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敏;王乾沙
目的:研究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金属蛋白酶-9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后10 min,于舌下静脉注射3'-大豆苷元磺酸钠(2.0mg·kg-1).再灌注24 h后.取缺血区脑组织制成10%的匀浆,定量PCR检测法测定MMP-9,Gfap,Dlg4,Chrna7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3'-大豆苷元磺酸钠能显著降低MMP-8,GfapmRNA的表达,能显著升高Dlg4和Chrna7 mRNA的表达.结论: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MMP-9、Gfap mRNA的表达和升高Dlg4、Chrna7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宗亮;张赛男;黄志华;李良东;黎晓;刘瑞珍;曾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分析层级护理对自由体位分娩产妇个人感受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产妇48例,按是否实施层级护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在产程时间和个人感受满意度上的差异,同时对护理人员对自由体位分娩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对自由体位分娩知识掌握较好,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无差异,但观察组产妇对自由分娩过程感受满意度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结论:采取不同层级人员组合护理模式不仅能提高自由体位分娩产妇满意度,对分娩过程感受更佳,同时有助于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知识.
作者:杨小敏;皮美清;刘金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数字线切分的神经机制.方法:以28名健康成人为被试,采用功能核磁共振(fMRI)技术并通过全脑分析方法考察与基线任务相比个体在完成心理数字线切分时大脑的激活情况.结果:大脑的许多区域参与了数字线的切分,这些脑区主要分布在双侧的额-顶叶皮层、左侧的辅助运动区及右侧的小脑.结论:数字线切分激活了一个神经网络,其中双侧顶-额皮层区是神经活动的中心,它负责形成数字线的心理意象;左侧辅助运动区主要参与数字序列的加工,而右侧小脑有助于空间定位并在想象的心理数字线上找到该数量间隔的中值.
作者:刘地秀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一种方便、高效复用穿刺针的清洗、消毒方法,改进穿刺针清洗消毒质量,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方法:选取临床使用后的复用穿刺针400套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200套采用手工清洗+高压水枪冲洗+煮沸消毒槽消毒方法;B组200套采用手工清洗+高压水枪冲洗+超声清洗+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方法,干燥后均采用目测及8倍带光源放大镜检测清洗效果.结果:两组清洗效果采用目测法A组、B组合格率分别为95.0%、99.5%,采用带光源放大镜检测,清洗合格率分别为87.5%、97.5%,两组清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手工清洗+超声清洗+高压水枪冲洗+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方法清洗的穿刺针较单纯手工清洗+高压水枪冲洗效果理想,能够保证穿刺针的清洗、消毒质量.
作者:毛晓曦;吴湘玉;郑伟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不同宫颈病变中巢蛋白(Nestin)的表达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 2017年12月宫颈病变患者300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为慢性宫颈炎45例,CIN Ⅰ 74例,CINⅡ65例,CINⅢ68例,宫颈癌48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PV基因型别,同时对其中150例(20例慢性宫颈炎,25例CIN Ⅰ,27例CINⅡ,30例CINⅢ,宫颈癌48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estin蛋白表达情况,分析Nestin蛋白表达与HR-HPV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①慢性宫颈炎组HR-HPV阳性率33.33%,明显低于CIN Ⅰ 71.62%、CINⅡ80.00%、CINⅢ92.65%、宫颈癌9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HPV阳性率随着慢性宫颈炎、CIN Ⅰ~Ⅱ、CINⅢ宫颈癌的病理组织学诊断升级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Nestin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慢性宫颈炎、CIN Ⅰ~Ⅲ及宫颈癌各组分别为25.00%、28.00%、51.85%、63.33%%及83.33%,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除慢性宫颈炎组外,CIN Ⅰ~Ⅲ及宫颈癌各组Nestin表达与HR-HPV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Nestin表达及HR-HPV感染具有相关性,提示两者联合检测对评估宫颈病变预后及早期防治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小敏;王小燕;朱春萍;冯春宇;余志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缺血心肌细胞LC3-Ⅱ和P62的影响.方法:在离体大鼠心肌细胞培养基础上制备心肌细胞缺血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损伤组和EPO干预缺血损伤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培养液中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含量;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心肌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P62的表达水平.结果:缺血损伤组心肌细胞培养基中CK-MB和cTnI的含量及心肌细胞内LC3-Ⅱ、P62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经EPO干预后细胞培养基中CK-MB和cTnI的含量及心肌细胞内LC3-Ⅱ、P62的表达水平较缺血损伤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EPO可通过降低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周爱琴;王小萍;钟一鸣;邱婷;钟华平;李法权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磺酸钠(GS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金属蛋白酶-9 (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动物模型,观察脑组织水肿程度及脑组织MMP-3和MMP-9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GSS治疗组脑水肿减轻,GSS处理后6,12,24 h MMP-3和MMP-9 mRNA较模型组水平降低,以12和24h明显.I/R模型组再灌注24 h后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MMP-3和MMP-9蛋白表达明显升高,GSS处理后明显降低两种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染料木素磺酸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了MMP-3及MMP-9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刘超明;刘松;杨于权;段德锟;黎晓;刘瑞珍;薛进华;黄志华;黄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技术对肠道手术患者的恢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肠道手术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两组,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术后接受快速康复护理技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恢复的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禁食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分别为(22.86±3.41)h、(30.97±4.18)h、(41.85±3.16)h与(49.03±5.28)h,均短于对照组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1.34±26.57)h与(13.61±1.72)d,短于对照组相应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56%,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手术患者术后实施快速康复护理技术,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恢复效率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黎燕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了解浔阳区2016 ~2018年8~10岁学龄儿童及孕妇碘营养现状,为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提供有利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2016版)》对浔阳区200名8 ~10岁学龄儿童和100名孕妇尿碘和家中食盐碘含量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6 ~2018年儿童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49 μg·L-1、225μg·L-1、240.8 μg·L-1,孕妇的尿碘中位数分别为216.5μg·L-1、154 μg·L-1、189.6 μg·L-1,均达到了国家标准;2016~2018年儿童家中盐碘中位数分别为25.8 mg·kg-1、21.39 mg·kg-1、23.09 mg·kg-1,孕妇家中盐碘中位数分别为27.61 mg·kg-1、21.22 mg·kg-、22.64 mg·kg-,均符合国家盐碘含量标准.结论:2016 ~2018年浔阳区碘盐合格率较高,8 ~10岁学龄儿童和孕妇的碘营养现状大部分处于良好状况.
作者:胡正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自尊与危机脆弱性的关系.方法:运用一般生活满意度量表、自尊量表和危机脆弱性问卷,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从不同类型高校选取被试565名大学生施测.结果:(1)大学生自尊在生源地(t=2.540,P<0.05)、是否是独生子女上(t=2.1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在生源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062,P<0.01);(3)大学生危机脆弱性与自尊存在显著负相关(r=-0.440,P<0.01);(4)大学生危机脆弱性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68,P<0.01);(5)大学生自尊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 =0.366,P<0.01);(6)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自尊对危机脆弱性存在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自尊在生活满意度与危机脆弱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提高生活满意度水平,通过提高大学生自尊水平,从而降低危机脆弱性,进而提高生活满意度,提升学生主观幸福感.
作者:胡雯;甘小荣;曾令仪;郑亚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阴茎海绵体造影对静脉性阳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临床诊断为静脉性阳痿患者进行阴茎海绵体造影,根据阴茎静脉显影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静脉漏,并分为四型:Ⅰ型:背深静脉漏11例(39.29%);Ⅱ型:脚静脉漏9例(32.14%);Ⅲ型:远端静脉漏2例(7.14%);Ⅳ型:混合性静脉漏影6例(21.43%).结论:数字化阴茎海绵体造影是诊断静脉性阳痿较可靠的方法,不仅可对其作出明确诊断,还能准确显示静脉漏的部位及分型,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财华;陈金华;徐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三氟淫羊藿素(Icaritfluor,ICT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ICTF对GluN3A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ACO)动物模型,TTC染色测定脑梗死范围,q-PCR方法检测GluN3A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luN3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CAO再灌注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脑梗死,缺血半损伤区脑组织GluN3A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给予ICTF后,脑梗死体积缩小,GluN3A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结论:ICT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升高NMDA受体的GluN3A亚基表达有关.
作者:刘松;刘超明;李顺益;俞家凡;刘瑞珍;黄志华;黄诚;李良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改良四步乳腺按摩法在乳汁淤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500例产后乳汁淤积患者随机分为传统按摩手法组(对照组)和改良四部法进行手法按摩组(观察组),均同时结合吸奶、微波治疗等物理治疗.每次手法按摩前均用瑞士版美德乐吸奶器吸奶10分钟,而后按摩15~20分/侧,按摩后均进行了微波照射20分钟.一次治疗结束后对两组产妇乳汁排出情况、乳房硬度按摩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产妇处置后乳汁喷出概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乳房硬度改善疗效对比结果显效76例、有效149例、无效25例,较对照组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四步乳腺按摩法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疗效确切,能有效疏通乳管,消除包块,预防急性乳腺炎的发生.
作者:陈泽玲;肖德权;龚衍;郭萍;金晓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手术中不同肝脏血流阻断技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赣州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实施腹腔镜左半肝切除的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采用改良区域性半肝阻断技术(A组),另外32例采用Pringle入肝血流阻断(B组).结果:两组患者均未术中输血或中转开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肝功能指标均高于A组(P<0.05).术后1月随访复查肝功能指标均正常,腹部CT未见肝脏缺血坏死或腹腔积液感染.结论: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手术中两种血流阻断方式均是安全可行的,但采用半肝血流阻断技术可以减少患者残留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减轻了胃肠道淤血水肿,同时明确了断肝线路线,减少了术中潜在肝静脉撕裂导致气体栓塞风险,对于术前肝功能不佳或合并肝硬化患者是一种更为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
作者:钟鼎文;叶荣强;廖永晖;何勇;谢元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了解2018年杭州市某体检中心体检人群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的流行情况及危险因素,为促进人群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8年在杭州市某体检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2 000名体检人群,调取身高、体重和腰围等体检数据.超重24.0 kg·m-2≤BMI <28.0 kg·m-2,肥胖≥28.0 kg·m-2;男性腰围≥85 cm或女性腰围≥80 cm为腹型肥胖.利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经核对筛查共有1 858名有效样本,其中男性l 323名,平均年龄(42.3±11.1)岁,平均BMI (24.6±3.1) kg· m-2,平均腰围(83.6±8.5) cm,768人吸烟,852人饮酒,660人静坐时间长,783人锻炼时间少;女性535名,平均年龄(42.0±10.8)岁,平均BMI(22.2±2.9) kg·m-2,平均腰围(72.4±7.8) cm,71人吸烟,203人饮酒,319人静坐时间长,260人锻炼时间短.在样本人群中共检出超重695例(男性596例,女性99例),肥胖211例(男性183例,女性28例),腹型肥胖698例(男性602例,女性96例).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37.4%、11.4%和37.6%,男性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45%、13.8%和45.5%)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18.5%、5.2%和1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检出率均随年龄的上升而逐渐增加.然而在腹型肥胖人群中有13%的体重正常人群,在体重正常人群中仍有9.3%的人患有腹型肥胖.根据Logistic分析结果发现男性、年龄增长、静坐时间长、锻炼时间短均为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2018年杭州市某体检中心体检人群的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已呈现较高的患病水平,应引起重视并加强对该人群的健康管理.在开展健康干预时,不仅需要维持健康体重与腰围,还应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作者:张玫媚;田雅军;王彦人;罗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评估临床路径在住院患儿支原体肺炎实施的综合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并比较临床路径组(70例)和非临床路径组(7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治疗有效率、依从性、满意度等方面差异.结果:临床路径组患儿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咳嗽缓解时间均明显优于非临床路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路径组依从性、满意度明显高于非临床路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路径组退热时间、哕音消失时间均短于非临床路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路径变异率28.5%.结论: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应用临床路径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是应对医疗改革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桂婵;孙惠君;方芳;甘志松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初步探讨染料木素磺酸钠是否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自噬起调控作用.方法:采用MCAO动物模型和谷氨酸损伤的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模型,给予GSS处理后,分别提取大脑皮层半暗带区组织或细胞总蛋白样本,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样本中Beclin1、p-Beclin1和LC3-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Beclin1磷酸化水平及LC3-Ⅱ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经染料木素磺酸钠治疗后,相应表达量显著下降.结论:染料木素磺酸钠可能通过调控自噬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起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刘松;周海倩;刘国祥;叶珂;顾乔乔;黎晓;薛进华;黄志华;黄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microRNA(miRNA或miR)是一类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miRNA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和代谢等多种生物学进程,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表达及作用近年来不断被发现.本文对新近有关microRNA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的表达变化进行综述,并展望其在法医学中的应用.
作者:陈圆圆;颜峰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olithotomy,PCNL)并发感染性休克血中性粒细胞变化特点,探讨血中性粒细胞监测在早期诊断感染性休克的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预警指标.方法: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6例行PCNL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术后2h、术后6h,术后24 h,术后第3d和术后第7d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和降钙素原值,观察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和降钙素原值变化,运用多次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PCNL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术后血中性粒细胞呈现出先急剧下降后上升后恢复正常的特点.6例患者2h内血中性粒细胞较术前急剧下降.6h血中性粒细胞较术前上升,术后24 h术前相比明显升高,术后第3d较下降,第7d基本正常;血降钙素原呈现出迅速上升后恢复正常的特点.术后6h上升为严重感染指示(≥10 ng·mL-1),上升到术后第3d后开始下降.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降钙素组间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降钙原的变化,血中性粒细胞变化更早出现,敏感性更高.结论:PCNL患者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时血中性粒细胞2h内急剧下降,可作为临床并发感染性休克的预警提示.
作者:徐辉;刘佛林;邹毓华;邹晓峰;袁源湖;肖日海;张国玺;伍耿青;王晓宁;廖云峰;谢天朋;江波;黎衍敏;徐刚;夏维;肖观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冲牙器与声波震动牙刷联合使用在青少年固定矫治口腔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集广州市花都区胡忠医院口腔正畸科初次就诊的青少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声波震动牙刷刷牙,实验组除了同款牙刷外,联合冲牙器予口腔清洁,比较两组患者初诊时、固定矫治3个月后、6个月后的牙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牙釉质脱矿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初诊时,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菌斑基线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口腔护理3个月后,两组的PLI、GI均升高,实验组PLI、GI均低于对照组,未见牙釉质脱矿,而对照组4例牙釉质脱矿(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6个月后,两组的PLI、GI较3个月时升高,实验组两个指数仍低于对照组,出现1例牙釉质脱矿,对照组则增加至6例(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固定矫治的青少年中联合使用冲牙器和声波震动牙刷行口腔护理,可有效减少牙龈炎和牙釉质脱矿的发生,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惜如;冯金兰;李朝晖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