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涛;夏俊杰
我院自1994年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已有700例.它以创伤小、手术时间短、腹腔干扰少、痛苦轻、术后恢复快、瘢痕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纳.现结合40例手术配合体会做如下报告.
作者:田秋玉;张浩;赵晓霞;刘玲玲;腾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溶栓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120例,随机分为尿激酶治疗组和精制腹蛇抗栓酶进行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中超早期溶栓疗效显著,而早期溶栓和晚期溶栓同样有效.结论急性脑梗死(和进展型脑卒中)晚期溶栓治疗与早期是同样有效可行的,而超早期溶栓疗效更显著.
作者:黄菊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我院于1998-05~2000-08使用卡托普利对肾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春玲;艾厚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时心率变异性的变化特征.方法按WHO诊断标准确诊冠心病心绞痛32例,其中稳定型心绞痛17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3例,梗死后心绞痛2例为研究组,另选健康人30例为对照组.将2组患者24h动态心电图记录所获得心率变异性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冠心病患者心率变异性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心肌缺血发作时心率变异性显著低于无缺血发作时心率变异性.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迷走神经损害,心肌缺血发作与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有关.
作者:战树森;刘庆东;苏立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经会阴修补先天性低位无肛术后直肠尿道瘘,解决尿粪长期合流,使其各行其道.方法经会阴切口,术中作耻骨上膀胱造瘘,无需结肠造瘘,切断瘘管并彻底切除瘢痕组织,分别修补尿道侧瘘口及经直肠内修补直肠侧瘘口,用肛提肌或会阴浅筋膜插入直肠吻合口及尿道吻合口之间,可以避免瘘管复发.结果本组7例均1次修补成功,达到尿粪分流.结论经会阴修补先天性低位无肛术后直肠尿道瘘,方法简单、方便,效果好,同时避免了肠造瘘及肠瘘护理的不便.
作者:李怀宁;王文生;孙成福;张晓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近年来硬膜外加全麻技术受到了临床上广泛重视,我院自1998年开始应用全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于腹部手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柳跃滨;屈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中小型医院的临床药师应具备何种素质,以适应新的形势和医院改革的要求,笔者谈以下看法.
作者:冯彬;丁国华;高宏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脑室出血的CT表现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了解对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1997-01~2002-01间高血压脑室内出血53例,男36例,女17例.年龄29~84岁.24例行脑室穿剌外引流,所有病人入院时均行头颅CT扫描,根据CT的影像学特征将病人分为3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双侧脑室和(或)第3脑室和第4脑室铸型血肿伴脑室形态的改变9例,死亡率100%;脑室无扩大,局限或全脑室内出血30例,死亡1例,死亡率3.33%.有脑室扩大者14例,死亡1例,死亡率7.14%.结论双侧脑室和(或)第3脑室和第4脑室铸型血肿伴脑室形态的改变预后差,不主张手术;对脑室扩大但有液平或血肿中有充盈缺损者,应尽量超早期行脑室穿剌外引流,预后较好;对脑室无扩大者可在保守治疗下动态观察意识变化,如有脑室扩大则行侧脑室穿剌外引流,预后好.
作者:王国福;廖正强;王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突发性耳聋是耳科常见的一种疾病,至今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多数学者认为血管病变和病毒感染是本病的主要原因.我院近年来应用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212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爱杰;马海静;兰海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楔状缺损是临床上常见的牙体非龋性疾病,是牙齿唇颊面部硬组织发生缓慢磨耗所致的缺损.为探讨不同材料对楔状缺损的修复疗效,我们分别应用GC FujiⅡ,Dyract和复合树脂3种材料修复牙齿颈部楔状缺损516颗,1年后复查,现就其疗效作一比较和分析.
作者:董丽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川崎病(KD)小儿的早期心电图改变及其在提示合并冠状动脉损害中的作用.方法以76例川崎病小儿为研究对象,在发病早期(7d内)做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在亚急性期(病程10~20d)再做超声心动图检查.把有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作为观察组,共33例;把未合并冠状动脉损害的患儿作为对照组,共43例.将2组患儿早期心电图改变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本组76例KD患儿,在发病早期(7d内)超声心动图未见有冠状动脉损害,而心电图已发生明显异常,其异常率为96%(73/76),其中以窦性心动过速为常见,而以ST-T段改变为严重,其发生率为51%(39/76),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较少见.在亚急性期,伴有心电图异常的患儿中有45%(33/73)的病人相继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另外,本组76例患儿中心电图发生ST-T段改变的有39例,占心电图异常率的53%(39/73),在这39例中有29例发生冠状动脉损害,占74%(29/39).观察组中,心电图异常率为100%(33/33), ST-T段改变发生率高达88%(29/33).对照组心电图异常率也达到70%(30/43),但是ST-T段改变发生率仅为23%(10/43).2组比较,无论是心电图异常率还是ST-T段改变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早期应用心电图可以监测KD患儿心肌损害,同时ST-T段改变对提示冠状动脉损害有重要作用.
作者:严颖煦;王铁良;李隐纯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导言: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又称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高血钾,心肌炎等,亦有少数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作者:王莎娅;孙威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肝肾综合征是严重肝病及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本文采用口服羟氨苄青霉素去内毒素治疗,大量放腹水后静脉滴注白蛋白,同时使用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静滴,观察尿量、血压、血尿素氮、血肌酐的改善情况.
作者:耿冬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后7d内心电图变化及临床表现的特点.方法 120例患者分别于术前1d,术后1~7d每日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及术后持续12h血压、心电监护,观察患者术前后心电图ST-T改变及伴随临床表现的特点.结果发现患者术后ST-T改变明显,且可无临床症状;术后高血压、持续心动过速,与心电图ST-T改变有关.认为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术后早期可出现心肌缺血性变化,且可无临床症状.结论结合血压、心率及时做心电图以明确诊断,给予积极处理,对避免严重心脏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燕;李彦平;吴洪志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血液流动和变形的科学.血液粘度是衡量血液流动性的指标.粘度愈高流动性愈小,反之愈大.血液粘度主要由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性,血浆粘度等内在因素决定.
作者:马滨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但近年来50岁以下的病人有增加趋势,脑出血呈急性发作,并很快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及后果.我院于1998~2001年共收治脑出血患者9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桐;苏平;徐全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自1998-03~2000我们采用心先安治疗心力衰竭取得了较好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牛占军;刘亚男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头痛是一种常见症状,许多疾病多可伴发,临床上治疗效果欠佳.我科1997-05~2001-05对117例因不同疾患而伴发头痛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海静;李爱杰;杨春菊 刊期: 2002年第08期
1 病例摘要与治疗经过我院外科2001-10收治1名因骨盆骨折,尿道断裂,2次手术后排尿障碍2年1个月患者,男,35岁.该患者于1999-08,因车祸致多发性骨盆骨折,尿道膜部断裂,在当地医院急诊行尿道会师术,术后18d拔除导尿管后不能排尿,再次放导尿管.
作者:王成江;徐勇刚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为掌握南岗区在押人员性病发病情况,以便采取预防控制措施,现将我区1996~2000年对拘留在押人员的性病发病检出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亚旭;吴树岭;许振滨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