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仿艾灸聚焦热光源辐射治疗乳房囊性增生病的临床观察

付铁胜;周桂香

关键词:聚焦热光源, 雀啄法, 经络腧穴
摘要:目的应用现代医学工程技术结合祖国传统医学理论治疗乳房性增生病的可行性.方法应用仿艾电子补泻治疗仪随机察乳房囊性增生患者29例,应用传统艾灸手法随机观察乳房囊性增生病患者25例,并对2组病人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总有效率相近.结论仿艾电子补泻治疗仪比艾灸手法操作安全、精准、省力、无污染、疗效确切.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蒙药治疗鼻炎鼻窦炎30例临床观察

    应用蒙药胡日查-6、查格得日、巴特日-7为主方治疗急慢性鼻炎、鼻窦炎30例取得良好临床效果,总有效率为94%,并与西药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值得推广.

    作者:刘金英;李红;金春子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哈尔滨市南岗区1996~2000年拘审人员性病发病率的调查分析

    为掌握南岗区在押人员性病发病情况,以便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现将我区1996~2000年对拘留在押人员的性病发病检出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亚旭;吴树岭;许振滨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铸造核桩冠修复残根残冠的体会

    目的探讨铸造核桩冠的适应证、制作及其应用情况.方法对临床104例患者,137颗患牙分别作烤瓷冠、铸造冠及塑料甲冠修复,比较其修复效果.结果 3种冠修复均是理想的修复方法.结论铸造核桩冠是1种修复残根残冠的理想方法,正确选择适应证、完善的根管治疗及保存健康牙体组织是取得良好修复效果的关键.

    作者:马盈宇;张荣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空管药物疗法治疗老年牙尖周炎的体会

    随着老年牙髓病的发展,现多趋向于对老年患牙牙髓坏死和尖周病进行根管治疔术.由于老年人牙体解剖特殊性,操作有一定困难.近4年来对老年人尖周病进行空管药物疗法治疗,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杨保昌;陶世云;宋伟利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左室肥厚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心脏舒张功能异常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倍他东克25mg,2次/d口服;对照组给予降压乐1片,2次/d口服.2组血压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后,继续服药12~16周,记录用药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 1组治疗后心率减慢,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减低,左房内径及左室内径变小,左室重量指数降低(P<0.05).左室舒张功能改善;不良反应少,是1种较理想的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的药物之一.

    作者:薛华;张淑梅;宋效凤;郭洪声;孙雪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8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是急诊科常见的内科危重症之一.我院自1995年成立急诊ICU监护室以来,在ICU严密监护下进行及时、有效的联合溶栓,准确的对症治疗处理,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芳;张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利福平引起药物性皮炎的防治

    我科1998-02-10收治1例肺结核患者服利福平引起药物性皮损,报告如下.

    作者:李淑娟;韩立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青霉素皮试假阳性观察的体会

    在众多抗生素药物中,青霉素以其杀菌效果好、毒副作用小、且价格经济,而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本文就多年的临床工作,总结青霉素皮试80例临床观察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朱秀云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血液流变学中影响血粘稠度因素的探讨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血液流动和变形的科学.血液粘度是衡量血液流动性的指标.粘度愈高流动性愈小,反之愈大.血液粘度主要由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血浆粘度等内在因素决定.

    作者:马滨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先天性低位无肛术后直肠尿道瘘的修补

    目的经会阴修补先天性低位无肛术后直肠尿道瘘,解决尿粪长期合流,使其各行其道.方法经会阴切口,术中作耻骨上膀胱造瘘,无需结肠造瘘,切断瘘管并彻底切除瘢痕组织,分别修补尿道侧瘘口及经直肠内修补直肠侧瘘口,用肛提肌或会阴浅筋膜插入直肠吻合口及尿道吻合口之间,可以避免瘘管复发.结果本组7例均1次修补成功,达到尿粪分流.结论经会阴修补先天性低位无肛术后直肠尿道瘘,方法简单、方便,效果好,同时避免了肠造瘘及肠瘘护理的不便.

    作者:李怀宁;王文生;孙成福;张晓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心先安治疗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自1998-03~2000我们采用心先安治疗心力衰竭取得了较好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牛占军;刘亚男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恶性肿瘤病人临床化疗的整体护理

    整体护理是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病人为中心,根据病情实施全方位的护理.由于疾病及化疗药物细胞毒作用,临床上常伴有不同程度心理问题,药物的毒副反应及组织脏器的损伤.因此,对化疗病人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基本保证.

    作者:汤晓燕;王文多;姜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慢性肺脓肿的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附10例分析)

    慢性肺脓肿是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肺实质化脓性感染.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使肺部炎症及空洞发展到慢性阶段.即形成慢性肺脓肿.X线检查对其诊断尤为重要.本文着重阐述其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

    作者:张明;牛占军;王丽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致过敏反应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9岁.临床诊断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给予静滴左氧氟沙星,0.4g/d qdivgtt;第2d患者全身出现皮肤潮红,散在黄豆粒大小的斑丘疹,瘙痒,无疼痛,故立即停用左氧氟沙星,给予扑尔敏10mg im,2d后皮疹消失.

    作者:张鹤敏;张立新;姜永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川崎病早期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川崎病(KD)小儿的早期心电图改变及其在提示合并冠状动脉损害中的作用.方法以76例川崎病小儿为研究对象,在发病早期(7d内)做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在亚急性期(病程10~20d)再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把有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共33例;把未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共43例.将2组患儿早期心电图改变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本组76例KD患儿,在发病早期(7d内)超声心动图未见有冠状动脉损害,而心电图已发生明显异常,其异常率为96%(73/76),其中以窦性心动过速为常见,而以ST-T段改变为严重,其发生率为51%(39/76),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较少见.在亚急性期,伴有心电图异常的患儿中有45%(33/73)的病人相继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另外,本组76例患儿中心电图发生ST-T段改变的有39例,占心电图异常率的53%(39/73),在这39例中有29例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占74%(29/39).观察组中,心电图异常率为100%(33/33), ST-T段改变发生率高达88%(29/33).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也达到70%(30/43),但是ST-T段改变发生率仅为23%(10/43).2组比较,无论是心电图异常率还是ST-T段改变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期应用心电图可以监测KD患儿心肌损害,同时ST-T段改变对提示冠状动脉损害有重要作用.

    作者:严颖煦;王铁良;李隐纯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桡神经深支自发断裂的修补

    桡神经嵌压多发生在旋后肌腱弓处、但病人无外伤情况下,在腱弓近侧嵌压以致断裂,实属罕见,现将1例病人报告如下.

    作者:张知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脑血管意外的心理护理

    脑血管意外的发病率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式,它具有发病急、病程长、致残率高及死亡率高的特点.我们通过3年的临床观察,发现脑血管意外的患者,由于其心里素质、性格以及对疾病的认识,敏感性和耐受性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和预后的不同,我们做护理工作应给予高度的重视和进行恰当的心理护理.

    作者:朱冬梅;张孟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HRT对于预防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随着城市人口的老龄化,人类寿命的延长.许多妇女将有1/4~1/3的生命时期在绝经后渡过,其结果是她们必须面临雌激素缺乏所引起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及骨骼系统的一系列变化.绝经是1种自然现象,但绝经后由于雌激素缺乏,骨转换增强,破骨细胞活性增加更为显著,骨吸收大于骨形成,其结果导致骨质疏松.妇女一生中丢失皮质骨约30%,小梁骨约50%,而人工绝经比自然绝经妇女的骨丢失更加速.自然绝经妇女早期松质骨丢失率每年约5%,而手术绝经骨丢失率高达9%.另外,妇女50岁以后的骨量仅是男性的2/3.这2种因素--即初的低骨量及加速的骨量丢失综合起来,使绝经后的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高和易于骨折.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绝经后妇女的激素替代治疗,观察其在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的作用,为临床医师提供一点参考.

    作者:王玲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思凯通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4例

    我院2000-11~2001-04采用思凯通(重组链激酶r-sk)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安闽玲;刘彤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气管切开是抢救病人的应急措施之一,它能有效的改善病人的通气功能,促进呼吸道的通畅.我们自1990年以来共护理了18例气管切开患者,其中切开时间长的21d,短的7d.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路向丽;项金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