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颅内出血10例分析

张彩霞;刘树志

关键词:新生儿颅内出血, 优生优育, 精神损害, 加强认识, 积极预防, 发病率, 愈后, 死亡, 神经, 家庭, 疾病, 患儿, 病例
摘要: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其发病率较高,愈后差,且部分患儿将留下永久的神经精神损害,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因此,提醒我们应对本病加强认识,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出发,积极预防本病的发生。现将我院1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例,作以分析以供参考。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应用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体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剖腹胆囊切除术(OC)不同,电视下以电刀、电凝剥离、止血等操作,加之CO2气腹,麻醉处理亦有不同变化。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亮;王馨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小切口简易内固定加外固定治疗重度胫腓骨骨折220例分析

    作者于1994~2000-12,采取小切口直视下复位简易内固定加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治疗各类严重胫腓骨折220例,经1~7年随访,复位优良率达98%;感染率5.4%;迟延愈合率4%;4~6个月内达临床愈合标准为96%。

    作者:刘剑峰;刘斌;赵辉;唐玉玲;刘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PDGF, TGFβ, bFGF在人MsPGN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人MsPGN疾病进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ABCf法对28例MsPGN的肾活检组织进行了PDGF,TGFβ,bFGF检测。结果 PDGF,TGFβ,bFGF主要表达于肾皮质区的肾小管内上皮,在轻度MsPGN的肾组织内表达高于中~重度MsPGN,在硬化的肾小球周围萎缩的肾小管,伴有淋巴细胞浸润的区域,可见PDGF,TGFβ,bFGF阳性颗粒。结论 PDGF,TGFβ,bFGF的过表达阶段,可刺激MC的增生,加重疾病的进展,此期给予上述细胞因子的抑制剂或拮抗剂进行治疗,可抑制或延缓MsPGN的进展,减少肾功能衰竭的发生。

    作者:郜富春;金晓明;钟志玖;陈美琳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肺癌细胞凋亡和PCNA p53关系的研究

    目的通过肺癌组织中凋亡细胞的原位观察和对核增殖抗原(PCNA)、p53蛋白表达的研究,探讨不同类型肺癌、不同增殖情况、不同p53表达的细胞凋亡情况。方法 97例术前未经任何治疗的肺癌。Sclc35例,Nsclc62例,分别进行凋亡细胞检测(TUNEL法)、PCNA p53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不同类型肺癌、不同增殖能力肺癌细胞凋亡的程度有差异,p53阴性和阳性细胞凋亡无差异。结论小细胞肺癌细胞凋亡数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活跃自发凋亡也相应增多。

    作者:班德军;金维树;徐广全;田海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膝关节镜术后功能锻炼的体会

    膝关节镜术后功能锻炼直接影响病程与预后。通过50例临床观察,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1康复指导方法

    作者:孙晖;黄婕;张秀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20例早期静脉溶栓的治疗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率与开始距发病时间密切相关。现将作者在哈医大第一附属医院CCU病房的AMI患者溶栓治疗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邹青春;曹丽娟;赵世强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环丙沙星在急慢性感染性疾病中的抗菌活性(附109例临床观察)

    环丙沙星又名环丙氟哌酸,属全合成氟诺酮类抗菌药,是DNA螺旋霉抑制剂。笔者于1998-04~1999-04对所在医院收治的109例感染性疾病患者,从其感染液中分离到的112株菌株作了环丙沙星的抗菌活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欢;侯淑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碘酚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瘘管的临床观察

    笔者近年对78例慢性根尖周炎有瘘道的病例采用碘酚灌注配合根充或塑化,临床观察如下。1 临床资料 病例为我院1996~1997年门诊,就诊患者88例(78颗牙齿),其中男性32例,女性56例。年龄20~50岁。上颌前牙36例,后牙22例,下颌前牙12例,后牙8例。主要症状,有反复发作的疼痛和不适,病程数日~1年,根尖区牙龈可查到排脓瘘道。X光片显示尖周有边缘不规则的低密度区。

    作者:姚剑锋;李伟民;胡丽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强地松、开瑞坦、多虑平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18例

    我科自1998-08~1999-08采用口服中小剂量强地松、开瑞坦、多虑平联合治疗18例慢性荨麻疹收到全部治愈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伟民;张晓梅;杜伟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电脑冷光量子血疗仪治疗肺气肿的应用及护理

    电脑冷光量子血疗仪,是当今世界医学蓬勃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当人体的血液接受适当强度紫外线照射及充氧,血内各种细胞及血浆成分发生一系列生理化变化,加之紫外线的杀菌灭毒作用,因而使电脑冷光量子血疗法广泛地用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治疗。

    作者:程月艳;赵淑琴;王丽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正常人尿中PGE2和PGF2α的测定

    近年来,有关前列腺(PG)的研究工作进展甚速,已发展到对生命本质问题的探讨。前列腺存在于人和其它哺乳动物各重要组织中,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物是花生四稀酸。为了研究不同病人尿中PGE2和PGF2α的变化,我们首先测定正常人尿中二物质的含量。目前国内外很少有报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任滨;刘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动态心电图监测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无症状性缺血的心电图表现。方法对70例冠心病患者用动态心电图进行24h监测。62例(88.6%)有心肌缺血发作,总计发作202阵次,其中150阵次(74.3%)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陈旧性心梗组与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组比较。结果两组发生率无显著性(P值>0.5),无症状与有症状心肌缺血的ST段压低程度及持续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值>0.5)。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有昼夜规律,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陈旧性心梗组比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组明显增高(P<0.01)。

    作者:杨忠贤;王雅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皮下埋植避孕剂术后引起尺神经刺激2例报告

    例1:某女,35岁。1991-03在外院于右上臂内侧行皮下埋植术(埋植剂为6支型),避孕6年,于1997-04来我市嫩江县计划生育指导站更换埋植剂。检查原切口位于上臂内侧,距肘关节约8cm,从原切口取出埋植剂(6支)并向下埋植一组新的埋植剂(选择上海产埋植剂Ⅱ型2根)。手术顺利,无不适。

    作者:梁金忠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10例分析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其发病率较高,愈后差,且部分患儿将留下永久的神经精神损害,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因此,提醒我们应对本病加强认识,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出发,积极预防本病的发生。现将我院1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例,作以分析以供参考。

    作者:张彩霞;刘树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卵巢癌的术前腹腔化疗

    卵巢癌在妇科肿瘤中死亡率高,疗效差,如何提高卵巢癌的疗效仍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1993-01~1999-07经对我院收治的31例卵巢癌在术前、术中、术后施行腹腔化疗的方法,有效地控制了腹水,使病人在一段时间内得到了缓解,提高病人生存期,临床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秋春;贺丹丹;王丽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结肠气钡造影诊断克隆氏病4例分析

    1996~1999年,我们通过X线结肠气钡双重造影诊断结肠克隆氏病4例,1例手术,3例病理证实,现回顾分析其X线所见。

    作者:杨佳滨;张荣业;李季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肝炎型诊治1例

    患者,男,29岁,于2000-09-04收入我院,该患发热、厌食、乏力20d,伴巩膜黄染5d,既往体健,无各种肝炎及结核病史。入院查体:T 38.2℃,Bp15/10kPa,P90次/min,精神不振,巩膜及全身皮肤轻度黄染,颈部下颌淋巴结触及如花生米大小,无触痛,活动度尚可,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Ⅱ度,双肺呼吸音略粗,心脏无异常,右侧腹股沟处可触及一如黄豆粒大小淋巴结,无明显触痛,活动度尚可,肝于右肋缘下1.5cm可触及,质地中等,边缘钝,有触痛,脾于左肋下2.0cm可触及,质地中等,无压痛,肝区叩击痛阳性,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作者:沈颖;孙海鸿;苏立琴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对10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酶学的检测分析

    心肌梗死是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当急性心肌梗死(AMI)时,心肌细胞的某些酶类可释放入血。因此,可以用生物化学的手段测出这些酶类在血液中的活力,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就对108例AMI患者的肌酸激酶(CK)、谷草转氮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肌酸激酶-MB亚型(CK-MB)的监测,报告如下。

    作者:徐爱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开展整体护理的体会

    我院外科于2000年开展整体护理,通过半年的实践,整体护理对培养护士的素质,加强病人的康复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整体护理优于责任制护理,不再是一项附属于医疗的技术性的职业,而是一项和医生共同为病人服务的工作。

    作者:刘玉香;尚丽娟;郝银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心电图特征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1~3h的超急性期历时短暂、猝死率较高。如何在此期内及时而准确地诊断,尽早有效地治疗,已成为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的心电图特征,加以讨论。

    作者:耿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