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金;王胜炳;江涛峰
目的:调查分析珠海市平沙地区妇女对宫颈癌及HPV(高危性人乳头瘤病毒)认知程度.方法:于2016年5月1日至31日在珠海市平沙地区抽取21~ 60岁妇女2298名进行宫颈癌及HPV认知程度问卷调查.采用一对一当场填写,整群抽样的方式.结果:年龄段分组中,21-29岁认知程度> 30-39岁>40-49岁>50-60岁,差异显著(P<0.05);文化程度分组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组的认知程度高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颈癌及HPV知识的宣传能有效提高了珠海市平沙地区妇女的认知程度,其中21岁至39岁高中以上妇女对宫颈癌及HPV知识的认知程度较高;而40岁以上初中以下的妇女对宫颈癌及HPV认知程度明显不够,仍需进一步加强宣传.
作者:李萍;杨雪慧;潘新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急性进展的正常颅压脑积水患者行分流管调整术,分析其应用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9例急性进展的正常颅压脑积水患者,所有患者于术前均被确诊为正常颅压脑积水,12例患者放置可调压抗虹吸分流管,7例放置可调压分流管,对患者实施分流管调整术,分析其对患者的临床改善情况,并随访4个月~1年后观察其预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全麻下分流管调整术,并调整脑脊液水平达到合适压力,手术均获得成功并出院.经4个月~1年的随访,15例步态不稳改善,9例痴呆改善,4例尿失禁改善,其中步态不稳情况改善为显著;19例患者中,1例分流管堵塞,1例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0.5%.结论:对急性进展的正常颅压脑积水患者行分流管调整术具有较好的临床改善情况,且并发症相对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忠祖;艾卫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疤痕挛缩患者使用扩张器植入术进行修复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疤痕挛缩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扩展器植入术进行修复,统计患者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扩张器植入术在疤痕挛缩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40例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85.4±17.2)天.治疗后3月评定疗效,显效32例(80.00%),有效7例(17.50%),无效1例(2.50%),有效率97.50%.4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2例(5.00%)发生感染,1例(2.50%)出血,3例(7.50%)扩张器外露,2例(5.00%)扩张器不满意.结论:疤痕挛缩患者使用扩张器植入术进行修复具有显著疗效和较高治疗安全性.
作者:黄伟龙;刘玉生;刘小容;陈可琼;高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电切环止血加术后停留气囊导尿管牵拉对减少手术出血等并发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肾结石病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停留普通肾造瘘管组;Ⅱ组,停留气囊导尿管牵拉组;Ⅲ组,术中电切环止血加术后停留气囊导尿管牵拉组.对结石大小、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是否出现肾周血肿等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手术在结石大小、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24小时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发生肾周血肿上Ⅲ组与Ⅰ组、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电切环止血加术后停留气囊导尿管牵拉能减少手术出血量等并发症,值得推荐.
作者:张增强;吴锡坤;刘志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心血管科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83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所以患者依据指南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41例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组42例则联合瑞舒伐他汀及曲美他嗪.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Fib)、血浆粘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Fib、血浆粘度、TC、LDL-C、TG水平均降低,LVEF则显著升高,但治疗组改善均更显著,且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心脏功能及血粘度,值得推广.
作者:丁友芳;祝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喉罩全凭静脉全麻复合局麻用于小儿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儿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患儿,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行气管内插管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患儿行喉罩全凭静脉全麻复合局麻.记录麻醉过程各个时期的MAP、HR以及SpO2水平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在MAP和HR指标上与麻醉前相比在T1、T4时有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T1、T4时的MAP、HR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SpO2在各个时间段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儿在喉痉挛、咽喉肿痛、术后躁动等并发症上有明显差异,观察组远远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舌后坠上无明显差异.结论:喉罩全凭静脉全麻复合局麻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方法安全可靠,适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
作者:欧银强;何永消;陈秀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7例,随机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胃肠蠕动开始、肠鸣音恢复、肛门自行排气时间及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蠕动开始、肠鸣音恢复、肛门自行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为5.56%,对照组为22.6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妇科腹腔镜术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降低腹胀发生率.
作者:朱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黑龙江省药品经营企业(批发)认证检查中存在的缺陷项目情况,分析企业实施新版GSP存在的共性问题,为企业把脉,为认证检查机构下一步工作指引方向.方法:对黑龙江省2014年6月~2015年9月认证的480家药品经营企业(批发)缺陷项进行汇总,依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1]各章节的设置,应用分析方法,结合工作经验,评估我省药品经营企业存在的缺陷.结果:从数据上看出各章节存在一定问题.结论:为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个性问题和系统性问题,提供参考.
作者:王炜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反应性精神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反应性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7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反应性精神障碍31例,未发生7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术前疼痛评分、血红蛋白浓度、血钠、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全麻方面差异显著(P<0.05);经多因素分析,年龄、血红蛋白浓度、血钠、全麻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明确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出现反应性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反应性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可锋;张炳良;许家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先天性肛门闭锁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共24例先天性肛门闭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对照组采用后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关瘘后不同时间肛门功能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肛门成形术在治疗先天性肛门闭锁患者方面具有可行性高、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朱智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对比超高龄产妇与适龄产妇的妊娠结局等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珠海市人民医院及珠海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15例超高龄(40~51岁)孕妇及同期615例单胎适龄(<35岁)孕妇分别定义为高龄组和适龄组,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等数据,比较其组间妊娠并发症、合并症等的发病、分娩方式及新生儿体重情况等.结果:两组产妇的血小板减少、早产、产后出血合并妊娠等症状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高龄组产妇妊娠合并子痫、羊水少、子宫肌瘤、巨大儿、臀位、妊娠期糖尿病和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占比均明显高于适龄组,而适龄组产妇合并胎膜早破、胎儿窘迫等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高龄组(P<0.05);两组产妇助产率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组间剖宫产率和自然分娩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产妇新生儿出生时的巨大儿和低体重儿发生率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JP>0.05).结论:高龄孕妇的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故应对其加强围产期的护理保健,以便确保产妇和新生儿的安全和健康,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杨敏;严津晶;蒋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查对多次输血或输血小板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珠海市中心血站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100例多次输血或者输注血小板患者(次数>5次),另外选取同期首次输血或者输注血小板患者100例,采用固相凝集法进行检测血小板抗体,比较两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和不同输注次数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结果:(1)观察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50%)明显比对照组(20%)要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10次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11-15次组,x2=10.011,P=0.002;明显低于16次以上组,x2 =4.992,P=0.02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15次组比16次以上组更低,但是数据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检查应用于多次输血或输血小板患者中能够有效地降低输注无效率,提高输血的安全程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范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对比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92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生物型假体,对照组患者使用骨水泥型假体,对比两组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7.83%(45/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78%(3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18.3±19.1)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8± 18.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型假体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及预后均更加显著.
作者:黎泽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由于高空坠物或车祸造成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所需的急救时间,急救费用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经统计比较分析,观察组的急救时间和急救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也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为患者的抢救争取有利的时间,减少患者的急救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林五珍;陈剑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耳内窥镜与显微镜下鼓室成型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2月我院行鼓室成型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耳内窥镜组(30例)和显微镜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气道平均听阈、气骨导差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耳内窥镜组患者气道平均听阈、气骨导差水平均低于显微镜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内窥镜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与显微镜组(91.3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窥镜下鼓室成型术在术后总体听力提高方面优于显微镜下手术,两者之间总体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方欢欣;王海滨;何伟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哮喘并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应用丙卡特罗、阿奇霉素进行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09月-2016年09月我院收治的哮喘并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9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n=44)采用红霉素联合盐酸丙卡特罗,研究组(n=45)采用丙卡特罗与阿奇霉素联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与常规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78%、63.63%;且研究组白细胞计数减少量较为显著,研究组住院时间较短,研究组不良反应率4.44%低于常规组的20.45%,两组具可比性(P<0.05).结论:选择丙卡特罗、阿奇霉素进行联合治疗哮喘并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杜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设计对照实验统计学探讨CT、MRI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准确性,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我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接受CT与MRI检查,对比探讨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统计学结果表明本研究实验60例患者中由CT检查确诊了58例,确诊率为96.67%,经由MRI确诊了59例,确诊率为98.33%,经CT与MRI两个检查法的确诊率为100.00%.CT检查法与MRI检查法的确诊率相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T与MRI检查法对腰推间盘突出患者的确诊率均较高,无明显差异,二者联合可以进一步提高确诊率,在提高腰推间盘突出患者确诊率方面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恩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胃癌患者,经随机抽签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行肠内营养,对照组实行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手术后,两组细胞免疫检测结果、体液免疫检测结果、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后实行肠内营养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情况,提高免疫功能,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
作者:王宪中;赵迎威;李冬冬;闫峰;李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60例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与临床指标变化.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取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30例)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66%(29/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25/30),经对比,研究组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后研究组的心率、QT期间(心室激动的总时间)、LVEF等指标明显比对照组显著,数据对比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效果明显,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74例糖尿病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GLU)水平、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足背动脉内径和足背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LU水平、mAlb水平、足背动脉内径和足背血流速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另外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3.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6%,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 0.05.结论:在糖尿病足患者中予以前列地尔治疗效果显著,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足背动脉血流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