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继红;杨淑兰;刘划
为观察B超与血脂浓度在脂肪肝发病上的关系,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对108例病人的查体资料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对108名干部健康体检,同时进行肝脏B超检查及血脂测定,男71例,女37例,年龄36~68岁.
作者:刘英宏;邓兰亭;李晶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我院1996-09~2000-01对心律失常病人进行24h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选择不同年龄、不同病因出现的室性早搏的发生规律,出现早搏多值的时间等,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 临床资料本组86例病人均为门诊及住院病人.病因诊断均按全国高等院校第4版诊断学、内科学教材为诊断标准.其中,男39例,女47例,年龄16~83岁之间,分为老年组及中青年组进行监测观察.老年组(≥60岁).中青年组(<60岁).老年组37例、中青年组45例.病例按病因分为冠心病组,心肌炎组,高血压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组,原因不明组.
作者:吴莉华;闫世序;丛晓丽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我院1997-05~1998-12共住院分娩553例新生儿,其中,轻度窒息61例,重度窒息2例,由于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抢救及护理,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轻度窒息的抢救及护理1.1 注意保暖,及时吸痰,必要时行气管插管,保持呼吸道通畅.
作者:张显冬;逯琨;张汉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本文对早产儿的发生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护理措施.1 对象与方法胎龄在31~37周之间的新生儿.在1997-01~1999-06间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徐永玉;王淑英;马中青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卡托普利是具有良好降压效果的短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我们选用卡托普利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40例,观察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选择1998-08~1999-08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40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36~64岁,平均50.4±12.8岁.心功能Ⅱ级19例,Ⅲ级21例.全面体格检查,并常规进行心电、心脏彩超、血离子、肾功、尿常规、肾上腺B超、大血管彩超等检查以除外继发性高血压.
作者:孙心海;孙增学;刘吉祥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我院自1995-01~1999-06共收治梗阻性结肠癌病例52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现就其临床诊断和治疗作如下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52例,其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36~89岁,平均61.8岁.其中50岁以下6例,50岁以上46例.梗阻部位在升结肠及横结肠者20例(38.5%),降结肠及乙状结肠者32例(61.5%).梗阻病程长20d,短为8h,平均5.2d.多数病例因起病隐匿,症状反复,数次在本院或他院就诊仅以对症处理而未作进一步检查,直至出现肠梗阻症状时方考虑为本病,终至错过根治良机.
作者:袁旦平;毛大本;杨东屯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洗胃在急诊工作中是一项重要的抢救工作,据我院全年抢救工作的统计数字表明占全年工作量的30%左右.年龄不同和性别差异,病人的心理反应也不一样.因此在洗胃时我们针对不同洗胃病人的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促使病人积极配合抢救治疗,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对各种纠纷服毒自杀病人的心理护理此类病人多数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往,社会适应能力差,一旦被抢救过来以后,自悲心理非常严重.心理护理能否及时跟上直接影响治疗效果.面对此类病人,取得配合,赢得治疗时间为重要.我们根据病人年龄、性别的不同,采用唠家常,同情的语言,亲切的语语对病人进行开导,并明确表示能够理解他们,并用热情的态度感化他们,全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而取得了病人的积极治疗,并对他们的病情予以保密,而打消他们的顾虑.
作者:宋晓华;林华;张丽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1 病例介绍杜某,男,42岁.因支气管炎在家服用哈尔滨制药三厂生产的三精阿莫西林胶囊3粒后10min左右,病人突然出现胸闷、头晕、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大汗等症状,下肢无力难以站立.被家人迅速送到诊所.既往健康,有青霉素过敏史.当即将患者平卧,解开其颈部衣扣,同时给予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5mg;针刺人中;地塞米松5mg加入25%葡萄糖2ml中静推;并给予地塞米松5mg、维生素C5.0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滴.经上述处置后,患者逐渐恢复正常.2 讨论阿莫西林是目前临床上较常用的口服青霉素制剂,临床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胆道感染治疗等.不良反应主要有胃肠道反应、皮疹、转氨酶升高等,但一般较轻,其重要的不良反应就是可产生休克.本病例反应迅速,考虑为抗原抗体反应所致.本品与其他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中国药典规定,阿莫西林应用前必须作青霉素过敏试验,过敏反应患者禁用.目前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可免作皮试的口服青霉素制剂有阿莫灵、澳沸林等.因此,医生在开处方之前,应从病人的安全出发,仔细询问过敏史,对于那些未得到国家鉴定认可和安全性临床验证的口服青霉素制剂,使用前是不能免作皮试的.
作者:靳彩霞;孙彩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放射治疗是一种对人体破坏性较大的治疗方法,病人的心理常发生复杂变化,医学心理学研究证明: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是受心理因素制约的.因此,做为一名临床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放疗病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以减轻病人痛苦,并教育自身提高职业道德,使自己的心理品质更好地适应护理工作,从而保证放疗及药物等治疗措施取得良好效果.1 放疗前后病人的心理特点当病人得知自己身患癌症需要放疗时,常产生恐惧、忧虑等副性心理;放疗后给精神和心理上都带来巨大创伤.
作者:吴宇殊;韩燕;张绍伟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由于诊断及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嗜铬细胞瘤的死亡率已从20%-30%下降至1%.对于髓质增生、生化检查及手术前后机体的病理生理改变及相应准备,一并讨论.嗜铬细胞瘤中每克嗜铬细胞组织的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分泌量可高于正常组织10-500倍.大量血管加压素使血管床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致使血容量减少.当肿瘤摘除后血管床处于松驰状态.血压下降,这是低血容量休克发生的主要原因.如果单用升压药物,而忽略扩容,则效果差,死亡率高.而短时间内补充大量液体则易发生心血管系统危象.因此为避免上述危象可采用以下方法:①长效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阻断加压物质的周围效应.②术前使用足够的胶体液及晶体液,防止休克发生.具体方法如下:术前10d开始口服苯苄胺10~20mg,2-3次/d.总量达到150~300mg时即可以手术;心律不齐可口服心得安,首次剂量20~40mg,使脉率保持在80~100次/min;术前应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估计补液;手术前一天下午切开大隐静脉,插入输液管到下腔静脉.以备输液、输血,测中心静脉压.观察得知,当肿瘤或肾上腺切除后,无准备组血压急剧下降,需立即输入高浓度的血管加压剂,而发生休克的可能性极大.有准备组较平稳,发生血压下降的可能性小.但因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此时可选用α-阻滞剂、8-12h内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其用量大小与肿瘤大小分泌强度有关,其中苯苄胺常用,既苯苄胺效果亦很好.
作者:邢继宽;王景香;叶永平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破裂伴休克病人应用氯胺酮、氟哌利多复合麻醉的手术前、后生命体征变化.方法:选择66例ASAⅡ~Ⅲ级急诊病人.常规面罩吸氧,经及时地扩容、纠酸及输适量全血等综合性抗休克治疗.同时,分次缓慢静注氯胺酮0.5~1mg/kg和氟哌利多2.5~5mg.并连续记录手术前5min和手术后30、60、90min时MAP.HR.RR.及SPO2的参数.结果:术毕时与术前比较,MAP、HR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异位妊娠伴休克病人应用氯胺酮、氟哌利多复合麻醉作用快,使抢救手术及时安全,并且术后苏醒快.
作者:朱峥晖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回顾分析我院十年来28例单宫颈双子宫畸形早孕人工流产的结果,发现人流术前先给予米索前列醇素(简称米索)制剂可使流产更容易、安全,减少病人痛苦,且可避免并发症的产生,值得推广应用.1 临床资料我院1989-01~1999-04,共行单宫颈双子宫畸形早孕人工流产28例.年龄大的39岁,小22岁,平均26岁.已婚13例,未婚15例.经产妇5例,未产妇23例.
作者:刘旭;李冬月;杨淑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复发性鼻息肉的复发率很高,有人主张术后施以镭疗预防.近年来,我院以冰片疗法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1990-02~1997-08共收治36例鼻息肉,其中,复发性鼻息肉18例,多发鼻息肉4例,单个鼻息肉14例.均行鼻息肉摘除手术2次以上,其中,2例为3次,均1年内复发.本组1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预防复发组.
作者:王运东;陆矿新 刊期: 2000年第05期
为进一步提高我区传染病管理水平,及时准确地掌握传染病动态,为传染病防治工作提供较为可靠的数据,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为此对富区1981~1998年各类传染病进行统计分析.1 资料来源富区1981~1998年急性传染病报告病例统计,包括对医疗机构定期漏报检查中发现漏报后核实补报的病例.各类传染病分类按耿贯一主编<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病种限于<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应报告的乙类传染病.
作者:刘颖;刘佳慧;林泉;牛兵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前对于小儿阑尾切除术所采用的麻醉方法,我们认为:①对于能合作的病人采用硬膜外麻醉,不能合作的病人采用静脉麻醉,②氯安酮和度氟合剂复合应用能有效抑制阑尾系膜牵拉反应,γ-羟基丁酸能消除氯安酮引发的精神症状,以上药物做为硬膜外辅助用药效果满意.应用以上方法,我院自1997-10~1999-03所做52例阑尾手术的麻醉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文52例病人,男36例,女16例.年龄4~14岁,以8~14岁居多.体重10~50kg.其中,静脉麻醉13例,硬膜外辅助氯安酮和γ-羟基丁酸钠39例.术前常规肌注安定和阿托品,有高热或心动过速的病人改阿托品为东莨菪硷.术中持续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
作者:马怀宇;王昕;于立朋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整体护理也正在发展中开始完善,从责任制护理到整体护理.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 整体护理密切了护患之间的关系,促进了护理专业的发展,也得到了广大医务人员的认可及病人和家属的肯定.
作者:张晓慧;丁艳华;宋庆珍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重要手段.患者及家属都有恐惧、疑虑的心理.病人在手术室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手术室护士的语言形象可以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造成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因此,需要手术室人员用亲切温柔的语言、端庄热情的态度实施相应的护理工作,使手术顺利进行并获得理想效果.1 研究对象针对108例手术中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其中男性58例,女性50例.小儿16例,老年人42例.恶性肿瘤切除术16例,整形手术6例,其它手术86例.
作者:马迪迪;毕红梅;罗振红 刊期: 2000年第05期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精神病人及家属渴望在短的住院日数内,得到他们需要知道和应该知道的信息.护士应在有限的时间内使病人、病人家属及所有想了解精神卫生知识的人们,开展健康教育宣传.近2年来,我院护理人员运用所掌握的有效健康教育方法开展了一系列健康教育活动.做法如下.1 评估1.1 评估病人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能力将病人按知识水平、生活经历、疾病种类、恢复进程差异程度,进行分组.选派有较丰富知识、有施教能力、有丰富护理经验的护士担当健康教育者.首先向病人及家属等了解需要知道和应该知道的信息,以及学习进程中是否有思想压力、语言、视力、听力、文化水平、理解力、判断力、学习态度和信仰等阻抗因素.并通过评估,针对不同情况采取
作者:孟令丹;吴艳玲;赵振清 刊期: 2000年第05期
手足癣,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浅部霉菌病.患病经常瘙痒难忍,抓破后易继发感染或角化皲裂,另外还可以侵犯指(趾)甲而形成甲癣(灰指甲).下面谈谈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手足癣的体会.1 临床分型手足癣一般分三型:①湿热型(水泡型):在单侧手足的指(趾)缝间出现小水疱和小丘疹,水疱部位较深,疱壁厚,周围无明显红晕,疱液清呈黄色,疱破或干枯而形成蜂窝样外观或脱鳞屑.局部瘙痒剧烈,有臭味,常因搔抓,挑破而继发感染,一般没有全身症状.冬轻夏重.②热毒型(浸渍糜烂型):在指(趾)缝间出现糜烂、渗出、腐皮脱落、瘙痒剧烈、有恶臭.常常经搔抓,挑破以致出现局部红肿、脓疱或脓性渗出,并常伴有发热、口渴等全身症状,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夏季多见.③血虚风燥型(鳞屑角化型):在掌指(趾)部或足跟、足侧,出现有皮肤干燥、肥厚、粗糙、脱屑.鳞屑细碎,刮去磷屑基底部发红,皮损界线清楚.冬季足跟部常有皲裂,以致疼痛.严重者侵犯足背,形成由丘疹水疱组成的弧状或环形的皮肝损害.冬重夏轻.
作者:王广波;徐桂芝;司彦军 刊期: 2000年第05期
目前普遍认为牙周病是菌斑的结果,牙齿发育中形态的某些变异又为菌斑的滞留积聚提供了掩蔽所,因而易于导致局部牙周损害.从慢性菌斑滞留和发育中的异常这两方面来看,都发现有牙周骨质缺损的现象.牙颈部釉质凸起从磨牙的牙骨釉质界延向根分叉部位处的釉质凸起.有些异常的牙齿往往有菌斑积聚而又很难清滞.据统计,大约29%下颌磨牙,17%上颌磨牙有牙颈釉质凸起. 临床上对牙根面上发现的釉珠早已有所认识,釉珠可以是有完全性釉质或者含有牙本质或牙髓组织所组成,它的直径大约有0.3~2.0mm之间.一般牙颈釉质凸起同冠部釉质以及牙根面上远端釉珠相连在一起,每只牙通常仅有一颗釉珠,普通型的釉珠位于根尖部,但在牙颈部和牙冠处有时也能看到.在牙根面上形成的大部分釉质被牙骨质所复盖,因而牙骨质沉积异常同釉珠有关.发生在上颌切牙的又一种异常是腭龈沟,(尤其在侧切牙),它起于牙冠凹陷部位,然后延续到颈嵴,并且继续向无端根尖处延伸,这种缺损还可用牙龈沟相交通,这就破坏了远中边缘嵴和颈嵴之间的连续性.在此部位,上皮附着常常受到损害,这为细菌内毒素流通提供了有利的通路,同时形成骨下袋,1%上颌侧切牙发现有此沟.有的此沟非常明显,以致形成副根,这种异常也更易于造成局限性的牙周病.在早期牙周软组织附着于牙骨釉质界,当出现牙周病时,牙骨釉质界和根分叉就暴露了.过多暴露牙根时,控制菌斑就更困难,根分叉越小,去除菌斑就越困难,在牙周膜健康情况下,这种变异比较少见,因为它们并不暴露于口腔,当发生牙周病或者牙髓病时,这种变异就有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也是发病困素.上述所说牙齿发育中形态的这些变异,通过菌斑积聚和钙化沉积,对牙周病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菌斑得不到控制就加速了牙周病的发生,因而临床医生必须认识到这些变异和孤立的牙周病的病因学意义所在,认识这些变异和早期诊断可以改善所受损牙齿的预后.
作者:刘中玉;王晓萍;于敏 刊期: 2000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