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例森林脑炎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郭伟;戚丽君;王菲;王凤爽;王红;刘亚娇

关键词:森林脑炎, 行气管切开术, 术后患者, 肺呼吸音, 肢体活动障碍, 入院前, 肺感染, 呼吸肌麻痹, 巴彬斯基征, 激素治疗, 意识障碍, 瞳孔缩小, 气管插管, 结膜水肿, 呼吸困难, 蜱叮咬, 尿失禁, 克氏征, 抗病毒, 住院
摘要:我院于1997-07收治了1例森林脑炎患者因合并肺感染,呼吸肌麻痹而行气管切开术,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于气管切开后26d拔掉气管插管,患者住院32d病情好转出院.1 病历摘要患者,男,23岁,农民.1997-06-14入院,该患入院前2周被蜱叮咬,入院前4d突然高热,体温达38℃,伴有头痛,无恶心、呕吐,病后3d出现抽搐伴有意识障碍,尿失禁,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查体:T39.6℃、P108次/min、BP17.30/9.30KPa、呼吸22次/min颈强(++)克氏征(+)深浅反射弱,巴彬斯基征(+),双肺呼吸音粗及散在干罗音,双侧瞳孔缩小1mm,球结膜水肿.确诊为重型森林脑炎,合并肺感染.入院后给予抗炎、抗病毒、脱水、大量激素治疗.06-18,病人仍意识不清,痰量增多且粘稠,经多次拍背、吸痰,效果欠佳,患者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双肺呼吸音弱,行气管切开术.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疗效分析

    自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被发现和提取以来,受到了广泛重视,并逐步用于临床.笔者应用国产NGF(烟台北方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急性脑血管病40例,受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志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肩难产1例报告

    1 病历介绍患者34岁,于1998-03-24以孕41+3周,孕4产2右枕前位入院,入院常规检查:胎心140次/min,BP16.0/12.0kPa,肛诊检查宫口开大1指、先露5-2.患者无宫缩,入院后遵医嘱给予催产素引产5%葡萄糖500ml加入催产素2.5u静点,8滴/min,5min后患者出现不规律宫缩,2h后(13h)出现规律宫缩,肛诊查宫口开大3cm,患者进入待产室待产,产程进展顺利于17h宫口开全,进入分娩室生产,常规消毒后,17h10min当胎头拨露3~4cm时,助产士右手托住会阴,使胎头继续俯屈待胎头着冠,枕骨在耻骨弓下方露出,胎头顺利娩出、娩肩时困难,由于分娩前考虑此患者为经产妇,产道条件好,阴道松驰,所以未行侧切术.助产士左手将胎儿颈部向下牵引,但前肩并未从耻骨弓下娩出,前肩嵌顿在耻骨联合上方,助产士用常规助产手法不能娩出胎儿双肩,胎胸受压,使胎儿不能呼吸,情况危急,助产士在惊慌失措中使用暴力牵拉胎头,约5min后娩出1男婴,1min阿氏评分5分,新生儿皮肤颜色苍白,肌张力松驰,呼吸少于100次,给予复苏抢救,5min阿氏评分6分,请儿科医生护士协助抢救30min后转入儿科,新生儿于次日上午死亡.

    作者:逯琨;张显冬;吴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肝脏巨大囊肿穿刺置管引流及硬化治疗的体会

    肝囊肿不论单发或多发大多数为先天性,直径小于5cm的囊肿,若无症状可门诊随访观察.大于5cm的囊肿多伴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以往主要用穿刺排液方法或同时注射一次无水乙醇,但对巨大肝囊肿本法复发率高达90%以上.近几年来我科采用肝囊肿穿刺引流置管以及囊腔注射无水酒精的方法治疗肝巨大囊肿23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汤晶;朱春兰;周东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子痫分娩时机及方式的选择(附29例分析)

    选择子痫孕妇分娩时机与方式,对改善母儿预后极为重要,现将我院1995-01~1996-12间诊治的产前、产时子痫29例,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1995-01~1996-12共收治产前子痫20例,产时子痫9例,初产妇26例,经产妇3例.其中≥37周24例,占82.75%,血压≥21.3/14.7KPa达25例,占86.2%,抽搐次数1~16次,平均4.1次,昏迷16例,时间30min~12h,平均5.8h.

    作者:彭春杰;袁常丽;李冬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硬膜外腔注射芬氟合剂抑制阑尾手术的牵拉反应

    我们应用芬氟合剂经硬膜外腔注射来控制阑尾手术牵拉痛,并与静脉注射芬氟合剂的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阑尾炎病人48例,ASA:Ⅰ-Ⅱ级.年龄17~62岁.体重42~83kg.术前用药:安定10mg,阿托品0.5mg肌注.硬膜外穿刺选T12-L1椎间隙,穿刺成功后向头端置管3cm,常规试验量5ml,有效后追加剂量10~15ml,药物为1.6%利多卡因液(含付肾1:20万u),开放静脉保持循环稳定.将48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Ⅰ组:28例,Ⅱ组:20例.Ⅰ组:切皮前经硬膜外腔注入芬氟合剂半量(芬太尼0.05mg,氟呱啶2.5mg),Ⅱ组:切皮前经静脉注入芬氟合剂半量.根据牵拉阑尾时病人的反应分为三级,Ⅰ级:完全无痛,无不适感.Ⅱ级:主诉胃区轻度不适,但可以忍受.Ⅲ级:胃及心前区疼痛难忍,需追加辅助药.

    作者:李德春;杜育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57例洋地黄致中毒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本院自1997-02~2000-01,使用洋地黄维持量疗法的648例中,引起中毒性心律失常者57例,现就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1.1性别与年龄男21例,女36例,年龄为20岁以下3例,21~30岁6例,31~40岁6例,41~50岁11例,51~60岁13例,60岁以上18例.

    作者:吕艳芝;张淑华;王秀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蜜蜂蜇伤引起过敏反应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19岁,1998-9-22就诊.主诉:在操场上军训时被蜜蜂刺蜇右侧耳垂,当即感到局部刺痒灼痛,烦躁不安,难以忍受.既往健康,无过敏史.检查见:右侧耳垂出现直径约1cm×1cm红色丘疹,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楚.处置:碘伏涂擦患部.处置后5min左右,该患者因出现周身瘙痒而再次就诊.见右侧耳垂红色丘疹消失.全身出现荨麻疹,以面部和胸腹部为重,且皮肤发红.观察中仍有新鲜丘疹出现,迅即有喉部发紧、胸闷、发憋、恶心、呼吸急促、出汗等症状,血压下降至10.7/6.7KPa,呼吸24次/min,脉搏108次/min、细弱,出现早期休克症状.当即将患者平卧,解开其颈部衣扣,同时给予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5mg,异丙嗪25mg肌注,地塞米松5mg加25%葡萄糖液40ml中静推;另给0.2ml的1:1000肾上腺素溶液浸润注射于右侧耳垂;维生素C5.0g加入10%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经上述处理后血压回升至12/8KPa,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患者自觉症状好转,2h后输液完毕无任何不适.

    作者:靳彩霞;刘晶;孙彩秋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随着子宫肌瘤与内分泌相关研究的进展,证实子宫肌瘤是性激素依赖性肿瘤.所以我们尝试用孕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996-06~1998-04,共有12例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接受了治疗.患者年龄为26~40 岁,平均为35.6岁.主诉不孕2例,月经过多9例,痛经4例,贫血7例,下腹痛者4例,经期过长者5例.患者在接受米非司酮治疗前未用任何激素类药物,且肝、肾功能正常.

    作者:卢美松;尤立艳;赫丽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隆乳术后包膜挛缩再次修复17例

    包膜挛缩是隆乳术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挛缩的因素目前尚不能完全彻底的预防.二次手术术中易出血.旦复发率也较高.我科10年来行该类手术17例.我们认为如何切除包膜、扩大腔隙是手术的关键.单纯做包膜切开分离,往往出现复发.应将包膜做大部分切除,尤其是前壁包膜,尽可能彻底清除.因包膜周围往往有扩张的血管,术中极易出血,尤其是内侧有胸廓内动脉的穿枝,分离包膜时应加以注意.为便于包膜的分离及术中止血,我们认为乳晕切口是佳入路.二次手术选择应较前一次小一号,以便得到一个相对较大的腔隙,术后应常规放置负压引流并用抗生素盐水冲洗减少腔内积血.提倡早期(术后3d即可)按摩.(编辑:刘学振)

    作者:陈敬红;李刚;苏浩威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预防院内交叉感染严格供应室消毒灭菌工作的体会

    供应室是医院供应各种无菌医疗用品的重要科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效果及病人安危,也是医院内防止交叉感染的关键.为达到各种医用器具和用品彻底灭菌的效果,现将我们使用高压蒸气灭菌器时应注意的问题的操作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园;孙晖;吕志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多巴酚丁胺致室颤1例

    患者男,63岁.因心悸、呼吸困难不能平卧3d,于1996-08-11入院.该患主诉入院前2年活动中反复出现阵发性心前区疼痛、喘憋,常有夜间憋醒,给予间断口服消心痛、肠溶阿斯匹林.否认有高血压、肺心病、风心病等其它病史.查体:T36.6℃,P93次/min,R28次/min,BP16/10/11.0kPa,体重52kg,身高172cm,神志清,急性病容,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口唇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底可闻及细湿罗音,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搏动位于第6肋间左锁中线外0.5cm,心率115次/min,节律绝对不整,心音低钝,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不传导,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ECG:心室率115次/min,房颤,左室肥厚,S-T段压低,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K+4.1mmol/L,Na+138mmol/L,Cl-mmol/L,Ca2.16mmol/L;X线胸片:心胸比率增大,以左心缘增大为著,呈主动脉型心影.诊断: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心功能Ⅳ级,快速房颤.给予扩血管、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及改善心肌代谢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多巴酚丁胺4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以1.3~1.5ug/kg*min-1的速度静滴,西地兰0.2mg稀释后缓慢静注1次,3d后心衰症状无明显改善,多巴酚丁胺改为120mg+5%葡萄糖250ml,以3.8ug/kg*min-1静滴,1h后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抽搐,心跳呼吸停止.ECG:室颤,立即心前区拳击1次、胸外心脏按压,停用多巴酚丁胺,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mg、利多卡因75mg,阿托品1mg,2min后无变化,遂即300ws电除颤1次,经数秒钟的心电静止后转为窦性心律,心率105次/min,律齐,恢复自主呼吸,BP15/9kPa,R26次/min,呼吸浅表,肌注可拉明0.375mg,静注速尿20mg、地塞米松10mg,30min后意识转清,生命体征平稳,西地兰0.2mg/d,静注,连用3d后改口服地高辛0.125mg/d,其它用药如常,观察电解质、心电图等,治疗38d心功能明显改善后出院,未再出现前述症状.

    作者:庞洪飞;宋志洁;洪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Bowen病bc1-2及p53蛋白的表达

    目的:探讨bc1-2及p53蛋白在Bowen病及Bowen样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11例Bowen病及3例Bowen样鳞癌bc1-2和/或p53蛋白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11例Bowen病bc1-2蛋白阳性者2例(18%),p53蛋白阳性者3例(27%);3例Bowen样鳞癌均见bc1-2蛋白表达.Bowen中bc1-2蛋白与p53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769,P<0.05).结论:Bowen病中bc1-2蛋白的表达与p53基因突变有关,并参与了Bowen病的进展及向Bowen样鳞癌演变.

    作者:曲长青;张士发;张素宁;林俊萍;王良明;梁再赋;冯永山;许静;顾绍裘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乳糜性腹膜炎1例报告

    患者,男性,49岁,入院前2d出现右下腹疼痛,24h后疼痛加重,漫及全腹,伴有腹胀,尿少,既往腰背部摔伤史1个月,查:KT:37.0℃,P:84次/min,BP:20/12KPa,全腹稍膨隆,全腹肌稍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以上腹部明显,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血常规:WBC19.0×109/L,S:70%,腹穿:抽出约2ml乳白色牛奶样液体,诊断为乳糜性腹膜炎,于次日行剖腹探查术,发现腹腔内积有牛奶样乳糜液约1500ml,腹膜后,肠系膜根部及胰腺被膜下广泛乳糜液浸润,胰腺肿大,被膜张力大,首先切开胰腺被膜,于腹腔内未发现乳糜液瘘口处,故于胰腺下缘切开后腹膜,寻找汇入乳糜池之肠干及左右腰支分别予以结扎,冲洗腹腔,置引流管2枚后关腹,术后静滴西米替丁,痊愈出院,3个月后随访,无复发.

    作者:倪永增;王淑卿;兰圣滨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酒精中毒患者肝功能损害与同期住院患者肝功能损害的对比观察

    本文旨在通过对我院近期住院的93例酒精中毒患者的肝功能状态与同期住院病人肝功能进行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文观察组标本取自于近期住院的酒精中毒患者93例,年龄21~68岁.对照组选择同期住院精神病患者98例.年龄18~62岁.两组均为男性.

    作者:颜景章;毕明;何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新生儿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伴预激征候群1例

    患儿,男,17d.家属代述拒乳,阵阵烦躁,面色发青1d入院.查体精神痿靡,面色发青,唇发绀,呼吸70次/min,心率260次/min,节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右下3.0cm.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9.7×109/L,La35,S053,RBC:4.35×1012/L,HB163/L,PLT235×109/L,K4.42mmol/L,Na138mmol/L,Cl99mmol/L;心电图:各导联QRS波群前均见△波,ST段在胸3导联下移0.2mv.结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入院后给西地兰,13h后达饱和量,心率无明显下降,1h后再给异博定0.1mg/kg静推,50min后心率降至148次/min,再20h后予地高辛维持量口服.期间心电监护,有5次室上速发作,2~4min自行缓解.地高辛维持用药3d心率稳定出院.院外口服地高辛5d后擅自停药.停药5d后,患儿病情复发再来我院,应用西地兰达3/4饱和量后心率降至正常.嘱院外继续服用地高辛维持量,随访至今6个月,未再复发.

    作者:赵明昊;葛艳萍;王丽菊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R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病原菌分析

    与机械通气相关的肺部感染的患病率约9%~68%,相关病死率可达50%~90%,是机械通气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并可能使患者的总病死率增加2倍[1][2][3].因此,查明病原菌合理使用敏感抗生素是治疗肺部感染的关键.我们分析了27例呼吸衰竭(R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下呼吸道痰培养及药敏结果,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参考.

    作者:范宇;贾玉茹;李碧凯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左旋咪唑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48例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7年以来应用左旋咪唑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RRI)48例,并进行临床观察和免疫指标随访,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临床诊断RRI94例、男49例、女45例.年龄13个月~6岁.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依据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会议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6例,两组患儿年龄和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

    作者:李王景;王玉荣;王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小儿腰椎穿刺的体会

    经过10多年的实践,我们对儿科14周岁以下患儿进行了近百人次的腰椎穿刺,在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及禁忌证的同时,对传统做法进行了两项改进,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秋玲;张维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老年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护理

    我科1996-05~1999-05共收治肺炎患者304例,其中,60岁以上者120例,占39.5%.现将120例60岁以上(老年组)患者与同期184例50岁以上(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以探讨老年人肺炎临床特点及护理.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洁;谢欣;蒋素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腹股沟无性细胞瘤1例

    患者于绚丽,女,25岁.因右腹股沟肿6个月,增大迅速于1998-07入北安市人民医院.体检:右腹股沟内见2.5cm×2.6cm×2.7cm隆起包块,质软韧活动度较低好.B超:右腹股沟占位病变.临床诊断:腹股沟肿物行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组织及周围组织,包膜连着1管带状物呈囊样组织,质韧.镜下:瘤组织不见条索状和团块状癌巢,呈散在分布,瘤细胞为圆形大小均匀,镜界清楚,胞浆丰富.核大圆型.核膜厚,核染色质粗大,核仁大,偶见病理核分裂象.间质少,有淋巴细胞浸润.部分区域有出血和坏死现象.病理疹断:腹股沟无性细胞瘤.术后9个月复查无复发.

    作者:罗浩;陈雪松;周德刚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