如术前或术中可确诊为腺癌,则应行根治性切除手术.

    作者:肖幼华;蔡联明;李荣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三阴型乳腺癌159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三阴型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选取2003年3月~2003年11月手术切除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女性原发性乳腺癌747例.根据ER、PR、Her-2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将747例乳腺癌分为2组,即ER、PR、Her-2蛋白均为阴性的三阴型乳腺癌和非三阴型乳腺癌.比较2组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747例乳腺癌病例中,159例为三阴型乳腺癌[ER(-)、PR(-)、Her-2(-)],占21.3%.2组乳腺癌在组织学分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型组的组织学Ⅲ级占比高于非三阴型组.三阴型乳腺癌复发转移率高于非三阴型乳腺癌,但无统计学差异(P=0.236).结论 三阴型乳腺癌较非三阴型乳腺癌病理恶性程度高,预后更差.

    作者:李春艳;张晟;刘艳;张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卵巢癌组织中HE4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卵巢组织中HE4蛋白表达水平,其中47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以下简称卵巢癌组织)、20例正常卵巢组织、2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结果 正常卵巢组织、上皮性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卵巢癌组织中HE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20),10.0%(2/20)和74.5%(35/47),卵巢癌组织中HE4阳性表达率分别高于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正常卵巢组织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HE4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晚期组(Ⅲ/Ⅳ期)HE4阳性率[89.5%(17/19)]较早期组(Ⅰ/Ⅱ期)[57.1%(16/28)]明显增高(P<0.05);中、低分化组其阳性率[92.6%(25/27)]较高分化组[65.0%(13/20)]明显增高(P<0.05);淋巴结转移组其阳性率[72.4%(21/29)]较无淋巴结转移组[38.9%(7/18)]明显增高(P<0.05).HE4表达与卵巢癌患者年龄无关(P>0.05).结论 HE4表达与卵巢癌临床分期、细胞分化及淋巴结转移有关,HE4可作为预测卵巢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王丹丹;李燕华;张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α-及β-catenin在胃癌淋巴结转移癌中的再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α-及β-catenin在进展期胃癌转移淋巴结内癌细胞中的再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检测了86例进展期胃癌原发灶及其相应淋巴结中α-及β-catenin表达情况.结果 37例(43.02%) 进展期胃癌转移淋巴结中α-及β-catenin再表达阳性,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 P<0.05),转移淋巴结内α-catenin再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 P<0.05 ),转移淋巴结内β-catenin再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无关 (P>0.05 ),α-及β-catenin再表达与肿瘤大小及浸润程度无关 ( P>0.05 ).结论 转移淋巴结中α-及β-catenin再表达是进展期胃癌发生中的重要事件,在胃癌的发展中也起重要作用,联合评价两者的功能具有更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霍建设;张宇龙;张国栓;崔专义;王桂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对恶性肿瘤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性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 将62例恶性肿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精放组(32例)和普放组(30例).精放组采用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放疗采用6MV-X线,总剂量61.6 Gy;普放组采用普通放疗联合化疗,先采用大剂量冲击放疗,4 Gy/次,连续3次后改为常规放疗,总剂量44 Gy.化疗连续2个周期,21~28天为1个周期,第1个周期化疗与放疗同步.结果精放组CR 13例(40.6%),PR 17例(53.1%),目标病灶无PD病例;普放组CR 6例(20.0%),PR 21例(70.0%),目标病灶PD 1例(3.3%).精放组CR率明显高于普放组(P<0.01).KPS改善率两组分别为100.0%和83.3%(P<0.05).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同步放化疗中,与普通放疗比较,三维适形放疗可提高恶性肿瘤所致上腔静脉综合征的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马旭辉;马晶洁;戴新国;李霞;翟立广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Bag-1和 Caspase-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抗凋亡基因Bag-1和Caspase-3在正常大肠黏膜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变化及与大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15例正常大肠黏膜和66例大肠癌中Bag-1和Caspase-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Bag-1蛋白在正常肠黏膜、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3.3%、74.2%.Caspase-3蛋白在正常大肠黏膜和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7%、68.2%.Bag-1蛋白表达与大肠癌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Caspase-3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大肠癌中Bag-1的表达与Caspase-3明显相关(P<0.05).结论 Bag-1和Caspase-3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Bag-1可作为判断大肠癌生物学行为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作者:刘轩;李荣;郭守俊;曾红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造影剂对食管癌调强放疗计划的影响

    目的 探讨增强造影剂对食管癌调强放疗计划的影响.方法 对10例食管癌进行CT平扫与增强造影,分别设计调强放疗计划,比较2个计划靶区剂量分布和危及器官的剂量体积受量.结果 增强影像计划的靶区大剂量、小剂量、平均剂量及中位剂量,较平扫影像计划的平均高30 cGy,适形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的比较无差异,增强影像计划的双肺平均剂量、心脏平均剂量受量高.2种计划的双肺V20、V30和脊髓大剂量比较无差异.结论 造影剂对食管癌调强放疗剂量有影响,但影响较小,可以直接在增强影像上设计放疗计划.

    作者:林志安;张清罗;侯如蓉;潘惠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椎体成形结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观察

    脊柱为转移性肿瘤的好发部位,多预后不良,生存时间平均5~6个月[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科学的进步,癌症患者的生存期延长,晚期骨转移患者日益增多,尤其是脊柱转移瘤.目前,治疗脊柱转移瘤的方法主要有:放疗、化疗、外科手术、微创椎体成形等.2007年2月至2012年5月,我们在CT引导下行椎体成形结合放射性粒子治疗脊柱转移瘤8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景山;柯文坤;胡静君;何秀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伴甲胎蛋白升高胃癌1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伴有甲胎蛋白升高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140例胃癌患者中12例伴AFP升高,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 12例AFP升高胃癌患者甲胎蛋白水平在71.97~275691.6 μg/L.病理组织学类型:低分化腺癌58.3%(7/12),管状腺癌25.0%(3/12),肝样腺癌16.7%(2/12).肿瘤部位以胃窦和胃体多见,占66.7%(8/12),贲门部33.3%(4/12).临床分期均为Ⅳ期,其中肝门部淋巴结转移16.7%(2/12),肝脏转移25.0%(3/12),腹腔淋巴结转移25.0%(3/12),肝脏转移合并腹腔淋巴结转移25.0%(3/12),其他部位转移8.3%(1/12).12例胃癌患者中有4例为术后复发和转移,根治术后出现复发和转移的平均时间为7.7个月,短在根治术后3个月出现转移;6例行姑息手术,2例未行手术治疗.10例患者采用了不同的方案进行姑息化疗.生存期为2~5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个月.结论 伴有甲胎蛋白升高的胃癌,是1种特殊的临床亚型,易发生肝脏转移和(或)腹腔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

    作者:廖峰;龚新雷;秦叔逵;张瑜;王锋;王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食管癌放疗等中心技术与固定源皮距给角定位技术结合的应用

    癌症的放射治疗中,模拟定位的技术水平与放疗的效果有紧密的联系[1].我们就等中心技术结合固定源皮距给角定位技术在食管癌放疗中的应用作如下叙述.

    作者:曹舜翔;应惟良;丁生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培美曲塞致Ⅳ度骨髓抑制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77岁.因咳嗽、咳痰10天,痰血2天入院.患者于2012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白痰,偶伴胸背疼痛,8天后出现痰中带血丝,摄胸片示左肺多发软组织影,于2012年2月来我院诊治.入院后胸部CT示左肺各肺叶可见多个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边界较清,边缘不规则,周围可见毛刺,较大1个位于左上叶,大小约为6.9 cm×6.4 cm,肺门及纵膈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作者:刘晓钰;刘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EGFR信号通路与胃癌的抗EGFR治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广泛表达于肺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及结直肠癌等肿瘤,与表皮生长因子等配体结合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血管生成、黏附、侵袭和转移[1],现已成为这些肿瘤预后不良的标志物之一,以其为靶点的基因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文献报道EGFR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63%[2],EGFR在胃癌中过度表达,导致受体的过度激活,从而导致其下游信号转导途径的激活,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为胃癌治疗提供了1个靶向治疗的靶点.

    作者:刘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高危HPV与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

    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统计,宫颈癌是全球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已位居第二位,且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现有的研究显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并进一步引发宫颈癌的主要病因.现将高危型HPV在宫颈癌中的致癌机制综述如下.

    作者:张敏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机载千伏级CBCT监测鼻咽癌IMRT摆位误差的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机载千伏级CBCT监测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疗程中摆位误差的变化和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经病理检查确诊的鼻咽癌早期患者15例,行调强放疗.患者每周按原始计划标志点摆位,利用机载KV-CBCT扫描获取摆位误差,每周计算所有患者在三维方向和水平面旋转摆位误差平均值、标准差及95%可信区间(CI);分析摆位误差随疗程进行的变化情况;探讨体重指数(BMI)和体重变化对摆位误差的影响.结果 患者在腹背、头脚、左右3个坐标轴和水平面旋转的摆位误差均值分别为-0.1833 cm、-0.0322 cm、0.0967 cm和-0.8333°.随疗程进行摆位中心点向腹侧移位,BMI≥25患者在左右方向及水平面旋转的系统误差较BMI<25患者明显;患者体重下降会引起摆位中心点往腹侧偏移和水平面逆时针旋转.结论 BMI≥25鼻咽癌IMRT患者有必要进行自适应放疗;放疗疗程中体重减少超过7.10%时,需要调整放疗计划.

    作者:王树超;张军宁;邰国梅;彭钦;查燕燕;任朋;刘凯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宫腔镜检查结合诊刮在子宫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结合诊刮在子宫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61例子宫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单纯分段诊刮组和宫腔镜检查结合分段诊刮组术前、术后临床分期及术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单纯诊刮的患者23例诊断为子宫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为76.7%,其中临床诊断为Ⅰ期、Ⅱ期的病例术后经病理证实诊断符合率为70.5%、50.0%;宫腔镜检查结合分段诊刮组30例诊断为子宫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96.8%,临床诊断为Ⅰ期、Ⅱ期诊断符合率为95.2%、77.8%.2组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检查结合分段诊刮可以提高子宫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的准确性.

    作者:朱烨;周璘;苏亦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VEGF-C及癌周淋巴管密度与头颈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及癌周淋巴管密度(P-LVD)与头颈鳞癌(HNSC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4例HNSCC组织中VEGF-C及癌周LYVE-1的表达,幷计算P-LVD,分析P-LVD及VEGF-C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104例HNSCC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头颈部黏膜组织(74.04% vs 0,P<0.05).淋巴结转移组VEGF-C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对LYVE-1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VD) 分析显示,癌周组织P-LVD高于癌内及正常组织(P<0.05),而VEGF-C阳性表达者及颈部淋巴结转移者P-LVD分别显著高于VEGF-C阴性表达者和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HNSCC中VEGF-C表达及P-LVD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对判断肿瘤侵袭、转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邓莅霏;齐淑轶;刘学明;石冬梅;高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