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银强;何永消;陈秀瑜
目的:探究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的护理环节管理方式,总结不良事件的预防措施.方法:我院于2015年1月开始实行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监控体系,因此将2013年1月3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间入院治疗的300例患者设置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管理体系建立之后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期间入院治疗的30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成立PDCA小组对指标进行监控管理.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总结发生原因以及改善措施.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过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意义(P<0.05);且发生率高的前三项护理不良事件分别为给药错误、输液事件以及分娩意外,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以及护理环节管理质量偏低.结论:对传统护理模式进行改善,通过PDCA循环模式的应用,加强护理环节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李淑柳;蓝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型心电图(ECG)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新型ECG引导下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心静脉置管术,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静脉炎、导管堵塞、血管损伤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ECG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术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为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淑霞;张小惠;曹奕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在髋关节置换术(HR)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的296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48例采用全麻,观察组148例则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对照组用药剂量和起效时间、阻滞完全时间、麻醉效果等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4%和6.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樊军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医院医护人员在KPI(医院关键业绩指标)考核、JCI(国际联合委员会)认证标准执行力状况,总结科室执行力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方法:2015年5月医院自行设计问卷对160名科室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统计科室中医护人员执行力状况.结果:经统计,医生和护理人员KPI考核评分分别为(86.5±7.7)、(84.9±6.8),JCI执行力认知评分分别为(59.64±7.3)、(58.3±7.8),执行意愿评分分别为(90.2±7.2)、(87.2±8.6),执行状况评分为(93.1±5.3)、(92.6±5.8),执行影响因素评分为(39.2±10.5)、(41.4±11.8).医护人员的执行力认知及执行意愿仍需进一步提高.结论:科室执行力在医院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临床需不断提高医院医护人员对执行力的认知,分析医护人员执行力影响因素,针对性提升医护人员执行力意愿和执行状况,促进医护人员整体执行力的提升,提高医院整体医护质量.
作者:彭宇;张晓磊;杨少军;丛闻天;黄宗校;王卜伦;李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口腔显微镜在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治疗及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80例患者,患牙80颗,其中确诊MB2并初次治疗的有60例,MB2存在未发现导致根管治疗失败在治疗的有20例.60例患者以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口腔显微镜下对MB2进行观察并治疗;对照组患者直视下对MB2进行观察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及治疗效果.20例患者同样以自愿为原则,10例在口腔显微镜下进行再治疗,10例在直视下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MB2检出率、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口腔显微镜下再治疗从功率高于直视下再治疗,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显微镜对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的检查及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可行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淑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对比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92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生物型假体,对照组患者使用骨水泥型假体,对比两组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7.83%(45/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78%(3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18.3±19.1)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8± 18.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型假体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及预后均更加显著.
作者:黎泽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规范填写病案首页对病案质量的影响作用,并分析规范填写病案首页的对策.方法: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选我院8593份住院患者的病案进行回归性分析,根据《病历书写规范》中的相关内容对所有病案进行质量检查和分析,统计病案中存在病案首页填写及规范发生状况.结果:8593份病案中存在不规范填写病案首页1635份,占19.0%.不规范内容分类为:基本信息589份,占36.0%;诊断信息437份,占26.7%;手术信息214份,占13.1%;其他信息395份,占24.2%.结论:规范填写病案首页直接影响病案质量,临床需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提升病案首页填写质量.
作者:董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行机械通气SAP患者74例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实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对两组患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机械通气期间的Ramasy镇静评分比例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在给药后的4h、8h和12h时的呼吸频率均较给药前低,且在给药后12h明显低于实验组.实验组在给药后4h和8h的心率明显较给药前及对照组低,对照组给药后8h心率明显较给药前低.实验组患者给药后4h和8h,以及对照组患者给药12h时的平均动脉压均较给药前低.实验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心动过缓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在SAP患者行机械通气时可达到满意镇静效果.
作者:朱建潜;施正雄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7例,随机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胃肠蠕动开始、肠鸣音恢复、肛门自行排气时间及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蠕动开始、肠鸣音恢复、肛门自行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为5.56%,对照组为22.6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妇科腹腔镜术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降低腹胀发生率.
作者:朱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儿予以感染性肺炎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儿其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相关临床指标水平及临床疗效,并记录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2组患儿治疗后其TNF-α、IL-6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并且观察组降低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儿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患儿其临床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P<0.05);④2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10.71% VS 7.14%)无差异(P>0.05),且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钟志远;唐建平;吴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反应性精神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反应性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7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反应性精神障碍31例,未发生7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术前疼痛评分、血红蛋白浓度、血钠、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全麻方面差异显著(P<0.05);经多因素分析,年龄、血红蛋白浓度、血钠、全麻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明确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出现反应性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反应性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可锋;张炳良;许家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标准化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生理功能、社会职能、健康状况、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实施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冯少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不同病因学亚型患者血浆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收治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其大面积脑梗死及非大面积脑梗死状况、病因学分型、病情程度分别分组研究,比较患者的HCY水平,并分析不同病因分型急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病程的血浆HCY水平.结果:经过观察分析发现,LAA亚型急性脑梗死其血浆HCY含量较高,而其他亚型含量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相比,大面积脑梗死患者HCY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越重的患者其HCY水平也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发现,不同病因急性脑梗死与血浆HCY含量有关,且急性脑梗死病情、梗死面积与血浆HCY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刘凤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三甲综合医院肿瘤住院患者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现状,分析其合理性及发展趋势,促进肿瘤患者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方法:应用金额排序法及用药频度法(DDDs),统计分析2013~2015年肿瘤住院患者所使用的中药注射剂的金额、DDDs、DDC、DUI、ATD及排序比的变化.结果:我院肿瘤住院患者所使用的中药注射剂品种为9种,各年度消耗金额多的是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其次为益气类中药注射剂.两大类中分别以康艾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增长率高,艾迪注射液则连续三年用药频度均超过超过康艾注射液,痰热清的用药频度排序逐年下降,丹红注射液的用药频度排序和DDC均大于丹参注射液.抗肿瘤类中康莱特注射液的DDC大,益气类中参芪扶正注射液的DDC大.结论:中药注射剂对于肿瘤患者的疗效受到临床肯定,但艾迪注射液的使用存在滥用倾向,参麦注射液、丹红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均属于基本药品目录品种,但参麦注射液增长率小于生脉注射液,且其使用存在超量.丹参注射液和丹红注射液的疗效比较缺少证据,康莱特注射液药物利用值处于合理范围,但临床选择药品时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经济因素.
作者:胡曼曼;孙丽蓉;林中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与减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234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n=117)予以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n=117)在此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后恶露量、宫缩情况、子宫大小.结果:产后2天,观察组恶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3天,观察组宫缩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5天,观察组子宫前后径、长径、横径均小于对照组(P<0.05),血性恶露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治疗对产妇子宫复旧有明显效果,能够在短时间内减少恶露量及持续时间,有助于促进子宫恢复,是切实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陆美华;李丽娟;刘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喉罩全凭静脉全麻复合局麻用于小儿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本院儿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6例患儿,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行气管内插管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患儿行喉罩全凭静脉全麻复合局麻.记录麻醉过程各个时期的MAP、HR以及SpO2水平变化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在MAP和HR指标上与麻醉前相比在T1、T4时有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T1、T4时的MAP、HR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SpO2在各个时间段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儿在喉痉挛、咽喉肿痛、术后躁动等并发症上有明显差异,观察组远远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舌后坠上无明显差异.结论:喉罩全凭静脉全麻复合局麻具有较高的可行性,方法安全可靠,适用于小儿短小手术麻醉.
作者:欧银强;何永消;陈秀瑜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会区连续3年学龄前儿童屈光筛查情况的变化,以便探讨儿童眼保健的工作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使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对城区幼儿园在读的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屈光检查,对3年来屈光异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屈光筛查异常发生率2014年32.62%,2015年27.71%,2016年22.78%,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屈光度异常组成中以散光为主.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问题不容忽视,儿童眼保健工作需要普及到儿童生活的各方面.
作者:黄锐赞;卢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老年人实施健康管理对其生活方式的影响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两个社区的130名老年人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其中一个社区的63名老年人为实验组,由全科医生进行为期2-3个月的健康管理;一个社区的67名老年人为对照组,不实施任何的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老年人群的生活方式、慢性疾病控制率等.结果:实验组老年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改变率、慢性疾病控制状况、卫生知识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全科主治医生对老年人实施健康教育管理,不仅能够改善老年人的不良生活习惯,而且能够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作者:蔡宇廷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伴行导丝技术在冠状动脉慢性钙化病变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冠状动脉慢性钙化病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介入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进行伴行导丝技术(Buddy wire technique,BWT),对照组进行传统PCI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死亡、再发心梗、室颤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行导丝技术在冠状动脉慢性钙化病变中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和较高治疗安全性.
作者:王晓群;黄燕妮;李绪洪;吴少文;吴伟婷;马剑锋;卢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肠道金属支架在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80例,收取时间为2010年7月直至2016年6月期间,并将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急诊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肠道金属支架治疗,3至5天后行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2.50%,观察组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病死率与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肠道金属支架在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能减少患者痛苦,还能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手术时机,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天数,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陈奕金;王胜炳;江涛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