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七步空间“口诀法”对降低基层“新”护士输液差错率的应用研究

魏伟玲;徐从容;吴银燕;洪小玉;彭欢

关键词:输液查对, 基层护士, 新上岗护士, 输液差错率
摘要:目的:将输液查对流程汇编成七步空间“口诀”运用于新上岗护士输液查对环节中,降低新上岗护士在静脉输液操作中发生的差错率.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方法,将154例新上岗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n=77例)和对照组(n =7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入职培训,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输液查对七步空间“口诀”培训.6个月后,比较两组护士差错发生率、病人满意率、输液卡合格率.结果:实验组输液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士工作满意度、病人输液满意度及输液卡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输液查对七步空间“口诀法”,可加强对新上岗护士静脉输液操作的培训,能明显降低输液差错率、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病人输液满意度及输液卡的合格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1例疑似PICC误入肱动脉的置管过程体会

    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尖端位于腔静脉的一种置管技术(简称PICC).PICC是肿瘤患者静脉治疗的首选途径,可减少患者反复穿刺和药物外渗的痛苦.但在穿刺过程中和日常维护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介绍了1例疑似PICC误人肱动脉后成功处理的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

    作者:左金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七步空间“口诀法”对降低基层“新”护士输液差错率的应用研究

    目的:将输液查对流程汇编成七步空间“口诀”运用于新上岗护士输液查对环节中,降低新上岗护士在静脉输液操作中发生的差错率.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分组方法,将154例新上岗护士随机分为实验组(n=77例)和对照组(n =7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入职培训,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输液查对七步空间“口诀”培训.6个月后,比较两组护士差错发生率、病人满意率、输液卡合格率.结果:实验组输液差错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士工作满意度、病人输液满意度及输液卡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输液查对七步空间“口诀法”,可加强对新上岗护士静脉输液操作的培训,能明显降低输液差错率、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病人输液满意度及输液卡的合格率,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魏伟玲;徐从容;吴银燕;洪小玉;彭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实时超声引导在急危重症血液透析置管困难患者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实时超声引导血透导管置入在急危重症透析置管困难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总结30例急危重症血液透析置管困难患者超声引导留置血透导管应用效果,观察非常规体位穿刺、血管情况,一次穿刺成功及2次以上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发现少数患者颈内、股静脉有解剖结构、位置变异,严重急性左心衰颈内静脉可随呼吸呈充盈和塌陷交替.体位受限超声引导依然可顺利置管.30例患者一次尝试穿刺成功率83.33%(25例),总体成功率100%,并发症少,24小时内无导管相关感染及栓塞发生.结论:急危重症透析置管困难患者实时超声引导缩短了置管时间,减少穿刺次数,提高置管成功率.

    作者:关玉珍;王柳雯;张炜;覃东琼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疼痛管理在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活动性疼痛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在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活动性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低位直肠癌择期手术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按外科术后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外科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疼痛管理[主要内容为疼痛评估(主观和客观)、佳镇痛方法应用、术后早期活动指导等],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管理前后焦虑得分、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24 h内有效咳嗽时疼痛得分,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实施疼痛管理后,其焦虑得分低于对照组(P <0.001),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01)、术后24 h内有效咳嗽时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疼痛管理可有效控制直肠癌患者Miles术后活动性疼痛,缩短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

    作者:蔡玉莲;刘芸;刘清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在校医学生的人格特征分析

    目的:了解某医学院校学生的人格特征,为培养医学生健全的人格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医学院校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学生进行艾森克问卷(EPQ)调查,以内外向性(E)、神经质性(N)、精神质性(P)、掩饰性(L)四个维度来分析其人格特征.结果:研究对象共1 861人,男生735人,女生1 126人.研究显示该校医学生的E、P和L维度分无论男女均高于全国常模;女生的E维度分高于男生,男生的N、L维度分高于女生;不同专业学生四个维度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护理专业的E维度分高于临床和预防专业,临床专业学生的L维度分高于其他专业;一年级学生较二、三年级的E维度分高,N维度分低,三年级学生的L维度分高;不同家庭类型的学生只有L维度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来自家庭关系和睦的学生E、L维度分较高,P维度分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各维度分均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校医学生性格态度比较温和,能较好的与人相处和适应环境,但是仍不够成熟,人格不够稳定.

    作者:周军;王金权;袁慧;金来润;常微微;黄凯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护理审美指导改善乳腺癌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护理审美指导用于乳腺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对其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6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护理审美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干预后生活质量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采用护理审美指导干预可有效提高其对治疗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同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苗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经腹直肌旁腹膜外侧间隙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

    目的:探讨经腹直肌旁腹膜外侧间隙入路显露和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2012年10月~ 2017年12月我科收治并手术治疗的17例骨盆髋臼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Tile分型:B型6例,C2型9例,C3型2例,均给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前方采用经腹直肌旁腹膜外侧间隙入路显露骨折,合并后柱或后壁骨折复位不理想者,则辅助后路K-L切口显露,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影像学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于伤后6~15d内完成手术,手术过程均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19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600 mL;平均手术切口长度10.3 cm.术后VAS疼痛评分:2例重度疼痛,15例中度疼痛.术中出现髂外静脉小破裂口损伤2例,给予缝合修复;1例后路切口出现术口感染,经拆线引流及换药后愈合;2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术后复查X线及CT三维重建显示骨折复位固定好;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优良率89%;Merled'Aubigne评分评价患髋功能优良率为88%.所有患者均临床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2周.结论:经腹直肌旁腹膜外侧间隙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可以很好的从前方显露和复位固定一侧骨盆,尤其是有利于髋臼顶部四方区部分的手术操作,而且切口损伤和并发症较小.

    作者:唐文;杨亚东;赖光松;刘氜;张飞;魏晓军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对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的认识

    近年来,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的生命健康.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为有效的方法是手术治疗,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进步,虽然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日益减小,但是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仍然是患者术后短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就术后肝功能衰竭的认识做一综述.

    作者:胡志强;陈彪;胡泽明;陈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免费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路径研究与实践

    目前免费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结合赣南医学院多年来免费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探讨了课程改革、教学内容融合、搭建多样化职业素养实践体验平台等免费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路径,以期为国内免费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提供参考.

    作者:钟志宏;李晓文;严宜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探讨脉压指数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目的:探讨脉压指数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蛋白排泄率水平分为正常蛋白尿组(A组),微量蛋白尿组(B组),临床蛋白尿组(C组),每组26例.检测3组患者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测量3组患者血压,计算脉压指数,分析3组患者收缩压、脉压指数与胱抑素C、B2微球蛋白相关性.结果:C组收缩压、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及脉压指数均高于A组和B组,且B组高于A组,总体F值分别为16.52,150.4,329.8,84.5,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脉压指数、收缩压分别与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呈正相关,且脉压指数较收缩压相关性更佳,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压指数能敏感地反映2型糖尿病肾脏早期损害状况,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良好,可作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指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刘少敏;吴香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专科护理干预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腰池引流治疗中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专科护理干预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持续腰池引流治疗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8例,均给予持续腰池引流,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专科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持续腰池引流治疗的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实施专科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丁敏;李继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Endo-Button结合关节镜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Endo-Button结合关节镜治疗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8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分为对照1组14例、对照2组11例和治疗组13例.治疗组患者均于关节镜下采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对照1组进行后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照2组采用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固定术.术后定期随访,了解骨折对位及愈合情况、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度,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估患者,分析三组数据差异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手术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术口均无感染,抽屉试验均为阴性,术后半年复查X线骨折均已复位.治疗组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Endo-Button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疗效明显,术后恢复快,能够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

    作者:赖笑雨;何澄;刘训志;钟艳春;陈金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案例教学法结合循证医学思维在核医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究案例教学法结合循证医学思维在临床核医学理论教学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A班学生为对照组,2014级本科临床医学专业B班学生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结合循证医学思维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教学,后以笔试、问卷调查、实习单位反馈等方式分析结果.结果:90%以上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结合循证医学思维的教学方法新颖、有趣,有助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贴近临床.考核指标显示,对照组考生考试平均分数为(81.5±6.1)分,实验组为(86.1±4.5)分;对照组病例分析题(总分40分)平均分为(28.3±4.2)分,实验组为(35.4±5.1)分.实习单位反馈,B班学生(实验组)有更全面和科学的医疗观,更严谨的工作作风.结论:案例教学法结合循证医学思维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病例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能帮助学生更合理的应用核医学检查和治疗手段,提高诊疗水平.

    作者:郝晓娜;孙俊杰;李玉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血清磷脂酶A2受体抗体与膜性肾病临床和病理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磷脂酶A2受体(PLA2R)抗体与血清临床生化指标以及病理分期之间的关联.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肾穿刺活检的患者,同时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分为IMN组和非IMN组,IMN患者根据病理分期结果分为Ⅰ期、Ⅱ期、Ⅲ期三组,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共入选患者357例,其中IMN患者155例,非膜性肾病组患者183例,健康对照组19例;IMN组平均年龄高于非膜性肾病组(P=0.01),Ⅲ期膜性肾病组年龄、胱抑素c、血肌酐均高于Ⅰ期膜性肾病、Ⅱ期膜性肾病两组(P分别为0.003、0.000和0.000),Ⅱ期膜性肾病、Ⅲ期膜性肾病两组的血清PLA2R抗体滴度水平高于Ⅰ期膜性肾病组(P=0.006);血清抗PLA2R抗体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rx=-0.234,P=0.003),IMN组患者血清PLA2R抗体滴度水平显著高于非膜性肾病患者(P <0.001).结论:IMN患者血清PLA2R抗体基线滴度水平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Ⅰ期IMN患者血清PLA2R抗体滴度水平显著低于Ⅱ期和Ⅲ期IMN患者.

    作者:黄其鹏;徐高四;王芳;曾芳;方卫东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脂肪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培养及生长因子对其成骨分化的影响

    脂肪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是一类具备良好自我复制、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间充质干细胞.其取材简单、组织来源较为丰富,经过分离纯化而获得的ADSCs在特定条件下能够诱导分化为成骨细胞,从而促进骨的形成,因此为骨缺损修复提供了新方向.然而,通过脂肪组织获取的ADSCs产量相对较少,不足以满足临床治疗要求,体外培养为ADSCs运用于临床提供了选择.此外,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生长因子作为成骨分化过程中微环境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诱导成骨分化具有明确影响.本文将从分离、纯化及生长因子三方面对ADSCs诱导成骨进行综述,阐述近年来成骨过程中各因素对于ADSCs分化成骨影响的新进展.

    作者:李中麒;徐房添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基于微信的家庭延续性护理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预防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基于微信的家庭延续性护理对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24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微信组和常规组各62例.微信组患者予以微信化家庭延续性护理,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出院指导和电话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变化情况,比较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术后吻合口狭窄率.结果:护理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Hb、总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但微信组高于常规组(P<0.05);2组体质量较干预前增加,但微信组大于常规组(P<0.05).微信组患者对安全用药、健康饮食、康复训练、并发症等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吻合口狭窄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基于微信的家庭延续性护理可有效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并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增加健康知识.

    作者:陈严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对乙酰氨基酚导致肝衰竭死亡1例

    对乙酰氨基酚(APAP),即扑热息痛,是一种解热镇痛药,也是大多数感冒药的主要成分.在欧美国家,对乙酰氨基酚是导致急性肝衰竭的首要原因,在我国,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衰竭的例数逐年上升,仅次于乙型肝炎病毒.2017年9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了一例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患者,虽及时处理、积极救治,但仍致肝衰竭终死亡,特对此病例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分析,从而引起对乙酰氨基酚中毒及肝衰竭的处理原则的深刻考量.

    作者:王丹;廖星;曾岚珍;黄才斌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PBL教学法在风湿病教学中培养精准医学思维的探索

    风湿病学是近些年来发展迅速的学科之一,风湿病很多具有遗传倾向,其中包含了不少疑难症和异质性很强的疾病.结合精准医学理念,在风湿病PBL教学中不断更新对疾病的新认识和治疗上的进步,将精准医学治疗理念渗透到PBL教学各个环节,融合基础科学和临床研究进展,探索风湿病的本质.培养临床医学生的精准医学思维,达到对风湿病进行精准诊治的目的.

    作者:梅永君;胡司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的耳鸣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的耳鸣特点、耳鸣与听力损失程度的关系、耳鸣对患者的影响程度.方法:对122例侧耳突发性聋伴耳鸣患者进行常规病史采集,同时进行纯音测听和耳鸣检测等检查.填写耳鸣致残量表(THI).分析比较耳鸣频率与听力下降明显频率的相关性;耳鸣响度与患者平均听阈的相关性;患者的耳鸣严重程度分别与听力损失程度、耳鸣频率、耳鸣响度等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患者的耳鸣频率与听力下降明显的频率呈正相关关系.②患者的耳鸣响度与平均听阈无相关性.③患者的耳鸣严重程度与听力损失程度、耳鸣频率、耳鸣响度均无相关关系.④患者的耳鸣改善程度与听力损失程度、耳鸣频率、耳鸣响度均无相关关系.结论:耳鸣致残量表得分分析可知耳鸣的主观严重程度与听力损失程度、耳鸣频率、耳鸣响度均无关系.耳鸣的频率接近听力损失明显的频率.患者的耳鸣响度跟听力损失程度没有关系.

    作者:钟政辉;李晓义;杨海弟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中国台湾地区运动防护专业发展及其启示

    台湾地区运动防护专业从技术理论到应用层面都与运动康复有着紧密联系.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台湾地区运动防护专业的发展演进进行分析,旨在为大陆地区运动康复专业建设提供借鉴.研究表明,台湾地区运动防护专业在行业力量的推动下,根据社会需求,适时开展课程改革、重视实践能力考核,具有明确的社会化分工以及职业证照制度.提示大陆地区运动康复专业应注重实践教学、资格认证和专业社会化作用,发挥该专业在“体医融合”领域人才培养优势,推动我国康复体育事业的发展.

    作者:李伟;吴燕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