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2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诊治

张英;包艳杰;季洪波

关键词:宫外孕, 失血性休克, 诊治体会, 四肢皮肤, 皮肤粘膜, 临床表现, 血常规, 资料, 止血, 舌质, 年龄, 发绀, 病人
摘要:本文就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诊治体会,进行总结.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年龄18~42岁.病人入院后,进行血常规、止血.2 临床表现2.1 皮肤粘膜苍白、发绀、舌质淡红、口唇苍白或淡红、四肢皮肤湿冷、出冷汗.
黑龙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普罗帕酮(Propafenone)对快速型心律失常有较好疗效,以往认为其副反应较少,但随着临床广泛应用,发现其与所有抗心律失常药一样,也可加重或引起心律失常.现综合1989年以来有关杂志关于普罗帕酮致恶性心律失常的报道(包括我们临床遇到的2例)18例分析如下.

    作者:李平;龚颖;张树清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患妇科疾病伴血糖升高患者的手术护理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妇科手术患者中伴有血糖升高者也逐年增多.为保证此类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我们对1998~1999年16例血糖升高的妇科手术患者,从术前到术后制订了有效的分阶段护理措施,提高了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作者:包艳杰;张英;宋经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糖尿病性水疱病的临床分析

    我们对245例糖尿病患者作了较全面的检查,以便对水疱病发生的有关因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来源于1996~1998年住院的245例糖尿病患者.诊断依据WHO规定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37例,女性108例,年龄12~75岁,平均52.3±16.7岁,病程2周~37年,平均16.7±8.7年.其中Ⅰ型糖尿病29例,Ⅱ型糖尿病216例,所有病人均行眼底检查及尿微量白蛋白,糖基化血红蛋白,心电图等检查.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病人随机选择200例非糖尿病患者,年龄18~78岁,平均54.7±10.7岁.

    作者:程华;刘仁发;哲增科;王霞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桡骨茎突滑囊结核1例报告

    程某,男性,60岁.1998-02入院.主诉:右腕部肿胀疼痛1年余.1年前右腕部桡侧不明原因出现1圆形肿物,逐渐增大,劳动时疼痛.曾于1997-10在某院诊断为腱鞘囊肿合并感染,行手术切除.手术1个月后原部位又长出类似肿物,于1998-02来我院诊治.查体:身体状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腕关节背桡侧有1长约5cm纵行切口疤痕,桡骨茎突有1圆形隆起物约4cm×3cm×2cm,质软,囊状感,不活动,轻度压痛.关节主动活动良好.化验血常规正常,血沉34mm/h.诊断为腱鞘囊肿.治疗:局麻下行囊肿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呈圆形囊状,有增厚的滑囊壁,与周围组织粘连并包绕桡骨茎突.囊内有灰白色粘液,白色肉芽组织及米粒样体,桡骨茎突骨皮质表面有虫蚀样破坏,取肿物组织活检.病理报告为右腕部滑囊结核.术后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未见复发.

    作者:张秀华;李俊营;曲红伟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用PCR方法对淋菌性尿道炎后期检测及其价值

    急性淋病患者经大剂量有效抗生素及时治疗后,涂片及PCR检测多数转阴,但其中仍有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泌尿道症状,在较长的时间内不能缓解.为此,我们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56例淋病后尿道炎患者进行了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的检测,现将结果及临床的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作者:贾晓辉;郭辉;鲍维珍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基因检测人类乳头瘤病毒与口腔扁平苔藓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人类乳头瘤病毒(HPV)与口腔扁平苔藓的关系;方法:采用PCR基因检测技术,对30例口腔粘膜扁平苔藓病灶标本进行HPV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口腔扁平苔藓中HPV阳性率为9/30,而正常人群中的HPV为3/40,两者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x2=4.62 0.05>P>0.01);结论:结果表明,HPV与扁平苔藓的发生演变具有相关性.

    作者:李辉;曹峰林;白景纯;王焕富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环丙沙星治疗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环丙沙星属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是一种药效强、抗菌谱广的杀菌剂. 现将我院应用环丙沙星治疗中重度下呼吸道细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孙照群;王天丽;王丽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联合用药对人工流产术止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于1997-06开始采用2%利多卡因与安定联合用药对人流术中止痛,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受术者为孕38~69d的早孕患者,年龄19~40岁,无手术禁忌证.

    作者:苏凤霞;周德刚;白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围术期麻醉处理

    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急性胆道完全梗阻和化脓感染所致,临床上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常合并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高胆红素血症,感染性休克,败血症等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临床上死亡率很高.而急诊手术,术前准备不足,给麻醉及围麻醉期管理带来了困难.我院1997-10~1999-10对32例重症型胆管炎病人实施了急诊手术,现总结如下.

    作者:印喜英;马立峰;于立朋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四肢逆行脱套伤合并糖尿病的术后护理

    我院自1994-12~1999成功地治愈了5例四肢逆行脱套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5例均为男性年龄38~49岁.前臂逆行脱套伤2例,其中1例合并尺桡骨双折.小腿逆行脱套伤3例,其中合并股骨干骨折1例.伤后到入院时间平均为5h.术前急检血糖13.1~24.42mmol/L,尿糖()~(),酮体(+)~(),5例清创后切除皮下脂肪与筋膜将脱套皮肤反取切成中厚层皮瓣,行皮瓣植皮术.2例合并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行植皮术.2例因皮肤捻挫重,手术后约8cm×5cm面积坏死,2次手术后行自体游离皮行移植术.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入院时做好术前准备及抢救工作.护士在床前护理时,经耐心细致地工作,稳定了家属的情绪,精细全面的护理工作,保证了病人的安全.

    作者:金自慧;高艳梅;林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左旋咪唑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48例疗效观察

    我科自1997年以来应用左旋咪唑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RRI)48例,并进行临床观察和免疫指标随访,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临床诊断RRI94例、男49例、女45例.年龄13个月~6岁.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依据1987年全国小儿呼吸道疾病会议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6例,两组患儿年龄和性别无明显差异(P>0.05).

    作者:李王景;王玉荣;王宏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57例洋地黄致中毒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本院自1997-02~2000-01,使用洋地黄维持量疗法的648例中,引起中毒性心律失常者57例,现就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1.1性别与年龄男21例,女36例,年龄为20岁以下3例,21~30岁6例,31~40岁6例,41~50岁11例,51~60岁13例,60岁以上18例.

    作者:吕艳芝;张淑华;王秀平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腹股沟无性细胞瘤1例

    患者于绚丽,女,25岁.因右腹股沟肿6个月,增大迅速于1998-07入北安市人民医院.体检:右腹股沟内见2.5cm×2.6cm×2.7cm隆起包块,质软韧活动度较低好.B超:右腹股沟占位病变.临床诊断:腹股沟肿物行切除术.病理检查:肿物组织及周围组织,包膜连着1管带状物呈囊样组织,质韧.镜下:瘤组织不见条索状和团块状癌巢,呈散在分布,瘤细胞为圆形大小均匀,镜界清楚,胞浆丰富.核大圆型.核膜厚,核染色质粗大,核仁大,偶见病理核分裂象.间质少,有淋巴细胞浸润.部分区域有出血和坏死现象.病理疹断:腹股沟无性细胞瘤.术后9个月复查无复发.

    作者:罗浩;陈雪松;周德刚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2例

    1 病例摘要例1:患儿,男,3岁,以呕吐2d,抽搐4次就诊.患儿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在家口服胃复安,3次/d,2片/次,共5次后,患儿突然抽搐,抽搐时表情痛苦,双眼凝视,牙关紧闭,四肢抖动,双手握拳,颈项强直,持续约10min,经针刺人中后缓解,以后又抽搐3次,症状同前,故前来就诊,入院后查体:KT36.4℃,P112次/min,R28次/min,精神差,呈嗜睡状,咽部无充血,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肠鸣音正常,生理反射存在,克氏征,布氏征均阴性.入院后追问病史,因患儿有口服过量胃复安病史,诊断为:急性胃复安中毒,给予吸氧,止惊,补液及东莨菪碱对抗,患儿病情明显好转,3d后出院.

    作者:林晓薇;崔宝玲;齐春宇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单纯保守治疗脾破裂6例

    我院在1987-10~1991-12,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28例.其中6例经单纯保守治疗治愈(保守治疗后中转手术的2例不在其内).结合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例均为男性,年龄13~53岁,平均30岁.斗殴2例,跌伤1例,平均3例.6例均为单纯性脾破裂,受伤到治疗间隔4~48h,平均12h.住院时间10~62d,平均23d.输血0~1200ml,平均460ml.随访5例,失访1例,随访时间3~9个月,无远期并发症.

    作者:张学忠;许艳博;蒲春林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婴幼儿囊性脊柱裂修补术的护理体会

    囊性脊柱裂是常见的神经系统发育畸形.现就修补术的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自1991~1999-06共收治囊性脊柱裂患儿41例.男23例,女18例.大年龄7岁,小年龄6个月,平均年龄2岁.其中单纯脊膜膨出29例,脊神经脊膜膨出10例,脊髓脊膜膨出2例,均采用手术治疗.随访1年,41例均痊愈.

    作者:高会宁;王云青;孔孟琼;杨月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乳糜性腹膜炎1例报告

    患者,男性,49岁,入院前2d出现右下腹疼痛,24h后疼痛加重,漫及全腹,伴有腹胀,尿少,既往腰背部摔伤史1个月,查:KT:37.0℃,P:84次/min,BP:20/12KPa,全腹稍膨隆,全腹肌稍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以上腹部明显,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减弱,血常规:WBC19.0×109/L,S:70%,腹穿:抽出约2ml乳白色牛奶样液体,诊断为乳糜性腹膜炎,于次日行剖腹探查术,发现腹腔内积有牛奶样乳糜液约1500ml,腹膜后,肠系膜根部及胰腺被膜下广泛乳糜液浸润,胰腺肿大,被膜张力大,首先切开胰腺被膜,于腹腔内未发现乳糜液瘘口处,故于胰腺下缘切开后腹膜,寻找汇入乳糜池之肠干及左右腰支分别予以结扎,冲洗腹腔,置引流管2枚后关腹,术后静滴西米替丁,痊愈出院,3个月后随访,无复发.

    作者:倪永增;王淑卿;兰圣滨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浅谈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

    流行性出血热是北方地区高发性传染病,是一种发病急、症状重、病程长、变化快、危害性大、死亡率较高的一种常见病.如何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进行综合性预后的治疗,对提高抢救成功率非常重要.本文结合笔者临床实践体会,就该病的护理重点介绍如下.

    作者:张艳萍;冯代英;冯代杰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小儿腰椎穿刺的体会

    经过10多年的实践,我们对儿科14周岁以下患儿进行了近百人次的腰椎穿刺,在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及禁忌证的同时,对传统做法进行了两项改进,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秋玲;张维民 刊期: 2000年第06期

  • 儿童臀肌挛缩症

    臀肌挛缩症是因臀肌及其筋膜的纤维变性挛缩,继发髋关节内收,内旋功能障碍,继而表现为特有步态,姿式异常及体征的临床病症.本文对其病因、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伟;于隶红;丁丽君;洪心 刊期: 2000年第06期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