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通量血液透析应用于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对其预后的影响

沙广琴

关键词:高通量血液透析, 糖尿病肾病患者, 血液透析患者, 预后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给予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疗效,并对其预后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03月在我院就诊的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实验组60例患者应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法进行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应用低通量血液透析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实验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预后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较低,治疗一年后的生存率明显较高,差异显著,具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经透析后发现,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预后影响良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超声检测颈项透明层联合血清指标在孕早期唐氏综合症筛查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检测胎儿颈项透明层联合血清指标在孕早期唐氏综合症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3527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于孕早期进行单纯超声检测颈项透明层(NT),孕中期进行超声NT联合母体血清游离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妊娠相关蛋白A(PAPP-A)者检查.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比较孕妇唐氏综合征筛查的结果.结果:3527例孕妇中孕早期超声NT检测高危患者72例,阳性率为2.04%;3527例孕妇中孕中期血清学Freeβ-HCG检测,高危患者128例,阳性率为3.63%;联合检测高危患者15例,阳性率为0.43%;联合检测高危患者异常率40.00%高于NT检测异常率11.11%、Freeβ-HCG高危患者异常率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超声NT联合血清PAPP-A、Freeβ-HCG诊断DS其准确性较高.

    作者:张红艳;袁岚;陈莎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比较两种根管治疗术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及多次根管治疗术在治疗隐裂性牙髓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隐裂性牙髓炎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患者行多次根管治疗术,观察组行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疼痛率,对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7天后,观察组疼痛率16.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术治疗隐裂性牙髓炎,疗效显著,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情况,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作者:杜林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全身应用不同抗生素辅助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全身应用不同抗生素辅助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3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被纳入本次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6年4月-2017年4月.实施随机均等分组研究,分别实施不同的全身应用抗生素辅助治疗,分为阿奇霉素组(n=65)和甲硝唑组(n=65).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对两组的龈沟出血指数、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牙龈指数、菌斑指数进行检测和比较,可得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检测结果无组间统计学差异,P>0.05;经疗效判定,两组总有效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经不同的治疗之后,两组各项指标以及总得分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均得到明显的提升,P<0.05;组间比较可得两组各项指标以及总得分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的治疗模式下,两组患者均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和腹泻等,但组间统计学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全身应用不同阿奇霉素和甲硝唑辅助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均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孟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心脏骤停患者急诊心肺复苏术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心脏骤停患者采取急诊心肺复苏手术治疗成功相关的因素.方法:本次所选60例心脏骤停患者均于2017年4月份-2018年4月份在我院接受治疗,其中有28例患者治疗成功作为成功组,32例患者治疗失败作为失败组,比较心肺复苏手术成功影响因素.结果:在患者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间上,成功组恢复时间明显要比失败组短,组间比较有显著的差异,P<0.05;成功组创伤性疾病与脑源性疾病所致心脏骤停的失败率比较低,明显比失败组低,组间对比显示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自主呼吸的恢复时间短有利于病人存活,另外脑源性疾病和创伤性疾病引起的心脏骤停病人行心肺复苏术死亡率较高.

    作者:黄政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士对消毒供应室腹腔镜手术器械的质量管理分析

    目的:探究和分析护士对消毒供应室腹腔镜手术器械的进行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毒供应室自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接受的100样腹腔镜手术器械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样,对照组手术器械由消毒供应室护士进行常规管理,研究组手术器械由消毒供应室护士进行规范化质量管理,对比两组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使用过程中的损坏率.结果:研究组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手术器械使用过程中的损坏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腹腔镜手术器械进行质量管理,不仅能提高器械的消毒灭菌合格率,从而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其还能有效降低器械使用过程中的损坏率和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能降低医院的手术器械购置成本.

    作者:冯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运用人性化护理内涵解决传染病护理中的伦理冲突

    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内涵在解决传染病护理中伦理冲突的效果进行分析,以期寻找出一种能够有效减少传染病护理中伦理冲突的护理方法.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10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传染病患者选取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人性化组两组,每组均为56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传染病护理干预,人性化组则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之后再对比两组患者的伦理冲突发生情况.结果:常规组患者的伦理冲突发生率为14.29%,明显高于人性化组的伦理冲突发生率(1.79%),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传染病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可以大大地减少护患之间的伦理冲突,充分反映出医院以人为本的医疗理念,使患者充分体会到护理人员的关怀,有助于促进医院的长远发展,值得医院高度重视.

    作者:祁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肿瘤标志物及粪便联合检验在结、直肠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比较肿瘤标志物、粪便及二者联合检验在结、直肠癌诊治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探讨肿瘤标志物及粪便联合检验在结、直肠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92例结、直肠癌患者和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人进行粪便隐血检验和肿瘤标志物检验,比较粪便隐血检验、肿瘤标志物检验和二者联合检验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结果:肿瘤标志物联合粪便隐血检验的敏感度大于粪便隐血检验、肿瘤标志物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标志物联合粪便隐血检验的特异度大于粪便隐血检验、肿瘤标志物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粪便检验在结、直肠癌诊治中应用价值明显,能够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邱青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及显微镜检测尿液红细胞对比观察

    目的:探究分析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及显微镜尿液红细胞检测结果一致性.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接受尿液检查的180例患者的新鲜尿液标本,分别接受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及显微镜进行检测,对比分析三种检测方法检测尿液红细胞结果的一致性.结果:以显微镜检测结果为对照组,尿沉渣分析仪对红细胞检出的敏感性为82.14%(46/56),特异性为86.29%(107/124)、假阳性率为4.44%;尿干化学分析仪对红细胞检出的敏感性为91.07%(51/56)、特异性为83.87%(104/124)、假阳性率为7.22%;尿沉渣分析仪对红细胞检测结果的Kappa值为0.580,一致性较高;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对红细胞检测结果的Kappa值为0.320,一致性较弱.结论:通过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后,还应结合显微镜进行复检,只有这样才能高效地检测出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王世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奥曲肽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CRP、淀粉酶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奥曲肽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在常规对症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醋酸奥曲肽注射液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4天后,比较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发热、恶心呕吐、腹痛以及腹部压痛或反跳痛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CRP以及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以及血清淀粉酶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应用奥曲肽,可以快速改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CRP、淀粉酶水平.

    作者:齐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1例报告

    目的:探讨以急性溶血性贫血为首发表现的肝豆状核变性(HLD)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我院收入住院的1例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表现的HLD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出院前复查凝血四项:PT 24.3 S、APTT 69.8 S、血浆纤维蛋白原1.000g/L;复查血常规:白细胞5.0×109/L、红细胞2.84×1012/L、血红蛋白99 g/L、血小板63×109/L;复查肝功:TΒ62.5umol/L、DΒ31.3umol/l、IΒ31.2umol/L、ALT 63 IU/L、AST 118 IU/L.结论:以溶血性贫血(HA)为首发症状的HLD临床上较少见,多被误诊,从而延误治疗.对原因不明的溶血性贫血,同时伴有肝脏肿大和/或肝功能异常、脾功能亢进的患儿,在经过对病毒感染和铜含量代谢指标变化的检查后,需考虑HLD可能,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更是要重视,尽量的减少误诊现象的发生.

    作者:禹定乐;麦惠容;李长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共86例,将其按照诊疗编号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估,比较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0%,治疗组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x2=6.0808,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前NIHSS评分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h、24h、7天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中,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治疗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98%,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研究,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神经功能,有着良好的疗效,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苏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急性脑梗塞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塞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观察及安全性.方法:研究时间自2016年4月开始至2018年4月结束,选取本院收治的10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目标,根据住院号奇偶性情况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2),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依达拉奉+氯吡格雷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NIH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ΒI评分(生活能力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ΒI评分以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效果极佳,而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乔静;卢泽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血清PG水平诊断胃息肉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PG(胃蛋白酶原)水平对诊断胃息肉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经内镜治疗胃息肉患者为息肉组,选择同期无上消化道症状、无胸腹部手术的6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空腹血清胃蛋白酶原I(PGI)、胃蛋白酶原II(PGII)水平,并计算PGI/PGII比值(PGR).结果:胃息肉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GⅠ、PGⅡ、PGR水平显著较低(P<0.05);炎性息肉组、增生性息肉组、腺瘤组血清PGⅠ、PGⅡ水平及PGR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贲门、胃底、胃体息肉组比较,胃窦息肉组血清PGⅠ、PGⅡ水平及PGR均显著较低(P<0.05).结论:血清PG水平是诊断胃息肉的有效参考指标,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作者:杨改姣;范晓斐;宋永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经筋刺法结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2例

    目的:分析经筋刺法结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对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3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奇偶数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A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单纯温针灸治疗,Β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A组基础上加用经筋刺法治疗,观察两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Β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膝关节评分、治疗时间及临床症状评分等明显优于A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经筋刺法联合温针灸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且安全性高,促进患者预后.

    作者:陈新合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探讨剖宫产并发羊水栓塞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措施及效果

    目的:探讨剖宫产并发羊水栓塞的临床急救护理措施,评价其临床效果,为提高救治成功率及推广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42例剖宫产合并羊水栓塞患者临床资料,采取对照研究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根据我院制定的临床急救护理方案,对照组按照常规措施进行救治,评价两组救治成功率,并比较两组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母婴抢救成功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88,P=0.008).观察组产妇死亡率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7,P=0.027).观察组存活的新生儿Apgar评分为(7.81+1.0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2+1.11)分,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并羊水栓塞病情凶险,给予科学的临床急救护理干预能大大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总结推广.

    作者:钟丽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COPD人群心理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的临床研究

    目的:调查COPD人群心理状况,实施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7年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门诊或住院符合入选标准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内科治疗及心理评估,研究组给予心理干预,分析实施心理干预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肺功能、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态度、服药依从性、病情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病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COPD人群普遍存在不良心态,给予心理干预能够缓解病情进展,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姚桂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药剂科在抗菌药用药管理及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药剂科在抗菌药用药管理及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样本为2016年2月~2017年2月共9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菌药治疗,研究组接受及药剂科参与抗菌药总使用情况,抗菌药联合用药情况、抗菌药费用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预防使用抗菌药为18例(40.0%)和治疗使用抗菌药为27例(60.0%),抗菌药的总使用率为100.0%;研究组预防和治疗用抗菌药分别为15例(33.3%)、20例(44.4%),抗菌药总使用率为77.7%;研究组抗菌药总使用率低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0例应用抗菌药、研究组34例应用抗菌药.两组患者无四联抗菌用药,在三联抗菌用药方面,2组并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使用抗菌药单用药所占例比较高于对照组,联合使用二种药的所占比较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药物费用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剂科在抗菌药用药管理中,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充分发挥药效,且安全可靠,提高药物的有效利用率,及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

    作者:肖晓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重抗栓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重抗栓治疗的安全性.方法:现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104例,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术后具备应用华法林的治疗指征患者,对照组为术后不具备应用华法林的治疗指征患者,对照组进行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实验组进行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三重抗栓治疗,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30天后有血出现象的为2例,在治疗6个月后有出血现象的为2例,在治疗12个月后有出血现象的为4例,总出血人数为8例,出血发生率为15.38%;对照组患者在治疗30天后有血现象的为0例,在治疗60个月后有出血现象的为0例,在治疗12个月后有出血现象的为2例,总出血人数为2例,出血发生率为3.84%,经对比组间差异明显,具备临床统计学意义(x2=3.9830,P<0.05).结论: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患者的治疗中,使用三重抗栓治疗患者出血率明显高于常规抗血小板治疗.

    作者:田永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同型半胱氨酸联合D-二聚体检测预警子宫内膜癌术后血栓前状态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联合D-二聚体检测预警子宫内膜癌术后血栓前状态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我院妇科收治的92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于术后6小时开始运用屈肝素钠钙进行皮下注射抗凝治疗,而对照组患者于术后24小时开始同样的治疗;检测进入手术室开放静脉通道(T0),手术结束(T1),术后6小时(T2),术后24小时(T3)四个时间点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Β),D-二聚体(D-D)以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并于术前1天以及术后第7天对患者运用血管彩超检测双下肢深静脉通畅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PT、APTT、FIΒ等指标在各时间段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HCY、D-D在T0、T1、T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在T3时间点HCY、D-D水平明显上升,且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②术前第一天对所有患者进行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均未见深静脉血栓或其他血管疾病.术后第7天对所有患者再次进行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对照组患者出现4例深静脉血栓形成者,发生率为8.70%,观察组患者无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D-二聚体联合HCY水平检测,可对子宫内膜癌术后血栓形成起预测作用,提前进行抗凝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血栓的形成,从而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方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对在腹腔镜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保温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应用保温护理干预行根治术的宫颈癌患者的效果.方法:以来我院就医的120例行根治术的宫颈癌患者(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手术治疗均在腹腔镜下治疗,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120例患者进行分组.常规组60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6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保温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麻醉苏醒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麻醉苏醒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常规组明显更少,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对行根治术的宫颈癌患者实施保温护理切实可行,效果较显著.

    作者:白晓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