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祥;张晶岩;郭晓明
1病历摘要患者,男38岁,体重84kg.因左手拇指屈拇长肌腱术后粘连,拟行肌腱松解术.患者一般状况良好.ASA Ⅰ级.入手术室测血压17.0/12.8 kPa(128/96 mmHg)、心率80次/min.行右侧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锁骨上法),注入2%利多卡因18 mL,5min后用针尖刺痛法测试麻醉效果好.
作者:原春雷;王英哲;张键;赵晓东;扬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Warthin瘤也称腺淋巴瘤,是常见的涎腺良性肿瘤之一.作者就该病手术治疗的主要术式选择、手术操作要点,及对该病的临床预后进行概述.
作者:王鑫;于天亮;李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 herpetic neuralgia,PHN)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26例PHH患者,病程3个月~6年.均已接受多种治疗方法,但效果不佳,VAS评分4~8分.开始口服剂量加巴喷丁100mg/次、3次/d.每间隔2~4 d增加剂量300mg/d,直至疼痛缓解或出现难以耐受的副作用,高用量为3 600 mg/d.以疼痛明显缓解或疼痛缓解的剂量维持用药.以维持用药或高用量时VAS评分与用药前VAS评分比较,判定治疗效果.显效:VAS评分下降≥3分,病人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有效:VAS评分下降<3且≥1;无效:VAS评分无下降或<1分.结果显效17例(65.4%),有效8例(30.8%),无效1例(3.8%).治疗有效率95.2%.治疗期间的副作用主要有乏力4例(15.4%)、头晕3例(11.5%)、嗜睡2例(7.7%)、恶心1例(3.8%).结论加巴喷丁用于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确实有效,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韩松;于万秋;刘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isp)预测高血压病患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住院患者80例,分为A、B组,A组为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高血压病患者,B组为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高血压病患者;12导联用同步自动分析心电图,记录窦性心律时12导联同步心电图.P波起点与等电位线交点为P波测量终点,每个导联测量5个图形清晰的P波,取平均值为该导联P波持续时间,其中大P波时限(Pmax)与小P波时限(Pmin)之差即为P波容散度(Pdisp).结果并发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高血压病患者组的Pmax、Pdisp均显著大于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高血压病患者组,P值均<0.01.结论体表心电图Pdisp可作为高血压病患者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预测因子.
作者:毛翠霞;唐玉龙;庞慧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脑脓肿是由于细菌入侵脑实质而形成的脓肿,其感染途径可分为邻近感染灶直接扩散、外伤性、血源性、隐源性.笔者收集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例隐源性脑脓肿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祥发;丑凯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合并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是煤矿生产及交通事故中较常见的损伤,为开放性损伤.常同时伴有肌肉、肌腱、血管及神经的损伤,易合并感染、软组织坏死及骨髓炎、骨不连.如处置不当,势必造成患者肢体的功能障碍.我院自1998年至今共收治此类患者62例,经单边式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效果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同洲;周相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X线表现,加深对本病的进一步认识.方法收集我院1998~2005年经X线及临床确诊病例32例.均采用腹部仰卧前后位、立位摄片,必要时摄水平侧位片及多体位腹透方法诊断,对早期病变采用间隔12~24h追踪观察,观察其病变发展过程,指导临床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32例中,30例为早产儿,2例为未足周产儿,诊断早期表现仅5例,主要X线表现为不完全性小肠梗阻,肠间隙增宽、模糊,腹脂线不清,占16%.典型期表现21例,主要X线表现为胃/肠壁内局限性壁内积气,肠管积气扩张,排列紊乱,部分肠管固定,占66%.晚期表现6例,主要X线表现为胃肠壁内广泛散在积气及气腹影,占18%.32例病例中,伴门静脉积气2例,伴胃肠穿孔4例,除2例死亡外,其余30例经临床治疗病愈后出院.结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X线表现不明显,容易误诊、漏诊,若临床怀疑有NEC表现,X线检查一定要全面细致,如侧卧水平位投照可观察到少量气腹影,及早诊断胃肠穿孔,指导临床及早采取手术治疗,对挽救患儿生命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李彦伟;梁永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对周围型肺癌边缘征象的认识,减少误诊,提高周围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5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的癌瘤边缘CT征象可分为瘤周边缘光滑情况,分叶、毛刺和小棘状突起,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锯齿征、瘤旁脉管影和邻近胸膜有无侵犯等8个方面.结论瘤体边缘的CT征象是诊断周围型肺癌的可靠依据,尤其是当这些征象大部或集中发生时,具有定性价值.
作者:刘国强;司建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各种后处理技术(MPR,MIP,SSD,YRT)在肾动脉及其分支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评估,以便更好地辅助临床诊断及指导治疗.方法对80例行肾脏检查的患者,在一定CT扫描条件下,用4层螺旋CT对肾脏肾动脉及其分支区域进行CrA检查,将所获得的图像数据进行MIP,SSD,VRT,MPR,以获得相关区域的图像,并对肾动脉显示情况及几种后处理技术效果进行初步的对比分析和评估讨论.结果 80例患者均获得了满意的MSCT肾动脉CrA轴位扫描及影像后处理图像,能清晰地显示肾动脉主干及其2、3、4级分支.MIP、SSD、VRT、MPR 4种成像方法各有优缺点.结论 MIP、VRT在诊断肾动脉相关疾病中是有价值的后处理成像方法.在临床工作中,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是应以MIP为主,与VRT、SSD等结合使用综合比较,效果是比较好的.
作者:昌爱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毒性反应发生对治疗的影响.方法将98例中晚期鼻咽癌随机分为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放化疗组在治疗的同时静脉滴注DDP30~40mg/m2,每周1次.结果两组口腔黏膜反应、皮肤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消化道反应、血白细胞变化差异显著(P<0.05),但病人能耐受.结论同期放化疗毒性反应对治疗无影响.
作者:高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提高子宫穿孔的防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1994~2004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7例子宫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子宫穿孔是宫腔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及后果与术者的经验、操作技术是否规范,及子宫穿孔发生后能否及时发现、恰当处理有关.结论重视病史及详细的术前检查、规范操作技术,是防范子宫穿孔的关键;及时发现、恰当处理子宫穿孔,预后良好.
作者:陈泽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及胸水癌胚抗原在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作用.方法放射免疫法测定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及第1次胸水中的癌胚抗原含量.结果良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及胸水中的癌胚抗原均在正常范围,且胸水癌胚抗原/血清癌胚抗原<1.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癌胚抗原可正常或升高,胸水中癌胚抗原升高,胸水癌胚抗原/血清>1.结论同时检测血清及胸水中癌胚抗原含量,可以作为鉴别良恶性胸腔积液的指标.
作者:张秋伟;张一梅;孔英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创伤后机体能量代谢发生剧烈变化,直接影响到病人的营养状态.因此,创伤与营养支持关系重大,它也是创伤修复的关键之一.就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三大营养要素为主的营养,该文综述了营养支持途径、支持时间和支持部位;同时也阐述病人能量代谢与代谢底物的评估.
作者:孙海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改进方法与优点.方法确定腹股沟管后壁薄弱情况后,将提出的疝囊行高位荷包或贯穿缝扎,近侧残端即回缩到腹膜外间隙,将内环缝合2~3针即可.结果 79例术后1 d即可下床活动,1周后拆线,切口全部Ⅰ期愈合.结论改进后的疝修补术,方法简单,修补效果确切.
作者:刘贵德;马国峰;高会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孕妇情况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01-01~2005-06-30在南岗区2个产院生产的孕妇情况,分析对新生儿体重的影响.结果体重指数(BWI)高、过期产的孕妇娩出体重偏大或巨大儿的几率高;早产和并发妊高征者娩出低体重儿的几率高;孕妇分娩年龄及是否患有乙肝对新生儿体重无影响.结论孕妇身高、体重、妊娠时间及孕期是否并发妊高征等因素对新生儿体重有重要影响.
作者:高志宏;赵亚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ICU(重症监护病房)是收治各类危重病人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的专科,它以先进的设备及医疗护理技术对病人实施严密监护和集中的治疗护理,从而达到挽救濒死病人的生命,使其转危为安,病情趋于平稳的目的.
作者:陈永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120急诊急救工作开展已2年多,救治了吃错药或服毒自杀患者74例.其中,女性67例,男性7例.家人或本人做自救工作仅6例,占病例总数8%.因此,让病人懂得一些自救常识,至关重要.
作者:韩晓惠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气管切开术,是解救呼吸道梗阻的有效手段,术后配戴气管切开套管,可以长期维持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术早适用于呼吸道梗阻性疾病,如外伤、烧伤、昏迷等各种导致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的疾病,而在重症ICU,术后气管插管72 h之内无法脱离呼吸机支持的病人应尽早行气管切开,以减轻病人不适并可随时清除分泌物,不影响进食.术后病人体位自然,便于护理,在行气管切开时,医护默契配合是减少病人痛苦,提高效率的必要条件.2004-11~2005-08,我科室对10例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医护密切配合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祎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三氧化二砷快失活剂失活恒磨牙的佳封药时间.方法对293例、311颗适合失活的恒磨牙进行三氧化三砷失活,封药时间为1~12 d不等,观察根髓失活情况及患牙复诊时叩痛变化情况.结果三氧化二砷快失活剂失活恒磨牙佳封药时间为5~6 d.结论建议临床三氧化二砷快失活剂封药时间由原来1~2 d延长至5~6 d.
作者:季丽玢;刘宝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尿激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经CT扫描确诊的30例急性脑梗死病例,同时选择32例具有可比性的病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用50万u尿激酶用10 mL生理盐水溶解后静注,然后用100万u的尿激酶加入到100mL生理盐水中内于30 min内滴入,溶栓前口服阿斯匹林0.3g/d,连用3 d后改为75 mg/d,溶栓后12 h用肝素12 500u/d静点.连用7~10 d.对照组用脱水剂和活血化瘀药物治疗,用药前后两组分别检测相关指标.结果治疗组肌力提高3级16例,提高2级4例,提高1级9例,无变化1例.对照组提高1级6例,肌力下降1级14例,无变化12例.结论早期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突出、安全.
作者:孙雪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