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岩;李雄
目的:本文报告了在腹腔镜下应用胆道镜经胆囊管取石治疗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方法:采用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应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基础上经胆囊管导入胆道镜用取石网取出胆管内结石;结果:本组8例患者,除1例因结石位于肝总管内和1例多发结石未能取出外,其它6例均获得成功.手术平均时间2h33min,术后住院时间4~17d,平均住院9d,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方法具有创伤轻、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特点,适合于胆管结石合并胆管内单发结石的治疗.但对于多发结石或结石>10mm以上,以及位于肝侧胆管内结石治疗较为困难.
作者:李晓阳;王盛江;刘立人;禹宏;慕海峰;郑宇;杨闯;郭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脊髓灰质炎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也是通过接种疫苗能够预防和消灭的疾病.因此,提高疫苗接种率,保证疫苗接种质量,是预防消灭脊髓灰质炎的关键,现将我们的作法和体会报告如下.1 保证疫苗质量冷链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使疫苗在冷藏条件下运输、保管.我们防疫站按规定时间用冷藏车在要求温度下向各市县、区送疫苗;市、县两级防疫站疫苗贮存条件保证在-15°~-20℃;接种门诊疫苗必须贮存冰箱冻结槽内,且贮存时间不能超过1个月;基层接种单位,疫苗存在装有冰排的冷藏背包内,温度不得超过8℃,贮藏时间不超过72h.市防疫站每年在7、8、9月份对脊灰疫苗分批号、分层次抽样进行滴度监测,保证接种的疫苗滴度在3.5Log TCID 50/人份以上.
作者:郑晓清;邢宝霞;高岩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从1993-01~1998-12,共收治胎死宫内孕妇13例,其中,第一产程活跃期停滞3例,第二产程延长5例,产后出血3例,总产程延长2例.现将胎死宫内孕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产前心理护理对于胎死宫内的产妇,心理护理重点在于调动她们内在潜力,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护士应用安慰性语言,疏导产妇,并从优生角度向孕妇讲解优胜劣汰的规律,说明死胎多是由病理因素引起的,不影响再次妊娠.
作者:闫春艳;王会;冯淼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椎管内麻醉后由于体内热能从深部向外周再分布,体表散热及手术创面热量损失等原因使体温降低,部分病人会引起寒战.本文对静脉注射曲马多治疗手术期间椎管内麻醉,引起的寒战,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作者:程湘宏;郝忠军;洪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科自1997年开展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共56例99侧,术后随访2~10个月,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56例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17~67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其中嗅觉减退或消失者19例,伴支气管哮喘者2例.首次接受手术者31例,有前期手术者25例,有1、2、3、4次手术者分别为14、6、3、2例.
作者:陈茂国;卞后乐;任海燕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科自1999-08~11共作中心静脉穿刺术8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例中男性7例,女性1例,其中食道癌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下肢多发骨折出血性休克1例,上肢撕脱伤,尺桡骨骨折1例,下颌裂伤伴四肢多处骨折1例,高血压性脑出血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脾破裂1例.
作者:廉清江;陈永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疣必治”是一种含有效成份鬼臼树脂25%的成品药,具有抑制疣病毒DNA分裂,并杀死病毒的作用.我们从1996-12~1999-06试用该药对28例女性外阴尖锐湿疣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满意,同时在对该药治疗中并发的局部溃疡的治疗护理方面,取得一定经验.现一并介绍如下.
作者:赵秀玲;张秀莉;田晓宁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肝硬化有逐年增多的趋势.现将1998-05~1999-05我院收治的46例肝硬化腹水病人,就其利尿剂的临床应用情况加以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46例病人中,年龄大68岁,小24岁,平均48.6岁.病程长30年,短1年,平均9.6年.
作者:王爱华;林大力;滕爱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患者:女,32岁.阵发性上腹部及右上腹痛10d,恶心、反酸、不呕吐,食欲下降,消瘦,无便秘及腹泻.6个月前,曾有上腹痛反复发作史.体检:体温37°C,心肺(一).表浅淋巴结无肿大.上腹部及右上腹部有压痛,以上腹部为主.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X线检查:胸部后前位片及腹部平片均未见异常.胃肠道钡餐造影检查,胃粘膜粗糙、紊乱、胃体及胃底粘膜中断.胃底可见多个息肉样充盈缺,胃小弯显示僵硬,胃窦扩张软弱,胃窦大弯侧可见局限性充盈缺损.胃小弯蠕动消失,大弯侧蠕动消失.钡剂通过较快.X线诊断:胃癌?胃窦炎?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胃窦部结核.手术所见:胃壁有粟粒样结节,呈程度不同的增厚,胃大网膜有多个肿大淋巴结,蚕豆大小,胆囊周围有轻度粘连.回肠大部有粟粒样结节,呈白色、质硬.肠管之间无明显粘连有少量腹水,因病变范围较大,病人体质较差,手术施行胃空肠吻合及空肠侧侧吻合.术后诊断:胃及小肠结核.
作者:孙冰冰;段跃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院1992~1999-12在分娩的产妇中有5例发生Ⅲ度裂伤.由于我们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其预后均比较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缝合前,要先分辨清组织解剖关系,然后用细圆针和3-0的可吸收线间断内翻缝合直肠壁,不穿过直肠粘膜.查清断裂的肛门括约肌两断端,以鼠齿钳提起,以1-0的可吸收线间断缝合2针,继而缝合肛提肌.然后缝合肌肉和筋膜层,再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在缝合过程中,护士应随时观察产妇及全身情况,护士宜轻声安慰产妇,同情、关心产妇.
作者:逯琨;张显冬;彭红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1994年以来我院应用波姆光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500例,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为了观察波姆光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我们对500例作了1~5年的随访.
作者:刘玉红;孙波;郭双春;周永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本文就老年腰椎结核病人的心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1 烦躁心理:老年病人性情较固执、易怒,容易产生烦躁心理,常怨天忧人,责人多,责己少,常埋怨家属未能尽心照料,因一点小事便乱发脾气,并对躯体的微小变化极为敏感,常提出过高的治疗和照顾要求,在护理过程中往往向护理人员询问病情及治疗用药和手术的安全性,甚至询问一些与手术无关的微小问题,不愿与医护人员合作.对这类病人要求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地解释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和步骤.护理人员还要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关心他们,要象对待亲人一样,不厌其烦地做好说服工作,使他们愉快地配合医疗护理工作,解除思想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周丽;田桂艳;孙洪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自1992~1998年,我科对11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采用换血疗法,获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选用的病例中,女7例,男4例,其中敌百虫中毒5例(包括1例同服雷米封的混合性中毒),乐果中毒3例,敌敌畏中毒2例,敌杀死中毒1例.中毒途径均为口服中毒,入院时呈昏迷状态.其中肺水肿者3例,并发呼吸衰竭者2例,混合性中毒(与雷米封口服)伴抽搐者1例.
作者:姜茂林;台和芳;边庆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现将我所10年积累的26例粟粒型肺结核误诊的原因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989~1998年收治经我所门诊诊断的粟粒型肺结核26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7例,男女之比为1∶1.9.年龄小为7岁,大为59岁,平均35.1±20.2岁.急性粟粒型肺结核8例,亚急性及慢性粟粒型肺结核18例.诊断方法主要结合病史、接触史、X线胸片,并经抗结核治疗有效进行诊断.
作者:安世波;付强;关桂香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我国1987-11-28国务院又重新修订并颁布了关于<麻醉药品管理办法>.但近年来,我们发现个别地区、个别医院对麻酸药品管理不严格,给个别人滥用麻醉药品提供了方便条件.因此,我们在工作实践中对麻醉药品的临床使用和管理不断的进行了探讨和改进,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严格核查麻醉药处方,做到临床住院医、科主任双重签字,药局设专人负责付药,严格执行毒麻药品管理制度,一丝不苟.
作者:于春明;金海龙;封仁强 刊期: 2000年第04期
消化性溃疡是消化系统多发病,对患者健康和工作生活质量皆有较大影响.1997-04~1997-07期间,我们采用毫米波综合治疗3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69例,剔除无准备病例9例,有效病例为60例.分为二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所有病例均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透确诊.
作者:张汉杰;吕贻红;鲁统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作者在1999-03~04对黑河市部分小学和中学的部分肥胖学生进行了可能致病因素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在黑河市范围内我们抽取了第四小学、第六小学和黑河一中用全国学生健康监测儿童营养状况评价标准为依据,凡肥胖度大于20%者为病例,其中>20%者为轻度肥胖,>30%为中度肥胖,>50%为重度肥胖.对照选择病例与同班级,同性别,出生日期相差2个月以内的正常体重儿童,与病例1∶1配对,共116对,其中男64对,女52对,年龄在10~18周岁.
作者:沈再华;石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参麦注射液是红参、麦冬的提取物.它的有效成份是人参皂甙、麦冬皂甙、麦冬黄酮.近3年来我们使用该药(深圳南方制药厂、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产品)抢救了3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淑梅;刘丽华;周彦军;董红晶 刊期: 2000年第04期
胸腰段处于人体的中心,是脊柱活动的焦点,因此胸腰椎交界部发病率很高.以T12及L1发病率高多数患者没有脱位,没有合并截瘫,所以此种骨折呈单纯性的稳定性骨折,适合中医治疗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曲红伟;李俊营;张秀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为了明确老年人房颤的原因,对1993~1999-06,在我院内科住院治疗,18例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祝春华;谷璟璟;程景波 刊期: 2000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