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萍;杨正梅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危重症之一.既往均采用急诊手术治疗,但死亡率很高.近年在大量应用胰酶抑制剂的前提下,可选择相关适应证进行保守疗法.本文就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归类、手术治疗适应证、术式选择及保守治疗适应证和措施,结合文献进行论述.
作者:温济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在临床治疗中,我们常遇到因龋齿残冠、外伤、内吸引等所致前牙牙体缺1/2,按以往做法(如自凝塑胶充填、体、光固化修复等)虽配以桩钉,仍因耐磨性能差、易变色、易碎裂,而达不到目的.
作者:刘亚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乳腺脓肿是普外科常见疾病,几乎均为产后哺乳的产妇,尤以初产妇为多见,以往多采用大切口引流.近年来,我们应用冲洗灌注引流治疗乳腺脓肿20例,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4 d.
作者:刘知强;王玉俊;贾立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氧透射载体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氧疗法,观察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血液流变学检查5项指标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气分析观察组PaO2、SO2及PaCO2明显改善.结论氧疗法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疗效显著,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正哲;张旅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通过前瞻性双盲对照研究,观察丹参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情况和安全性.方法将2001-09~2003-09收治的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同时给予常规基础性治疗,治疗组给予丹参0.2~0.4mL/(kg.d)静脉点滴,10d为1个疗程,2组患儿治疗后记录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同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结果治疗组显效+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66.7%),差异有显著性(χ2=4.81,P<0.05),2组的NBNA评分在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χ2=0.27,P<0.05),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χ2=4.81,P<0.05),治疗组NBNA评分在治疗前后差异也有显著性(χ2=7.20,P<0.05).结论丹参治疗HIE安全、经济、有效.
作者:杨晓萍;杨正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用氧化钴作为刺激缺氧反应基因的试剂,检测缺氧条件下大鼠视网膜糖载体蛋白glut-1及视网膜血管的密度的相关性,以探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方法将含有氧化钴的溶液加入大鼠的摄入水中,饲养10~12d.结果氧化钴治疗组糖载体蛋白glut-1的表达明显增强(1.56倍)(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由于血糖升高引起视网膜血管的损害导致组织缺血,继之产生的缺氧,引起糖载体蛋白glut-1增加,导致组织和细胞的代谢异常,引起临床的眼底病变.
作者:李军;安小玲;唐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周围及Meckel憩室;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作者:刘铁夫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胰激酞原酶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出率(UAER)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2型糖尿病病人,按尿白蛋白排出率分为大量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正常白蛋白尿3组,每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原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口服胰腺激酞原酶8周,测定服药前后UAER的变化.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及微量白蛋白尿组治疗组UAER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正常白蛋白尿组治疗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胰激酞原酶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的排出,从而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肾病的病程.
作者:冯琨;侯英;刘静;杨玉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我院自1995年起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9例,年龄61~88岁.除1例因糖尿病切口延迟愈合外,48例均在术后14 d左右拆线,平均住院日21 d.1 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护士热情接待病人,详细介绍住院环境.解释手术的特点、治疗、护理要点及预后情况.
作者:项金香;路向丽;杨敬慧;张海玲;王锡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易感部位、危险因素与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3例神经外科住院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结果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易感部位依次为下呼吸道、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感染因素与患者的原发病及各种功能障碍,如咳嗽反射障碍、排尿障碍等有关;细菌学检查共检出医院感染病原菌138株,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位居前3位.结论针对各种危险因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减少各种侵入性治疗操作,加强基础护理和危重患者的营养疗法.合理应用抗生素,依据药敏实验调整用药,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文锋;林源泉;贾军;钟天安;黄仕春;张浚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采用开塞露保留灌肠解除术后尿潴留的感染机会.方法采用开塞露40 mL对术后尿潴留患者行塞肛挤压法及做好心理护理和预防措施.结果 16例术后尿潴留患者应用了开塞露保留灌肠,15例均1次性排尿,另1例行2次塞肛法后收到满意效果.结论使用开塞露保留灌肠解除术后尿潴留,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叶映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对孕产妇危害严重,占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为了更好地预防产后出血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现对我院妇产科1996-01~2002-12 产后出血40例病例进行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王姣玲;武风云;孙海霞;关咏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社区服务中有关脑血管疾病的康复经验.方法总结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999-01~2002-12间脑血管病患者73例,包括对脑梗死、脑出血、脑栓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病的卫生宣教,及定期随访和机能训练等康复手段.结果脑血管病患者经规范治疗,增强主动训练意识,使肢体功能恢复速度、心理顺应性、情绪稳定性和生活质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卫生社区康复对脑血管病巩固治疗和疾病康复至关重要.
作者:张本华;李明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验证尼莫地平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疗效.方法选择24例经临床确诊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例,在止血、促进脑细胞代谢的基础上,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经输液泵通过旁路正压输入5%葡萄糖液,速度为1mL/min,开始注入尼莫地平1mg/h,1h后增至2mg/h,总量20mg/d,连续用药7~14d.结果本组观察病例中,恢复良17例,中残2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尼莫地平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疗效显著,并减少相关合并症的发生.
作者:李晓红;崔立山;陆国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冠心病人的心理护理,主要是对病人心理的了解、观察和搜集病人的心理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病人患病后的心态各不相同,根据我们从事多年护理工作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吴春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证实百奥蚓激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对抗凝纤溶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68例患者,对用药前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定量及血浆黏度比的测定和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与对照组40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百奥蚓激酶能明显降低纤维蛋白原及血浆黏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
作者:安晓香;孙惠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消化性溃疡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病因、解除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和预防并发症.消化性溃疡因不同的患者病因不尽相同,发病机制亦各异,所以对每例病例应分析其可能涉及的致病因素及病理生理,给以适当的处理.
作者:姜爱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本文分别从运动功能障碍护理、言语功能障碍护理、心理和情感障碍护理及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脑卒中患者康复期的护理方法,使脑卒中康复期的患者大限度地减少残疾的发生,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张晓丽;王丽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胸腰段棘突韧带劳损,临床上多采用针灸、按摩、理疗及药物治疗,效果多不理想,尤其是陈旧性损伤,疗效更差.针刀疗法见效快,简便安全,笔者自1999-06~2002-07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该病1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默;陈宝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观念,既不仅生理健康,而且还要心理健康及还要具备完整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才是真正意义的健康.新生儿抚触正是在这种社会文化基础上产生的一项新的健康服务,它是基于对胎儿、新生儿总结出来的一种实用措施.现将2003年我院新生儿病房开展此项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李艳奇;吴红宇;赵颖茹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