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传发;崔忠肽
马凡氏综合征主要累及全身结缔组织,引起骨骼、心血管和眼部病变.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本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1].我院于2000- 12共收治4例马凡氏综合征病人,现将诊断与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19~45岁,平均年龄31岁.3例男性为同胞兄弟,1例女性为第1例就诊患者之女.3例男性之母在32岁时猝死.
作者:白灵芝;徐国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硒在子宫颈癌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AFS1201型原子荧光光度计对44例宫颈癌患者,18例宫颈良性疾患及20例健康人血清硒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宫颈癌患者血清硒含量1.06±0.18μmol/l明显低于宫颈良性疾患1.28±0.17μmol/l及健康人1.28±0.24 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颈癌发病与硒缺乏有关 ,对宫颈癌患者适当补硒,可能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艾志宏;程丽坤;张红丽;刘海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总结我科自1996~2000年诊断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278例,选用保守治疗为主的序列综合疗法,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方法本组278例病人,男135例,女143例.年龄15~55岁,平均年龄29.5岁.病史1~10年临床表现为关节弹响,关节周围肌群疼痛,头痛及下颌运动异常,完全符合1997 年全国第二届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根据以保守治疗为主的序列疗法的要求,我们选用4种综合治疗法,即激光+超短波+超声波+肌肉封闭;上颌咬合板+理疗+肌肉封闭;关节腔及关节周围药物注射;手术治疗.并根据病人主、客观反应分成有效、明显有效、无效3个疗效判定标准,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客观评价.结果根据疗效判定标准,对278例患者逐人进行评定,治疗有效者112例占40%,明显有效者145 例占52%;无效者21例占8%.以上结果经4年随访.结论①咀嚼肌紊乱病是由于关节周围肌群功能不协调造成,主要表现是肌肉疼痛,治疗就是止痛并消除产生肌肉疼痛的原因.②结构紊乱病是由于髁状突、关节盘、关节窝出现结构关系的异常改变,主要是上下颌之间垂直距离过低造成关节盘前移,关节盘附着松弛或撕脱.治疗就是要恢复上下颌间的垂直高度,增加关节腔间隙,减轻髁状突对关节盘的创伤,消除异常肌肉活动的生理环境.③关节囊扩张、关节盘附着松弛及滑膜炎、关节炎的病人可采用关节腔及关节周围药物注射治疗.④发生器质性破坏的关节紊乱病,保守治疗无效时只能采用手术治疗.
作者:吴衍昌;郭福林;刘洁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新生儿窒息是临床新生儿常见症状,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几年来,我院采用新的抢救方法取得显著成效,其疗法和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1997-01~2000-03住院的新生儿共1 992人,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1 82例,经抢救无效死亡18例,新生儿死亡率为9.1‰.
作者:关星;聂亚范;赵雪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为了更好的发现许多以往不为人所知所导致缺血性心脏病的原因.方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从402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中,共发现8例心肌桥病的患者.结论内科治疗症状明显改善,且发病次数大大减少.
作者:王连民;田苗;李福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牙体脱位是口腔外科常见的牙体急性损伤之一,我科近期对10例牙体脱位牙进行了再植治疗,均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对植牙过程中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例选择选择病例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均为上颌前牙.小年龄8岁,大年龄30岁. 牙体脱位时间长>4h,短30min.
作者:李煜;丁旭;李晓刚;杨嘉喜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心脏直视手术后,心包填塞的诊断及治疗,从而为心脏直视手术后的恢复提供更安全的保证.方法对18例心脏直视术后心包填塞病人进行分析总结.结论心包填塞的早期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及体征,而且通过辅助检查,完全可以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
作者:牛波;陈丽;武猛;郝建潮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强心利尿剂及扩血管剂配合使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倍他乐克(阿斯特拉制药有限公司)25~ 50mg,2次/d,心率降至60~70次/min,减为12.5mg,2次/d;心率在100次/min以下者予以6 .25~12.5mg,2次/d,如无不良反应,增至25mg,2次/d.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26.7%,显效40%,有效30%,无效3.3%,总有效率达96.7%;对照组基本治愈13.3%, 显效16.7%,有效43.3%,无效26.7%,总有效率73.3%.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安全有效.
作者:石建华;宫亚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呼吸障碍、衰竭患者,一般用药物很难纠正其低氧状态.机械通气是帮助患者改善通气状态的有效措施.我科应用呼吸机辅助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祝世娟;王蕾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患者,男,50岁.主诉:面色苍白,乏力伴间断发热1个月.患者于2000-08中旬感到易疲劳 ,发现面色苍白,尚能坚持工作,2000-08-27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某医院给红霉素输液治疗2d热退,2000-09-24又出现发热、咳嗽、无咳血,到某医院诊治,化验血常规疑为血液病 .既往患强直性脊柱炎10年,间断应用解热镇痛药.查体:T37.1℃,P80次/min,R21次/min ,BP14.6/9.3kPa(110/70mmHg),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扁桃体无肿大,心率80次/min,律齐,腹软,肝脾未触及,肾区无叩击痛,脊柱前屈侧屈和后伸均受限.血:WBC25.7×109/L,分类幼稚细胞83%,中性分叶1%,淋巴细胞16%,HGB76g/ L,PIt53×109/L,骨髓细胞涂片: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比红5.47∶1,粒系显著增多,其中原始粒细胞占有10%,早幼粒细胞占76%,此细胞胞体较大,胞浆丰富,浆内可见细小颗粒,核校大,核形不规整,染色质较细,核仁2~3个,有核红细胞比例减轻.可见中、晚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淋巴细胞比例减少,形态正常.巨核细胞可见,血小板少见,骨髓幼稚细胞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脊柱X线片示:脊柱呈竹节状改变,骶髂关节X 线片示:双侧骶髂关节腔隙变窄,血清抗核抗体阴性,抗ds-DNA阴性,类风湿因子阴性.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作者:潘建玲;于威;蒲米娜 刊期: 2001年第08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6岁,因高热、右眼痛1个月,头痛、胸闷、气短半个月,于2000-08-03 入院.1个月前高热,午后可达40℃,伴右眼痛,视物不清,半个月前于哈医大眼科检查:角膜、结膜水肿,虹膜结节,虹膜后粘连(梅花状);CT:右泪腺肿胀,右泪腺炎.行右眼脓肿切开引流术,同时抗炎治疗10d,眼部症状稍有好转,但体温未降,头痛、胸闷、气短、呕吐1次.来我院就诊,查体:右眼球突出,少量淡黄色分泌物,眼睑闭合,角膜混浊,睑结膜、球结膜充血、水肿,外上球结膜见一1.0×0.5cm2溃疡,视力为零.左眼正常.颈强(+),克氏征、布氏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糙,心率快120次/min律整,腹及四肢未见异常.胸片:双肺满布小结节影,大小分布密度均匀,痰集菌(-),ICT结核抗体(+),腰穿测脑压:220mmH2O,糖0.19mmol/L,Pr0.7g/L,细胞数340×106/L,潘氏反应(+), 色氨酸反应(+),眼部分泌物细菌培养(-).诊断: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脑膜炎、眼结核,经抗结核强化治疗、以及降颅压、激素疗法、椎管内给药等治疗,1个月后症状明显好转.右眼消肿,眼睑轻度充血,溃疡愈合,角膜仍混浊,视力丧失.胸片示病变明显吸收,脑压正常,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氯化物110mmol/L,糖2.1mmol/L,Pr0.28g/L ,细胞数10×106/L,较前明显好转,因经济困难出院治疗.半年后复查胸片:双肺未见异常,右眼球萎缩,炎症消退.
作者:王莲芝;张静;林欣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氧透射载体疗法是用于临床的新疗法.我科于1999~2000年间将其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1 材料和方法1.1 观察对象20例病人均为住院患者,男8例,女12例.年龄在45~80岁.全部病人均按照WHO制订的标准确诊.全部病史5~30年,均有喘憋、气短,明显紫绀,并伴有颈静脉怒张,双肺均散在干、湿口罗音,心率达100次/min以上.在院内随机选择病情相似的患者20例做对照组.
作者:刘靖;周国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甲状腺肿物手术后有呼吸道急性梗阻窒息、出血、甲状旁腺损伤以及喉上、喉返神经损伤、甲状腺危象等并发症的存在,故甲状腺肿物的术后护理尤为重要 .1 对于较小的或孤立性的甲状腺肿物,术后按常规护理;对于肿物较大、术后出血较多、术前有气管软化者,术后24~48h内进行特护,待病情稳定后可由术后观察室搬到病房.2 术后48h内宜采取半卧位,30~40度,有利于减轻颈部水肿、伤口引流,有利呼吸畅通及痰液的排出.
作者:许丽娟;全慧荣;杨晶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观察髋臼上缘骨膜下植骨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髋臼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86-01~1995-09,对6例髋臼发育不良致髋关节脱位患者,入院后行切开复位,髋臼上缘骨膜下植骨,术后随访5年5个月~ 9年1个月(平均:6年10个月),分别对髋关节功能及解剖学形态作出评价.结果临床髋关节功能:优5髋,良2髋,优良率100%;解剖学形态:优6髋,良1髋,优良率10 0%.结论髋臼上缘骨膜下植骨治疗髋臼发育不良致小儿先天性髋脱位, 疗效满意.
作者:孙明举;廖轶铭;麻滨瑞;陈宁;赵黎;梁戈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左旋咪唑辅助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如何减少疾病反复发作的机制.方法将使用该药治疗的60例分 2组观察,每组各30例,治疗组加服左旋咪唑2.5mg/μg,隔日顿服3~6个月.观察2组疾病反复的次数以及完成整个疗程所需时间和免疫功能.结果治疗组反复次数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治疗组SIgA在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左旋咪唑能纠正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所致的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促使恢复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周岩;才绍江;张颖 刊期: 2001年第08期
我站从1994-01~1999-01共512例放置T型节育器受术情况进行临床效果观察.1 材料与方法1.1 受术者孕次0孕97人,占:18.76%;1孕115人,占:22.5%;2孕112人,占:22.1%;3孕100人,占19 .8%;4孕97人,占19.6%.从受术者孕次情况看出,T型宫内节育器与受术者孕次无关,适合任何孕次的患者,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张秀娟;何玉秋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冠心病的防治迫在眉睫,如何有效地降低其死亡率是目前医疗和护理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欧洲、美国及亚太地区多个国家建立和运用一套冠心病二级预防护理模式--生命网(Heart care network).我国亦有部分大医院陆续开展.其目的是提供专业及持续的医学服务,对冠心病病人实行更系统化并以临床证据用药为基础的治疗措施, 确保病人在从入院或首次就诊后6个月中得到全面的冠心病危险因子控制,加强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保健,使治疗水平进一步提高,降低冠心病发生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因此,生命网的开展是对冠心病病人防治兼顾的有力实践.
作者:王增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计算机乳腺摄影对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 ,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应用高频钼靶乳腺机和CR系统进行计算机乳腺摄影检查,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活检病理证实的2 827例乳腺疾病的结果,研究早期乳腺癌的X线表现.结果 2 827例检出乳腺癌683例,乳腺良性病变2 144例.早期乳腺癌的主要X线征象有:小结节、群集的微小钙化簇、局部结构紊乱和小斑片状浸润.结论计算机乳腺摄影是乳腺疾病较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很有价值.
作者:姜洪;蔡崧 刊期: 2001年第08期
子宫肌瘤可以与妊娠同时存在,其发生率约占肌瘤患者的0.5% ~1%,约占妊娠的0.3~0.5%,但实际肌瘤合并妊娠的发生率高于上述数字.现将我院11 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对治疗和预防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平均年龄为27.4岁,其中3例无明显临床症状,4例有腹部包块、下坠感,3 例妊娠过程中包块迅速增大,1例早期流产后行子宫切除术.11例标本均取自本院病理科1988~2000年的妇科手术标本,10%甲醛固定,常规脱水,石蜡包埋,5μm切片,HE染色.
作者:张燕燕;祁家絮;张庆菊 刊期: 2001年第08期
1 病例介绍患者女,8岁.右踝关节畸形伴活动后持续隐痛1个月,以右踝骨软骨瘤入院.专科情况:跛行,右踝关节内后方触及约5cm×3cm大小长条形包块,皮肤颜色正常,无静脉怒张, 皮温正常,无压痛,包块与皮肤无粘连,固定不活动,质硬,无血管性杂音.右膝内后方亦有一约4cm×3cm大小之包块,性质同上.X线检查:①右踝关节正侧位片:右踝关节腔内有散在的大小不等的圆形,卵圆形致密影,小者如米粒,大者约2cm×1.5cm位于踝关节后.致密影边缘光整,密度不均,有的中心透明.右踝关节面不规整,相邻组织肿胀;②双膝关节正侧位片:右股骨远端内髁骨骺向后增大变形,边缘欠光整,其内可见多枚大小不等的豆状、米粒样致密影,有的中心透明.右膝关节间隙未见异常.X线诊断意见:右踝及右膝关节骨软骨瘤病.右踝手术情况:从右踝关节前方切开关节囊,见滑膜水肿、增厚、充血、呈暗红色颗粒状, 距骨关节、软骨变性有光泽,距骨与踝关节间隙之前有3cm×2cm大小软骨样组织,无蒂,剥离时呈豆样脱出.右跟腱内后方切开包块包膜见4cm×3cm大小性质同前的包块.病理报告:右踝关节骨软骨瘤.
作者:孙伟;代文生 刊期: 200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