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氧透射载体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20例临床疗效观察

刘靖;周国军

关键词:氧透射载体疗法, 支气管哮喘
摘要:氧透射载体疗法是用于临床的新疗法.我科于1999~2000年间将其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1 材料和方法1.1 观察对象20例病人均为住院患者,男8例,女12例.年龄在45~80岁.全部病人均按照WHO制订的标准确诊.全部病史5~30年,均有喘憋、气短,明显紫绀,并伴有颈静脉怒张,双肺均散在干、湿口罗音,心率达100次/min以上.在院内随机选择病情相似的患者20例做对照组.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预防和处理手术中大血管出血的体会

    手术中发生大血管出血,容易在极短时间内导致休克、空气栓塞甚至死亡.手术的医生与护士必须紧密配合,现将预防和处理这种意外情况体会,总结如下 .1 预防大血管出血的方法①熟悉并掌握手术区局部解剖知识,术前应了解各个部位手术可能损伤哪些血管,以便防范;②对邻近大血管的病变施行手术,必须充分显露病变与血管的关系,是否粘连、浸润,认真仔细地分离,防止误伤;③大血管手术以及估计有大血管出血可能的其他手术,应先设法控制血管的血流,如血管阻断带、无损伤血管钳等等,以便于随时能够制止出血,减少血流过多给患者带来的身心危害;④所用的各种止血钳均应事先仔细检查,以免用止血钳后发生松脱、渗血等故障,影响手术顺利进行;⑤邻近大血管的一般血管出血时,必须看清出血点才准确无误的下止血钳,切勿盲目地下止血钳,否则极易误伤大血管;⑥拉钩不允许直接压迫大血管及正在止血的止血钳上,把持大血管的血管钳时动作要轻、稳、准.

    作者:刘小丹;栾菊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30例临床分析

    门脉高压引起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之一.我院2000-08~2001-04采用奥曲肽降低门脉压力,治疗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3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9~65岁,平均年龄47岁.其中,28例有明确肝炎后肝硬化病史,2例有酒精性肝硬化病史.30例中,20例经纤维胃镜检查证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存在,10例经彩超检查,提示肝硬化,脾大、门脉增宽.

    作者:李凤珊;刘红宇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尼尔雌醇与卡孕栓用于绝经后IUD取出的临床比较

    绝经后取IUD是一项困难较大的计划生育手术,为探讨尼尔雌醇、卡孕栓在绝经后取器中的作用,本文对108例绝经后取器的妇女,随机分3组观察用药后宫颈软化、扩张、术中心脑综合反应,及术中副损伤,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1999-04~2000-04来我院要求取IUD的绝经后妇女108例.年龄42~76岁.置环时间12~ 30年.随机分3组.3组妇女均健康,无生殖器及出血性疾病.在年龄、放置IUD时间,绝经时间,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作者:王艳丽;张秋莉;刘晓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眼部严重碱烧伤3例治疗体会

    1 病例介绍例1:孙某,男,46岁,某化学试剂厂职工,在工作时被溅出的氨水烧伤右眼.当时右眼剧烈疼痛.伤后,该患立即用自来水冲洗约20min后来我院就诊.查右眼视力: 指数20cm,右眼睑肿胀,皮肤部分为黑褐色,下方球结膜呈贫血状,角膜呈灰白色混浊, 内眼看不清,入院治疗.例2:王某,男,36岁,氢氧化钠崩入右眼,当时右眼疼痛,视物不清,速来我院就诊.查 :右眼视力:0.2,右眼睑及颜面皮肤呈紫红色,并肿胀,角膜上皮层不均匀剥脱,房水混浊(),瞳孔直径约2mm,对光反应迟钝,眼底看不清.例3:陈某,男,57岁,个体业主.在工作时,被石灰浆崩入右眼,当时右眼剧痛,速来我院就诊,查:视力:0.1,右眼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层呈灰白色混浊,表面不平,内眼看不清.

    作者:李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氟哌酸灌肠治疗儿童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自1998年我防疫站配合我院儿科使用氟哌酸灌肠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效果满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病例均为1998年住院的急性细菌性痢疾患儿,年龄为:8个月~10岁、3岁以上占75% ,其中大部分发病2d后入院,在家口服黄连素或新诺明,或在单位卫生所肌注或静滴庆大霉素效果不理想者.诊断操作(1)有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感.(2)大便镜检白细胞数在15个以上/高倍视野、或少量红细胞.病例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病程、病状、大便镜检、两组均无明显差异.

    作者:张其昌;姜广青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治疗急性会厌炎12例

    急性会厌炎是喉科急症之一,因会厌水肿阻塞喉入口引起呼吸困难,如抢救不当可造成窒息死亡.笔者自1995年至今共抢救12例重度急性会厌炎患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2例病人,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20~42岁,平均28岁.急性起病、咽痛, 吞咽困难,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就诊时呼吸困难已达2度8例,3度4例,检查见会厌后面水肿 .

    作者:魏绍忠;徐平;王振霖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过敏性紫癜误诊肠扭转手术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12岁.因饭后剧烈运动腹部疼痛7d,加重1d入院,伴恶心、呕吐、血便.查体 :体温 37℃,腹平软,脐下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音弱,未触及肿块.血常规: WBC5.6×10 4/L,S:0.82,L:0.18,出凝血时正常,X线示右下腹有气液平面,彩超示肠梗阻(扭转),即诊断肠扭转,急诊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有少量浆液性渗出,小肠壁可见片状出血,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无扭转.术后请内科会诊,诊为过敏性紫癜腹型,病人相继出现关节痛、双小腿紫癜出血、蛋白尿,经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过敏,治疗病人痊愈出院.

    作者:刘福贵;徐亚波;高景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胸外科病人术后早期活动与护理

    早期活动与康复锻炼在胸外科病人术后的护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人体各器官的功能恢复、维护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 .1 早期活动的重要性1.1 由于肢体的活动、肌肉的收缩与松弛,能促使静脉向心回流和淋巴液的回流 ,避免这些体液在体内的潴留,防止血栓形成,增加了各器官的供血、供氧,改善全身代谢,减少体内组织间的水肿,包括切口周围的水肿,因而可促使刀口愈合,疼痛减轻,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作者:张丽娟;马玉梅;彭九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临床应用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

    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呼吸障碍、衰竭患者,一般用药物很难纠正其低氧状态.机械通气是帮助患者改善通气状态的有效措施.我科应用呼吸机辅助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祝世娟;王蕾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双黄连粉针剂与抗生素激素类药物配伍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研究双黄连粉针剂与临床常用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是否可以配伍使用.我们对双黄连粉针与抗生素、激素类及几种常用的急救用药配伍实验进行了研究.方法与结果在室温条件下双黄连粉针剂在输液中与氨苄青霉素、头孢唑琳钠、地塞米松,按常规剂量配伍后,在8h内无理化配伍禁忌现象,药液稳定 ,可以配伍使用;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庆大霉素等按常规剂量配伍立即产生沉淀,不可配伍;同乳糖酸红霉素配伍与浓度有关,浓度<0.6g时不产生沉淀,如按临床常用日剂量1. 2g时配伍即产生沉淀;与尼可刹米、山梗菜碱、阿拉明、多巴胺、速尿按常规剂量配伍后, 在 5h内无理化配伍禁忌现象,药液稳定,可以配伍应用.结论双黄莲粉针剂与偏酸性药物配伍时应慎重.

    作者:薛华;张淑梅;何心;郭宏声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红霉素与卡马西平合用致药疹及毒性作用的临床观察

    随着对卡马西平的临床作用的广泛研究,现在已将此药应用于躁郁症、癫痫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及某些非典型精神病的治疗和预防 ,并取得了满意疗效.但是此药的不良反应也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现将临床所见7例由卡马西平引起药疹的病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7例均为女性.年龄17~40岁,平均27.7岁.临床诊断:精神分裂症2例;分裂情感性精神病3例;癔病、癫痫伴发精神障碍1例,既往均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张东阁;郭滨华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以上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心肌梗死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42岁,工人.既往身体健康,无高血脂,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无心绞痛史,因反复上腹部疼痛10d左右,就诊当天加重,于1999-05-06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当时就诊于我院外科门诊,病程中无胸闷、心悸、气短、无心前区疼痛及向后背部放散,无夜间憋醒,能平卧,无咳嗽、咳痰.查体:体温36.5℃,脉搏85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8kPa,神清语明,痛苦表情,大汗,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无怒张, 双肺听诊清音,心界正常,心率85次/min,律齐,无杂音;心电图示:Ⅰ、avL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Ⅱ导联呈qRsr′型,ST段抬高;Ⅲ、avF QRS呈Qr型,Q波深、宽,ST段抬高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入心内科治疗.入院后,经多次心电图、心电向量、血清酶学检查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好转后出院.1年后门诊就诊已转为陈旧性心肌梗死.2 讨论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胸骨后心前区疼痛.强烈应激过劳,过量饮酒及吸烟是引起中年人急性心梗发作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斑块脱落,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应避免剧烈应激、过量饮酒、吸烟,这将有助于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病.另外,对于心肌梗死症状不明显的病人要提高警惕,注意心电图和心肌酶的检查,以防漏诊及误诊为胃肠道疾病.

    作者:杨建军;杨海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弓形虫感染对妊娠的影响

    目的了解大庆市孕妇的弓形虫感染情况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应用ELTSA法对652例孕妇检测血清弓形虫抗体.结果弓形虫感染率为10.28%,有异常孕产史的孕妇感染率为36.54%;无异常孕产史的孕妇感染率为5.29%.差异显著(P<0.005).结论弓形虫感染是造成不良妊娠的因素之一.应予以重视.

    作者:覃建庆;叶飞;商亚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15例软组织恶性肿瘤的再次手术体会

    我院1985-07~2000-07间,行2次手术的体表软组织恶性肿瘤病人15例,该部分病人首次手术前大部分诊断不明确,切除范围不合理,术后复发又再次手术.再次手术难度大,切除范围受到一些解剖结构的限制,故效果不满意.结合本组病例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年龄大72岁,小23岁,平均50岁.瘤体5cm以下9例,5~10cm6例.本组无10cm以上病例.上肢4例,下肢6例,躯干4例,颈部1例.肿瘤发现至首诊时间短2个月,长22 年,平均8个月.骨膜肉瘤3例,平滑肌肉瘤5例,纤维肉瘤4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脂肪肉瘤1例.首次手术做一般性单纯瘤体切除12例,根治术3例.再次手术距首次手术时间,短 15d,长8个月,2次手术做扩大根治术8例,根治术2例,姑息切除术5例.2次术后辅助化疗8例,放疗5例,热疗2例.

    作者:张中伟;鲁祥石;关义;张志斌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97例强迫症患者SCL-90和EPQ评定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并对采用 SCL-90评定强迫症症状的作用与EPQ的相关结果进行评估.方法采用 SCL-90和EPQ对符合CCMD-2强迫症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强迫症患者的SCL-90总分、阳性项目均数以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01),前5 位因子分依次是强迫、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睡眠障碍.男性患者的精神病性、偏执、躯体化3项因子分高于女性患者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强迫症患者的SCL-90评定结果与其临床症状基本相符,并可反映病情的轻重程度.强迫症患者EPQ中的N量表和P量表与SCL-90总分及多项因子分明显相关.在临床上可联合应用SCL-90和EPQ作为筛查强迫症的手段.

    作者:谭伟棠;李炜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重症肝炎的护理体会

    重症肝炎是传染科常见的危重症之一,主要特点为深度黄疸和严重肝功能损害.病情发展急剧,并伴有腹水、出血、意识障碍和肾功能不全等临床表现,病死率较高.如能早期及时发现,采取对症处理是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因此,良好的护理至关重要.我科1996年以来,共收治重症肝炎14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26~53岁,平均45.6岁.本组14例入院时,均出现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尿呈豆油色或茶色,肝脏不同程度缩小,凝血酶原时间延长18~ 36s,2例入院当天出现早期昏迷症状,烦躁、尖叫、谵语、肢紧,1例有明显的性格行为异常,8例腹水,3例恶心,2例呕吐咖啡样物,2例黑便,4例腹水.

    作者:王丽华;刘争艳;周丽娟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宫颈癌患者血清硒含量分析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硒在子宫颈癌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AFS1201型原子荧光光度计对44例宫颈癌患者,18例宫颈良性疾患及20例健康人血清硒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宫颈癌患者血清硒含量1.06±0.18μmol/l明显低于宫颈良性疾患1.28±0.17μmol/l及健康人1.28±0.24 μ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颈癌发病与硒缺乏有关 ,对宫颈癌患者适当补硒,可能是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艾志宏;程丽坤;张红丽;刘海涛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T型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观察

    我站从1994-01~1999-01共512例放置T型节育器受术情况进行临床效果观察.1 材料与方法1.1 受术者孕次0孕97人,占:18.76%;1孕115人,占:22.5%;2孕112人,占:22.1%;3孕100人,占19 .8%;4孕97人,占19.6%.从受术者孕次情况看出,T型宫内节育器与受术者孕次无关,适合任何孕次的患者,效果令人满意.

    作者:张秀娟;何玉秋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癔病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

    癔病是一种常见病,又称歇斯底里.其表现为情感丰富、接受暗示、善于模仿、以自我为中心.常由于情感矛盾、内心不随、暗示或自我暗示所引起.临床观察到癔病患者心理变化过程极其复杂,因此我们对癔病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分析,并针对其实施心理护理疗法,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1996~1998年住院患者中符合CCMD2诊断标准的癔病患者56例,男16例,女40 例,年龄16~35岁,女性多于男性.其特点:(1)精神刺激引起强烈情感反应.(2)癔病性格明显.(3)躯体不适主诉多.

    作者:崔秀芝;祁桂娟;陈秀芬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并结核性脑膜炎眼结核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6岁,因高热、右眼痛1个月,头痛、胸闷、气短半个月,于2000-08-03 入院.1个月前高热,午后可达40℃,伴右眼痛,视物不清,半个月前于哈医大眼科检查:角膜、结膜水肿,虹膜结节,虹膜后粘连(梅花状);CT:右泪腺肿胀,右泪腺炎.行右眼脓肿切开引流术,同时抗炎治疗10d,眼部症状稍有好转,但体温未降,头痛、胸闷、气短、呕吐1次.来我院就诊,查体:右眼球突出,少量淡黄色分泌物,眼睑闭合,角膜混浊,睑结膜、球结膜充血、水肿,外上球结膜见一1.0×0.5cm2溃疡,视力为零.左眼正常.颈强(+),克氏征、布氏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糙,心率快120次/min律整,腹及四肢未见异常.胸片:双肺满布小结节影,大小分布密度均匀,痰集菌(-),ICT结核抗体(+),腰穿测脑压:220mmH2O,糖0.19mmol/L,Pr0.7g/L,细胞数340×106/L,潘氏反应(+), 色氨酸反应(+),眼部分泌物细菌培养(-).诊断: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脑膜炎、眼结核,经抗结核强化治疗、以及降颅压、激素疗法、椎管内给药等治疗,1个月后症状明显好转.右眼消肿,眼睑轻度充血,溃疡愈合,角膜仍混浊,视力丧失.胸片示病变明显吸收,脑压正常,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氯化物110mmol/L,糖2.1mmol/L,Pr0.28g/L ,细胞数10×106/L,较前明显好转,因经济困难出院治疗.半年后复查胸片:双肺未见异常,右眼球萎缩,炎症消退.

    作者:王莲芝;张静;林欣 刊期: 2001年第08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