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杂合式血液净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杨慧菁

关键词:杂合式血液净化, 维持性血液透析, 单纯血液透析, 炎症水平
摘要:目的:分析杂合式血液净化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8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41例应用单纯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将46例应用杂合式血液净化患者作为研究组,对比治疗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各炎症指标水平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β2-MG、hs-CRP、IL-6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杂合式血液净化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中,降低了炎症水平,提高了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奥美拉唑治疗胃炎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与作用机制分析

    目的:分析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胃炎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与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胃炎致上消化道出血病患为研究对象,依照就诊顺序,分成2组,对照组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40mg/次,2次/日),观察组接受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首剂量80mg/次,后以8mg/h的速度持续泵注,如果血红蛋白下降,应及时输血.治疗后分析相关结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显著,P<0.05;治疗期间内,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再出血率明显更低,P<0.05;入院时,两组病患的血红蛋白量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后输血量明显较少,P<0.05.结论:对于因糜烂型胃炎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病患而言,使用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安全性强,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可全面促进病患疾病转归,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王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探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患者80例进行研究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都为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方法,观察组采取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等.结果:观察组采取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的要好;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结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完整结肠系膜切除,不但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效果,还可以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尚英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羊水过少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的分析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28例羊水过少产妇作为观察组与130例羊水正常产妇作为参考组,观察两组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结果:观察组组内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羊水指数、产后羊水量、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脐带绕颈、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水过少增加剖宫产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通过B超、产时监护等适时终止妊娠对于保证母婴安全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小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产后康复在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探究产后康复在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8月-2018年1月收治的194例足月剖宫产产妇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97例)、观察组(9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产后康复护理,观察对比组间疗效及预后情况差异.结果:观察组产后子宫宫底高度、恶露量、宫底下降数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出现子宫积血、血性恶露和晚期产后出血的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后康复护理可促进产妇产后子宫复旧,保证预后,效果确切.

    作者:蔡淑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集束化护理对骨科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恢复期的影响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骨科患者对其术后恢复期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85例骨科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1天、术后5天MMSE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促进其认知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庞晓丽;朱冠楠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根管治疗术与干髓术联合应用治疗牙髓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研究在患有牙髓炎患者的具体治疗中,患者同时接受干髓术与根管治疗术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牙髓炎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成单一组与研究组,单一组患者接受干髓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干髓术基础上同时接受根管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以及对于治疗的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单一组,且治疗满意度更高,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牙髓炎患者的具体治疗,同时选择干髓术与根管治疗术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推广.

    作者:黄荣;聂子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我院临床药师对不合理用药的药学干预实践分析和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学查房中的用药干预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在药学查房中遇到的典型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结果:临床药师干预不合理用药,建议获得了临床医生的采纳,并取得了效果.结论:临床药师将查房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及时反馈给临床医师并使其及时调整,减少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作者:李松花;毛国富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早期乳腺癌保乳根治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术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根治术(BC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12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手术方案分为观察组(接受保乳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治疗)和对照组(接受传统乳腺癌手术治疗),每组60例.比较两组手术用时、出血量、拔管时间等手术指标,观察其美容效果,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上述手术相关指标和美容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15%)(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根治术中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安全有效,能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魏松;焦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布氏菌患者血清学检验与细菌学检验结果比较

    目的:比较细菌学检验和血清学检验对布氏菌患者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被诊断为布氏菌感染的88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并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布氏菌的检测效果.结果:88例布氏菌患者通过血清学和细菌学检测,其中细菌学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者46例,比例为52.3%,血清学检验结果显示为阳性者57例,比例为64.8%,细菌学检测结果与血清学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菌学检验和血清学检验技术能有效诊断布氏菌,医务人员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科学有效的检测方式.

    作者:张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感染性疾病住院患儿CRP、PA及PCT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前清蛋白(PA)及降钙素原(PCT)在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感染病原体的不同分为细菌感染组60例和病毒感染组60例,另选60例同期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比较三组受检儿童血清CRP、PA、PCT的表达水平及阳性检出率的差异.结果:感染性疾病患儿血清CRP、PCT水平较健康儿童明显升高,血清PCT水平较健康儿童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血清CRP、PCT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血清PA水平明显低于病毒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的CRP、PA及PCT联合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RP、PA及PCT单独阳性检出率,且明显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PA及PCT联合检测能够有效预测急性感染疾病的病原体种类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卫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总结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在预防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方法:选择于我院2015年4月—2017年9月接受阴道分娩产妇62例为研究对象,遵循数字表随机原则分两组,即参照组31例执行缩宫素预防治疗,实验组31例执行缩宫素与米索前列醇联合预防治疗,对比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可见,实验组发生率为3.23%明显低于参照组22.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应用于预防瘢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出血中确可获得满意效果,有助于缩短第三产程时间,降低产后2~24h出血量,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何翠芬;李超雅;刘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美托洛尔治疗IS伴CMB效果探析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钙(AC)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美托洛尔(Meto)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伴脑微出血(CMB)效果及对脂代谢、CMB病灶数目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04例IS伴CMB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Meto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AC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脂代谢[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血清趋化素(Chemerin)水平、CMB病灶数目差异.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Apo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ApoB、Chemerin水平及CMB病灶数目则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AC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及Meto可控制IS伴CMB患者CMB病灶数目,降低其炎症反应,还能调节患者脂代谢,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马俊保;姬要可;万东升;孙笑品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CHARISMA?Diamond复合树脂前牙美学修复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CHARISMA?Diamond复合树脂前牙美学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200例前牙龋源性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100例患者,研究组采用CHARISMA?Diamond复合树脂修复缺损,对照组采用CHA-RISMA?卡瑞斯玛复合树脂修复缺损.对两组患者即刻和1年后的修复效果以及美学满意度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即刻修复后在修复效果和美学满意度上无显著差异(P>0.05),修复1年后研究组在修复效果和美学满意度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A-RISMA?Diamond复合树脂在前牙树脂美学修复中有着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徐星;李燕雪;张丽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思维导图健康教育对子宫脱垂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健康教育对子宫脱垂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效果,提高患者学习术后康复指导的依从性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将2017年1月至12月60例子宫脱垂需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思维导图健康教育包括防下肢静脉血栓、防跌倒、防便秘、缩肛运动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术后住院时间及康复锻炼的依从性.结果:实验组子宫脱垂术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康复锻炼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思维导图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子宫脱垂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效果显著.

    作者:赵沛仪;黄咏妍;刘旺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中选择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对2015年3月~2017年7月就诊于市急救中心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选择院内救治模式)与观察组(选择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对比分析两种救治模式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患者抢救成功率与死亡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各个环节所需时间方面,观察组也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溶栓效果方面,观察组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中,选择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溶栓效果与成功率,值得广泛开展.

    作者:刁培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纳洛酮联合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分析纳洛酮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4月收治的96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NIPPV进行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67%VS 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PaO2、PaCO2、FEV1以及FEV1/FVC均得到显著的改善,且联合组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NIPPV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患者的血气分析以及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潘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比较鼻中隔软骨和肋软骨在唇裂鼻整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分析鼻中隔软骨与肋软骨对唇裂鼻整形修复情况.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全2016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58例唇裂鼻整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采用鼻中隔软骨整形修复、鼻中肋软骨整形修复,对比两组不同整形修复效果.结果:两组鼻底宽度对称性、鼻孔形态、鼻翼对称性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背形态、鼻小柱高度、鼻尖形态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鼻中隔软骨在唇裂鼻整形修复,肋软骨在唇裂鼻整形修复效果突出,明显改善鼻背形态、鼻小柱高度及鼻尖形态,而会带来较大创伤,不被患者接受;鼻中隔软骨手术创伤较小,无第二手术野,可使用的组织量不多,二者各有优势.

    作者:罗宇康;揭纯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中医护理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12月为病例选取时间,纳入84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入院登记先后顺序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42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予以中医护理,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7.62%(41/42),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3.33%(35/42),对比差异显著,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GQOL-74评分水平相当,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GQOL-74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予以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医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优化临床疗效,效果确切,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夏轻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学龄前期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对学龄前儿童视力状况进行筛查并分析影响视力的相关因素.方法:2017年1月 ~2017年12月间,对本区3379名学龄前儿童的视力状况进行检查,了解视力异常的发生率、异常类型,并对导致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视力异常检出率为13.92%(392/3379),其中,远视64例,构成比85.42%,斜视16例,构成比8.33%,视力低常12例,构成比6.25%;儿童视力异常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父母视力不良、看电视距离<3m、电子设备使用时间>1h/d、读书时间>3h/d、户外活动时间<1h/d、家庭视力保健知识薄弱以及睡眠时间<8h/d,均为影响学龄前儿童视力健康的风险因素.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率较高,相关影响因素多,各方应重视儿童视力保健工作.

    作者:苏妹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方法:研究时间选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选取68例胆结石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目标,根据住院号单双号情况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3),对照组予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佳,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薛建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