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霞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7例,随机为观察组54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行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个体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胃肠蠕动开始、肠鸣音恢复、肛门自行排气时间及腹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胃肠蠕动开始、肠鸣音恢复、肛门自行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发生率为5.56%,对照组为22.64%,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妇科腹腔镜术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胃肠蠕动功能恢复,降低腹胀发生率.
作者:朱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进行预防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收治的116例行机械通气患儿资料,按护理方法设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前者行常规护理,后者行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相关临床指标及VAP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相关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AP发生率10.34%低于对照组25.86%(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对预防早产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可改善临床相关指标,降低VAP发生率,具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莲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哮喘并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应用丙卡特罗、阿奇霉素进行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09月-2016年09月我院收治的哮喘并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89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n=44)采用红霉素联合盐酸丙卡特罗,研究组(n=45)采用丙卡特罗与阿奇霉素联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与常规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78%、63.63%;且研究组白细胞计数减少量较为显著,研究组住院时间较短,研究组不良反应率4.44%低于常规组的20.45%,两组具可比性(P<0.05).结论:选择丙卡特罗、阿奇霉素进行联合治疗哮喘并发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作者:杜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非医学类本科生对于心肺复苏术(CPR)急救知识需求和认知现状,探索并建立相应的培训模式.方法:针对124名大学生进行CPR相关知识和需求的问卷调查,再采用多媒体教学+模拟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并加以考核.结果: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仅有9.68%大学生知道CPR的定义,超过80%大学生对CPR的操作流程不清楚;77.6%的大学生愿意实施院外CPR;96.8%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学习并掌握CPR的知识和技能;95%的大学生表示愿意将所学CPR知识和技能向周围人传播;62.9%大学生认为CPR培训课程应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经过培训,有106名学生掌握了CPR技能.结论:大学生对CPR相关知识普遍缺乏,但有较强的学习意愿,在大学开展心肺复苏培训技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现场急救能力,并学以致用,迅速推广并普及全民CPR技能.
作者:蔡伟红;焦志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分组.常规组用阿托品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救治.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24小时后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血清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患者肺部感染、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跟常规组比较,治愈率更高,P< 0.05;试验组相较于常规组24小时后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更高,血清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更短,P< 0.05;试验组相较于常规组肺部感染、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0.05.结论: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缩短血清胆碱酯酶复常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林秋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其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儿予以感染性肺炎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患儿其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相关临床指标水平及临床疗效,并记录2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①2组患儿治疗后其TNF-α、IL-6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并且观察组降低程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患儿其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患儿其临床总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P<0.05);④2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10.71% VS 7.14%)无差异(P>0.05),且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和一定的安全性.
作者:钟志远;唐建平;吴艳红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耳内窥镜与显微镜下鼓室成型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中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6年2月我院行鼓室成型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耳内窥镜组(30例)和显微镜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听力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气道平均听阈、气骨导差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耳内窥镜组患者气道平均听阈、气骨导差水平均低于显微镜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内窥镜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与显微镜组(91.3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内窥镜下鼓室成型术在术后总体听力提高方面优于显微镜下手术,两者之间总体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作者:方欢欣;王海滨;何伟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对照组(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34/35)、77.1%(27/35),差异显著(P<0.05);两组ADL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徐世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产科门诊建卡的128例妊娠妇女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6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设为甲减组,将64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几率.结果:甲减组孕妇的FT3、FT4以及TSH水平与甲状腺激素参考值以及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甲减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是28.13%,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是9.38%,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具有一定相关性,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合并糖尿病几率会显著增加,存在正相关关系.
作者:骆雪蓉;许韶荣;赵志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有限切开微型钢板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掌骨骨折患者52例纳入分析,根据采用的内固定方式分组.克氏针内固定的患者设为克氏针组;微型钢板内固定的患者设为钢板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结果:钢板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克氏针组的81.5%(P< 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总出血量对比不显著(P>0.05).钢板组愈合时间比克氏针组短,(P<0.05).克氏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37.0%高于钢板组的16.0%(P<0.05).结论:掌骨骨折使用有限切开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疗效优于克氏针内固定治疗.
作者:王义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ICU病房内暴发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感染的原因和特点,为临床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我院ICU病房12例下呼吸道感染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病原学检测和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流行学特点进行调查,归纳并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暴发感染的原因和防控对策.结果:12例患者共采集ICU环境标本66份,病原学检测发现27份阳性标本,分离菌株及实耐药谱基本一致,进而推断此次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暴发感染为同一病原菌污染环境所致.同时调查发现,室内环境及物体表面污染、清洁消毒措施不当、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不彻底是此次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结论:ICU环境污染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主要原因,严格执行多重耐药菌隔离和治疗规范,定期对ICU环境及物品进行针对性清洁消毒是控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有效手段.
作者:陈百挺;欧聪灵;聂美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电切环止血加术后停留气囊导尿管牵拉对减少手术出血等并发症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肾结石病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停留普通肾造瘘管组;Ⅱ组,停留气囊导尿管牵拉组;Ⅲ组,术中电切环止血加术后停留气囊导尿管牵拉组.对结石大小、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是否出现肾周血肿等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手术在结石大小、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24小时血红蛋白变化值、术后发生肾周血肿上Ⅲ组与Ⅰ组、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中电切环止血加术后停留气囊导尿管牵拉能减少手术出血量等并发症,值得推荐.
作者:张增强;吴锡坤;刘志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型颅脑损伤急救阶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0例由于高空坠物或车祸造成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方法,观察组则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所需的急救时间,急救费用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经统计比较分析,观察组的急救时间和急救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也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为患者的抢救争取有利的时间,减少患者的急救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和心理负担,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林五珍;陈剑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与减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我院就诊的234例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n=117)予以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n=117)在此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后恶露量、宫缩情况、子宫大小.结果:产后2天,观察组恶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产后3天,观察组宫缩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5天,观察组子宫前后径、长径、横径均小于对照组(P<0.05),血性恶露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敷贴治疗对产妇子宫复旧有明显效果,能够在短时间内减少恶露量及持续时间,有助于促进子宫恢复,是切实可行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陆美华;李丽娟;刘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式对其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2例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研究组治疗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其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9.6±6.4)分和(72.8±5.5)分,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均无复发和转移,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75% (P<0.05).结论:胃癌患者临床治疗应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赖奋飞;佘小琛;刘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Lynch缝合术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优势,探讨其应用前景.方法:针对剖宫产术中发生宫缩乏力性大出血的治疗措施,选取30例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Lynch缝合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30例采用传统止血方法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有效控制出血时间、术后24小时出血量及子宫切除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B-Lynch缝合操作简单、花费少、疗效确切、成功率高,可快速控制术中大出血,降低出血量,且能够有效避免子宫切除,值得推荐.
作者:欧阳正茹;郭琦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椎旁肌肉中注射局麻药对腰椎融合术术后镇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2例行单节段后路腰椎融合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则单纯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治疗,试验组接受伤口周围椎旁肌肉及皮下注射罗哌卡因及利多卡因混合液.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并对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进行比较;另外比较术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2、8、12、24、48小时的VAS评分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48 h内阿片类的总使用量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患者术后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腰椎后路融合术中伤口周围局部注射罗哌卡因复合液可达到静脉使用镇痛泵一样的镇痛效果,并且显著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并能明显减少术后镇痛所带来的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作者:鲁尧;林新源;黄瑞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疝气患儿展开小切口手术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对照研究50例于2013年11月-2016年11月因出现疝气而进入本院普通外科的患儿,25例A组术中展开小切口技术,25例B组则展开传统手术方案,术后给予两组疗效及其并发症发生率展开比较.结果:25例A组有效率96.00%(24/25),52例B组为72.00%(18/25),P<0.05;A组病例中有1例(4.0%)出现并发症,同时B组中有7例(28.00%),P< 0.05.结论:当疝气患儿接受手术时,通过展开小切口方案,在提升疗效的同时,可避免并发症发生.
作者:杨肖邦;江均良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重症急性胰腺炎行机械通气患者镇静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医学科行机械通气SAP患者74例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7例.实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治疗,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镇静治疗,对两组患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机械通气期间的Ramasy镇静评分比例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在给药后的4h、8h和12h时的呼吸频率均较给药前低,且在给药后12h明显低于实验组.实验组在给药后4h和8h的心率明显较给药前及对照组低,对照组给药后8h心率明显较给药前低.实验组患者给药后4h和8h,以及对照组患者给药12h时的平均动脉压均较给药前低.实验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心动过缓发生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在SAP患者行机械通气时可达到满意镇静效果.
作者:朱建潜;施正雄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不同病因学亚型患者血浆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收治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其大面积脑梗死及非大面积脑梗死状况、病因学分型、病情程度分别分组研究,比较患者的HCY水平,并分析不同病因分型急性脑梗死、急性脑梗死病程的血浆HCY水平.结果:经过观察分析发现,LAA亚型急性脑梗死其血浆HCY含量较高,而其他亚型含量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相比,大面积脑梗死患者HCY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越重的患者其HCY水平也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发现,不同病因急性脑梗死与血浆HCY含量有关,且急性脑梗死病情、梗死面积与血浆HCY水平呈正相关.
作者:刘凤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