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荣添;王一焯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与减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234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n=117)予以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n=117)在此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后恶露量、宫缩情况、子宫大小.结果:产后2天,观察组恶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3天,观察组宫缩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5天,观察组子宫前后径、长径、横径均小于对照组(P<0.05),血性恶露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治疗对产妇子宫复旧有明显效果,能够在短时间内减少恶露量及持续时间,有助于促进子宫恢复,是切实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陆美华;李丽娟;刘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规范填写病案首页对病案质量的影响作用,并分析规范填写病案首页的对策.方法: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选我院8593份住院患者的病案进行回归性分析,根据《病历书写规范》中的相关内容对所有病案进行质量检查和分析,统计病案中存在病案首页填写及规范发生状况.结果:8593份病案中存在不规范填写病案首页1635份,占19.0%.不规范内容分类为:基本信息589份,占36.0%;诊断信息437份,占26.7%;手术信息214份,占13.1%;其他信息395份,占24.2%.结论:规范填写病案首页直接影响病案质量,临床需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提升病案首页填写质量.
作者:董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有限切开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掌骨骨折患者52例纳入分析,根据采用的内固定方式分组.克氏针内固定的患者设为克氏针组;微型钢板内固定的患者设为钢板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钢板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克氏针组的81.5%(P< 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对比不显著(P>0.05).钢板组愈合时间比克氏针组短,(P<0.05).克氏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7.0%高于钢板组的16.0%(P<0.05).结论:掌骨骨折使用有限切开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作者:王义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设计对照实验统计学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7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开腹手术对子宫肌瘤进行摘除,实验组患者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对比探讨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可有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克罗恩病的诊断治疗特点,探讨误诊规律,为正确诊断思路及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对我院近5年共收治的克罗恩病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原因,总结规律.结果:对该病认识不足,诊断思路狭窄;体格检查不仔细、不全面;小肠难检查,导致部分患者难以及时明确诊断;诊断错误致不当治疗增加诊断困难.结论:树立整体观念,全面查体,必要影像检查,可减少克罗恩病的误诊.
作者:张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局麻下胸腔镜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11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实施局麻下胸腔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胸液消失率、症状消失率、胸膜厚度、FCV以及ERV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9%,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86.8%,组间治疗效果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 0.05).结论:结核性包裹性胸膜炎予以局麻下胸腔镜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欢荣;谢福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剂量茶碱缓释片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5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予以0.1g茶碱缓释片,2次/天口服,+50/250μg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2吸/天,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50/500μ.g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2吸/天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与CAT评分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32.00%),治疗费用平均为(2248.5±312.6)元明显低于对照组(2753.7±354.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茶碱缓释片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治疗COPD,可以有效的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医疗费用,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德华;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7例,随机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胃肠蠕动开始、肠鸣音恢复、肛门自行排气时间及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蠕动开始、肠鸣音恢复、肛门自行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为5.56%,对照组为22.6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妇科腹腔镜术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降低腹胀发生率.
作者:朱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对比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92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生物型假体,对照组患者使用骨水泥型假体,对比两组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7.83%(45/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78%(3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18.3±19.1)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8± 18.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型假体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及预后均更加显著.
作者:黎泽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椎旁肌肉中注射局麻药对腰椎融合术术后镇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2例行单节段后路腰椎融合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则单纯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治疗,试验组接受伤口周围椎旁肌肉及皮下注射罗哌卡因及利多卡因混合液.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并对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进行比较;另外比较术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2、8、12、24、48小时的VAS评分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48 h内阿片类的总使用量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患者术后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腰椎后路融合术中伤口周围局部注射罗哌卡因复合液可达到静脉使用镇痛泵一样的镇痛效果,并且显著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并能明显减少术后镇痛所带来的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作者:鲁尧;林新源;黄瑞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从我院2013年1月-2016年7月的择期腹腔镜胆囊手术患者中,选取58例高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手术中予以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手术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艳;刘红权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保温护理在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100例,通过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加温保护的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体温、血清C反应蛋白、肾上腺激素、去甲肾上腺激素水平进行对比,同时让患者对环境、态度、操作、治疗效果进行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体温变化波动远远优于对照组(P<0.05),术中低体温、术后感染的发生几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的肾上腺激素和血清C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但观察组患者在此方面没有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术后各方面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满意度评分上和对照组比也较高(P<0.05).结论:保温护理能够大大降低妇科宫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的应激反应,避免低体温以及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吴艺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胸壁双切口术式在胸腔巨大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情况,为临床胸腔巨大肿瘤外科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手术参考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6例经CT测量大径≥10cm或体积占据半侧胸腔40%以上的胸腔巨大肿瘤患者,采取胸壁双切口(皮肤切口选择第6肋间,依次分离各层至肋间肌,肋间上切口选择第4或第5肋间以充分暴露肺门或胸膜顶以方便分离肺门或/和胸膜顶处粘连,肋间下切口选择第7或第8肋间以充分暴露肿瘤下半部分或/和膈肌处粘连)术式切除肿瘤,观察手术操作时间、出血量、术中是否损伤周围重要器官:如食管、气管、上腔静脉、肺动脉、静脉等.结果:采用胸壁双切口术式成功切除胸腔内巨大肿瘤16例,无手术死亡病例,1例术后发生复张性肺水肿,2例呼吸功能不全,其他均无严重并发症;平均肿瘤直径13.3cm× 10.4cm,平均手术时间120(90~22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400(150~250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8~17)天;随访6~30个月,1例肺结核毁损肺患者术后22个月死于复发.结论:采用胸壁双切口术式可成功切除胸腔巨大肿瘤,与传统术式相比在手术操作时间、控制出血量及避免损伤胸腔内重要器官方面具有巨大优势,可作为一种手术方式在胸腔巨大肿瘤外科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友涛;黄淼龙;万仁平;陈翀;廖洪亮;陈慧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对腹膜后肉瘤CT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搜集6例经病理证实腹膜后肉瘤患者的CT检查资料,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中脂肪肉瘤3例,平滑肌肉瘤1例,纤维肉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大部分肿瘤体积均较大,轮廓清楚,其中不规则形3例,类圆形3例;推挤或压迫甚至侵犯邻近结构而出现临床症状3例,无直接侵犯邻近结构而有临床症状3例.结论:腹膜后肉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螺旋CT是发现腹膜后肉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杨耀华;凡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清热养阴方治疗鼻咽癌放疗后的黏膜反应进行研究.方法:选取同所医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间收治的鼻咽癌病人8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对治疗组使用清热养阴方,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对比二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所有病患均正常完成放疗,对照组中6名病患由于出现较严重的黏膜反应而停止治疗1-2周,通过抗生素或激素调节恢复后继续完成治疗;两组患者的急性放射性粘膜反应的反应程度无明显差异;且治疗组的急性黏膜反应出现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卡氏评分在对照组之上.结论:清热养阴方能有效的缓解鼻咽癌放疗后的黏膜反应,并有效推迟反应出现的时间从而改善病患的病情.
作者:黄浩文;潘海东;林玲;林凯栓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把患者分成对照组及治疗组,两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应用厄贝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以及UAER均要低于对照组与治疗前(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4%,对照组总有效率是80%,治疗组临床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高血压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荣增;何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肠道金属支架在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80例,收取时间为2010年7月直至2016年6月期间,并将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急诊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肠道金属支架治疗,3至5天后行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2.50%,观察组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病死率与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肠道金属支架在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能减少患者痛苦,还能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手术时机,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天数,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陈奕金;王胜炳;江涛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联合阴道镜诊断早期宫颈癌(ICC)及癌前病变(CIN)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100例本院收治疑为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阴道镜检查,并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比较TVCDS联合阴道镜与TVCDS、阴道镜在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诊断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TVCDS联合阴道镜在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率方面均显著高于TVCDS(P< 0.05),且在敏感度方面显著高于阴道镜(P<0.05).结论:TVCDS联合阴道镜诊断ICC及CIN具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率,并且通过彩色多普勒图像观察宫颈形态学变化以及血流情况,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林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ICU病房内暴发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感染的原因和特点,为临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院ICU病房12例下呼吸道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病原学检测和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流行学特点进行调查,归纳并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暴发感染的原因和防控对策.结果:12例患者共采集ICU环境标本66份,病原学检测发现27份阳性标本,分离菌株及实耐药谱基本一致,进而推断此次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暴发感染为同一病原菌污染环境所致.同时调查发现,室内环境及物体表面污染、清洁消毒措施不当、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不彻底是此次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结论:ICU环境污染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隔离和治疗规范,定期对ICU环境及物品进行针对性清洁消毒是控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百挺;欧聪灵;聂美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74例糖尿病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GLU)水平、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足背动脉内径和足背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LU水平、mAlb水平、足背动脉内径和足背血流速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另外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3.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6%,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 0.05.结论:在糖尿病足患者中予以前列地尔治疗效果显著,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足背动脉血流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