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凡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研讨对象的选择采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5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45例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参照生活质量测评量表(QOL)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干预前,两组QOL评分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QOL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由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指标,具有较大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邹向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与防治问题.方法:选取本院自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26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样本,以13人为一组,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部分.对照组采用手术式方法治疗胆漏,实验组采取非手术式方法治疗胆漏.两组患者均给予营养补充以及抗炎等常规护理.治疗完成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康复时间,以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采取非手术式方法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康复时间基本集中在2周内,3周内康复人数较少,4周内康复患者有2人,相对而言,采用手术式方法治疗的患者,其康复时间则相对较长.结论:引起研究肝胆外科手术后胆漏的原因有很多,以操作失误为主,一旦发生,应尽量采取非手术式方法治疗,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连志刚;游恩龙;邓柏涛;纪孝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心血管科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83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所以患者依据指南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41例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组42例则联合瑞舒伐他汀及曲美他嗪.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Fib)、血浆粘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Fib、血浆粘度、TC、LDL-C、TG水平均降低,LVEF则显著升高,但治疗组改善均更显著,且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心脏功能及血粘度,值得推广.
作者:丁友芳;祝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三甲综合医院肿瘤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现状,分析其合理性及发展趋势,促进肿瘤患者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应用金额排序法及用药频度法(DDDs),统计分析2013~2015年肿瘤住院患者所使用的中药注射剂的金额、DDDs、DDC、DUI、ATD及排序比的变化.结果:我院肿瘤住院患者所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品种为9种,各年度消耗金额多的是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其次为益气类中药注射剂.两大类中分别以康艾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增长率高,艾迪注射液则连续三年用药频度均超过超过康艾注射液,痰热清的用药频度排序逐年下降,丹红注射液的用药频度排序和DDC均大于丹参注射液.抗肿瘤类中康莱特注射液的DDC大,益气类中参芪扶正注射液的DDC大.结论:中药注射剂对于肿瘤患者的疗效受到临床肯定,但艾迪注射液的使用存在滥用倾向,参麦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均属于基本药品目录品种,但参麦注射液增长率小于生脉注射液,且其使用存在超量.丹参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的疗效比较缺少证据,康莱特注射液药物利用值处于合理范围,但临床选择药品时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经济因素.
作者:胡曼曼;孙丽蓉;林中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的护理环节管理方式,总结不良事件的预防措施.方法:我院于2015年1月开始实行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监控体系,因此将2013年1月3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入院治疗的30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管理体系建立之后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期间入院治疗的30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成立PDCA小组对指标进行监控管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总结发生原因以及改善措施.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5);且发生率高的前三项护理不良事件分别为给药错误、输液事件以及分娩意外,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以及护理环节管理质量偏低.结论:对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改善,通过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加强护理环节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李淑柳;蓝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胸壁双切口术式在胸腔巨大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胸腔巨大肿瘤外科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手术参考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例经CT测量大径≥10cm或体积占据半侧胸腔40%以上的胸腔巨大肿瘤患者,采取胸壁双切口(皮肤切口选择第6肋间,依次分离各层至肋间肌,肋间上切口选择第4或第5肋间以充分暴露肺门或胸膜顶以方便分离肺门或/和胸膜顶处粘连,肋间下切口选择第7或第8肋间以充分暴露肿瘤下半部分或/和膈肌处粘连)术式切除肿瘤,观察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术中是否损伤周围重要器官:如食管、气管、上腔静脉、肺动脉、静脉等.结果:采用胸壁双切口术式成功切除胸腔内巨大肿瘤1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1例术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2例呼吸功能不全,其他均无严重并发症;平均肿瘤直径13.3cm× 10.4cm,平均手术时间120(90~22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00(150~250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8~17)天;随访6~30个月,1例肺结核毁损肺患者术后22个月死于复发.结论:采用胸壁双切口术式可成功切除胸腔巨大肿瘤,与传统术式相比在手术操作时间、控制出血量及避免损伤胸腔内重要器官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可作为一种手术方式在胸腔巨大肿瘤外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友涛;黄淼龙;万仁平;陈翀;廖洪亮;陈慧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对比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及传统根治术对结肠癌的疗效.方法:选取从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52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根治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33.74±12.11)ml、(11.45± 1.54)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3.85±13.87)ml、(15.23±1.7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以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疗效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预后效果较佳.
作者:张伟塘;陈隆武;吕振发;叶绍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进行预防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116例行机械通气患儿资料,按护理方法设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及VAP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相关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AP发生率10.34%低于对照组25.86%(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可改善临床相关指标,降低VAP发生率,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莲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临床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分期治疗过程中,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骨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46例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后的住院时间及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如创面、骨折愈合时间等,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组患者采用经外固定支架治疗的AOFAS踝关节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如3个月、6个月后,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组患者采用经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并发症情况(8.70%,2/23)显著优于对照组(30.4%,7/23),差异显著(P<0.01).结论:临床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分期治疗过程中,经外固定支架治疗可显著改善术后各项指标的功能恢复情况,加速愈合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应广泛推广.
作者:杨展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胃癌患者,经随机抽签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行肠内营养,对照组实行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手术后,两组细胞免疫检测结果、体液免疫检测结果、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后实行肠内营养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情况,提高免疫功能,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
作者:王宪中;赵迎威;李冬冬;闫峰;李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电切环止血加术后停留气囊导尿管牵拉对减少手术出血等并发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肾结石病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停留普通肾造瘘管组;Ⅱ组,停留气囊导尿管牵拉组;Ⅲ组,术中电切环止血加术后停留气囊导尿管牵拉组.对结石大小、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是否出现肾周血肿等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手术在结石大小、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24小时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发生肾周血肿上Ⅲ组与Ⅰ组、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电切环止血加术后停留气囊导尿管牵拉能减少手术出血量等并发症,值得推荐.
作者:张增强;吴锡坤;刘志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设计对照实验统计学探讨CT、MRI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CT与MRI检查,对比探讨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统计学结果表明本研究实验60例患者中由CT检查确诊了58例,确诊率为96.67%,经由MRI确诊了59例,确诊率为98.33%,经CT与MRI两个检查法的确诊率为100.00%.CT检查法与MRI检查法的确诊率相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与MRI检查法对腰推间盘突出患者的确诊率均较高,无明显差异,二者联合可以进一步提高确诊率,在提高腰推间盘突出患者确诊率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恩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不同病因学亚型患者血浆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收治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其大面积脑梗死及非大面积脑梗死状况、病因学分型、病情程度分别分组研究,比较患者的HCY水平,并分析不同病因分型急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病程的血浆HCY水平.结果:经过观察分析发现,LAA亚型急性脑梗死其血浆HCY含量较高,而其他亚型含量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相比,大面积脑梗死患者HCY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越重的患者其HCY水平也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发现,不同病因急性脑梗死与血浆HCY含量有关,且急性脑梗死病情、梗死面积与血浆HCY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刘凤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间我院接治的116例感染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将其分为局部感染组、重症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并以同时期的29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四组PCT检测结果和阳性例数.结果:重症感染组的PCT水平分别高于局部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健康对照组,PCT阳性率也分别高于局部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健康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朱涛;徐全中;王伟佳;黄福达;欧阳能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查对多次输血或输血小板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珠海市中心血站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100例多次输血或者输注血小板患者(次数>5次),另外选取同期首次输血或者输注血小板患者100例,采用固相凝集法进行检测血小板抗体,比较两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和不同输注次数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结果:(1)观察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50%)明显比对照组(20%)要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10次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11-15次组,x2=10.011,P=0.002;明显低于16次以上组,x2 =4.992,P=0.02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15次组比16次以上组更低,但是数据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检查应用于多次输血或输血小板患者中能够有效地降低输注无效率,提高输血的安全程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范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老年痴呆患者吞咽障碍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到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痴呆合并吞咽障碍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洼田氏饮水试验等级,并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营养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洼田氏饮水试验等级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但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洼田氏饮水试验等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吞咽障碍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洼田氏饮水试验等级,并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毋楠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单纯骨转移瘤患者使用放射性药物治疗和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单纯骨转移瘤患者共43例,患者均接受放射性药物进行治疗,并根据疼痛程度评分分为20例对照组(疼痛存在)和23例观察组(无疼痛),将治疗前后的病灶数、免疫学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的病灶数与免疫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就治疗后的病灶数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免疫学指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单纯骨转移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放射性药物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并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使其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亮;温铁军;罗冬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3年8月到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哮喘患者中抽取88例作研究对象并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分组,对照组(n=44)应用茶碱控释片治疗,治疗组(n=44)则在使用茶碱控释片基础上加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肺功能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是97.73%,高于对照组的79.55%;②治疗组用力呼气容积是(2.15±0.21)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4±0.23)L(P<0.05).结论: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值得借鉴.
作者:王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在颌骨囊肿手术前根管治疗中分别采用不同锥度牙胶垂直加压充填的治疗疗效及价值.方法:选择颌骨囊肿手术前,其前牙区或前磨牙区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病例,常规进行protaper镍钛机动器械的根管预备后,分别选用02锥度牙胶尖、06锥度牙胶尖、protaper镍钛旋转器械专用大锥度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并进行有效的冠方封闭.拍摄术后X片和2年复诊X线片,比较三组患牙根充质量和2年后成功率.结果:各组患牙根充质量和2年后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大锥度牙胶尖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医患的疲劳程度,值得应用.
作者:刘宇;冯炼;孙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肠道金属支架在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80例,收取时间为2010年7月直至2016年6月期间,并将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急诊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肠道金属支架治疗,3至5天后行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2.50%,观察组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病死率与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肠道金属支架在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能减少患者痛苦,还能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手术时机,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天数,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陈奕金;王胜炳;江涛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