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青;蔡华;段雪英;叶礼斌
目的探讨多原发性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多原发性大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共65例,占同期收治大肠癌病例的1.3%(65/5 070),其中同时性多原发癌35例,异时性多原发癌30例,65例均行手术治疗,35例同时性多原发癌行根治性切除29例,患者5年生存率为34.6%(9/26);30例异时性多原发癌首次治疗时28例行根治术,2例行局部切除术,患者第一癌术后5年生存率为92.0%(23/25).结论多原发性大肠癌以手术治疗为主,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多原发性大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的关键.
作者:赵东兵;白月奎;周志祥;邵永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DNA对荷瘤宿主淋巴器官过氧化脂质(LPO)与超氧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应用纯化提取的铜绿假单胞菌染色体DNA进行体内抗肿瘤实验,观察铜绿假单胞菌DNA对荷瘤宿主淋巴器官LPO和SOD水平的影响及其与肿瘤生长的关系.结果铜绿假单胞菌DNA能显著增大荷瘤宿主淋巴器官SOD/LPO比值(P<0.01),并抑制肿瘤的生长(P<0.05),延长荷瘤小鼠的生存期(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DNA在淋巴器官中的抗氧化作用可能与维持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徐跃飞;任凤;赵宝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NF-κB和Iκb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0例喉癌组织和2硎正常喉黏膜组织中NF-κB p65和IκBα表达水平.结果喉癌组织中NF-κB p65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IκBα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织(P<0.05).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中NF-κB p65表达水平明显较无转移喉癌组织高,IκBα表达水平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NF-κB和IκB在喉癌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与喉癌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密切的关系,抑制NF-κB表达可能为喉癌治疗提供了1个新靶点.
作者:朱江;胡国华;孙余才;邓靖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微脉管密度(TMVD)、微血管密度(BMVD)、微淋巴管密度(LMVD)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80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乳腺癌组织,应用免疫组化双染试剂盒(Histostain-DS试剂盒)、FVⅢ-RA单克隆抗体和Ⅳ型胶原单克隆抗体,在同一张组织切片上分别对内皮细胞和基膜进行标记,在光镜下分别观察微脉管密度、微血管密度和微淋巴管密度.结果微脉管密度在腋窝淋巴结阴性组和淋巴结转移1~3个组、4~9个组、10个以上组分别为35.64±9.28,45.47±7.60,57.00±9.17,67.00±9.56;微血管密度在以上各组分别为23.36±7.06,30.53±6.13,38.40±6.67,43.75±6.85;微淋巴管密度在以上各组分别为12.27±2.49,14.93±2.46,18.60±2.76,23.25±3.40.微脉管密度、微血管密度和微淋巴管密度均与腋窝淋巴结状态呈显著正相关(P<0.05),随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的增加而增大;而三者与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绝经状态以及雌激素受体状况等因素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微脉管密度、微血管密度、微淋巴管密度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密切相关,是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的有价值指标.
作者:乔广东;陈武科;任予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食管癌、贲门癌好发于老年人,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1~4].我院1994年1月~2003年1月共手术治疗>60岁食管贲门癌合并其它慢性疾病患者7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卫东;王志民;李庶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5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MMP-2、MMP-9、TIMP-1、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MMP-2、MMP-9、TIMP-1、TIMP-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0%、17.8%、13.3%和84.4%;不同分化程度癌组织的MMP、TIMP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随着肿瘤浸润的加深,MMP-2表达阳性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x2=4.375,P<0.05).有淋巴结转移者MMP-2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6.252,P<0.01).结论MMP-2、MMP-9主要在癌细胞中表达,TIMP-1、TIMP-2主要在间质细胞中表达.MMP-2、MMP-9、TIMP-1、TIMP-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MMP-2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李淳;吴名耀;吴贤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M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对16例肾AML的临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其中6例做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根据镜下特点,16例肾AML可分为典型型9例(56.3%)、平滑肌瘤样型3例(18.8%)、非典型型2例(12.5%)和脂肪瘤样型2例(12.5%).免疫表型:瘤细胞特征性表达HMB45、Melan-A、gp-100、CD68和SMA.结论肾AML的镜下形态特征结合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该瘤的确诊.
作者:马敬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副乳腺癌的诊断和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1958年10月~2002年12月收治的13例副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随访至2002年12月,4例出现远处转移,并死于该病,1例死于其它疾病,余8例健在.5年生存率41.7%(5/12).结论副乳腺癌是1种罕见但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术后病理结果,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生存率.
作者:袁破;徐兵河;赵龙妹;张频;李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及其组织基质蛋白抑制剂1,2(TIMP-1,TIMP-2)表达对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MMP-2、MMP-9、TIMP 1和TIMP-2的表达.结果MMP-2、MMP-9、TIMP-1和TIMP-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9%、87 7%、76.9%和61.5%.MMP-2和MMP-9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侵袭程度呈正相关(P<0.01,P<0.05).TIMP-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侵袭程度呈负相关(P<0.05).TIMP-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侵袭程度无明显相关性.MMP-9与TIMP-1表达有显著相关性,且呈负相关(P<0.01).结论MMP-2、MMP-9、TIMP-1和TIMP-2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是临床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喜梅;孙雷;刘逢吉;张朝;张众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氨磷汀(amifostine,化学代号:WR-2721)和峰龄多糖(fengling polysacchride,FLPS)对人外周血粒-巨噬祖细胞(CFU-GM)及HL60白血病细胞的化疗保护作用.方法应用Ficoll分离单个核细胞(MNC);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测定CFU-GM集落;XTT法测定HL60细胞存活率;WR-2721及FLPS处理的MNC,与VP-16作用后,测定CFU-GM集落产率,研究WR-2721和FLPS对CFU-GM的保护作用.结果经WR-2721和FLPS处理的MNC与VP-1637℃作用14 h后,CFUGM集落产率均明显高于VP-16对照组,CFU-GM集落数在VP-16对照组、空白对照组、WR-2721+VP-16组、FLPS+VP-16组和WR-2721+FLPS+VP-16组分别为每1×105个MNC 30.9±22.5、83.2±43.8、64.6±41.2、55.3±33.5和78.3±48.2,与VP-16对照组相比,P值均<0.01;WR-2721处理后的HL60细胞对VP-16的敏感性增强,IC50由52.5μg/ml下降为40.5μg/ml;VP-16对FLPS处理前后的HL60细胞的作用无明显改变.结论WR-2721和FLPS对人外周血CFU-GM具有明显化疗保护作用.WR-2721能增强HL60细胞对VP-16的敏感性.FLPS对HL60细胞的化疗损伤无保护作用.
作者:黄成垠;陈宝安;李翠萍;周敏;傅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P糖蛋白(P-gp)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8例胃癌及10例正常胃组织中COX-2与P-gp的表达.结果正常胃组织中未见COX-2表达,胃癌组织中COX-2表达阳性率为60.4%(29/48),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COX-2阳性组中P-gp表达阳性率为82.8%(24/29),而COX-2阴性组P-gp同时阴性表达率为63.2%(12/19),两者表达呈高度正相关(γ=0.470,P<0.01).结论COX-2表达参与胃癌的发生及恶性进展,并可能通过干预P-gp的表达参与对肿瘤多药耐药(MDR)的调节作用.
作者:刘军;朱海杭;卜平;顾学文;崔飞;田秀春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COX)是前列腺素(PGs)合成过程中的1个重要限速酶,目前发现其主要有2种亚型:COX-1和COX-2.近年来研究发现,COX-2不仅在肿瘤组织中有较高表达,并可能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及分化.传统的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和选择性COX-2抑制剂已被证实可防治结肠癌、胃癌和家族性结肠息肉病(FAP).随着COX-2与肿瘤关系的深入研究必将为肿瘤防治提供又一新途径.现将COX-2在肿瘤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军;朱海杭;卜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广西眼镜蛇毒细胞毒素(CTX)的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CTX对人鼻咽癌细胞株(CNE)、淋巴瘤细胞株(YAC)、S180癌细胞株、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和卵巢癌细胞株(Ho8990)体外细胞毒作用,同时应用动物移植性肿瘤的体内试验法,观察CTX对S180载瘤小鼠(S180)和CNE的抑瘤作用及其生命延长率.结果CTX对上述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效应,作用24 h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1.04,0.50,1.82,1.76和1.05 μg/ml;CTX对小鼠肿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为12%~37%,呈明显量效关系.结论CTX对体外培养的癌细胞株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小鼠移植性瘤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雷丹青;刘绵林;蓝利;汤圣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2岁.1995年4月20日在外院行右侧乳腺癌根治术.术后2年因右眼失明、疼痛,于1997年5月12日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神志清楚,消瘦面容,右侧乳腺缺如.眼部检查:右眼视力无光感,眼压为8.1 kPa,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瞳孔圆,直径为4 mm,晶状体后方玻璃体内可见青灰色球形隆起,其上有粗大血管,眼内其他结构不清.
作者:柳海玲;张玉凯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头颈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对可能影响预后的12项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不同因素间相关关系分析用x2检验.结果头颈部MFH 5年累积生存率为42.0%;局部复发率约37.1%;影响预后的因素主要为:肿瘤发生部位、治疗方式、颈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肿瘤局部复发(P<0.01);病理分级与肿瘤发生部位相关;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者较单纯手术、放疗和化疗者预后佳(P<0.05).结论头颈部MFH患者预后差、复发率高,颈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差、局部复发患者预后差,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者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作者:陈艳峰;陈福进;曾宗渊;杨安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肝脏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而且经常是晚期肿瘤患者的惟一转移器官.Douglas等[1]根据肝脏转移出现的肿瘤全身播散情况,将肝脏转移瘤按适合做局部治疗的程度分类:结直肠癌、胰腺内分泌肿瘤、类癌、眼恶性黑色素瘤、胃肠道间质肿瘤等发生转移时常局限于肝脏,因而多数情况适行局部治疗;肾癌、乳腺癌、皮肤恶性黑色素瘤、胸腺癌等仅有一部分病例的病变局限于肝脏而适行局部治疗;而肺癌、胰腺癌、胃癌、食管癌、食管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等多呈广泛播散,肝脏转移瘤较少适行局部治疗.
作者:王惠杰;张湘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射频毁损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中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别给予射频毁损治疗和以铂类为主的联合化疗.结果射频治疗组与化疗组比较,疼痛缓解程度、KPS评分及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提高,体重也有明显变化,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射频毁损治疗技术具有微创、疗程短、安全可靠、近期效果较好的优点,可明显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远东;王建;赵建;林生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治经验,探讨其诊断与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1981年1月~2002年8月间收治的36例原发性胆囊癌病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36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中,有胆道病史者25例(69.44%);术前B超诊断符合率为65.38%,CT诊断符合率为85.00%;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肿瘤切除率为58.33%;随访率83.33%,NevinⅠ期2例均生存5年以上,Ⅱ~Ⅳ期患者平均生存22个月,Ⅴ期患者平均生存13个月,仅行剖腹探查者平均生存期仅3个月.结论提高原发性胆囊癌疗效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手术是治疗胆囊癌的首选方法,对有癌变倾向的胆囊病变行预防性切除,是预防胆囊癌的有效措施.
作者:索宗武;丁钋;赵永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NP方案和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52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NP方案,即诺维本(NVB)25 mg/m2,静脉点滴,第1、8天;顺铂(PDD)40 mg/次,静脉点滴,第1~3天;对4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MVP方案,即丝裂霉素(MMC)6 mg/m2,静脉推注,第1天;西艾克(VDS)3 mg/m2,静脉推注,第1、8天;顺铂(PDD)40 mg/次,静脉点滴,第1~3天.结果NP方案组有效率为44.2%(23/52),患者中位生存期为9.0个月,中位缓解期为6.0个月;MVP方案组有效率为38.3%(18/47),患者中位生存期为8.0个月,中位缓解期为4.8个月.2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NP方案与M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均有较好疗效,且疗效相近.
作者:刘逸之;张婷;邹春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1例宫颈癌和10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COX-2表达,并检测其微血管密度(CD34标记)和癌细胞增殖指数(Ki-67标记).结果宫颈癌组织中COX-2、微血管密度、Ki-67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P<0.01),COX-2高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COX-2表达阳性者微血管密度和Ki-67指数明显高于COX-2表达阴性者(P<0.05).结论COX-2过度表达可能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且与宫颈癌新生血管的形成和细胞增殖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反映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有效指标.
作者:吴卉娟;刘少扬;江大琼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