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军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T方法选100例门诊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0.5 g,1次/d口服,加用环丙沙星0.2 g,3次/d口服;配合热水坐浴1 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桂附地黄胶囊及肛塞前列安栓.结果治疗组治愈38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94%;对照组:治愈25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70%.2组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桂附地黄胶囊,肛塞前列安栓,效果可靠.
作者:宋宇;奚晓龙;付继承;隋广涛;陈晨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肺性脑病发作时临床病征严重程度与血气分析改变的关系.方法通过对55例中重度肺性脑病患者发作前后血气分析值的比较,观察不同程度肺性脑病的血气分析改变情况.结果中重度2组肺性脑病发作前及发作后的动脉血p、PaCO2、PaO2值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比较2组发作前后改变的差值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动脉血p、PaO2下降值越大,PaCO2上升值越大,肺性脑病临床病症越重.
作者:萧淑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消化道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胃肠道不适.为解除病人痛苦,同时进行全瘤活检以明确息肉的性质及有无微小癌灶,或作为癌前病变切除息肉,我科开展了内窥镜消化道息肉电凝电切术.报告如下.
作者:田国利;康丽;王悦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特点及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5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临床资料,总结X线平片、CT及MRI的影像学检查主要征象.结果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在X线平片、CT及MRI检查中,均有特异性的软组织、骨膜及骨的改变,对该病早期诊断和评价临床疗效及判定预后均有较大参考价值.结论X线平片、CT及MRI等影像学诊断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刘兆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重度产后出血的相关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1997-01~2003-12分娩的86例重度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度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0.39%,83.7%发生在产后2 内.剖宫产重度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与阴道分娩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0),引起重度产后出血的相关病因依次是:胎盘因素(44.2%)、子宫收缩乏力(33.7%)、子宫下段切口因素(8.1%),DIC(5.8%)、软产道损伤(5.8%),以及子宫破裂(2.3%).结论胎盘因素是引起重度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防治措施关键在于加强妇女生育保健措施,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
作者:周卫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脑血管病发病率、患病率、致残率、再发率、死亡率高,是危害中、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要达到降低脑血管病的死亡率目标,需要开展对卒中有效的疗法,并加强1级及2级预防.
作者:叶旭晨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前,国内对肺动脉栓塞(PE)的警惕性不高,漏诊率高达80%[1]以上,正确诊断率低,误诊率高.未经治疗死亡率可高达20%~30%[1].诊断明确并经过积极治疗者,其死亡率可降至2%~8%[1].因此,正确诊断及早期治疗至关重要.通过我们诊治的36例临床不典型的PE病例,认为临床医师首要的是应致力于强化对PE的诊断意识,提高对PE的认识.
作者:王海龙;郑艳杰;宋艳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白介素-8(IL-8)及白介素-17(IL-17)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搜集3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及其缓解期和20例健康者的静脉血,离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8、IL-17的浓度,同时测定出所有受试者(急性期治疗前后、缓解期、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8浓度(701.53±124)pg/L与缓解期(228.53±58)pg/L及对照组(202.87±34)pg/L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17浓度(76.01±4.35)pg/L与缓解期(20.85±3.68)pg/L及对照组(16.30±3.08)pg/L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2.34±2.9)×109/L与缓解期(5.9±9)×109/L及对照组(3.87±0.83)×109/L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1).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后,血清IL-8浓度(422.67±88.9)pg/L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IL-17浓度(44.02±4.82)pg/L也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清IL-8、IL-17浓度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呈正相关(γ=0.634、γ=0.594).结论T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血清IL-8、IL-17明显高于缓解期,IL-8、IL-17可以趋化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浸润呼吸道,在哮喘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张晶;韩守信;崔凤;吕立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讨论颅内动脉瘤术中破裂的处理方法.方法显微镜下开放相应的脑池,以降低颅内压.控制低血压在9.3~10.3 Pa左右,阻断血运后处理.结果14例中恢复生活自理6例,部分偏瘫3例,运动性失语2例,去大脑颈直1例,死亡1例.结论对颅内动脉手术应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技术,动脉瘤术中破裂是可以避免的.一旦破裂,应正确处理,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崔立山;李晓红;陆国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护理程序是护士解决病人健康问题的一种工作程序,在护理实践中广泛运用[1].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重型精神病,坚持长期大量的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是治疗和预防复发的有效手段.患者在服药过程中,由于对抗精神病药物的相关知识认识不足,治疗依从性极差,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故应用护理程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用药知识的相关指导,以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对提高社会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实践性研究,深化护理程序,指导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
作者:郑爱民;李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老年人胃病多见,常见的有慢性胃炎、胃溃疡及胃癌等.但老年人的胃病与年青人有所不同,有其自身的特点.
作者:周建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银杏叶为银杏科银杏属植物银杏的叶.味甘苦、涩,性平.可益智延年、美肤护发、敛肺平喘、收涩止带.主治年老神衰、心痛、胸闷、气逆喘咳、白带清稀等.
作者:刘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外对第2产程的处理研究与报道较多,而第3产程的处理常被忽视.
作者:王梅;孙美玲;江志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乳房疾病是人类女性的常见病,包括乳房炎性疾病、囊性增生病、乳房肿瘤等.长期以来,人类对于乳房疾病的治疗手段主要有手术治疗、口服药物和静脉注射两大治疗方式.本文旨在说明人类女性乳晕区生理解剖结构的新功能--经乳晕透皮吸收给药治疗乳房疾病.本文从透皮给药导入技术新进展、人类女性乳房的生理解剖基础等几方面展开论述,探讨经乳晕透皮吸收给药治疗乳房疾病的可行性,为人类女性乳房疾病新治疗手段的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张健;刘连新;李爱东;宋春芳;姜洪池;杨志杰;高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乙型肝炎是乙型肝炎病毒入侵人体肝脏,而引起的一种传染疾病.本文就其具体预防与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赵月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达利全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CF患者随机分成2组,常规治疗组(40例)使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硝酸酯类等治疗;达利全治疗组(4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心力衰竭初步控制后加用达利全25 mg,2次/d,缓慢逐渐增至25 mg,2次/d.评估治疗前后心功能,心率、血压、超声心动图,并进行对照.结果与常规治疗组及治疗前后比较,达利全治疗组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有明显改善.心率减慢,左室舒张末内径及收缩末内径明显缩小.结论老年CF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达利全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乙穹;刘晶晶;付滨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液高凝分子标志物在脑血栓形成各期的动态改变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6例脑血栓形成期患者为研究组,并设对照组25例.采晨血6 mL,对研究组分别在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3个时相各采血1次,应用ELDSA法测定血浆FPA浓度,采用双抗体夹心ELDSA测定DD浓度.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脑血栓形成各期血浆FPA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脑血栓形成中各期无显著差异.DD浓度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亚急性期高于急性期,慢性期与急性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测定血液高凝分子标志物对诊断脑血栓形成有一定实用价值.
作者:闫俊杰;徐荣慧;佟晓艳;刘杰;耿志伟;于宏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采用超声洁治术清洁及去除这些不良物质的过程中,往往引起患者牙齿以及牙周软组织的疼痛与出血,造成术中的疼痛不适及术后软组织的出血不止,给就诊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和心理压力。我们采用了洁治术前、术后给予患者牙齿局部涂抹局部麻醉剂-利宁凝胶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苏宏;李晓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临床上常见到对牙病误诊、误治的现象,其中多见的是牙髓炎,尤其是急性牙髓炎.
作者:刘亚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玫瑰糠疹是一种临床上非常多见的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皮损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玫瑰色斑疹,其表面附有鳞屑,多发生在躯干及四肢近端.笔者近几年在临床中应用解毒凉血汤中药口服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林海峰;金巍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