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例RARS-T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钟雯婷;李海亮

关键词:RARS-T, 文献复习
摘要: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及血小板显著增多(Refractory anaemia with ring sideroblasts associated with marked thrombocytosis,RARS-T),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它结合了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MDS)的特点,是一个罕见疾病.2011年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第四版中仍将RARS-T定为暂定疾病.RARS-T此病不仅诊断困难,而且病例数太少,目前缺乏统一的临床治疗方法.现报道我科2013年收治的2例RARS-T患者.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患者化疗使用PICC置管的护理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对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医治的60例肿瘤化疗患者,将置中心静脉导管前(静脉留置针)作为对照组,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后作为实验组,两组在穿刺点的上方给予药物敷贴等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静脉炎、药物外渗、导管堵管等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能够有效预防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静脉炎、药物外渗、导管堵管等并发症,能够有效保护上肢静脉,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张金花;田万莲;林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妇科病房护理人员使用对讲机联络的应用成效

    目的:探讨妇科病房护理人员使用对讲机的实践成效.方法:为妇科病房护理人员配备对讲机10台,比较实施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办公班护士医嘱处理缺陷发生次数.结果:使用对讲机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提高;医嘱处理缺陷发生次数减少.结论:在妇科病房使用对讲机,增进了护理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提高了工作质量.

    作者:罗艳;候良;廖爱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腮腺动态显像评价适行调强放疗后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的临床价值

    目的:应用腮腺动态显像评价适行调强放疗对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的损害程度.方法:对103例临床确诊为鼻咽癌的患者,在进行适行调强放疗前l周内行腮腺动态显像检查,患者在完成首疗程放疗后1周内再次进行一次腮腺动态显像检查,比较放疗前后腮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患侧腮腺放疗前、放疗后摄取率分别为4.02%、2.13%,排泄率分别为68.37%、19.28%;健侧腮腺放疗前、放疗后摄取率分别为4.26%、2.18%,排泄率分别为69.35%、19.41%.腮腺摄取率和排泄率在放疗后明显下降.结论:腮腺动态显像能很好的评价适行调强放疗对鼻咽癌患者腮腺功能的损害程度.

    作者:黄谋清;张水香;曾小建;陈华;刘臻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灾害脆弱性分析在南昌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供应室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灾害脆弱性分析在南昌市某三级医院供应室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江西省南昌市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消毒供应室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以风险预防改进措施实施前(2014年3月~2015年3月)为对照组,实施后(2015年4月~2016年4月)为观察组.由20个相关专家组成风险管理团队,运用Kaiser模型的风险评估矩阵结合灾害脆弱性分析评估方法对医院供应室面临的各种潜在危害加以识别,进行风险评估和排序,针对排名前5位的风险事件进行RCA根因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改进措施,比较实施前后风险值排序前5位的危害相关风险值.结果:通过灾害脆弱性分析,计算RISK值,干预前医院供应室管理面临危险事件的前5位风险排序依次为脉动蒸汽压力灭菌器故障(45.50%)、锐器刺伤(43.94%)、低温等离子体蒸汽灭菌器故障(43.63%)、蒸汽泄漏(35.96%)、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故障(34.40%);通过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干预后这5个事件的危害相关风险值较干预前均呈下降趋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Kaiser模型的风险评估矩阵结合灾害脆弱性分析评估方法分析消毒供应室的内外潜在风险和薄弱的环节,并根据RCA根因分析法制定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能明显降低消毒供应室的风险值,同时也提高了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知识技能及工作自觉性,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黎明;魏清风;谢志芬;魏彩芳;魏伟玲;夏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7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S)是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自身消化所产生的局部炎性反应.临床可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ild acute pancreatitis,M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s,SAP),轻症急性胰腺炎较多见,以胰腺水肿为主,呈自限性;而后者病情危重,胰腺出血坏死,病死率达36%~50%.

    作者:魏彩芳;魏舵秀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良性肿瘤的研究现状

    简述经皮微波消融术(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PMWA)在良性肿瘤方面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通过文献检索、分析概述PMA在甲状腺良性结节、肝脏血管瘤、肾脏错构瘤、子宫肌瘤等良性肿瘤的治疗疗效及其并发症,为进一步展开良性肿瘤PMWA标准化、规范化治疗提供文献依据.

    作者:赖小强;吴源兵;王祥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重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肺部超声与CT影像的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运用于重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诊断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纳入重症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0例,均先进行肺部CT明确肺部感染诊断,后行肺部超声检查,并记录两者数据进行比较,比较肺部超声检测方法结果的正确率、误诊率与漏诊率.结果:对重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检查结果比较显示在疾病准确率、误诊率与漏诊率等方面CT与肺部超声检测结果相近.结论:肺部超声能够为临床诊断重症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提供科学诊断依据,对重症患者应用肺部超声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罗来辉;邹芳;赖泉江;韩家裕;王齐芳;谢东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主动干预式优质护理在老年高干病房的运用及效果评价

    目的:通过主动干预式优质护理,促进老年高干患者心情愉悦,改善其焦虑及抑郁的心理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的30例老年高干患者,通过医护人员为时一年的主动干预式沟通交流,阶段性的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及焦虑及抑郁量表,对结果进行总结,并持续改进,评价患者的终满意度及心理状况.结果:老年患者心理问题有一定程度的改善,患者满意度也有显著的上升.结论:主动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不但有利于医护人员顺利实施治疗和护理,也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同时提高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作者:黄小蓉;李宝香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PFNA与半髋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PFNA与半髋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PFNA内固定组和半髋置换组,均为48例.PFNA内固定材料选用AOPFNA内固定系统,半髋置换选用史赛克公司人工股骨头翻修假体.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18个月Harris评分均有差异(P<0.05),PFNA内固定组术中出血较少,手术时间较短,半髋置换组术中出血较多,手术时间较长,术后18个月Harris评分PFNA内固定组高于半髋置换组.两组住院时间无差异(P>0.05).结论:PFNA内固定组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半髋置换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疗效满意.

    作者:郑天胜;陈金财;刘午阳;黄为民;何春耒;钟艳春;刘禄林;叶勇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了解特发性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idiopathic 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IHES)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诊治水平.方法:以1例IHES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患者外周血、骨髓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且以嗜酸性中晚幼粒为主,诊断IHES,经泼尼松30 mg bid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IHES的诊断是一排除性诊断,血象、骨髓象、FIP1L1/PDGFRA基因的检查对其鉴别有重要价值,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能有效控制病情.

    作者:辛柳燕;钟思思;刘爱飞;陈懿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化痰法结合补气、活血法促进肝星状细胞系HSC-T6凋亡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化痰法结合补气、活血法对肝星状细胞系HSC-T6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相关凋亡蛋白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相关化痰法药物血清,采用MTT法检测各组含药血清对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法,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Bcl-2、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MTT结果表明化痰法结合补气、活血法可有效抑制肝星状细胞HSC-T6的增殖;Annexin V/PI双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化痰法结合补气、活血法可以促进HSC-T6细胞凋亡: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化痰法结合补气、活血法能降低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且Bcl-2/Bax明显下降.结论:化痰法结合补气、活血法可通过抑制Bcl-2蛋白表达、促进Bax蛋白表达来诱导HSC-T6细胞凋亡,进而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宋春花;张志花;陈涛;黄志华;常欣峰;尹宝;陈荟瀛;周海倩;韩立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CT引导下弯针脊神经后支射频术治疗颈椎轴性痛有效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弯针脊神经后支射频术治疗颈椎轴性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39例颈椎轴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行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术治疗,B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随访期为半年.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疼痛变化及疗效,并观察相关并发症.结果:A组射频部位主要为颈2~颈5,其中74例开展同侧或双侧相邻2支节段射频热凝术(62.18%).VAS评分对比,A组术后各观察点均较术前有显著降低(P<0.01),B组术后均较术前有显著降低(P<0.01),A组术后各观察点均较B组有显著降低(P<0.01);术后180 d随访,A组优良率和有效率为87.39%、96.63%,B组为23.89%、47.79%.13例患者术后出现手术节段脊神经后支支配区域范围、形态不等的皮肤浅感觉轻度下降,发生率17.57%.结论:CT引导下的弯针射频手术治疗颈椎轴性痛具有定位精确、操作安全、有效、见效快及不良反应较少的优势.

    作者:杨俊;钟琼;付敏;陈新荣;温新院;刘勇;吴韵;魏俊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小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和发展

    神经病理性痛是一种慢性疼痛综合征,其病理机制比较复杂,小胶质细胞与神经病理性痛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小胶质细胞参与神经病理性痛发生发展的相关信号通路和关键信息分子的角度来探讨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病机制.

    作者:王英;黄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藻酸盐银离子敷料联合rb-bFGF在肠造口粘膜皮肤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总结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联合rb-bFGF在肠造口皮肤粘膜分离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我科住院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感染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rb-bFGF,贝复新)填充创面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用凡士林油纱填塞创面治疗.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创面换药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离子藻酸盐敷料联合rb-bFGF能更快治愈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减轻患者创面疼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轻护理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张凤英;吴莲香;刘月泉;段珍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瘢痕子宫妊娠中晚期引产方式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妊娠的中晚期引产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6例因母体因素或胎儿异常原因行引产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尔、米非司酮联合水囊,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方法,选择同期非疤痕子宫引产者224例,将引产方法相同的疤痕子宫与非疤痕子宫进行比较,对比其产程、产后出血、引产成功率、产后清宫率.结果:56例剖宫产术后半年后妊娠的瘢痕子宫引产分别采用上述3种方法,同种引产方法比较,疤痕子宫与正常子宫引产时间、产后出血、清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水囊引产组出现1例重度胎盘早剥,瘢痕子宫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组出现l例子宫破裂.结论:米非司酮联合水囊或利凡诺尔引产均适用于剖宫产术后半年以上瘢痕子宫妊娠的中晚期引产;妊娠中期瘢痕子宫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安全性较大,但对于孕晚期瘢痕子宫引产需慎重.

    作者:严春华;郑云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可致脑供血不足,影响患者预后.星状神经节阻滞术通过阻滞颈部交感神经,减少缩血管神经递质含量的释放,从而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管痉挛患者的症状,是一种简易、安全、有效的神经阻滞方法.本文就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吴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2例RARS-T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

    难治性贫血伴环形铁粒幼细胞及血小板显著增多(Refractory anaemia with ring sideroblasts associated with marked thrombocytosis,RARS-T),是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它结合了骨髓增殖性肿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MPN)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MDS)的特点,是一个罕见疾病.2011年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第四版中仍将RARS-T定为暂定疾病.RARS-T此病不仅诊断困难,而且病例数太少,目前缺乏统一的临床治疗方法.现报道我科2013年收治的2例RARS-T患者.

    作者:钟雯婷;李海亮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输液管固定带固定留置鼻胃管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采用输液管固定带固定留置鼻胃管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6月~2015年6月留置鼻胃管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3M绢丝胶布固定留置鼻胃管,试验组使用输液管固定带固定留置鼻胃管.分析两种固定方法的鼻胃管移位、脱管、局部皮肤受损、患者的舒适度.结果:输液管固定带固定法鼻胃管移位、脱管率低,局部皮肤受损轻,患者舒适度好、依从性高.结论:输液管固定带固定留置鼻胃管的方法可有效地固定留置鼻胃管,减少了鼻胃管移位、脱管,对局部皮肤无损伤,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患者更易接受,而且制作方法简单、取材容易、经济环保,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陈勇莲;邓伍秀;揭满荣;钟丽莹;叶慧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220例临床及药敏分析

    目的:总结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发病的影响因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结果:3岁以下儿童为好发人群,39例患儿发病前有明显诱因,178例临床标本培养,有12例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20例患者经抗生素治疗均痊愈.结论:金黄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好发于3岁以下儿童,大部分病例无法找到明确诱因,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一代、二代头孢类抗生素疗效好.

    作者:尤聪;卢井发;陈晓明;叶小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MMP2、MMP9和VEGF在婴幼儿型血管瘤中的研究进展

    婴幼儿型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是小儿常见的良性肿瘤,可造成患儿局部组织结构破坏,引起皮肤破溃出血,引发畸形、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甚至威胁患儿生命.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研究证实细胞外基质蛋白、细胞因子等在婴幼儿型血管瘤增生、消退的机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的探讨肿瘤微环境在婴幼儿型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对MMP-2、MMP-9和VEGF在婴幼儿型血管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叶晓星;肖海;刘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