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敏;王小燕;朱春萍;冯春宇;余志英
目的:分析层级护理对自由体位分娩产妇个人感受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产妇48例,按是否实施层级护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在产程时间和个人感受满意度上的差异,同时对护理人员对自由体位分娩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对自由体位分娩知识掌握较好,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和总产程无差异,但观察组产妇对自由分娩过程感受满意度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83%.结论:采取不同层级人员组合护理模式不仅能提高自由体位分娩产妇满意度,对分娩过程感受更佳,同时有助于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知识.
作者:杨小敏;皮美清;刘金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初步探讨染料木素磺酸钠是否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自噬起调控作用.方法:采用MCAO动物模型和谷氨酸损伤的原代培养大鼠皮层神经元模型,给予GSS处理后,分别提取大脑皮层半暗带区组织或细胞总蛋白样本,运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样本中Beclin1、p-Beclin1和LC3-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Beclin1磷酸化水平及LC3-Ⅱ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经染料木素磺酸钠治疗后,相应表达量显著下降.结论:染料木素磺酸钠可能通过调控自噬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起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刘松;周海倩;刘国祥;叶珂;顾乔乔;黎晓;薛进华;黄志华;黄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金属蛋白酶-9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后10 min,于舌下静脉注射3'-大豆苷元磺酸钠(2.0mg·kg-1).再灌注24 h后.取缺血区脑组织制成10%的匀浆,定量PCR检测法测定MMP-9,Gfap,Dlg4,Chrna7 mRNA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3'-大豆苷元磺酸钠能显著降低MMP-8,GfapmRNA的表达,能显著升高Dlg4和Chrna7 mRNA的表达.结论: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降低MMP-9、Gfap mRNA的表达和升高Dlg4、Chrna7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刘宗亮;张赛男;黄志华;李良东;黎晓;刘瑞珍;曾靖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数字化阴茎海绵体造影对静脉性阳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8例临床诊断为静脉性阳痿患者进行阴茎海绵体造影,根据阴茎静脉显影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静脉漏,并分为四型:Ⅰ型:背深静脉漏11例(39.29%);Ⅱ型:脚静脉漏9例(32.14%);Ⅲ型:远端静脉漏2例(7.14%);Ⅳ型:混合性静脉漏影6例(21.43%).结论:数字化阴茎海绵体造影是诊断静脉性阳痿较可靠的方法,不仅可对其作出明确诊断,还能准确显示静脉漏的部位及分型,对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财华;陈金华;徐丽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青年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病耻感与心理韧性的相关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社会影响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对100例年轻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年轻鼻咽癌患者的病耻感得分及心理韧性总分分别为(61.89±9.48)分和(51.41±9.29)分,且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态、家庭月均收入和病程的年轻鼻咽癌患者的病耻感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病耻感总分与心理韧性总分及其各维度均呈负相关性(r=-0.835,P<0.001);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态、病程、乐观是年轻鼻咽癌患者病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年轻鼻咽癌患者的病耻感水平与心理韧性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注重提高患者的心理韧性,帮助其心理重建,以减轻病耻感.
作者:欧阳敏;王乾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使用自制静脉置管固定带对血液透析临时导管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26例血液透析静脉置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科手术缝线将导管的固定翼缝合于患者的皮肤,然后以Ⅳ 3000透明敷贴覆盖.观察组颈部置管使用Ⅳ 3000透明敷贴覆盖后加用自制静脉置管固定带固定.比较两组穿刺口疼痛、导管移位、导管穿刺点渗血、导管相关感染、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结果:1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血液透析治疗.两组患者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穿刺口疼痛、导管移位、导管穿刺点渗血、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自制静脉置管固定带能较好地固定导管,减轻穿刺口疼痛,减少导管移位及导管穿刺点渗血,明显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固定方式.
作者:洪波;李莉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核素显像联合高频彩超诊断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8年间75例(男33例,女42例,平均年龄39.5岁)行甲状旁腺切除术的慢性肾脏疾病SHPT患者核素显像资料以及高频彩超资料,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核素显像、高频彩超各自的灵敏性和准确度以及两者联合检查的灵敏性和准确度.结果:核素显像和高频彩超诊断慢性肾脏疾病SHPT的灵敏性、准确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74.5%、78.3%、0%、25.5%和84.3%、76.6%、66.7%、15.7%.二者联合诊断的灵敏性、准确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分别为100%、94.2%、38.9%、0%.二者联合诊断SHPT的灵敏性和准确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素显像联合高频彩超有助于提高SHPT的检出率,检查的准确度也有明显的提高,能更好地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黄谋清;廖萍;曾小建;陈华;章梦芝;王肇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52例小儿腹泻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方法,观察患者的腹泻次数、腹痛停止时间、大便细菌培养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大便镜检正常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腹泻次数、腹痛停止时间、大便细菌培养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大便镜检正常时间指标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小儿腹泻患者更加优质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并且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勤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一种方便、高效复用穿刺针的清洗、消毒方法,改进穿刺针清洗消毒质量,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方法:选取临床使用后的复用穿刺针400套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200套采用手工清洗+高压水枪冲洗+煮沸消毒槽消毒方法;B组200套采用手工清洗+高压水枪冲洗+超声清洗+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方法,干燥后均采用目测及8倍带光源放大镜检测清洗效果.结果:两组清洗效果采用目测法A组、B组合格率分别为95.0%、99.5%,采用带光源放大镜检测,清洗合格率分别为87.5%、97.5%,两组清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手工清洗+超声清洗+高压水枪冲洗+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方法清洗的穿刺针较单纯手工清洗+高压水枪冲洗效果理想,能够保证穿刺针的清洗、消毒质量.
作者:毛晓曦;吴湘玉;郑伟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高真空负压引流瓶在腔镜完全乳晕入路甲状腺切除术的应用疗效、改良及护理要点.方法:82例行腔镜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分别用REDON真空负压引流瓶(实验组)和负压引流器(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术后引流情况等.结果:实验组在并发症发生、引流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EDON高真空负压引流效果充分,减少腔镜完全乳晕入路甲状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可减少护士工作量.
作者:张文红;洪丽君;应勇;伊秀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自尊与危机脆弱性的关系.方法:运用一般生活满意度量表、自尊量表和危机脆弱性问卷,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式,从不同类型高校选取被试565名大学生施测.结果:(1)大学生自尊在生源地(t=2.540,P<0.05)、是否是独生子女上(t=2.1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在生源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062,P<0.01);(3)大学生危机脆弱性与自尊存在显著负相关(r=-0.440,P<0.01);(4)大学生危机脆弱性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68,P<0.01);(5)大学生自尊与生活满意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 =0.366,P<0.01);(6)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自尊对危机脆弱性存在显著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自尊在生活满意度与危机脆弱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提高生活满意度水平,通过提高大学生自尊水平,从而降低危机脆弱性,进而提高生活满意度,提升学生主观幸福感.
作者:胡雯;甘小荣;曾令仪;郑亚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栓塞后10 min,腹腔注射Cel.栓塞2h,再灌注24 h后,测定大鼠脑组织和外周血清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脑组织做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检测各组脑梗死范围.结果:与模型组相比,Cel治疗组脑梗死范围均减小;组织及血清MDA(P <0.01;P<0.001,P<0.01)含量降低,SOD(P<0.01)和GSH-Px(P<0.001;P<0.05)的活性显著升高.结论:Cel对脑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Cel提高抗氧化能力,抑制I/R损伤引起的氧化应激有关.
作者:胡高峰;程魁红;黄贤芬;刘琪芳;罗凌雪;李康鹏;薛进华;刘瑞珍;黄志华;黄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分析复尔凯胃管引导钢丝插胃管在外科手术患者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术前需要进行留置胃管的手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实验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使用一次性硅胶胃管为留置胃管,实验组采用复尔凯胃管为留置胃管,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留置胃管的一次成功率以及插胃管所用的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插胃管所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尔凯胃管引导钢丝插胃管为手术患者留置胃管的临床效果显著,与常规胃管留置方法相比,具有便捷、高效、成功率高、患者舒适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琴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三氟淫羊藿素(Icaritfluor,ICT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ICTF对GluN3A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ACO)动物模型,TTC染色测定脑梗死范围,q-PCR方法检测GluN3A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luN3A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CAO再灌注模型组大鼠出现明显的脑梗死,缺血半损伤区脑组织GluN3A 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给予ICTF后,脑梗死体积缩小,GluN3A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结论:ICTF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作用可能与升高NMDA受体的GluN3A亚基表达有关.
作者:刘松;刘超明;李顺益;俞家凡;刘瑞珍;黄志华;黄诚;李良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染料木素磺酸钠(GSS)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金属蛋白酶-9 (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动物模型,观察脑组织水肿程度及脑组织MMP-3和MMP-9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GSS治疗组脑水肿减轻,GSS处理后6,12,24 h MMP-3和MMP-9 mRNA较模型组水平降低,以12和24h明显.I/R模型组再灌注24 h后缺血半暗带区脑组织MMP-3和MMP-9蛋白表达明显升高,GSS处理后明显降低两种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染料木素磺酸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抑制了MMP-3及MMP-9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刘超明;刘松;杨于权;段德锟;黎晓;刘瑞珍;薛进华;黄志华;黄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不同宫颈病变中巢蛋白(Nestin)的表达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 2017年12月宫颈病变患者300例,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为慢性宫颈炎45例,CIN Ⅰ 74例,CINⅡ65例,CINⅢ68例,宫颈癌48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HPV基因型别,同时对其中150例(20例慢性宫颈炎,25例CIN Ⅰ,27例CINⅡ,30例CINⅢ,宫颈癌48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estin蛋白表达情况,分析Nestin蛋白表达与HR-HPV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①慢性宫颈炎组HR-HPV阳性率33.33%,明显低于CIN Ⅰ 71.62%、CINⅡ80.00%、CINⅢ92.65%、宫颈癌9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R-HPV阳性率随着慢性宫颈炎、CIN Ⅰ~Ⅱ、CINⅢ宫颈癌的病理组织学诊断升级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Nestin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慢性宫颈炎、CIN Ⅰ~Ⅲ及宫颈癌各组分别为25.00%、28.00%、51.85%、63.33%%及83.33%,呈逐渐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除慢性宫颈炎组外,CIN Ⅰ~Ⅲ及宫颈癌各组Nestin表达与HR-HPV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Nestin表达及HR-HPV感染具有相关性,提示两者联合检测对评估宫颈病变预后及早期防治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小敏;王小燕;朱春萍;冯春宇;余志英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全程导乐陪伴分娩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7月收治的5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29)和观察组(n=29).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干预,观察组则予以全程导乐陪伴进行分娩,对比两组的分娩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对照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低于观察组,其产后大出血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P均<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其产后出血量相比于对照组更少(P<0.05);观察组产妇在产程中的重度疼痛程度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采用全程导乐陪伴的方式可有效改善母婴分娩结局,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大出血发生率,降低其疼痛程度,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宋素兰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缺血心肌细胞LC3-Ⅱ和P62的影响.方法:在离体大鼠心肌细胞培养基础上制备心肌细胞缺血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损伤组和EPO干预缺血损伤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培养液中血清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含量;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心肌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P62的表达水平.结果:缺血损伤组心肌细胞培养基中CK-MB和cTnI的含量及心肌细胞内LC3-Ⅱ、P62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经EPO干预后细胞培养基中CK-MB和cTnI的含量及心肌细胞内LC3-Ⅱ、P62的表达水平较缺血损伤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EPO可通过降低大鼠心肌细胞自噬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作者:周爱琴;王小萍;钟一鸣;邱婷;钟华平;李法权 刊期: 2018年第10期
脑缺血临床上发病率高,且罹患人群日趋年轻化,其发病机理目前尚未阐明,故探究脑缺血的发生发展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尤为重要.脑缺血动物模型系通过形成特定部位的脑梗死,模拟临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用以研究该疾病的重要工具.随着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损伤与修复机制研究的日趋深入,如何模拟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过程并建立标准化活体脑缺血动物模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因此,本文拟对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动物分类及选择、建模及改良方法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及作一展望,以期为读者提供借鉴.
作者:周海倩;张丽梅;黎晓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心理数字线切分的神经机制.方法:以28名健康成人为被试,采用功能核磁共振(fMRI)技术并通过全脑分析方法考察与基线任务相比个体在完成心理数字线切分时大脑的激活情况.结果:大脑的许多区域参与了数字线的切分,这些脑区主要分布在双侧的额-顶叶皮层、左侧的辅助运动区及右侧的小脑.结论:数字线切分激活了一个神经网络,其中双侧顶-额皮层区是神经活动的中心,它负责形成数字线的心理意象;左侧辅助运动区主要参与数字序列的加工,而右侧小脑有助于空间定位并在想象的心理数字线上找到该数量间隔的中值.
作者:刘地秀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