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溃疡患者临床表现与胃镜特点研究

陈芳洁

关键词:胃镜特点, 临床表现, 胃溃疡, 诊断
摘要:目的:分析胃溃疡临床表现与胃镜特点.方法:选取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胃溃疡患者,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40)与中青年组(50),分析两组患者胃溃疡临床表现及胃镜特点.结果:老年组胃溃疡多发于胃体、胃底,中青年组多发于胃窦;老年组表现为腹胀、腹痛,中青年组表现为反酸、规律腹痛;老年组容易出现幽门梗阻、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中青年、老年患者胃溃疡临床表现与胃镜特点存在差异,针对其特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心房纤颤发生机制及相关microRNAs的研究进展

    房颤是临床中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引起心血管疾病恶化和增加患者死亡率,其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microRNAs在房颤方面的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房颤的分子机制,为房颤机制的研究与防治提供了新的前景.本文简要叙述房颤的几种机制和与之相关的MicroRNA的特点、功能以及作用机制,同时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作者:李姮;韩聪聪;任焘君;徐延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的 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柴胡疏肝散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均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三联疗法及对症支持处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柴胡疏肝散,两组均连续治疗14天为1疗程.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胃内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率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25.0%(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治疗消化性溃疡,能有效维持胃内pH水平,缓解患者疼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徐晓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 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妊娠期相关临床指标和分娩后母婴结局以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产妇分娩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破宫产率、高血压发生率、早产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降低母婴不利结局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云;吴丽春;梁观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损伤控制复苏在多发骨折合并出 血性休克救治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复苏(DCR)在多发骨折合并出血性休克救治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采用DCR治疗多发骨折合并出血性休克患者24例资料,并与传统正压补液纠正休克患者30例临床资料相比较.通过比较入院后24小时内晶体和胶体的入量、乳酸清除时间、凝血功能以及体温的变化,对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输入液体晶体量、胶体量、红细胞以及血浆量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乳酸清除时间、凝血功能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以及DIC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损伤控制性复苏治疗多发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患者,可纠正代谢异常及凝血功能障碍,快速恢复体温,降低死亡率.

    作者:曾景;严远森;谷瑞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老年大肠癌梗阻穿孔手术患者的 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老年大肠癌梗阻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大肠癌梗阻穿孔老年患者40例研究手术治疗情况,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手术之后,选取的40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已被治愈顺利出院,1例患者发生中毒休克、感染导致全身衰竭而死亡,2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2例患者肺部感染,存活患者与死亡患者之间比较存在较大差异,具可比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大肠癌梗阻穿孔治疗中,选择手术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林志扬;张伟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4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行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对照组行传统的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康复锻炼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以及手术失血量之间比较,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后康复锻炼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良率为90.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效果显著,可以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刘海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二甲双胍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病例应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疾病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有2型糖尿病合并的乳腺癌患者128例进行选取,均为我院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治疗(对照组,n=60)与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n=68)对预后的影响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68例患者中,脑转移2例,肺转移1例,死于乳腺癌2例,无复发生存率为95.6%,临床总生存率为97.1%.对照组60例患者中,脑转移5例,肺转移3例,死于乳腺癌7例,临床无复发生存率为86.7%;临床总生存率为88.3%,无复发生存率和临床总生存率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1,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合并2型糖尿病的乳腺癌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可显著提高无复发生存率和临床总生存率,延长无复发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对保障患者获得良好的选期预后意义重大.

    作者:王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双黄连注射液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建立TLC法测定双黄连注射液中是否含有山银花.方法:采用TLC法对山银花的特征成分灰毡毛忍冬皂苷乙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结论:该方法能够达有效控制双黄连注射液的质量.

    作者:王炜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液净化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 钠血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血液净化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的收治时间在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随机抽取红篮球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实施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结合血液净化治疗的为实验组,于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血钠、血浆渗透压、肌酐及尿氮素.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66.67%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血钠、血浆渗透压、肌酐及尿氮素分别为(145.87±6.74)mmol/L、(261.69±105.34)mOsm/kgH2O、(204.87±90.17)umol/L、(20.07±8.21)mmol/L,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净化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具有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值得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陈展茂;吴武忠;蔡瑜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外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 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外科手术治疗中微创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总结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对医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200例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记录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共有112例,将其记为微创组,其余88例患者均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将其记为开颅组.对2组死亡率、恢复优良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2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结果:微创组死亡率为16.96%,稍高于开颅组的14.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与开颅组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微创组恢复优良率为31.25%,远高于开颅组的15.91%(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在降低死亡率方面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相近,但前者更能提高恢复优良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作者:万正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及效果

    目的:研究甲状腺瘤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以及实际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甲乳外科甲状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47例患者进行乳晕路径腔镜手术,47例患者进行开放手术,比较2组的护理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乳晕路径腔镜手术组平均术后下床时间、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开放手术组,乳晕路径腔镜手术组切口大小亦显著小于开放手术组.乳晕路径腔镜手术组有1例出现皮下气肿,0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0例患者出现心理障碍;开放手术组有0例出现皮下气肿,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心理障碍.结论:腔镜甲状腺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小,患者恢复快,不影响患者的美观,护理人员掌握腔镜手术护理方法后可以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作者:李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二胎门诊育龄妇女自然流产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二胎门诊自然流产原因;方法:对我站2015年10月至2016年6月自然受孕的二胎育龄妇女自然流产60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内分泌异常导致的自然流产占33.33%,在所有病因中居首位;环境和生活压力导致的自然流产占25.00%,在所有病因中居第二位;其次为遗传基因缺陷、免疫功能异常、生殖道感染的自然流产,分别占11.67%、10.00%、6.67%;生殖器异常因素严重内科疾患、不良习惯导致的自然流产较少,均仅占1.67%.随年龄增加,自然流产发生率逐渐增加(P<0.05).结论:加强对二胎门诊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教育知识,做好相关防范措施,并进行必要的检查与诊断,保证受孕时的生理条件与环境条件,以减少自然流产;高龄产妇自然流产率较高,应慎重选择二胎.

    作者:姚清娇;陈泽伟;陈圳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应用经宫颈介入同轴导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应用经宫颈介入同轴导管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97例经子宫输卵管造影诊断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同轴导管经宫颈进行治疗,并于术后6-12个月随访妊娠情况.结果:本组97例不孕患者中176条输卵管阻塞的介入治疗,再通率达86.36%;术后随访半年以上时间,宫内正常受孕43例(44.33%),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宫颈介入同轴导管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安全,无明显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志戬;张丽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浅议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

    目前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处于白热化状态,当然医院也不例外,要想医院获得可持续性发展,首选就要加强重点学科的建设和管理,实现人力资源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将详细探讨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元素,并提出有效的建设和管理对策,促进医院的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

    作者:宋美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分析优质护理对躁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目的:通过对我院狂躁症患者进行对照试验,探讨优质护理应用于狂躁症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狂躁症住院患者中选择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结果:(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PANSS评分和CGL-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和CGL-S评分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降低,治疗前后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对躁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黄佩容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不同介质中盐酸氨溴索胶囊溶出曲线相似性比较的研究

    目的:评价自制盐酸氨溴索胶囊与市售原研品盐酸氨溴索片体外溶出行为的相似性.方法:分别考查自制试验制剂盐酸氨溴索胶囊和参比制剂盐酸氨溴索片在水、盐酸溶液(9→1000)、pH4.5醋酸盐缓冲液与pH6.8磷酸盐缓冲液等4种溶出介质中的体外溶出行为,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并采用f2相似因子法评价受试制剂和市售参比制剂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在4种介质中,自制样品与参比制剂相似因子f2均在50~100之间.结论:在这4种介质中,自制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溶出行为相似,说明受试制剂的处方工艺合理.

    作者:胡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与开腹手术治疗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免疫球 蛋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免疫球蛋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确诊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要求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开腹术治疗,观察组40例则采用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72h时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a)等炎症指标及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等免疫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术后24h及72h后IgG水平均更高,但IgM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患者术后24h及72h时IL-6、CRP和TNF-a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较传统开腹术对于本病均可取得显著疗效,但前者对机体创伤小,值得推广.

    作者:马治贫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加味玉屏风散联合氯雷他定对慢 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加味玉屏风散联合氯雷他定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5年12月皮肤科确诊为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用加味玉屏风散1剂,1日1次.实验组用加味玉屏风散1剂及氯雷他定10mg 1日1次.服药2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2个疗程判效,停药2个月后随访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慢性荨麻的临床疗效.统计显效,有效,无效以及总的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36,*P<0.05),显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43,**P<0.01).2个月后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21,*P<0.05),显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46,#P<0.05).停药2个月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下降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下降10%.结论:加味玉屏风散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的疗效及预后均较单用加味玉屏风散好.

    作者:赵丽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肾脏疾病患者采用生化免疫检查 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肾脏疾病患者采用生化免疫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收治的54例肾脏疾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患者26例,观察组患者28例.两组患者使用不一致的方法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为69.23%,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85.71%,两组患者的检出率差异显著,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想要肾脏疾病具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那么联合使用生化、免疫检查就可以实现,在目前临床治疗过程中可以发挥非常显著的治疗价值.

    作者:韩文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研究沙丁胺醇与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联合应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的效果.方法:在我院于2014年4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中随机选出13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入到观察组和对照组中,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临床疗效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65%比对照组患者的76.81%要高,且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FVC、PEF、FEV1)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CR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支气管扩张患者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能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卓文锋;王佳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