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抚触与婴儿体重相关性的研究

李艳奇;吴红宇;赵颖茹

关键词:护理学, 抚触, 婴儿体重, 新生儿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观念,既不仅生理健康,而且还要心理健康及还要具备完整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才是真正意义的健康.新生儿抚触正是在这种社会文化基础上产生的一项新的健康服务,它是基于对胎儿、新生儿总结出来的一种实用措施.现将2003年我院新生儿病房开展此项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整体护理体会

    我院自1995年起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49例,年龄61~88岁.除1例因糖尿病切口延迟愈合外,48例均在术后14 d左右拆线,平均住院日21 d.1 术前护理1.1 心理护理护士热情接待病人,详细介绍住院环境.解释手术的特点、治疗、护理要点及预后情况.

    作者:项金香;路向丽;杨敬慧;张海玲;王锡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应用MEDLITE脉部激光脱毛10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激光脱毛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Q开关Nd:YAG固体脉冲对100例面部、躯干、四肢多毛患者进行治疗,波长选择1 064 nm,光斑选择8~6 nm,对应能量为2.2~3.8 J/cm2.每3~4周脱毛1次.结果 100例患者分别脱毛3~7次,均达到理想的脱毛效果,无任何副作用.结论 MEDLITE四波长激光脱毛效果可靠,是目前较好的一种脱毛方法.

    作者:崔林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52例疗效分析

    氟罗沙星为新一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我科2002-05~2003-10应用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5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军;江秀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冲洗灌注引流治疗乳腺脓肿10例体会

    乳腺脓肿是普外科常见疾病,几乎均为产后哺乳的产妇,尤以初产妇为多见,以往多采用大切口引流.近年来,我们应用冲洗灌注引流治疗乳腺脓肿20例,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4 d.

    作者:刘知强;王玉俊;贾立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自控镇痛技术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及其护理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自控镇痛术的效应,评估该技术的优缺点.方法随机选取90例自控镇痛术病例作为实验组,另90例常规硬膜外麻醉术病例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病例疼痛、焦虑、失眠、尿潴留、恶心呕吐出现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术后疼痛、焦虑、失眠、尿潴留、恶心呕吐出现率分别为5.56%、5.56%、3.33%、11.11%及13.33%;而对照组则分别为83.33%、84.44%、83.33%、1.11%、2.22%,2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自控镇痛术存在嗜睡、恶心呕吐、尿潴留、头晕、下肢麻木、烦躁、皮肤瘙痒、胸闷、椎体外系症状(如口舌麻木、两眼上翻、肌肉抽搐)等副作用,作者提出了护理策略.结论自控镇痛术镇痛效果确切,明显改善睡眠,减轻术后焦虑情绪的产生,有利于促进机体的恢复.

    作者:周玉红;陈兰媚;周玉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

    重症急性胰腺炎是临床危重症之一.既往均采用急诊手术治疗,但死亡率很高.近年在大量应用胰酶抑制剂的前提下,可选择相关适应证进行保守疗法.本文就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归类、手术治疗适应证、术式选择及保守治疗适应证和措施,结合文献进行论述.

    作者:温济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1 000例乳腺疾病的红外线热像图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乳腺疾病的不同红外线热像图.方法选用1 000例初步诊断为乳腺疾病的病人进行红外线热图扫描检查.结果不同性质的乳腺疾病呈现不同的热分布图像均与其他方法诊断相符.结论红外线扫描检查是一种敏感度高、准确、安全简便的检查方法.是B超、X线、CT等诊断方法的补充.

    作者:刘秀;李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血涂片观察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肾综合征出血热,曾称为流行性出血热.为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血清学检查有:抗肾综合征出血热抗体.其血涂片检查亦十分重要,可发现异型淋巴的异常增多、中性粒细胞胞浆中出现空泡,血小板可出现数量及形态的变化.现将其涂片观察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报告如下.

    作者:赵淑娟;黄耀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18例治疗体会

    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我院收治该病18例,现就其治疗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8例中,男12例,女6例.年龄在18~45岁.病程5~12 d,平均7 d.其中3例为双侧胸腔积液,其余均为单侧:右侧11例,左侧7例.有胸膜炎病史4例,兼肺部有结核病灶者7例;胸痛、胸闷者7例;咳嗽、咳白色痰11例;发热3例;盗汗、乏力、周身不适者16例.

    作者:原根连;孙艳华;展云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缝合修补术治疗5例脾破裂体会

    脾破裂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外科急症,根据破裂程度分为真性破裂、被膜下破裂和中心型破裂.脾破裂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自2002~2003年中先后收治了5例脾破裂患者,均为真性破裂,我们采取了修补术的治疗方法,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文道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 CD63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蛋白CD62P、CD63在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空腹采取静脉血,分别检测FBG、HbAIc、胆固醇、甘油三脂、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及CD63,检测结果数据以±s表示.结果 2型糖尿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和CD6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结论检测血小板膜蛋白CD62P、CD63,对预测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判断微血管病变程度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吴海波;郑加永;曾晓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开塞露保留灌肠解除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与护理

    目的探讨采用开塞露保留灌肠解除术后尿潴留的感染机会.方法采用开塞露40 mL对术后尿潴留患者行塞肛挤压法及做好心理护理和预防措施.结果 16例术后尿潴留患者应用了开塞露保留灌肠,15例均1次性排尿,另1例行2次塞肛法后收到满意效果.结论使用开塞露保留灌肠解除术后尿潴留,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手术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叶映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针刀治疗胸腰段棘突韧带劳损186例疗效观察

    胸腰段棘突韧带劳损,临床上多采用针灸、按摩、理疗及药物治疗,效果多不理想,尤其是陈旧性损伤,疗效更差.针刀疗法见效快,简便安全,笔者自1999-06~2002-07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该病18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默;陈宝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女性外阴瘙痒的临床病因与辨证施治

    女性外阴瘙痒病因复杂、治疗方法较多.但因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与效果亦不尽相同,该文就其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与治疗进行介绍.

    作者:刘瑛琦;鲍维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成批烧伤病人的救治体会

    成批烧伤常突然发生,伤员多,伤情复杂.对成批烧伤病人的救治是否及时正确,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机体功能的恢复.我科从1990-01~2002-12共收治24批126例成批烧伤病人,现结合有关临床资料对成批烧伤的救治,讨论如下.

    作者:孙姝;韩圣辉;原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青春期输卵管扭转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18岁.无性生活史,末次月经2003-07-29.因持续左下腹痛5 d,加剧2 d,于2003-08-15来我院就诊.

    作者:李国娟;邹丽红;张秀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氧透射载体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氧透射载体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氧疗法,观察临床症状及血气分析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血液流变学检查5项指标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气分析观察组PaO2、SO2及PaCO2明显改善.结论氧疗法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衰疗效显著,可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作者:刘正哲;张旅惠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亦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术后吻合口周围及Meckel憩室;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

    作者:刘铁夫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胰激肽原酶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胰激酞原酶对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出率(UAER)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2型糖尿病病人,按尿白蛋白排出率分为大量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正常白蛋白尿3组,每组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原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口服胰腺激酞原酶8周,测定服药前后UAER的变化.结果大量白蛋白尿组及微量白蛋白尿组治疗组UAER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正常白蛋白尿组治疗组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胰激酞原酶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尿白蛋白的排出,从而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肾病的病程.

    作者:冯琨;侯英;刘静;杨玉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黄疸型肝炎32例

    目的验证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对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黄疸型肝炎病例62例,随机选择32例为治疗组,多用江苏正大天晴药业生产的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100 mL/(d·次),静点30 d为1个疗程.另外30例做对照组,用茵栀黄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静点,1次/d,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分别检测ALT、胆红素等指标.结果治疗组ALT,胆红素1个疗程后降为正常,临床症状、体征均不同程度减轻,总有效率为93.90%,而对照组为61%.结论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用后短期可缓解症状,但退黄和降酶效果显著.

    作者:方翠艳;王春华;王彦君;杨金枝 刊期: 2004年第03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