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林
目的:探究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单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恶心,对照组1例出现恶心,1例出现呕吐症状,未经治疗均得到缓解,经临床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显效6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治疗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田永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进行手术病理确诊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90例,术前均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和CT检查,观察彩超与CT检测PTC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特点,并分析彩超与CT检测PCT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100例患者中病理证实有63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彩超提示有39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病理证实有10例L/S<2、14例淋巴门结果消失、10例点状钙化、5例囊性病变为淋巴结转移;CT提示有54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病理证实有14例钙化、11例囊性病变、29例淋巴结边缘出现明显强化为淋巴结转移.彩超检查的特异性61.00%高于CT的46.00%(P<0.05),但CT检查的准确率85.71%高于彩超的61.90%,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PCT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体征为L/S<2、淋巴门结构消失、点状钙化、囊性病变;CT检查PCT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特征为钙化,囊性病变,扫描增强时的淋巴结边缘的显著强化,二者联合检查能够互补,更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刘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口腔综合保健在儿童龋齿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96例2015年2月-12月我院儿童保健门诊收治的有龋齿预防需求的3-6岁学龄前儿童,分为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龋齿预防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口腔综合保健.结果:经过口腔综合保健后研究组儿童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龋齿发生率为6.25%;而对照组发生率为25.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给予儿童口腔综合保健,能够极大地降低儿童龋齿发生的几率,值得推广.
作者:刘淑芬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教育康复与医疗康复联合应用于脑瘫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瘫患儿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全部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35例患儿,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教育康复联合医疗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后的上肢运动功能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与护理前(P<0.05).结论:脑瘫患儿联合应用教育康复与医疗康复护理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黄晓艳;姚小芳;徐惠连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口腔健康教育实习课程设置对护生牙菌斑控制的影响.方法:在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实习课程前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护生口腔卫生习惯,在课程实施前、通过牙齿模型演示指导、现场自行刷牙老师纠正指导后,分别测定菌斑指数,对唇颊侧、舌侧菌斑指数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模型演示指导后护生唇颊侧菌斑指数低于未参加实习课程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舌侧菌斑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进行实习课程,护生现场自行刷牙老师纠正指导后,护生唇颊侧、舌侧菌斑指数均低于通过模型演示指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腔健康教育实习课程设置可以有效降低护生牙菌斑,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减少龋齿等口腔疾病的发生.
作者:吕艳;王梅;秦玮;贾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采用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在城西、蕉城社区征募的620例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进行治疗,治疗组则采用卡维地洛进行治疗.患者观察4个月后,对比两组观察的降压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降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77%、89.68%,两组间的差异不显示出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分别为15例、8例.各项血液生化指标两组前、后比较均有所改善,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程度好,差异显示出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此次招募的社区高血压患者中,两组的降压效果相当,安全性治疗组较对照组好.
作者:梁伟峰;范发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评价自制盐酸氨溴索胶囊与市售原研品盐酸氨溴索片体外溶出行为的相似性.方法:分别考查自制试验制剂盐酸氨溴索胶囊和参比制剂盐酸氨溴索片在水、盐酸溶液(9→1000)、pH4.5醋酸盐缓冲液与pH6.8磷酸盐缓冲液等4种溶出介质中的体外溶出行为,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并采用f2相似因子法评价受试制剂和市售参比制剂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在4种介质中,自制样品与参比制剂相似因子f2均在50~100之间.结论:在这4种介质中,自制试验制剂与参比制剂溶出行为相似,说明受试制剂的处方工艺合理.
作者:胡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科学分析不同严重程度的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 disease,HFMD)患儿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为治疗HFMD患儿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HFMD患儿临床资料2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的病情程度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为病情较为严重的患儿,对照组为病情普通的患儿,每组均为110例.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儿的IgM(免疫球蛋白M)为(1.15±0.17)g/L,IgG(免疫球蛋白G)为(8.13±0.61)g/L,IgA(免疫球蛋白A)为(1.21±0.26)g/L,对照组患儿的IgM(免疫球蛋白M)为(0.97±0.10)g/L,IgG(免疫球蛋白G)为(7.71±0.42)g/L,IgA(免疫球蛋白A)为(0.92±0.22)g/L,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的IgM、IgG以及Ig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重程度的HFMD患儿其IgM、IgG以及IgA水平较高,普通HFMD患儿IgM、IgG以及IgA水平更低.
作者:龙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对猪血制备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工业化生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基血红蛋白发色率,分别取色素1g,一份用丙酮:水(40:10)混合液提取,在波长540nm测定吸光度A1,另一份用丙酮:水:盐酸(40:9:1)混合液提取,在波长640nm测定吸光度A2,进行计算.结论:制备的亚硝基血红蛋白色素,溶解性和稳定性良好,可以代替肉制品中亚硝酸盐的使用,色泽与单独使用亚硝酸盐效果相近.
作者:刘梦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及对患者引产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312例.按照引产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56例.其中观察组产妇应用子宫颈扩张球囊引产,对照组应用缩宫素引产,对比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分别为74.36%(116/156)、92.31%(144/15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85%(84/156)、76.28%(119/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第一产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作用明显,可有效提高引产成功率.
作者:孙翔;王乐乐;郑峥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胃溃疡临床表现与胃镜特点.方法:选取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胃溃疡患者,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40)与中青年组(50),分析两组患者胃溃疡临床表现及胃镜特点.结果:老年组胃溃疡多发于胃体、胃底,中青年组多发于胃窦;老年组表现为腹胀、腹痛,中青年组表现为反酸、规律腹痛;老年组容易出现幽门梗阻、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结论:中青年、老年患者胃溃疡临床表现与胃镜特点存在差异,针对其特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
作者:陈芳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八极杆碰撞/反应池(ORS)Inductive couplingplasma mass spectrometry一起对全血(whole blood)之中存在的21种元素进行分析测定.方法:样品经硝酸水浴消化后,以45Sc、89Y、115In、159Tb、209Bi作为在线内标,内标中加入异丙醇进行基体匹配,采用Inductive couplingplasma mass spectrometry对钠、镁、钾P、钙、铬、锰、铁、钴、镍、铜、锌、砒、硒、钼、镉、锑、I、Ba、Tl和Pb共21种元素,采用全血标准物质SeronormTM Trace Elements Whole Blood实施质量控制.结果:各金属元素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标准物质7次测定的结果均在参考值范围内,且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0%.结论:水浴酸消化ORS-ICP-MS方法操作简便、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抗干扰性强,适用于大批量血样中多种元素的同时测定.
作者:张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哮喘急性发作患儿82例,按抽签顺序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硫酸镁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各项指标、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第1s用力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大呼气峰流速(PEF)及临床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哮喘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95.1%)明显优于对照组(73.2%),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哮喘发作患儿实施硫酸镁联合沙丁胺醇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肺功能,加快治疗进程.
作者:蒋艺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和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妇产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之间收治的110例复发性流产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绒毛组织染色体进行检查,回顾分析复发性流产和染色体异常的影响因素及其异常核型.结果:全部110例复发性流产观察对象的绒毛组织中,28例存在异常核型,约占25.45%.染色体异常观察对象约占产妇总数的27.28%(30/110).结论:染色体异常是诱发复发性流产的主要原因,因而复发性流产患者清宫术过程中需实施染色体检查,确定染色体核型,从而实现优生优育.
作者:周一帆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牙列拥挤伴严重牙周病采用正畸牵引拟减数牙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牙列拥挤伴严重牙周病患者中随机抽取48例(48颗牙),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牙列拥挤伴严重牙周病,并知情同意.对48例患者实施正畸牵引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8例患者治疗后均牙齿排列整齐,牙列间隙关闭,龈缘整齐,牙齿松动度明显改善;实施X线片检查,结果显示排入拔牙间隙的牙齿牙周附着良好;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48/48):22例治愈,26例好转,0例无效.48例患者均对治疗效果满意,满意度为100.0%.结论:在牙列拥挤伴严重牙周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正畸牵引进行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促使患者局部牙槽骨高度提升,对其龈缘软组织外形进行改善,且能为后续邻牙排入牙列奠定良好的牙周基础,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关柏珍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前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处于白热化状态,当然医院也不例外,要想医院获得可持续性发展,首选就要加强重点学科的建设和管理,实现人力资源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将详细探讨医学重点学科建设中的重要元素,并提出有效的建设和管理对策,促进医院的重点学科建设和发展.
作者:宋美昕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优化流程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和植入物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接收244个外来器械包(968件器械)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接收358个外来器械包(1388件器械)作为研究组,分别采用常规规范处理和优化流程处理,比较两组器械包湿包率、提前放行率及器械消毒不合格率、损伤率.结果:研究组器械包湿包率、提前放行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器械消毒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器械损伤率同样低于对照组,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流程在消毒供应中心外来器械和植入物规范化管理中应用可提高器械清洗、消毒质量,对降低医院感染风险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少霞;钟凤兰;胡秀琴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川崎病患儿随访过程中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心肌酶、血钠、超声心动图的异同,并加以分析、比较,从而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入选的病例按照对丙种球蛋白(IVIG)的敏感程度分为丙球敏感组和丙球不敏感组.随访并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两组患儿随访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随访过程中均发现冠状动脉损伤的患儿,丙球不敏感组的发生率高于丙球敏感组;随访1个月时丙球不敏感组患儿C反应蛋白、血小板恢复速度小于丙球敏感性,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丙球不敏感组患儿血钠离子水平较丙球敏感组低,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余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丙球不敏感组患儿C反应蛋白、血小板、血钠恢复速度较敏感组慢;两组患儿冠状动脉的发生率丙球不敏感组较丙球敏感组高,恢复期仍可出现冠脉损害,定期随访至关重要.
作者:宋福星;丁康康;敬小青;王晨红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FHIT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FHIT在6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和17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在癌症组FHIT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1.75%(20/63)、对照组为76.47%(13/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HIT蛋白表达与OSCC患者的年龄、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均>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期有关(P均<0.05).结论:FHIT在口腔鳞癌组织中呈低高表达,并与肿瘤临床分级、病理分期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宋洪宁;王旭霞;张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加味玉屏风散联合氯雷他定在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为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5年12月皮肤科确诊为慢性荨麻疹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人.对照组用加味玉屏风散1剂,1日1次.实验组用加味玉屏风散1剂及氯雷他定10mg 1日1次.服药2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2个疗程判效,停药2个月后随访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慢性荨麻的临床疗效.统计显效,有效,无效以及总的有效率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36,*P<0.05),显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943,**P<0.01).2个月后随访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421,*P<0.05),显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46,#P<0.05).停药2个月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下降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下降10%.结论:加味玉屏风散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的疗效及预后均较单用加味玉屏风散好.
作者:赵丽慧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