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先锋霉素Ⅵ致血尿3例报告

庚桂芹;黄奎军;王春艳

关键词:先锋霉素, 肉眼血尿, 尿常规, 红细胞, 患儿, 疾病史, 腰痛, 视野, 化脓性扁桃体炎, 先锋Ⅵ, 双黄连, 肾脏, 咳嗽, 支气管肺炎, 阴性, 腰部疼痛, 阳性体征, 神经系统, 潜血, 口服
摘要:1 病例介绍例1:女,4岁.因发烧、咳嗽3d,口服急支糖浆不见好转来我院.诊断支气管肺炎, 给予先锋霉素Ⅵ加病毒唑静点,当天患儿自述腰部疼痛,出现肉眼血尿.尿常规:Pr(+), 红细胞满视野,血BUN3.26mmol/L,立即停用先锋霉素Ⅵ,改用磷霉素,口服扑尔敏.患儿腰痛渐减轻,肉眼血尿渐消失,3d后尿常规:Pr(±),红细胞5~10个/视野,潜血(+),5d 后尿常规正常,既往无肾脏疾病史.例2:男,6岁.发现血尿1d,患儿因患化脓性扁桃体炎,静点先锋霉素Ⅵ3d,出现腰痛.尿呈红色,既往无肾脏疾病史,体检除扁桃体Ⅱ度肿大,无其它阳性体征.尿常规Pr(+) ,红细胞满视野,血BUN4.1mmol/L.考虑是先锋Ⅵ的肾毒性反应,立即更换抗生素,次日患儿腰痛减轻,尿颜色变淡,停药第4d,腰痛消失,尿常规Pr(-),镜下未见异常,潜血( -).例3:女,10岁.患儿咳嗽6d到当地医院求治,给予静点先锋Ⅵ加双黄连5d,咳嗽减轻,3d 前发现尿呈红色,渐加重,无尿频,尿急症状.既往无肾脏疾病史.查体:血压13.3/8.9 kP a,全身未见浮肿,咽赤(+),心率82次/min,双肺呼吸音粗,双肾区叩击痛(+),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血沉8mm/h,C3补体960mg/L,抗O阴性,血BUN3.4mmol/L,尿培养阴性. 尿常规Pr(+),红细胞满视野,停用先锋霉素Ⅵ号致青霉素加双黄连、地塞米松.次日血尿减轻,住院第5d,尿呈淡黄色,无咳,尿常规Pr(-),镜下未见异常,痊愈出院.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胸外科病人术后早期活动与护理

    早期活动与康复锻炼在胸外科病人术后的护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人体各器官的功能恢复、维护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1 早期活动的重要性1.1 由于肢体的活动、肌肉的收缩与松弛,能促使静脉向心回流和淋巴液的回流 ,避免这些体液在体内的潴留,防止血栓形成,增加了各器官的供血、供氧,改善全身代谢,减少体内组织间的水肿,包括切口周围的水肿,因而可促使刀口愈合,疼痛减轻,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作者:张丽娟;马玉梅;彭九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护士在临床用药中的作用

    在临床应用药物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护士不仅是医嘱的执行者, 也是患者用药前后的监督者.因此,护士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担负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在治疗中,除了能在用药前做到了解病情、明确医嘱目的、掌握药理作用、熟悉剂量、用法和不良反应的防治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作者:王玉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IgA肾病

    IgA肾病(IgAN)是较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呈多样性, 目前认为IgAN是一组具有共同免疫病理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治疗无特效方法.本文从病因、病理、临床、治疗和预后等几个方面对近年研究现状作简要综述.

    作者:李宏伟;王立范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心先安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对2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静注心先安0.12治疗并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发现心先安可使射血前期、左心室射血期缩短,肺毛细血管楔压、总外周阻力降低 ,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搏指数及射血分数增加.

    作者:陈松;李晓红;郭贵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眼部严重碱烧伤3例治疗体会

    1 病例介绍例1:孙某,男,46岁,某化学试剂厂职工,在工作时被溅出的氨水烧伤右眼.当时右眼剧烈疼痛.伤后,该患立即用自来水冲洗约20min后来我院就诊.查右眼视力: 指数20cm,右眼睑肿胀,皮肤部分为黑褐色,下方球结膜呈贫血状,角膜呈灰白色混浊, 内眼看不清,入院治疗.例2:王某,男,36岁,氢氧化钠崩入右眼,当时右眼疼痛,视物不清,速来我院就诊.查 :右眼视力:0.2,右眼睑及颜面皮肤呈紫红色,并肿胀,角膜上皮层不均匀剥脱,房水混浊(),瞳孔直径约2mm,对光反应迟钝,眼底看不清.例3:陈某,男,57岁,个体业主.在工作时,被石灰浆崩入右眼,当时右眼剧痛,速来我院就诊,查:视力:0.1,右眼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层呈灰白色混浊,表面不平,内眼看不清.

    作者:李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光敏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失败60例临床分析

    光敏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应用临床以来,由于其逼真的颜色、坚韧的质地、简便的操作、有利于充分地修复牙齿的解剖外形而被临床广泛应用.但是修复后出现了树脂脱落、变色和牙髓反应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生的工作质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现将修复后短期内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统计了从1999-03~2000-10,经光敏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后失败而来复诊的60例, 修复失败病例的分类见附表.

    作者:褚翠平;褚光利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幕上恶性胶质瘤脑脊液播散2例

    脑内原发恶性胶质瘤的复发主要在局部.临床上通过脑脊液远离原发部位的播散转移而有临床症状的并不多见.本文报告了2例幕上恶性胶质瘤的脑脊液播散.1 临床资料例1,男患,36岁.该患以头痛、呕吐半个月就诊.查体唯见双侧视神经乳头水肿.C T及MRI显示:右额叶不规则、边界不清肿块.增强扫描显示:混杂密度不均信号的实体部分强化,伴囊性变,瘤周水肿影,占位效应明显,中线左移.手术行右额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右额叶星形细胞瘤Ⅲ级.术后进行放疗.于6个半月后病人出现头痛,呕吐,腰脊部疼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行头及脊髓增强CT及MRI检查:头部脑沟、脑池大部消失,而呈局部增强表现,双侧脑室及三脑室扩张.脊髓MRI发现L10~L3节段多处异常信号病灶.经化疗症状、体征缓解不明显,3个月后死于全身衰竭.例2,男患,41岁.因头痛、呕吐1周就诊.查体仅见双侧视乳头水肿,头部增强CT、MRI发现右额叶混杂密度,不均匀信号的占位,形状不整,边界不清.行右额叶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胶质母细胞瘤.术后亦给予放疗.于2个月后,再次出现头痛、呕吐及颈背部疼痛. 经CT及MRI检查显示脑沟、脑池大部分呈增强表现,颈段及T4以上节段散在的增强病灶, 幕上脑室扩张.经鞘内注入5-Fu颈背部疼痛略有缓解,病人于1个月后死于呼吸衰竭.

    作者:杨海城;苏君;张学新;肖宏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注射法或注射加手术治疗增生性疤痕和疤痕疙瘩的临床体会

    我院1997-03以来,采用单纯注射法或手术切除加注射法治疗增生性疤痕和疤痕疙瘩129例(267块疤痕).临床观察治疗后疤痕变薄、变平、质地变软、色泽变淡,病人自觉痛痒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随访1.5~2年,除2例疤痕疙瘩有不同程度的复发外,均得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129例,男性87例,女性42例.年龄大62岁,小5岁.疤痕形成时间短3个月 ,长数年.疤痕分布于全身各处,其中以面、颈部、胸骨前多见,面积大9.0cm×6.0 cm,小0.5cm×0.5cm,厚度0.2~2.0cm不等.

    作者:孟杰;张义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宫颈癌患者血清硒含量分析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硒在子宫颈癌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AFS1201型原子荧光光度计对44例宫颈癌患者,18例宫颈良性疾患及20例健康人血清硒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宫颈癌患者血清硒含量1.06±0.18μmol/l明显低于宫颈良性疾患1.28±0.17μmol/l及健康人1.28±0.24 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颈癌发病与硒缺乏有关 ,对宫颈癌患者适当补硒,可能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艾志宏;程丽坤;张红丽;刘海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偏头痛的SPECT脑灌注表现

    目的研究SPECT脑灌注显像在偏头痛发作期及相关穴位针刺下的改变特点,探讨其临床辅助诊断价值及针刺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对40例偏头痛患者的发作期以及相关穴位针刺治疗中进行SPECT脑灌注显像.结果30例SPECT脑灌注显像表现为局部脑血流量明显降低,且与头痛部位相关,针刺中局部脑血流量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SPECT脑灌注显像弥补了脑电图、经颅多普勒和结构影像学对偏头痛诊断的不足,可作为偏头痛的临床辅助诊断方法.针刺治疗可能对偏头痛有效.

    作者:邹文;张季声;童晓欣;张海鸥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心脏直视手术后急慢性心包填塞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

    目的研究心脏直视手术后,心包填塞的诊断及治疗,从而为心脏直视手术后的恢复提供更安全的保证.方法对18例心脏直视术后心包填塞病人进行分析总结.结论心包填塞的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及体征,而且通过辅助检查,完全可以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牛波;陈丽;武猛;郝建潮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改良小切口切除甲状腺肿

    甲状腺囊肿有原发的,也有继发的,但只要是术前诊断明确即可用本法治疗.作者的实践认为本术式的优点在于切口小、损伤少、操作简便、术野清楚,出血得以控制,可以顺利地摘除囊肿,也可以适用较小的甲状腺腺瘤切除术.无需特殊的术前准备,采用颈前弧形切口,切口略长于囊肿的横径,切口的中点应低于囊肿的下极少许,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开颈阔肌,向上充分游离皮瓣.钝性分离颈前肌群直达囊肿前壁,此时可用手指或止血钳稍加向囊肿四周分离一下肌肉,然后用拉钩向两侧拉开颈前肌群,此时囊肿大部分既可充分显露,先用大圆针17号丝线8字缝钆囊壁做牵引线,后用刀刺破囊壁一小口,立即从破口处插入吸引器,尽量抽出囊内液体,囊肿就塌瘪缩小,术者这时便可提拉牵引线紧贴囊壁四周进行钝性分离,遇有纤维束和囊壁粘连时便可钳夹切断结扎,防止出血,直致将囊壁完全摘除.清理创面后放入橡皮条引流,逐层缝合切口.(编辑:刘学振)

    作者:林传发;崔忠肽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红霉素与卡马西平合用致药疹及毒性作用的临床观察

    随着对卡马西平的临床作用的广泛研究,现在已将此药应用于躁郁症、癫痫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及某些非典型精神病的治疗和预防 ,并取得了满意疗效.但是此药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现将临床所见7例由卡马西平引起药疹的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例均为女性.年龄17~40岁,平均27.7岁.临床诊断:精神分裂症2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3例;癔病、癫痫伴发精神障碍1例,既往均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张东阁;郭滨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的观察与护理

    该病主要有2型,即野鼠型和家鼠型,二者临床症状相同,但前者流行时重症多,死亡率高,近年来,由于人们对肾综合征出血热认识增强,对该病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意识有所提高,使该病死亡率大大降低.笔者在1990~1997年中,收治护理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22例,其中,男20例,女2例.年龄18~56岁,治愈21例,死亡1例.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一般护理主要做好发热期护理工作,护士应掌握出血热病程分期,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协助医生采取相应措施.病人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搬动,给予清淡高热量饮食,并记录好24h出入量 ,随时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作者:王丽秀;杨亚丽;赵炳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川芎嗪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64例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急性脑血管疾病,其发生、致死、致残率均较高.近年来,笔者采用川芎嗪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死6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全部病例为住院病人,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3次修订的<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有关标准,发病在1周内,并经头颅CT和腰穿确诊.本文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40~70岁,平均58.5岁;对照组64例中,男4 0例,女24例,年龄42~68岁,平均59岁;病程8h~7d,平均3d.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史和伴发病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李星;李月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角膜铁锈斑环手术剔除的临床体会

    角膜铁锈症由铁质异物伤及角膜引起,多数无严重并发症,少数因处理不当或不及时而不同程度丧失视力,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此 ,笔者将眼科门诊126例角膜铁锈症加以分析,并就治疗中的一些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6例,男114例,女12例.年龄20岁以下4例,21~30岁59例,31~40岁52例,40岁以上11例.单眼116例,双眼10例.致伤时间:受伤至就诊时间1~7d.24h内就诊的12例有角膜铁锈斑存在.锈斑形态:以圆盘状较为多见,还有点状,圆形状,不规则形状.锈斑浸润多局限于角膜前弹力层,但有个别者向角膜深层浸润.

    作者:闫淑芳;程丽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护士在生命网计划中的作用

    冠心病的防治迫在眉睫,如何有效地降低其死亡率是目前医疗和护理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欧洲、美国及亚太地区多个国家建立和运用一套冠心病二级预防护理模式--生命网(Heart care network).我国亦有部分大医院陆续开展.其目的是提供专业及持续的医学服务,对冠心病病人实行更系统化并以临床证据用药为基础的治疗措施, 确保病人在从入院或首次就诊后6个月中得到全面的冠心病危险因子控制,加强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保健,使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降低冠心病发生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因此,生命网的开展是对冠心病病人防治兼顾的有力实践.

    作者:王增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多发性滑膜软骨瘤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8岁.右踝关节畸形伴活动后持续隐痛1个月,以右踝骨软骨瘤入院.专科情况:跛行,右踝关节内后方触及约5cm×3cm大小长条形包块,皮肤颜色正常,无静脉怒张, 皮温正常,无压痛,包块与皮肤无粘连,固定不活动,质硬,无血管性杂音.右膝内后方亦有一约4cm×3cm大小之包块,性质同上.X线检查:①右踝关节正侧位片:右踝关节腔内有散在的大小不等的圆形,卵圆形致密影,小者如米粒,大者约2cm×1.5cm位于踝关节后.致密影边缘光整,密度不均,有的中心透明.右踝关节面不规整,相邻组织肿胀;②双膝关节正侧位片:右股骨远端内髁骨骺向后增大变形,边缘欠光整,其内可见多枚大小不等的豆状、米粒样致密影,有的中心透明.右膝关节间隙未见异常.X线诊断意见:右踝及右膝关节骨软骨瘤病.右踝手术情况:从右踝关节前方切开关节囊,见滑膜水肿、增厚、充血、呈暗红色颗粒状, 距骨关节、软骨变性有光泽,距骨与踝关节间隙之前有3cm×2cm大小软骨样组织,无蒂,剥离时呈豆样脱出.右跟腱内后方切开包块包膜见4cm×3cm大小性质同前的包块.病理报告:右踝关节骨软骨瘤.

    作者:孙伟;代文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氟哌酸灌肠治疗儿童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自1998年我防疫站配合我院儿科使用氟哌酸灌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效果满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病例均为1998年住院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患儿,年龄为:8个月~10岁、3岁以上占75% ,其中大部分发病2d后入院,在家口服黄连素或新诺明,或在单位卫生所肌注或静滴庆大霉素效果不理想者.诊断操作(1)有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感.(2)大便镜检白细胞数在15个以上/高倍视野、或少量红细胞.病例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病程、病状、大便镜检、两组均无明显差异.

    作者:张其昌;姜广青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双黄连粉针剂与抗生素激素类药物配伍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研究双黄连粉针剂与临床常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是否可以配伍使用.我们对双黄连粉针与抗生素、激素类及几种常用的急救用药配伍实验进行了研究.方法与结果在室温条件下双黄连粉针剂在输液中与氨苄青霉素、头孢唑琳钠、地塞米松,按常规剂量配伍后,在8h内无理化配伍禁忌现象,药液稳定 ,可以配伍使用;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庆大霉素等按常规剂量配伍立即产生沉淀,不可配伍;同乳糖酸红霉素配伍与浓度有关,浓度<0.6g时不产生沉淀,如按临床常用日剂量1. 2g时配伍即产生沉淀;与尼可刹米、山梗菜碱、阿拉明、多巴胺、速尿按常规剂量配伍后, 在 5h内无理化配伍禁忌现象,药液稳定,可以配伍应用.结论双黄莲粉针剂与偏酸性药物配伍时应慎重.

    作者:薛华;张淑梅;何心;郭宏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