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配合亚甲兰定位隐匿性小肠出血的价值

丛嘉;林晓东;周革力;王昊来;孙帅;张志有

关键词:临床诊断学, 诊断, 隐匿性小肠出血, 数字减影, 血管造影, 定位
摘要:隐匿性、复发性小肠出血,用常规检查方法难以查明原因,这种出血可以是隐匿性的,也可以是大量或明显的,出血来源由于在十二指肠空肠曲以下的小肠[1],采用胃镜或肠镜检查离口腔或肛门较远,难以到达,而造影、核素扫描检查需一定条件,且指导临床医生手术定位也存在偏差,手术探查风险大,阳性率低,所以术前确定病变部位十分重要.1995-01~2003-06我院自从引进数字减影或血管造影技术(DSA)以来,通过暂留置造影管,术中注入亚甲兰技术,治疗隐匿性肠道出血27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简称功血,是指下丘脑-垂体-卵巢(H-P-O)轴系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失常导致的子宫异常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失调即月经周期、经期、月经量的变化[1].

    作者:郑建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护士与医疗纠纷

    随着国家法制教育的逐步深入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公民的法律意识也不断增强,病人对医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纠纷已成较敏感的问题.如何避免医疗纠纷是当前值得注意的问题.

    作者:王秋宁;刘春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国产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附2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国产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4例血透慢性肾功衰竭(CRF)并贫血病人,全部使用rHuEPO(济脉欣),每支3 000 IU/mL,每周150 IU/kg,分3次皮下注射.观察用药12周后血液的变化.结果病人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均显著增加,生活质量得到改善.结论济脉欣能安全、有效地改善CRF病人贫血状态.

    作者:饶惠;顾雪锋;刘海英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急性颈髓损伤的治疗

    我院共收治181例颈段脊髓损伤患者,采用保守及手术治疗.本文的目的是对急性颈段脊髓损伤采用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探讨.

    作者:孙鉴;闵红巍;宋晓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急腹症并存糖尿病术后血糖控制的研究

    目的研究急腹症并存糖尿病术后血糖的控制.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0-03~2003-03 67例急腹症并存糖尿病病人术后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42例经输入胰岛素8 u,血糖降至6.1~7.8 mmol/L;25例增加胰岛素输入量及浓度后,血糖降至6.1~7.8 mmol/L.结论急腹症并存糖尿病病人术后可应用大剂量胰岛素静点,将血糖控制在6.1~7.8 mmol/L范围内,减轻病人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

    作者:郑宇;王滨男;杨闯;郑岩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金葡菌素治疗脓皮病临床观察

    脓皮病是一种常见皮肤病,其中有些病例病程长,久治不愈,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我科自2001-07采用金葡菌素注射液治疗脓皮病3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勇;陈超;侯锡锋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性冠心病40例临床观察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我们用三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老年冠心病ST-T改变40例,另以复方丹参注射液做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影;李丽;张旭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颅后窝血肿的治疗

    目的评价39例颅后窝血肿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39例颅后窝血肿分别采用保守治疗、枕部开瓣术、微创碎吸术.结果保守治疗15例,死亡1例;枕后开瓣治疗10例,死亡2例;微创碎吸治疗14例,无1例死亡.结论对于颅后窝血肿量>10 mL,且Ⅳ脑室完全阻塞,横窦骑跨性血肿,均采用枕部开瓣术,治疗效果好.对于生命体征平稳,血肿量>10 mL,Ⅳ脑室部分受压但未完全闭塞,采用微创碎吸术治疗效果良好.对于生命体不平稳,血肿量大或脑损伤重者,采用开颅清除血肿及坏死脑组织,咬除枕骨,枕下减压术,因病情重,疗效差.

    作者:万少兴;黄辉彬;董伟;刘敏;李国平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配合亚甲兰定位隐匿性小肠出血的价值

    隐匿性、复发性小肠出血,用常规检查方法难以查明原因,这种出血可以是隐匿性的,也可以是大量或明显的,出血来源由于在十二指肠空肠曲以下的小肠[1],采用胃镜或肠镜检查离口腔或肛门较远,难以到达,而造影、核素扫描检查需一定条件,且指导临床医生手术定位也存在偏差,手术探查风险大,阳性率低,所以术前确定病变部位十分重要.1995-01~2003-06我院自从引进数字减影或血管造影技术(DSA)以来,通过暂留置造影管,术中注入亚甲兰技术,治疗隐匿性肠道出血27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丛嘉;林晓东;周革力;王昊来;孙帅;张志有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诊断

    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其中CT在该病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对此国内外学者在测量方法及诊断标准方面已有共识.作者自1982年以来手术治疗200余例该病患者,其中大多数病人的临床症状、CT检查结果及术中病理观察是一致的.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27%)的CT检查结果与临床不符,有些CT显示侧隐窝绝对狭窄的患者无相应临床症状;而一些侧隐窝宽度正常的患者却有极典型的间歇性跛行及神经根压迫症状.带着这些问题,作者对153例因腰痛伴有下肢放射痛的患者进行了脊髓造影CT(CTM),并对影像学结果与患者术前症状和术中病理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

    作者:方景灵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34例鼓膜成形术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鼓膜成形术对患者听力提高的疗效情况.方法对34例(38耳)慢性单纯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并检查术前、术后听力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8耳术后3个月平均气导提高15~30dB HL.听力改善15dB以上占34.2%(13/38),听力水平提高到30dB以内为60.5%(23/38).结论慢性单纯性中耳炎行鼓膜成形术,能够有效预防感染,且有效提高听力.

    作者:金莉;徐平;王春英;陶宇欣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血红素氧合酶-1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血红素氧化酶(Heme Oxygenase HD)是血红素降解的限速酶,可将血红素转变为胆绿素、CO和铁.该文就血红素氧化酶-Ⅰ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与作用机制进行概述.

    作者:王顺蓉;张英;李著华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X射线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的价值

    1 临床资料X射线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以定位准确、重复性摆位好、可做多角度大剂量集中病灶区域照射为特点,同常规普通放射相比,病人副反应轻,正常组织损伤小,恢复快,预后好.

    作者:张长福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保留后牙残根的义齿修复

    目的探讨保留后牙残根,进行铸造桩核加塑胶牙或金属烤瓷冠修复的方法.方法对13例(14颗)后牙残根,经根管治疗后,采用桩冠或烤瓷全冠修复.结果经1~3年临床观察,修复冠稳固,牙周、根周无明显炎症.结论后牙冠根经正常根管治疗,可予以保留,进行桩冠或烤瓷冠修复.

    作者:孙传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浅谈儿科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的完善,以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使得医疗纠纷不断增多.在10年的护理工作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纠纷的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

    作者:郑波;马小钰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分娩中的胎头不均倾位的诊断及处理

    头位分娩中,胎头不论采取枕横位、枕后位或枕前位通过产道均可发生不均倾势(胎头侧屈),但是以枕横位前不均倾势多见,枕前位和枕后位则罕见.不均倾位可分为前不均倾位和后不均倾位两种.前不均倾即胎头取侧屈位以前顶骨入盆,前顶骨下降到耻骨联合后,由于耻骨联合后面平直,不具备骶骨前的凹陷,前顶骨则无退让的余地,即使并无头盆不称,但顶乳突径难以通过骨盆入口,致使后顶骨架于骶岬上无法入盆,如有头盆不称,则困难更大.随着产程进展,胎头侧屈加重,可使胎头前耳降至耻骨联合后,前肩不但降至耻骨联合上,且侧屈的胎头垫于后肩下,胎头无法入盆,故几乎均需以剖宫产结束分娩.后不均倾位即胎头同样为侧屈姿势,以后顶骨入盆,并滑入骶岬下,称为后不均倾势,这样胎头是以额乳突径通过产道,胎头后顶多数能滑过骶岬先入盆,利用骶骨凹陷向后退让,使前顶能从耻骨联合滑下,使胎头成均倾势,再向前旋转,按枕前位完成分娩机转.

    作者:陈晓蓓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乳腺癌术后的康复锻炼方法

    乳腺癌术后初期,医护人员应指导病人尽早地做主动运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地进行患肢功能锻炼,以促进静脉及淋巴回流,有助于防止肢体水肿,肩胛僵硬等上肢功能障碍.下面就锻练方法进行总结.

    作者:姜宁;孙朝辉;邹向东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论流行病学与社区护理

    流行病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群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并着重探讨预防及控制这些疾病的措施.流行病学在防治及消灭传染病,对慢性病的病因探讨及预防保健,促进人类健康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作者:郑燕红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利湿清热解毒治疗乙型肝炎的临床体会

    近年来,乙型肝炎有逐渐增多趋势,治疗较为棘手.乙型肝炎就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于祖国医学的疫毒、胁痛等范畴,根据其脉证治疗上宜疏肝、理气调和脾胃、利湿、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笔者临床治疗17例乙肝病人,现就2例乙肝病人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雪松 刊期: 2003年第09期

  • 阑尾切除术后引起支气管哮喘规律性发作1例

    现报告1例阑尾炎手术切除后引起支气管哮喘规律性、季节性反复发作的病例.

    作者:束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9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