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难治性高血压合并OSAHS清晨血压的影响

牛保松

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 清晨血压,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摘要:目的:研究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难治性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清晨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1例难治性高血压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服用常规降血压药物;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上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对两组患者清晨血压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血压经治疗后均有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血压下降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对照组血压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血压达标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血压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联合CPAP可有效改善难治性高血压合并OSAHS患者清晨血压,提高血压达标率.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息肉与结肠肿瘤的分布、内镜形态特征与病理特点的关系分析

    目的:分析结肠息肉与结肠肿瘤的分布及其内镜形态特征和病理特点关系.方法:抽取我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接诊的实施电子肠镜下息肉切除的结肠癌合并结肠息肉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对电子肠镜下结肠肿瘤与息肉分布,及其内镜形态体征和病理特点等进行总结分析,并探讨关系.结果:本研究100例结肠癌患者共计合并结肠息肉210个,息肉分布主要呈现出散发状;210个息肉中含有不典型增生172个,中重度及以上上皮内瘤变则有104个,不典型增生发生率和肿瘤距离远近无明显关系,但直径<1cm小息肉、扁平息肉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发生率要显著低于≥1cm、带蒂息肉(P<0.05).结论:结肠癌合并结肠息肉患者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比较常见,为此要及时处理直径≥1cm及带蒂息肉,方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张奇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尿百草枯半定量检测在急性百草枯中毒救治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尿百草枯半定量检测在急性百草枯中毒临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用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利用百草枯尿液检测试剂盒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进行半定量检测,记录入院时即刻尿百草枯浓度检测结果.结果:105例患者首次尿检浓度在100μg/ml以上的45例中,死亡44例,死亡率为97.78%;首次尿检在30~100μg/ml的42例患者中,死亡24例,死亡率为57.14%.首次尿检在30μg/ml以下的18例患者中,死亡2例,死亡率11.11%.结论:首次尿检结果显示与其病情危重程度有明显相关性.通过对口服百草枯后就诊的患者进行动态的尿百草枯浓度监测,可以指导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救治,并且对判断患者的预后有积极地意义.

    作者:何成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饮食控制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有效性研究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饮食控制对血糖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挑选72例,按抽样法平分两组:36例对照组实施基础化治疗及饮食宣教,36例试验组则于基础治疗上实施饮食控制,评定血糖控制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饭后2小时血糖指标和对照组相比,P<0.05,有区别;试验组、对照组的羊水过多、出血、早产、产褥感染等不良妊娠结局有区别,P<0.05.结论:临床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作用显著,可改善血糖指标,预防不良妊娠结局,值得借鉴.

    作者:党玉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伴有高血压的老年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异丙酚进行麻醉维持,观察组38例采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麻醉效果、降压药物使用剂量及不同时期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同时期的心率和血压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硝酸甘油和艾司洛尔的使用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和苏醒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进行麻醉,麻醉效果显著,降压药物使用剂量较小,苏醒质量更高.

    作者:刘学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血清S100β蛋白及IL-10含量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迟发性脑水肿的临床意义探析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S100β蛋白及IL-10含量变化对预测急性脑出血患者迟发性脑水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诊治的20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的第1天、7天、14天、21天及28天均对其进行头颅MRI检查,以对患者的脑出血情况及其周边水肿情况进行观察,并同时对患者血清中S100β蛋白与IL-10的水平进行检测;其中将74例入院后14天中并发迟发性脑水肿的患者作为A组,将126例未发生迟发性脑水肿的患者作为B组,观察对比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所有患者通过相关检查显示,在入院第1天、7天、14天、21天及28天组间的脑出血量与其周边水肿量相比较,A组均明显高于B组(P<0.05),且两组血清中的S100β蛋白与IL-10水平比较,A组也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对其血清中S100β蛋白与IL-10的含量进行检测,能够有效对迟发性脑水肿的发生进行预测,能够为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朝晖;郑永汉;张伟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首次糖皮质激素治疗后1年内复发情况及其预测因子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首次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1年内复发情况及其预测因子.方法:选择院内收治的63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依据首次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疾病复发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疾病复发时间为1年内,对照组疾病复发时间大于1年,比较两组临床病情及疾病复发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32例复发者约62.50%患者的复发时间在3-8个月时,平均时间为(5.62±1.28)个月;观察组全结肠型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变量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性分析,可将其视为影响疾病复发的独立文献因素.结论:对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而言,首次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缓解后1年内仍有较高的复发率,且全结肠型的溃疡性结肠炎者与疾病复发呈现密切关系,是影响疾病复发的因素之一.

    作者:杨荣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个体化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 arthritis,KOA)的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老年KOA46例、79患膝采用个体化治疗进行分析及评估.结果:4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8.2个月,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优33例,良37例,可7例,差2例,总优良率88.6%.结论:通过分析患者的关节结构、功能及影像资料,了解患者期望关节恢复和使用的程度等,参照Kellgren-lawrence分级法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分别采用关节镜下关节腔清理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SH)、腓骨近端截骨、全膝关节置换、综合物理治疗等治疗方案,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东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腰麻剖宫产时盐酸罗哌卡因的胎盘转移

    目的:评价盐酸罗哌卡因腰麻剖宫产时胎盘转移情况.方法:选择单胎、足月产妇,ASA I或II级,腰麻下行剖宫产术.胎儿娩出时抽取母体静脉血样和脐静脉血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盐酸罗哌卡因浓度.结果:母体血药浓度(mv)为(153.7±34.1)ng/ml,大值308ng/ml,小值77ng/ml;胎儿血药浓度(uv)为(90.7±28.6)ng/ml,大值195ng/ml,小值22ng/ml.uv/mv(0.60±0.16),大值1.09,小值0.18.母体静脉血药浓度与脐静脉血药浓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0.6134,P<0.001),回归方程为y=0.4862x+14.85,(F=30.156,P<0.01);结论:剖宫产术产妇腰麻盐酸罗哌卡因可通过胎盘,脐静脉血与母体静脉血盐酸罗哌卡因比值为0.6.

    作者:李远志;王浩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探究

    目的:总结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5年01月-2016年01月于我院救治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共患儿共3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治疗组(n=16例,以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展开救治)和常规组(n=16例,以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展开救治),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氧暴露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治疗中,施以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有助于提升其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李盛强;蓝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Glidescope可视喉镜与普通喉镜在急诊危重症气管插管中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探讨Glidescope可视喉镜与普通喉镜在急诊危重症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54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Glidescope可视喉镜组和普通喉镜组,每组各27例,分别按照Glidescope可视喉镜和普通喉镜插管规程进行操作,按Cormark分级标准对声门进行分级,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时间、声门暴露时间和分级以及插管的一次成功率.结果:Glidescope可视喉镜组的插管时间,声门暴露时间以及插管的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喉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lidescope可视喉镜组的声门分级总有效率为96.3%明显高于普通喉镜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喉镜相比,Glidescope可视喉镜在急诊危重症气管插管中可以缩短插管时间和声门暴露时间,一次插管成功率和声门暴露分级高,对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插管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作者:林思铭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BBPV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误漏诊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BPV)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误诊、漏诊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66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给予系统化检查,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误漏诊的机率以及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有2例误漏诊,对照组有16例患者误漏诊.结论:医护人员应提高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BPV)临床诊断以及诊断标准,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患者临床表现,仔细查体,并结合Dix-Hallpike试验和Roll试验等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降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BPV)误诊漏诊的发生率.

    作者:梁子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血清hs-CRP、CK-MB以及cTnI联合检测的价值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中血清hs-CRP、CK-MB以及cTnI联合检测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小儿内科收治且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患儿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体检为健康且无病毒感染史以及心脏病史的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儿童血清中的hs-CRP、CK-MB以及cTnI,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清3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过程中,血清3项康复顺序是hs-CRP快,CK-MB次之,cTnI慢.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采用hs-CRP、CK-MB以及cTnI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葛丽萍;赵灿淼;张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的效果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应用于早产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6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38例常规组患儿施以基础护理,38例研究组患儿在采取基础护理的同时接受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腹胀、鼻中隔损伤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早产儿集束化护理,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腹胀、鼻中隔损伤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陈燕霞;张梅清;张颖青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奥美拉唑、生长抑素联合运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评价奥美拉唑、生长抑素联合运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治疗中的有效性.方法:选8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均给予解痉、禁食等常规治疗,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治疗组加用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常规组治疗方案不变.结果:治疗组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各项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时间均比常规组缩短(P<0.05),治疗组治愈率比常规组高(P<0.05),死亡率比常规组低(P<0.05),并发症发生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和生长抑素联合治疗能够加快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不良反应较轻,值得推广.

    作者:罗建锋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干预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干预与妊娠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不进行系统化孕期干预,观察组进行系统化孕期干预,对两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性的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产、巨大胎儿、胎儿生长受限以及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妊娠结局,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黄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SAFB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研究SAFB1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从2014年3月至2016年2月我院已经确诊为宫颈炎性病变患者41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43例、宫颈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收集并检测三组患者临床石蜡标本SAFB1蛋白表达情况以及宫颈脱落细胞中SAFB1mRNA表达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炎性病变组石蜡标本SAFB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21.95%(9/41),显著低于CIN组的44.19%(19/43)以及宫颈癌组的82.50%(33/40),且CIN组又明显低于宫颈癌组;炎性病变、CIN、宫颈癌三组脱落细胞SAFB1mRNA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升高趋势,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SAFB1蛋白以及SAFB1mRNA的表达水平,可帮助临床医生对患者宫颈病变进行有效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作为宫颈癌的肿瘤标志物.

    作者:石曦雯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沙丁胺醇气雾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确诊为咳嗽变异性哮喘的8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观察组42例则联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积分,用力肺活量(FEV)、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等肺功能指标及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a)水平的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气喘等症状积分、IL-6、TNF-a等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FEV、FEV1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改善更显著,且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气雾剂对CVA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肺功能及炎症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吴正义;谢彬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体位护理对经皮肾取石术患者手术耐受力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经皮肾取石术患者行体位护理对其手术耐受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86例经皮肾取石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体位护理组,每组43例,常规护理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体位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体位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手术耐受力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护理后,体位护理组患者的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手术耐受力指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即P<0.05;体位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常规护理组明显提升,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即P<0.05.结论:经皮肾取石术患者行体位护理可以提升其手术耐受力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曾晓云;钟苑影;谈翠媚;黄佩连;梁丽霞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分布与耐药性的研究分析

    目的:对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3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取样658株.对其的临床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呼吸道,构成比高达71.6%,且此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标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7种常用的抗菌药的耐药性检测发现,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也各有不同.结论: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在人体内分布相对比较集中,且具有明显的多种药物耐药性,建议医院部门间加强联系与合作,遏制鲍氏不动杆菌的不良发展趋势.

    作者:邱创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52例脊柱骨折患者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52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52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单纯内固定治疗的52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优良率、伤椎前高压缩比以及Cobb角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王飞;田光;彭昶;邓毅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