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萍;顾海燕;朱青;王瑞国
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肿块临床检查诊断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自2016年1月-2016年10月的乳腺肿块患者中随机抽取出320例,所有患者分别使用二维超声进行影像检查和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影像检查,通过手术病例检查两组患者的良、恶性肿块状况,对比两组检查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特异度是96.0%、敏感度是97.7%、准确度是68.4%;二维超声检查的特异度是70.0%、敏感度是63.6%、准确度是5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乳腺肿块临床检查诊断效果良好,诊断价值高.
作者:杜慕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不同初始剂量氯吡格雷应用于老年NSTEMI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老年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给予这60例患者有效分组,对照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300mg氯吡格雷初始剂量治疗;干预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600mg氯吡格雷初始剂量治疗,对这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胸痛发作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干预组患者共有2例出现并发症,占6.7%,对照组有7例出现并发症,占23.3%,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发生干预组的胸痛发作次数差值与发作持续时间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经过为期1个月的治疗,干预组共有28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仅有20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66.7%,差异较大(P<0.05),有一定的统计学价值.结论:对老年NSTEMI患者给予高初始剂量氯吡格雷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胸痛症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医学中得以广泛地推广应用.
作者:向东贤;韩英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3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160例非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血常规检验以及肺炎支原体检测,分析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肺炎支原体关系,并将确诊为支原体感染的咳嗽哮喘患儿随机分为研究A组(38例)和B组(38例),分别采取常规治疗以及常规治疗加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比较其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76例,对照组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32例,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研究B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研究A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与肺炎支原体具有重要相关性,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治产生重要影响,临床上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以便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邓镜业;张凤梨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个体化6+X针穿刺与常规常规传统6针穿刺法对前列腺癌(Pc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6例临床怀疑前列腺癌患者进行首次穿刺活检,其中126例患者接受了个体化6+X针穿刺方案,作为治疗组.110例患者接受了常规6针穿刺方案,作为对照组.结果:应用个体化6+X针穿刺方案和常规6针穿刺方案的两组患者癌症检出率分别为46.03%、36.36%,个体化穿刺方案较6针穿刺方案的癌症检出率提高了9.67%,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并发症如发热,血便、血尿,两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每人穿刺针数两组比较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腺个体化6+X针穿刺方案较前列腺常规6针穿刺方案提高了前列腺癌阳性检出率,减少了穿刺针数,但并发症并没有增加,值得推广.
作者:史建华;刘瑞强;尹茂轩;杨帮东;魏亚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食品安全标准在稽查办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文献复习分析国内为食品安全标准的法律法规,研究食品安全标准在实际稽查工作中的应用.结果:我国食品安全标准是稽查办案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正确运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手段和水平的依据,但该标准也存在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结论:食品安全标准具有规制性、对有限风险的容忍性、利益协调性及强制执行性等特点,运用食品安全标准发现、查处食品违法案件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辛明霞;封燚;高艳海;邱艳敏;刘晓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量化考核对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随机选取的30例手术室患者,研究时间为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研究对象分类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纳入15例患者.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对策上,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的基础上行量化考核,统一分析两组患者的终护理指标.结果:在护理质量评价上,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有效率明显更为理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量化考核能够较好提高护理质量,改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能力及责任意识,提高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陈雅卓;王艳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研究复元明目汤联合电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6年5月于就诊的视神经萎缩患者共108例(眼),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均为54人(眼).对54名观察组患者予以复元明目汤联合电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患者的视力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的患者的视力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视野平均缺损差异和治疗前后VEPP100波潜伏期差异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萎缩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复元明目汤联合电针治疗,可有效提升患者视力、降低视野平均缺损、缩短VEPP100波潜伏期,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汤昕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微课在供应室教学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接收88位护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培训,观察组采用微课培训,对比两组理论知识考核得分及教学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后两组理论知识考核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培训后理论知识考核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满意度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7.311,P<0.05).结论:将微课应用于供应室教学培训中可提高护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提高其满意度.
作者:施玉华;梁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镇静镇痛下进行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进行探究.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实行臂丛神经阻滞手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他们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实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试验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进行镇静镇痛,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及警觉/镇静(OAA/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阻滞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麻醉阻滞持续时间以及镇痛持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手术前试验组患者的HR、MAP以及OA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手术中及手术结束时试验组的HR、MAP以及OA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布托啡诺对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应用中进行推广.
作者:郝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利用两种不同抗甲状腺药物对甲亢进行治疗,分析两种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20例甲亢患者分成A组(甲巯咪唑MMI组)与B组(丙硫氧嘧啶PTU组)各60例,分别在症状控制期、减药期、维持期进行复查,随诊观察2年的时间,对比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MMI组高代谢症状控制时间、甲状腺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PTU组,MMI组患者共有26例患者在2年内停药,PTU组共17例患者在2年内停药,P<0.05,MMI组患者经常漏服药的病例数是3例,PTU组是8例,MMI组明显少于PTU组,此外,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但PTU组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明显高于MMI组.结论:MMI、PTU治疗甲亢均有效,利用MMI治疗TSH恢复更快、临床症状控制效果更好,停药更早,整体疗效更好.
作者:徐玉凤;梁勇前;冯耀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7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10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患者,观察组6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西药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式,两组均进行一周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总的有效率为68.18%,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总的有效率为95.16%,两组患者经过对比治疗之后效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丁长文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9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前、后焦虑程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程度显著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各项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作者:郄莹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n=40)和常规组(n=40),对联合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常规组患者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眼压、视力、治疗总有效率与常规组相比明显较优,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杨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对孕前超重肥胖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预防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4年12月-2016年12月,选择在本市三甲医院治疗的孕前超重肥胖孕妇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常规组各4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孕妇在妊娠中期的空腹血糖(FBG)低于常规组,且糖尿病的发生率及体重质量的增加远低于常规组,P<0.05.此外,实验组孕妇的妊娠结局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针对孕前超重肥胖孕妇给予综合护理预防干预措施对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有效控制血糖及改善妊娠结局的疗效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瑞霞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医院战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1月-2015年11月医院战略管理情况进行研究,其中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采用常规管理方法,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开展PDCA循环管理,比较常规管理期间和PDCA循环管理期间的门诊量、出院病人数量、完成手术台数、医院固定资产及医院总收入等指标.结果:常规管理期与PDCA循环管理期不同时间段门诊量、医院固定资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CA循环管理期出院病人数量、完成手术台数及医院总收入,显著高于常规管理期(P<0.05).结论:与常规管理方法相比,医院战略管理过程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许国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及腹部X线检查对诊断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9月~2016年8月收治的78例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分别行腹部X线、多层螺旋CT检查,统计分析两组显示梗阻部位、病因、绞窄性梗阻、梗阻诊断率、肠梗阻病因分析,图像清晰度、患者舒适度及操作难度.结果:多层螺旋CT诊断符合率97.44%(76/78),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57.69%(4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检查梗阻病因诊断准确率89.74%(70/78),明显高于腹部X线检查55.13%(4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部X线检查相比,多层螺旋CT检查梗阻部位及绞窄性梗阻与手术病理结果吻合度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腹部X线检查结果相比,多层螺旋CT检查图像清晰度及患者舒适度较高,操作难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操作较为简便,应用于肠梗阻诊断中可清晰显示梗阻部位,明确梗阻病因,提高图像清晰度、患者舒适度较高,诊断准确率较高.
作者:何中虎;吴军平;邓启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产后产妇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新生产妇300例为研究人群,其中阴道顺产产妇和剖宫产产妇各150例.并将两类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产科产后护理,观察组除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外,于产后1h内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比较产妇产后6h,12h,24h,48h的泌乳量和血清泌乳素水平.结果:产后6h的泌乳量和泌乳素水平在两类产妇的两组间均无差异;观察组在产后24h泌乳量和泌乳素水平开始明显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产妇的泌乳量和泌乳素水平均有增加但观察组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妇产后早期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明显使其泌乳时间提前,并同时提高泌乳量.因此早期使用该中药注射液可使产妇提早进行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华晓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梗塞后遗症患者给予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进行治疗的效果,以期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一定指导.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展开研究,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40例)与对照组(n=40例),对照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EMA、BI评分存在显著差异,且观察组(92.5%)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史洪亮;杨丽丽;赵添成;赵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缬沙坦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4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选择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71.43%;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肾功能指标UAER及SCr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和缬沙坦联合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糖水平,延缓病情进展,值得推广.
作者:张周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对医院婴幼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以此来为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方法:对广东省妇幼保健院2012年5月~2015年12月入院48小时之内危重运转换患儿的肛拭子标本、鼻咽拭子标本采用快速显色培养基进行ESBL(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MRSA(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主动筛查,对婴幼儿多重耐药菌的感染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鼻咽拭子标本MRSA筛查的阳性率为6.5%,低于送检肛拭子标本ESBLs杆菌筛查阳性率的43.3%;相对于足月儿,早产儿的多重耐药菌定植率要高0.9倍与1.8倍;进行侵入性操作婴幼儿的ESBLs、MRSA筛查阳性率为无侵入性操作患儿的2倍与2.4倍;2个月-6个月月龄患儿的MRSA主动筛查阳性率高,年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男性与男性患儿在ESBLs、MRSA筛查阳性率上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住院时间、早产儿、侵袭性操作、年龄等因素会对婴幼儿多重耐药菌感染进行影响,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预防.
作者:赖卫明;穆小萍;唐玲玲;郭军飞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