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龙;刘玉生;刘小容;陈可琼;高雁
目的:研究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7月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分组.常规组用阿托品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救治.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24小时后血清胆碱酯酶水平、血清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患者肺部感染、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跟常规组比较,治愈率更高,P< 0.05;试验组相较于常规组24小时后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更高,血清胆碱酯酶恢复正常时间更短,P< 0.05;试验组相较于常规组肺部感染、中间期肌无力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 0.05.结论:长托宁联合血液灌流救治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水平,缩短血清胆碱酯酶复常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林秋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应用不同手术方式对其临床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32例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患者,研究组治疗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照组应用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比较其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9.6±6.4)分和(72.8±5.5)分,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均无复发和转移,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75% (P<0.05).结论:胃癌患者临床治疗应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有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赖奋飞;佘小琛;刘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医院2013年8月到2016年5月期间诊治的哮喘患者中抽取88例作研究对象并遵循随机抽样原则分组,对照组(n=44)应用茶碱控释片治疗,治疗组(n=44)则在使用茶碱控释片基础上加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肺功能变化.结果:①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是97.73%,高于对照组的79.55%;②治疗组用力呼气容积是(2.15±0.21)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4±0.23)L(P<0.05).结论: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值得借鉴.
作者:王玉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椎旁肌肉中注射局麻药对腰椎融合术术后镇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82例行单节段后路腰椎融合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则单纯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镇痛治疗,试验组接受伤口周围椎旁肌肉及皮下注射罗哌卡因及利多卡因混合液.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不同时间段的VAS评分,并对两组患者术后48 h内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进行比较;另外比较术后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2、8、12、24、48小时的VAS评分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48 h内阿片类的总使用量低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患者术后头晕、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腰椎后路融合术中伤口周围局部注射罗哌卡因复合液可达到静脉使用镇痛泵一样的镇痛效果,并且显著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量,并能明显减少术后镇痛所带来的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作者:鲁尧;林新源;黄瑞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老年胃癌患者,经随机抽签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行肠内营养,对照组实行肠外营养,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手术后,两组细胞免疫检测结果、体液免疫检测结果、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后实行肠内营养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营养情况,提高免疫功能,促使患者及早获得康复.
作者:王宪中;赵迎威;李冬冬;闫峰;李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胺碘酮治疗60例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与临床指标变化.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取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研究组(30例)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6.66%(29/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3.33%(25/30),经对比,研究组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后研究组的心率、QT期间(心室激动的总时间)、LVEF等指标明显比对照组显著,数据对比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效果明显,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伴行导丝技术在冠状动脉慢性钙化病变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冠状动脉慢性钙化病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介入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进行伴行导丝技术(Buddy wire technique,BWT),对照组进行传统PCI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死亡、再发心梗、室颤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伴行导丝技术在冠状动脉慢性钙化病变中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治疗效果和较高治疗安全性.
作者:王晓群;黄燕妮;李绪洪;吴少文;吴伟婷;马剑锋;卢帆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实验组(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对照组(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1%(34/35)、77.1%(27/35),差异显著(P<0.05);两组ADL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徐世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规范填写病案首页对病案质量的影响作用,并分析规范填写病案首页的对策.方法:于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选我院8593份住院患者的病案进行回归性分析,根据《病历书写规范》中的相关内容对所有病案进行质量检查和分析,统计病案中存在病案首页填写及规范发生状况.结果:8593份病案中存在不规范填写病案首页1635份,占19.0%.不规范内容分类为:基本信息589份,占36.0%;诊断信息437份,占26.7%;手术信息214份,占13.1%;其他信息395份,占24.2%.结论:规范填写病案首页直接影响病案质量,临床需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提升病案首页填写质量.
作者:董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在颌骨囊肿手术前根管治疗中分别采用不同锥度牙胶垂直加压充填的治疗疗效及价值.方法:选择颌骨囊肿手术前,其前牙区或前磨牙区需要进行根管治疗的病例,常规进行protaper镍钛机动器械的根管预备后,分别选用02锥度牙胶尖、06锥度牙胶尖、protaper镍钛旋转器械专用大锥度牙胶尖进行根管充填并进行有效的冠方封闭.拍摄术后X片和2年复诊X线片,比较三组患牙根充质量和2年后成功率.结果:各组患牙根充质量和2年后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大锥度牙胶尖可明显缩短治疗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医患的疲劳程度,值得应用.
作者:刘宇;冯炼;孙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分析珠海市平沙地区妇女对宫颈癌及HPV(高危性人乳头瘤病毒)认知程度.方法:于2016年5月1日至31日在珠海市平沙地区抽取21~ 60岁妇女2298名进行宫颈癌及HPV认知程度问卷调查.采用一对一当场填写,整群抽样的方式.结果:年龄段分组中,21-29岁认知程度> 30-39岁>40-49岁>50-60岁,差异显著(P<0.05);文化程度分组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组的认知程度高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颈癌及HPV知识的宣传能有效提高了珠海市平沙地区妇女的认知程度,其中21岁至39岁高中以上妇女对宫颈癌及HPV知识的认知程度较高;而40岁以上初中以下的妇女对宫颈癌及HPV认知程度明显不够,仍需进一步加强宣传.
作者:李萍;杨雪慧;潘新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于我院心血管科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83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所以患者依据指南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41例加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组42例则联合瑞舒伐他汀及曲美他嗪.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Fib)、血浆粘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指标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血脂水平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Fib、血浆粘度、TC、LDL-C、TG水平均降低,LVEF则显著升高,但治疗组改善均更显著,且总有效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更好地改善心脏功能及血粘度,值得推广.
作者:丁友芳;祝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74例糖尿病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病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GLU)水平、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足背动脉内径和足背血流速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LU水平、mAlb水平、足背动脉内径和足背血流速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另外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3.0%,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6%,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明显,P< 0.05.结论:在糖尿病足患者中予以前列地尔治疗效果显著,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足背动脉血流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红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小剂量茶碱缓释片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50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患者予以0.1g茶碱缓释片,2次/天口服,+50/250μg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2吸/天,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50/500μ.g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2吸/天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指标与CAT评分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32.00%),治疗费用平均为(2248.5±312.6)元明显低于对照组(2753.7±354.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茶碱缓释片和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治疗COPD,可以有效的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医疗费用,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德华;李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肠道金属支架在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80例,收取时间为2010年7月直至2016年6月期间,并将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急诊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肠道金属支架治疗,3至5天后行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7.5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2.50%,观察组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病死率与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肠道金属支架在结直肠癌并梗阻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不仅能减少患者痛苦,还能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手术时机,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天数,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陈奕金;王胜炳;江涛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新会区连续3年学龄前儿童屈光筛查情况的变化,以便探讨儿童眼保健的工作策略.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我院使用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对城区幼儿园在读的3~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屈光检查,对3年来屈光异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屈光筛查异常发生率2014年32.62%,2015年27.71%,2016年22.78%,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屈光度异常组成中以散光为主.结论:学龄前儿童视力问题不容忽视,儿童眼保健工作需要普及到儿童生活的各方面.
作者:黄锐赞;卢艳霞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观察胺碘酮在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选取82例并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其中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41例则加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6.90%)远远高于对照组(52.38%),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39%)明显高于观察组(7.32%),两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对急诊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傅海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产科门诊建卡的128例妊娠妇女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6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设为甲减组,将64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孕妇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几率.结果:甲减组孕妇的FT3、FT4以及TSH水平与甲状腺激素参考值以及对照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甲减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是28.13%,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是9.38%,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与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具有一定相关性,妊娠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合并糖尿病几率会显著增加,存在正相关关系.
作者:骆雪蓉;许韶荣;赵志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型心电图(ECG)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技术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我院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新型ECG引导下进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心静脉置管术,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静脉炎、导管堵塞、血管损伤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ECG引导中心静脉置管术可有效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为显著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淑霞;张小惠;曹奕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6年9月经本院经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32例进行研究,作为观察组,与同期经传统腰背部正常切口手术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过往临床资料,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状况、术后治疗效果、术后6个月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出血量和引流量,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伤锥前缘高度、伤椎后凸角和Cobb角度数,术后均得到相应改善,两组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障碍程度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与传统腰背部正常切口手术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但经肌间隙入路手术治疗能够降低患者损伤程度,降低出血量及引流量,使患者更快恢复,减少住院时间,也降低患者术后腰背部疼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佳武;陈亚洲;李贵坚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