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欢荣;谢福丽
目的:设计对照实验统计学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7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患者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开腹手术对子宫肌瘤进行摘除,实验组患者应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对比探讨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各项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可有效缩短术后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74例糖尿病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GLU)水平、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足背动脉内径和足背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LU水平、mAlb水平、足背动脉内径和足背血流速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另外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3.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6%,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 0.05.结论:在糖尿病足患者中予以前列地尔治疗效果显著,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足背动脉血流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研讨对象的选择采用随机抽签法,从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85例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45例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参照生活质量测评量表(QOL)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干预前,两组QOL评分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QOL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由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指标,具有较大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邹向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对比骨水泥型与生物型假体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92例,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生物型假体,对照组患者使用骨水泥型假体,对比两组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7.83%(45/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78%(3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18.3±19.1)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8± 18.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型假体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临床疗效及预后均更加显著.
作者:黎泽森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口腔显微镜在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2)治疗及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80例患者,患牙80颗,其中确诊MB2并初次治疗的有60例,MB2存在未发现导致根管治疗失败在治疗的有20例.60例患者以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在口腔显微镜下对MB2进行观察并治疗;对照组患者直视下对MB2进行观察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检查及治疗效果.20例患者同样以自愿为原则,10例在口腔显微镜下进行再治疗,10例在直视下进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MB2检出率、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口腔显微镜下再治疗从功率高于直视下再治疗,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显微镜对上颌第一磨牙MB2根管的检查及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可行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淑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行机械通气SAP患者74例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实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对两组患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机械通气期间的Ramasy镇静评分比例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在给药后的4h、8h和12h时的呼吸频率均较给药前低,且在给药后12h明显低于实验组.实验组在给药后4h和8h的心率明显较给药前及对照组低,对照组给药后8h心率明显较给药前低.实验组患者给药后4h和8h,以及对照组患者给药12h时的平均动脉压均较给药前低.实验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心动过缓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在SAP患者行机械通气时可达到满意镇静效果.
作者:朱建潜;施正雄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与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月5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在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治疗疗效及术后并发症护理.结果:患者术后3-6个月随访,完全缓解(CR)8例,部分缓解(PR) 30例,稳定(NC)9例,进展(PD)3例,总有效率76%.术后出现气胸9例,咯血或痰中带血22例,发热5例,无1例粒子移位.结论:中晚期肺癌患者应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效果明显的优点,而且通过恰当的护理,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肺癌患者生命.
作者:祝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耳内窥镜与显微镜下鼓室成型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2月我院行鼓室成型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耳内窥镜组(30例)和显微镜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气道平均听阈、气骨导差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耳内窥镜组患者气道平均听阈、气骨导差水平均低于显微镜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内窥镜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与显微镜组(91.3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窥镜下鼓室成型术在术后总体听力提高方面优于显微镜下手术,两者之间总体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方欢欣;王海滨;何伟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临床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分期治疗过程中,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骨科治疗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46例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对比患者应用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予以不同治疗方案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后的住院时间及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如创面、骨折愈合时间等,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组患者采用经外固定支架治疗的AOFAS踝关节功能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如3个月、6个月后,差异显著(P<0.05).对试验组患者采用经外固定支架治疗的并发症情况(8.70%,2/23)显著优于对照组(30.4%,7/23),差异显著(P<0.01).结论:临床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的分期治疗过程中,经外固定支架治疗可显著改善术后各项指标的功能恢复情况,加速愈合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应广泛推广.
作者:杨展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ICU病房内暴发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感染的原因和特点,为临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院ICU病房12例下呼吸道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病原学检测和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流行学特点进行调查,归纳并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暴发感染的原因和防控对策.结果:12例患者共采集ICU环境标本66份,病原学检测发现27份阳性标本,分离菌株及实耐药谱基本一致,进而推断此次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暴发感染为同一病原菌污染环境所致.同时调查发现,室内环境及物体表面污染、清洁消毒措施不当、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不彻底是此次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结论:ICU环境污染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隔离和治疗规范,定期对ICU环境及物品进行针对性清洁消毒是控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百挺;欧聪灵;聂美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90例经阴道镜活体组织检查诊断为CrN(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LEEP手术,比较阴道镜下外检和LEEP手术后的病理检查准确度,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分析研究结果得出,阴道镜检查和LEEP病理结果的准确性在74.74%,Ⅰ级准确性在69.31%,Ⅱ级在75.00%,Ⅲ级则在89.19%,LEEP术后康复率在92.63%,残留率为4.21%;复发率为3.16%.结论:在宫颈病变中,阴道镜存在自身的局限性,但LEEP术将其缺点弥补,若上述两种治疗方式结合,将会使CIN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得到极大地提高,特别是LEEP术后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因此建议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作者:李英连;陈秀萍;杨志;蔡叶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单纯骨转移瘤患者使用放射性药物治疗和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单纯骨转移瘤患者共43例,患者均接受放射性药物进行治疗,并根据疼痛程度评分分为20例对照组(疼痛存在)和23例观察组(无疼痛),将治疗前后的病灶数、免疫学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的病灶数与免疫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就治疗后的病灶数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在免疫学指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单纯骨转移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放射性药物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并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使其更加受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亮;温铁军;罗冬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胃癌患者,经随机抽签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行肠内营养,对照组实行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手术后,两组细胞免疫检测结果、体液免疫检测结果、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后实行肠内营养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情况,提高免疫功能,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
作者:王宪中;赵迎威;李冬冬;闫峰;李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60例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与临床指标变化.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取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30例)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66%(29/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25/30),经对比,研究组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后研究组的心率、QT期间(心室激动的总时间)、LVEF等指标明显比对照组显著,数据对比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效果明显,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Swenson术和Torre术在治疗先天性巨结肠方面的优缺点.方法:将40例先天性巨结肠病人按完全随机方法分成两组并分别行手术治疗:A组(Swenson术,n=20)和B组(Torre术,n=20),针对两组患者在手术中可能出现的输尿管损伤、肠扭转、肠系膜紧张等并发症,或术后早期出现的吻合口瘘、尿潴留等并发症,术后晚期出现的切口疝、污粪、大便失禁、便秘、腹泻、小肠结肠炎、粘连性肠梗阻、复发等并发症进行记录,并分别测量术前、术后1月、术后3月、术后1年时病人的肛管直肠角.结果:两组病人在术中并发症、术后早期并发症、术后晚期并发症和各时间点的肛管直肠角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术式虽然在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Torre术手术创伤更小,更体现微创外科的现代理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会迎;林忠亮;吴俊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有限切开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掌骨骨折患者52例纳入分析,根据采用的内固定方式分组.克氏针内固定的患者设为克氏针组;微型钢板内固定的患者设为钢板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钢板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克氏针组的81.5%(P< 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对比不显著(P>0.05).钢板组愈合时间比克氏针组短,(P<0.05).克氏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7.0%高于钢板组的16.0%(P<0.05).结论:掌骨骨折使用有限切开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作者:王义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提高对腹膜后肉瘤CT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搜集6例经病理证实腹膜后肉瘤患者的CT检查资料,对其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中脂肪肉瘤3例,平滑肌肉瘤1例,纤维肉瘤1例,横纹肌肉瘤1例;大部分肿瘤体积均较大,轮廓清楚,其中不规则形3例,类圆形3例;推挤或压迫甚至侵犯邻近结构而出现临床症状3例,无直接侵犯邻近结构而有临床症状3例.结论:腹膜后肉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螺旋CT是发现腹膜后肉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杨耀华;凡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根据其自主选择意愿分为观察组(n=165)和对照组(n=187).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降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SF-36评分显著增加,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小于对照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SF-36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及保健能力,控制血压,改善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黄碧波;姜蔓;沈兰秀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9月经本院经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32例进行研究,作为观察组,与同期经传统腰背部正常切口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过往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状况、术后治疗效果、术后6个月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出血量和引流量,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伤锥前缘高度、伤椎后凸角和Cobb角度数,术后均得到相应改善,两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障碍程度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与传统腰背部正常切口手术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但经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能够降低患者损伤程度,降低出血量及引流量,使患者更快恢复,减少住院时间,也降低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佳武;陈亚洲;李贵坚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联合空心钉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手术治疗三踝骨折患者60例,均采用解剖型锁定接骨板联合空心钉固定治疗.随访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足踝AOFAS评分评分以及骨折复位、愈合情况,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术后60例患者通过完善影像学资料,并按照Burwell Chamley评价标准,所有患者复位良好.随访6个月后所有患者骨折愈合良好,X射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或消失,骨折处皮质有连续性骨痂生长.患者治疗前疼痛VAS评分和足踝AOFAS评分为(6.19±0.23)和(42.01±8.76);术后6个月分别为(2.78±0.48)和(84.03±7.30),各个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型锁定接骨板联合空心钉固定治疗三踝骨折,术后骨折复位良好,愈合率较高,并且有利于疼痛缓解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康波;王自力;丁韶龙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