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目的:研究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分组.常规组用阿托品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救治.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24小时后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血清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患者肺部感染、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跟常规组比较,治愈率更高,P< 0.05;试验组相较于常规组24小时后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更高,血清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更短,P< 0.05;试验组相较于常规组肺部感染、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0.05.结论: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缩短血清胆碱酯酶复常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林秋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保温护理在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加温保护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体温、血清C反应蛋白、肾上腺激素、去甲肾上腺激素水平进行对比,同时让患者对环境、态度、操作、治疗效果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体温变化波动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术中低体温、术后感染的发生几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肾上腺激素和血清C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观察组患者在此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方面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满意度评分上和对照组比也较高(P<0.05).结论:保温护理能够大大降低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的应激反应,避免低体温以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吴艺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的临床特征及其与SCN1A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于我院接受健康检查的50例健康人为对照组.采两组研究对象血样,对其SCN1A基因进行筛查和测序.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均未发现SCN1A基因突变,仅发现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EXON14-37A> C),两种基因型C/C纯合子、A/C杂合子,两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全面性癫痫伴热性惊厥附加症与SCN1A基因突变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刘荣添;王一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在呼吸科入住RICU危重患者中运用PDCA循环法对其进行管理.通过分析2014年入住本院呼吸科RICU治疗的危重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入住本院呼吸科RICU治疗的危重患者为观察组,其治疗过程依照PDCA循环法查找存在问题,并及时改进,定期考核成效.结果: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呼吸科危重患者治疗管理中,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院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呼吸科危重症患者管理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芳;丁叶霞;丁美娟;蔡礼鸣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通过抽签的方式,从我院2016年6月~8月收治的171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患者,抽取100例纳入研究领域,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护理干预,通过患者心理状态、疼痛情况评估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疼痛等级低于对照纽(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减轻疼痛,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桂香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标准化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患者康复及生活质量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标准化护理路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生理功能、社会职能、健康状况、情感职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实施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冯少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胸壁双切口术式在胸腔巨大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胸腔巨大肿瘤外科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手术参考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例经CT测量大径≥10cm或体积占据半侧胸腔40%以上的胸腔巨大肿瘤患者,采取胸壁双切口(皮肤切口选择第6肋间,依次分离各层至肋间肌,肋间上切口选择第4或第5肋间以充分暴露肺门或胸膜顶以方便分离肺门或/和胸膜顶处粘连,肋间下切口选择第7或第8肋间以充分暴露肿瘤下半部分或/和膈肌处粘连)术式切除肿瘤,观察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术中是否损伤周围重要器官:如食管、气管、上腔静脉、肺动脉、静脉等.结果:采用胸壁双切口术式成功切除胸腔内巨大肿瘤1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1例术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2例呼吸功能不全,其他均无严重并发症;平均肿瘤直径13.3cm× 10.4cm,平均手术时间120(90~22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00(150~250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8~17)天;随访6~30个月,1例肺结核毁损肺患者术后22个月死于复发.结论:采用胸壁双切口术式可成功切除胸腔巨大肿瘤,与传统术式相比在手术操作时间、控制出血量及避免损伤胸腔内重要器官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可作为一种手术方式在胸腔巨大肿瘤外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友涛;黄淼龙;万仁平;陈翀;廖洪亮;陈慧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查对多次输血或输血小板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珠海市中心血站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100例多次输血或者输注血小板患者(次数>5次),另外选取同期首次输血或者输注血小板患者100例,采用固相凝集法进行检测血小板抗体,比较两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和不同输注次数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结果:(1)观察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50%)明显比对照组(20%)要高,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10次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明显低于11-15次组,x2=10.011,P=0.002;明显低于16次以上组,x2 =4.992,P=0.02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1-15次组比16次以上组更低,但是数据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抗体检查应用于多次输血或输血小板患者中能够有效地降低输注无效率,提高输血的安全程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刘范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型心电图(ECG)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新型ECG引导下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心静脉置管术,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静脉炎、导管堵塞、血管损伤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ECG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术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为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淑霞;张小惠;曹奕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7例,随机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胃肠蠕动开始、肠鸣音恢复、肛门自行排气时间及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蠕动开始、肠鸣音恢复、肛门自行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为5.56%,对照组为22.6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妇科腹腔镜术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降低腹胀发生率.
作者:朱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三金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脑梗死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临床护理观察.方法:收治脑梗死合并泌尿系感染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给予三金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84.44%和80.00%,经统计学分析,P>0.05,但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比对照组快(P<0.01);出院半年后经回访,观察组病情复发率为4.4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三金片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脑梗死合并泌尿系感染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消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控制病情复发.
作者:李伟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与探讨微创与传统拔牙技术在患者阻生齿拔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2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129例阻生齿拔除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A组67例,B组62例.A组采用微创拔牙技术,B组采用传统拔牙技术.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7.01%,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是91.94%,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率是20.90%,B组的不良反应率是77.42%,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微创手术拔除患者的阻生齿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可以缓解其疼痛感,减轻其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凡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自控镇痛法对剖宫产产妇术后焦虑状况及血清泌乳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行剖宫产分娩的112例孕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术后采用罗哌卡因自控镇痛,观察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自控镇痛.对比两组术后疼痛(VAS)评分、焦虑(SAS)评分及血清泌乳素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SAS评分及血清泌乳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71%与对照组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自控镇痛更利于减轻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缓解焦虑状态,进而促进泌乳素分泌,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作者:杨鸿刚;李凤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临床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分期治疗过程中,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骨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46例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后的住院时间及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如创面、骨折愈合时间等,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组患者采用经外固定支架治疗的AOFAS踝关节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如3个月、6个月后,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组患者采用经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并发症情况(8.70%,2/23)显著优于对照组(30.4%,7/23),差异显著(P<0.01).结论:临床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分期治疗过程中,经外固定支架治疗可显著改善术后各项指标的功能恢复情况,加速愈合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应广泛推广.
作者:杨展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对药物流产后子宫内胚胎残留物的诊断价值.方法:选2015年8月到2016年7月间在我院行药物流产后子宫内存在胚胎残留物的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和经腹部超声检查,并将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统计对比两组检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经阴道超声检查诊断准确率98.6%与经腹部超声检查86.4%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药物流产后子宫内胚胎残留物的诊断准确率与经腹部超声检查相比明显较高,临床运用价值更高.
作者:李治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行机械通气SAP患者74例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实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对两组患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机械通气期间的Ramasy镇静评分比例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在给药后的4h、8h和12h时的呼吸频率均较给药前低,且在给药后12h明显低于实验组.实验组在给药后4h和8h的心率明显较给药前及对照组低,对照组给药后8h心率明显较给药前低.实验组患者给药后4h和8h,以及对照组患者给药12h时的平均动脉压均较给药前低.实验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心动过缓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在SAP患者行机械通气时可达到满意镇静效果.
作者:朱建潜;施正雄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对照组(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34/35)、77.1%(27/35),差异显著(P<0.05);两组ADL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徐世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哮喘并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应用丙卡特罗、阿奇霉素进行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09月-2016年09月我院收治的哮喘并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9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n=44)采用红霉素联合盐酸丙卡特罗,研究组(n=45)采用丙卡特罗与阿奇霉素联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与常规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78%、63.63%;且研究组白细胞计数减少量较为显著,研究组住院时间较短,研究组不良反应率4.44%低于常规组的20.45%,两组具可比性(P<0.05).结论:选择丙卡特罗、阿奇霉素进行联合治疗哮喘并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杜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反应性精神障碍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07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反应性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7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反应性精神障碍31例,未发生7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术前疼痛评分、血红蛋白浓度、血钠、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全麻方面差异显著(P<0.05);经多因素分析,年龄、血红蛋白浓度、血钠、全麻为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明确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出现反应性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反应性精神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陈可锋;张炳良;许家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设计对照实验统计学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7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开腹手术对子宫肌瘤进行摘除,实验组患者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对比探讨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可有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