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预防和处理手术中大血管出血的体会

刘小丹;栾菊梅

关键词:预防, 大血管, 出血
摘要:手术中发生大血管出血,容易在极短时间内导致休克、空气栓塞甚至死亡.手术的医生与护士必须紧密配合,现将预防和处理这种意外情况体会,总结如下 .1 预防大血管出血的方法①熟悉并掌握手术区局部解剖知识,术前应了解各个部位手术可能损伤哪些血管,以便防范;②对邻近大血管的病变施行手术,必须充分显露病变与血管的关系,是否粘连、浸润,认真仔细地分离,防止误伤;③大血管手术以及估计有大血管出血可能的其他手术,应先设法控制血管的血流,如血管阻断带、无损伤血管钳等等,以便于随时能够制止出血,减少血流过多给患者带来的身心危害;④所用的各种止血钳均应事先仔细检查,以免用止血钳后发生松脱、渗血等故障,影响手术顺利进行;⑤邻近大血管的一般血管出血时,必须看清出血点才准确无误的下止血钳,切勿盲目地下止血钳,否则极易误伤大血管;⑥拉钩不允许直接压迫大血管及正在止血的止血钳上,把持大血管的血管钳时动作要轻、稳、准.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8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笔者共收治8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包括在七台河矿务局医院进修期间收治的患者).现将临床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例中男5例,女3例,年龄27~79岁.依赖型2例,非依赖型6例.浸润型肺结核7 例,占87.5%;结核性胸膜炎1例,占12.5%;浸润型病灶3例,占37.5%;干酪病灶2例, 占25%;纤维增殖病灶1例,占12.5%;有空洞形成2例,占25%.病灶占居1个肺野4例,2个肺野2例,4~6个肺野2例.痰菌阳性2例,占25%;痰菌阴性6例,占75%;进展期7例,稳定期1例.糖尿病与肺结核的相关关系及疗效:8例中先患糖尿病后并发肺结核7例,占87.5%;发现肺结核后在治疗检查中发现糖尿病1例,占12.5%;2例Ⅰ型糖尿病均为浸润干酪病灶;6例Ⅱ型病人中浸润干酷病灶4例,占50%;纤维增殖病灶2例,占25%.2 方法与结果

    作者:王丽;王少荣;姚明松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以上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心肌梗死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42岁,工人.既往身体健康,无高血脂,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无心绞痛史,因反复上腹部疼痛10d左右,就诊当天加重,于1999-05-06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当时就诊于我院外科门诊,病程中无胸闷、心悸、气短、无心前区疼痛及向后背部放散,无夜间憋醒,能平卧,无咳嗽、咳痰.查体:体温36.5℃,脉搏85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8kPa,神清语明,痛苦表情,大汗,口唇轻度发绀,颈静脉无怒张, 双肺听诊清音,心界正常,心率85次/min,律齐,无杂音;心电图示:Ⅰ、avL导联ST段压低,T波倒置;Ⅱ导联呈qRsr′型,ST段抬高;Ⅲ、avF QRS呈Qr型,Q波深、宽,ST段抬高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入心内科治疗.入院后,经多次心电图、心电向量、血清酶学检查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好转后出院.1年后门诊就诊已转为陈旧性心肌梗死.2 讨论急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胸骨后心前区疼痛.强烈应激过劳,过量饮酒及吸烟是引起中年人急性心梗发作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可能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斑块脱落,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应避免剧烈应激、过量饮酒、吸烟,这将有助于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病.另外,对于心肌梗死症状不明显的病人要提高警惕,注意心电图和心肌酶的检查,以防漏诊及误诊为胃肠道疾病.

    作者:杨建军;杨海梅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一次性针头裂隙灯下处理结膜结石的体会

    结膜结石多见于成年或老年人,常伴有结膜的慢性炎症.结膜结石不是钙化物,而是位于结膜上皮陷凹或深部隐窝内细胞变性的产物,称为凝聚物更为确切 .一般多无症状,只有结石突出结膜表面时,才会有异物感而就诊.我科于1994年开始在裂隙灯下用一次性针头取结膜结石,1011例,收到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011例全部是门诊病人,女性590例,男性421例.年龄小11岁,大80岁,平均40. 6岁.主要临床表现为眼内异物感,眼痛,流泪,多有眼部干涩病史.

    作者:张宇昕;许俊海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97例强迫症患者SCL-90和EPQ评定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并对采用 SCL-90评定强迫症症状的作用与EPQ的相关结果进行评估.方法采用 SCL-90和EPQ对符合CCMD-2强迫症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强迫症患者的SCL-90总分、阳性项目均数以及各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01),前5 位因子分依次是强迫、焦虑、抑郁、人际关系、睡眠障碍.男性患者的精神病性、偏执、躯体化3项因子分高于女性患者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强迫症患者的SCL-90评定结果与其临床症状基本相符,并可反映病情的轻重程度.强迫症患者EPQ中的N量表和P量表与SCL-90总分及多项因子分明显相关.在临床上可联合应用SCL-90和EPQ作为筛查强迫症的手段.

    作者:谭伟棠;李炜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茶硷对安普索的药代动力学影响

    安普索(Ambrohezal)是一种粘膜润滑类新型祛痰剂,茶硷是支气管扩张剂,因此两药合并使用治疗急性、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喘息,支气管扩张症及术后咳痰困难等.但两者合用,茶硷对安普索在体内的分布、代谢、生物利用度有何影响,尚未见文献报道,为此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普索的血药浓度,比较了安普索与茶硷合用,与安普索单独使用后,安普索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变化.现将实验方法及结果报告如下.1 仪器与药品PERKIN-ELMERYM高效液相色谱仪(250泵,480二极管阵列紫外检测器)EPSON386计算机控制及处理系统.安普索片(德国赫素大药厂),茶硷片(天津利生制药厂,安普索标准品(德国赫素大药厂提供 ),茶硷对照品(中国生物制品检定所),甲醇为色谱纯,其它试剂为分析纯.

    作者:李丽莹;宋永熙;李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心肌桥致缺血性心脏病8例报告

    目的为了更好的发现许多以往不为人所知所导致缺血性心脏病的原因.方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从402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中,共发现8例心肌桥病的患者.结论内科治疗症状明显改善,且发病次数大大减少.

    作者:王连民;田苗;李福玉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临床应用机械通气的护理体会

    由各种病因引起的呼吸障碍、衰竭患者,一般用药物很难纠正其低氧状态.机械通气是帮助患者改善通气状态的有效措施.我科应用呼吸机辅助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祝世娟;王蕾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开塞露治疗小儿肠痉挛100例临床观察

    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阵阵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是小儿急性腹痛中常见的情况[1].我院门诊于1996-01~1998-02用开塞露治疗肠痉挛10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00例中,年龄2个月~12个月5例,12~24个月7例,24个月~6岁70例,6~13岁 18例.临床表现:1岁以下小儿表现为阵发性的哭闹,可突然大声哭叫持续数小时,哭时口周苍白,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足发凉.患儿疼痛难忍,弯腰,双手紧按腹部,疼痛部位以脐周为主,有的伴有呕吐.1~15岁患儿中55例以受凉为诱因,27人有习惯性便秘, 其它18人无诱因.辅助检查:38例查血常规,白细胞数均正常.64例做X线腹透,有52例可见肠腔积气,12例正常.

    作者:于昕;赵玉萍;李翠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肌肉注射出现意外的预防

    臀部肌肉注射是护理基本操作之一,也是目前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门诊和病房都有相当数量的肌肉注射患者,但往往由于多种因素,造成肌注意外,不但影响治疗效果,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本人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在进行臀部肌肉注射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 预防注射感染在注射意外的发生率中,感染占第1位.感染的因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还是操作时无菌技术不严格,主要是:(1)注射部位消毒不彻底;(2)操作者的手被污染;(3)注射剂被污染,而未及时发现;(4)切割安瓶后,未擦净其颈部的粉末;(5)婴幼儿注射后,二便污染针眼等.

    作者:姜文丽;张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青光眼误诊为内科疾病的临床分析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是以眼胀痛、视力骤降、伴头痛、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的眼科常见病.有些病人发病早期全身症状较突出,易被误诊为内科疾病.现将我科收治的26例病人,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于1986~1998年收治2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被误诊为内科疾病患者中,男9 例,女17例.年龄50~70岁.延误诊断时间2~6d.误诊的疾病有胃肠型感冒6例,急性胃肠炎5例,偏头痛4例,脑梗死4例,脑占位病变3例,三叉神经痛2例,疼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1 例,海绵窦血栓1例.

    作者:李桂芹;张玉环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例

    患者,男,50岁.主诉:面色苍白,乏力伴间断发热1个月.患者于2000-08中旬感到易疲劳 ,发现面色苍白,尚能坚持工作,2000-08-27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某医院给红霉素输液治疗2d热退,2000-09-24又出现发热、咳嗽、无咳血,到某医院诊治,化验血常规疑为血液病 .既往患强直性脊柱炎10年,间断应用解热镇痛药.查体:T37.1℃,P80次/min,R21次/min ,BP14.6/9.3kPa(110/70mmHg),皮肤无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无黄染,扁桃体无肿大,心率80次/min,律齐,腹软,肝脾未触及,肾区无叩击痛,脊柱前屈侧屈和后伸均受限.血:WBC25.7×109/L,分类幼稚细胞83%,中性分叶1%,淋巴细胞16%,HGB76g/ L,PIt53×109/L,骨髓细胞涂片: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比红5.47∶1,粒系显著增多,其中原始粒细胞占有10%,早幼粒细胞占76%,此细胞胞体较大,胞浆丰富,浆内可见细小颗粒,核校大,核形不规整,染色质较细,核仁2~3个,有核红细胞比例减轻.可见中、晚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大小不一.淋巴细胞比例减少,形态正常.巨核细胞可见,血小板少见,骨髓幼稚细胞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脊柱X线片示:脊柱呈竹节状改变,骶髂关节X 线片示:双侧骶髂关节腔隙变窄,血清抗核抗体阴性,抗ds-DNA阴性,类风湿因子阴性.诊断:强直性脊柱炎合并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作者:潘建玲;于威;蒲米娜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阑尾周围脓肿实施Ⅰ期切除的治疗体会

    我院自1994~2000年收治13例阑尾周围脓肿、泛发性腹膜炎病人 ,其中10例采取了Ⅰ期切除(占80%),术后不下引流管,并应用大量抗菌素预防感染,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建国;刘厚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并结核性脑膜炎眼结核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6岁,因高热、右眼痛1个月,头痛、胸闷、气短半个月,于2000-08-03 入院.1个月前高热,午后可达40℃,伴右眼痛,视物不清,半个月前于哈医大眼科检查:角膜、结膜水肿,虹膜结节,虹膜后粘连(梅花状);CT:右泪腺肿胀,右泪腺炎.行右眼脓肿切开引流术,同时抗炎治疗10d,眼部症状稍有好转,但体温未降,头痛、胸闷、气短、呕吐1次.来我院就诊,查体:右眼球突出,少量淡黄色分泌物,眼睑闭合,角膜混浊,睑结膜、球结膜充血、水肿,外上球结膜见一1.0×0.5cm2溃疡,视力为零.左眼正常.颈强(+),克氏征、布氏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糙,心率快120次/min律整,腹及四肢未见异常.胸片:双肺满布小结节影,大小分布密度均匀,痰集菌(-),ICT结核抗体(+),腰穿测脑压:220mmH2O,糖0.19mmol/L,Pr0.7g/L,细胞数340×106/L,潘氏反应(+), 色氨酸反应(+),眼部分泌物细菌培养(-).诊断: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并发结核性脑膜炎、眼结核,经抗结核强化治疗、以及降颅压、激素疗法、椎管内给药等治疗,1个月后症状明显好转.右眼消肿,眼睑轻度充血,溃疡愈合,角膜仍混浊,视力丧失.胸片示病变明显吸收,脑压正常,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氯化物110mmol/L,糖2.1mmol/L,Pr0.28g/L ,细胞数10×106/L,较前明显好转,因经济困难出院治疗.半年后复查胸片:双肺未见异常,右眼球萎缩,炎症消退.

    作者:王莲芝;张静;林欣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脑电图改变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它除了导致呼吸道感染外,还可出现肺部以外表现,如心肌炎、肾炎、脑炎等,使该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本文自1995年起,观察了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0例,对其中不伴有神经系统症状和(/或)体征的55例患儿做脑电图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孟祥春;郑冬凌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注射法或注射加手术治疗增生性疤痕和疤痕疙瘩的临床体会

    我院1997-03以来,采用单纯注射法或手术切除加注射法治疗增生性疤痕和疤痕疙瘩129例(267块疤痕).临床观察治疗后疤痕变薄、变平、质地变软、色泽变淡,病人自觉痛痒症状消失或明显缓解,随访1.5~2年,除2例疤痕疙瘩有不同程度的复发外,均得到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129例,男性87例,女性42例.年龄大62岁,小5岁.疤痕形成时间短3个月 ,长数年.疤痕分布于全身各处,其中以面、颈部、胸骨前多见,面积大9.0cm×6.0 cm,小0.5cm×0.5cm,厚度0.2~2.0cm不等.

    作者:孟杰;张义民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低位直肠癌结肠造口术23例体会

    我院1990-01~2000-12因低位直肠癌行永久性肠造口术23例,现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4例,女9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为58岁.本组病例肿瘤位置均在腹膜返折以下,距肛缘在3~5cm,均是在直肠指诊时发现.病理组织类型:腺癌17例,粘液腺癌4例, 未分化癌2例.DUKES分级:B级15例,C级8例.

    作者:王正光;王洪志;胡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心先安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效应

    对2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静注心先安0.12治疗并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发现心先安可使射血前期、左心室射血期缩短,肺毛细血管楔压、总外周阻力降低 ,每搏输出量、每分输出量、心搏指数及射血分数增加.

    作者:陈松;李晓红;郭贵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双黄连粉针治疗婴幼儿腹泻114例疗效观察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近2年来我们应用双黄连粉针治疗婴幼儿腹泻11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英;杨艳丽;张景山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

    目的观察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强心利尿剂及扩血管剂配合使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倍他乐克(阿斯特拉制药有限公司)25~ 50mg,2次/d,心率降至60~70次/min,减为12.5mg,2次/d;心率在100次/min以下者予以6 .25~12.5mg,2次/d,如无不良反应,增至25mg,2次/d.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26.7%,显效40%,有效30%,无效3.3%,总有效率达96.7%;对照组基本治愈13.3%, 显效16.7%,有效43.3%,无效26.7%,总有效率73.3%.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安全有效.

    作者:石建华;宫亚玲 刊期: 2001年第08期

  • HPLC法测定注射用穿琥宁与氨苄西林钠的配伍

    目的本文就临床常见的穿琥宁与氨苄西林钠配伍进行含量变化分析.方法 HPLC法,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65∶35∶0 .2),流速:1.1ml/min,检测波长264nm.结果配伍后含量无显著变化 .结论说明两药配伍稳定,临床可配伍使用.

    作者:王立洁;孙光晗;孙广宏;付春艳 刊期: 2001年第08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