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飞秒激光辅助制瓣LASIK手术中护理对策的探讨

伍红卫;吴洁;邝璐琳;刘桂飞

关键词:飞秒激光, LASIK,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对策在飞秒激光辅助制瓣的LASIK手术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我院实施术中改良护理后的飞秒激光LASIK手术110例218眼和改良前的110例217眼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手术后第1天、第1个月患者满意度、随访评分、视力和结膜下出血的比例.结果:改良护理后的患者术后第1天满意度调查、随访评分、视力和结膜下出血的比例和改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得出,飞秒激光LASIK手术中改良的护理对策可以有效的提升飞秒激光矫治近视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PHN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4年4月8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灭菌注射用水溶解鼠神经生长因子并加2%盐酸利多卡因1:2给予患处注射,对照组采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与2%盐酸利多卡因1:4给予患处注射,2组均1次/5日,4次一疗程.观察2组患者疼痛减轻及消退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疼痛减轻时间平均为(2.87±1.0)h显著小于对照组(5.06±1.1)h,治疗组疼痛消失时间平均为(9±1.8)h明显少于对照组(12.5±2.3)h,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明显优于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值得推广.

    作者:曾衍胜;刘冰;黄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百草枯中毒的治疗作用.方法:大鼠用百草枯灌胃(250 mg·kg-1)染毒后不同时间腹腔注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分别测定染毒后8h、24h、48 h、72 h大鼠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并观察肺组织结构改变.结果:PQ染毒后血浆及BALF中MDA显著高于对照组.给予GSH治疗后,与PQ染毒组相比,血浆和BALF中的MDA下降;SOD、GSH-Px逐渐升高.投用GSH的不同时间点之间SOD、MDA的差异不大.结论: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使急性百草枯中毒引起的脂质过氧化损害得到改善.

    作者:黄家淦;阳小灵;刘先发;曾书琴;周丽程;张琼;黄勤;黄琦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重型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重型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有效诊治方法.方法:对32例神经外科重型颅脑外伤术后颅内感染,气管切开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诊断颅内感染患者,先采用经验用药,如头孢曲松或加用万古霉素静脉滴注,并每天行1~2次腰穿;严重感染伴发热患者腰穿鞘内注入抗生素及腰大池持续引流;经过上述治疗措施一月无效后,停用所有抗生素,输注血浆等增加患者自身抵抗力.结果:32例患者均行脑脊液细菌培养,其中8例阳性且耐药,通过常规的一个月抗生素静滴,腰穿鞘内注入抗生素及腰大池持续引流,患者颅内感染未见明显好转,但之后停用所有抗生素,输注血浆等增加患者体内抵抗力,全部患者均获治愈.结论:颅内感染应做到早期诊断与治疗,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及合理的给药途径是治疗颅内感染的关键措施,但细菌培养结果对所有的抗生素均耐药时,停用所有的抗生素,防止多重耐药菌感染,增强患者的自身免疫能力抵抗感染,能获得好的效果.

    作者:娄建云;陈金明;罗军;丁观福;廖伟;欧阳龙强;程伟;邹连生;杨少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儿童1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误诊分析(附2例报告)

    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在儿童疾病谱中相对较低,且临床症状表现不一,特别是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症状者,临床误诊率比较高.为提高对儿童糖尿病及酮症酸中毒的认识,我院儿科近期收治2例儿童1型糖尿病患儿,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华彬;王萍;张小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动静脉内瘘术后急性血栓形成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探讨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术后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分析58例患者术后7例出现急性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治疗措施.结果:6例患者术后发生血栓通过再次手术取栓成功,另有1例溶栓成功.结论:术后急性血栓形成选择再次手术取栓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润秀;洪波;刘勋华;汤显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规范化产前检查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孕产妇围生期规范化产前检查的方法,提高基层医院高危孕妇的救治水平,降低出生缺陷.方法:351例高危妊娠孕妇,将产前检查次数<5次的122例为观察组,产检次数≥5次的229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围产期母婴结局.结果:胎儿宫内窘迫、手术产史、胎膜早破、胎位异常、妊娠高血压疾病、孕≤36周、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孕≥42周,占前8位.对照组剖宫产及阴道助产、产后出血、产褥感染、足月低体重儿、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发生率均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层医院规范化产前检查能有效筛查出高危孕妇,使其尽早得到有效治疗,减少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减少出生缺陷,提高人口健康素质.

    作者:廖禄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探讨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预后,为降低Hcy水平防治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20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高血压病史均大于1年,均行冠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所有患者均清晨空腹抽血5mL,行空腹血浆Hcy检查.根据Hcy结果进行筛选分组,其中H型高血压并冠心病患者共120例,其中20 μmol·L-1> Hcy≥10μmol·L-1 40例,为低Hcy组;30 μmol·L-1> Hcy≥20 μmol·L-40例,为中Hcy组;Hcy≥30 μmol·L-1 40例,为高Hcy组.另选Hcy< 10 μmol·L-1 55例,为正常对照组.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差异,冠脉病变支数差异及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差异.结果:各组患者其它危险因素比较无差异(P>0.05);各组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差异比较:随着Hcy水平增高,急性冠脉综合征越多(P<0.05);三组冠脉病变支数比较:随着Hcy水平的增高,冠脉病变的支数越多(P<0.05).结论:高Hcy血症对H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病变的稳定性及严重性有一定作用,提示降低Hcy水平可能可以预防其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张古老;谢东明;阳贻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补肾活血汤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汤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170例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PKP+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和PKP+补肾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后凸角度改变情况、VAS评分、Oswestry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及后凸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3个月VAS评分及Oswestry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能够有效改善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和骨折愈合情况,促进椎体形态和功能恢复,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廖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基于淋巴结短长径比值法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基于淋巴结短长径比值法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经病理活检证实为N期胃癌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口服产气粉与水建立胃部低张充气状态,并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后应用图像后处理软件进行多平面重建(MPR),观察患者淋巴结强化程度、淋巴结长径及短长径比值.结果:不同的淋巴结短长径比值、淋巴结强化程度及淋巴结长径其转移性淋巴结CT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以淋巴结短长径比值0.7、淋巴结长径8 mm及淋巴结强化程度80 Hu时作为螺旋CT评价转移性淋巴结的判断标准,Kappa一致性检验显示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一致性较强.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技术结合胃淋巴结短长径比值法可提高临床对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能力,并可通过淋巴结短长径比值的变化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胃癌的扩散及病变趋势,可为临床提供可靠、准确的诊治依据,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龚礼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剖宫产术中子宫肌瘤剔除52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剖宫产术中行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5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剖宫产术中同时实施肌瘤剔除术,对照组50例为无妊娠并发症、因社会因素选择剖宫产患者.记录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宫缩素使用量、产后恶露干净时间以及并发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中、术后宫缩素使用量、产后恶露干净时间以及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术中同时行肌瘤剔除术,没有增加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了二次手术带来的创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作者:曾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氟尿嘧啶化疗泵出现时间差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分析氟尿嘧啶化疗泵药物输注出现时间差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89例使用ZZB-300型泵泵入氟尿嘧啶进行化疗的病例资料.结果:43例使用ZZB-300型泵的未能按预期时间完成化疗.结论:氟尿嘧啶化疗泵持续输注出现时间差与产品质量、护士因素、注射器因素、大输液因素、患者因素等有关.护理人员正确掌握使用方法,规范操作程序,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尽量使用中心静脉置管等措施可减少化疗泵持续输注氟尿嘧啶时间差.

    作者:刘丽苹;朱娜佳;何菁;唐珍玲;邓俊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规格静脉留置针采用不同送管方法穿刺成功率的研究

    目的:探索开放式与密闭式两种不同规格的静脉留置针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穿刺送管方法的成功率.方法:将804例患者按随机分为两大组,每大组均分成两小组,分别采用两种不同规格静脉留置针和两种不同方法进行穿刺送管,比较不同规格留置针分别采用不同送管方法穿刺的成功率,并比较各组患者的置管成功率.结果:密闭式静脉留置针送管时采用先退后送法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先送后退法(P<0.01);开放式静脉留置针送管时采用先送后退法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先退后送法(P<0.01).结论:不同规格留置针采用不同的送管方法可提高置管成功率,且可根据穿刺时的具体情况,送管方法的使用可相互转换,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留置针的穿刺成功率.

    作者:程蔓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效果.方法:76例择期行外科手术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观察组患儿采取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进行麻醉,对照组患儿采取静脉滴注氯胺酮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前5 min、麻醉后5min、麻醉后15 min、麻醉后30 min RR、HR、SBP、SpO2变化,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后RR、HR、SBP、SpO2无显著变化,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儿麻醉结束后氯胺酮使用总剂量为(118.16±22.53) mg,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0.26±26.77) 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异丙酚复合利多卡因用于小儿手术麻醉临床疗效佳,对患儿生命体征无显著影响,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付小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脂及房室结形态结构变化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脂及房室结(AVN)形态结构变化,探讨厄贝沙坦对其影响.方法:将WKY雄性大鼠和SHR鼠随机分为:①WKY组(对照组)10只;②SHR组(模型组)10只;③厄贝沙坦治疗组(治疗组)10只(厄贝沙坦0.6 mL·100 g-1·d-1灌胃).WKY组和SHR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每天灌胃1次,持续喂养8周.测定血脂变化及光镜下观察房室结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1)血脂变化:与对照组比较,SHR组大鼠血清TC、TG、LDL均显著升高,而HDL显著降低(P<0.05);与SHR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清TC、TG、LDL均显著降低,而HDL显著升高(P<0.05).(2)对照组大鼠房室结区域内细胞小而密,核正常,房室结结细胞无变性、坏死.SHR组房室结结细胞排列紊乱,断裂,胞核浓缩深染,可见少量的炎症细胞侵入.治疗组房室结结细胞排列趋于整齐,与SHR组比较明显减轻.结论:SHR大鼠房室结8周后出现间质胶原重塑;厄贝沙坦能降低SHR大鼠的血压,改善心功能,可不同程度下调房室结间质胶原的沉积.

    作者:林乐迎;符信清;王庆志;张红旗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手术期间血糖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糖尿病患者手术期间血糖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36例糖尿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单纯组)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联合组)各68例.分别于诱导前5 min(T1)、插管后5 min (T2)、手术开始时(T3)、手术开始30 min(T4)、手术完成时(T5)监测患者血糖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单纯组手术时间为(121.7±47.2) min,联合组为(116.5±40.6) min,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经比较,联合组与单纯组在不同时间点血糖、血压、心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组在手术期间各时间点血糖、血压、心率组内比较无差异(P>0.05).单纯组各时间点血糖、血压、心率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纯组在T1、T2、T3时间点血糖、血压、心率与联合组组无差异(P>0.05),但在T4、T5两个时间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有所升高,明显高于联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较单纯全麻的方案更有助于维持糖尿病患者手术期间血糖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

    作者:揭仙容;曾英;肖翔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头皮针在2周岁以内婴幼儿骨髓穿刺术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使用7号头皮针为2周岁以内婴幼儿行骨髓穿刺术及取骨髓涂片效果.方法:86例年龄为6~24个月需行骨髓穿刺术的婴幼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7号头皮针在胫骨粗隆前下方行骨髓穿刺术,对照组使用传统骨髓穿刺针在胫骨粗隆前下方行骨髓穿刺术.观察两组骨髓标本稀释情况,穿刺针眼渗血情况、穿刺过程情况.结果:观察组骨髓标本稀释2例,对照组骨髓标本稀释18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血肿及穿刺处渗血情况.结论:使用7号头皮针为2周岁以内的婴幼儿行骨髓穿刺术较传统骨髓穿刺针有明显的优势;7号头皮针可取代传统骨髓穿刺针为2周岁以内婴幼儿行骨髓穿刺术.

    作者:康纪福;刘旭东;夏凤梅;朱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医用高分子体位垫在经阴道NOTES辅助腹腔镜肾切除手术体位安置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医用高分子体位垫在经阴道NOTES辅助腹腔镜肾切除手术体位安置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经阴道NOTES辅助腹腔镜肾切除手术患者,年龄26~58岁,体重指数(BMI)21.2~30.4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为研究组,采用医用高分子体位垫固定体位;B组为对照组,术中采用海绵等常规材料做成的体位垫固定体位,比较两组手术患者术后的皮肤情况(包括压痕、红肿、水泡及皮肤破溃的比例).结果:两组病例术中体位均满足手术操作要求,术后的皮肤压力性损伤A组低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医用高分子体位垫能提高经阴道NOTES辅助腹腔镜肾切除手术体位安置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防止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作者:刘芳;周爱华;陈敏;沈阳希;张娟;黄万珍;张骁;杨琼;李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参附注射液对10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100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50例采用心衰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治疗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较好地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和心功能.

    作者:刘心强;钟一鸣;王小萍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局麻和硬膜外麻醉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比较

    目的:探讨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更适宜的麻醉方式.方法:将我院2004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12例老年腹股沟疝病例按随机分为局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手术方法均采用充填式或自主成形补片无张力疝修补,设定手术时间、进食时间、下地时间、住院时间、伤口并发症、术后麻醉并发症、麻醉满意度及住院费用为观察指标并记录相关数据,进行随访.结果:局麻组和硬膜外麻醉组的伤口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麻醉满意度方面两组均为总体满意.局麻组下地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麻醉并发症(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及住院全部费用均明显低于硬膜外麻醉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均无复发.结论:大多数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均可在局麻下完成,局部麻醉可成为老年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的常规麻醉方式,对有一些合并症的老年患者尤为适合.

    作者:郭攸琮;龙秋平;肖其锋;冯明亮;郑义福;魏群;吴杭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的临床病理观察

    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sclerosing angiomatoid nodular transformation,SANT)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脾脏反应性血管瘤样增生性病变.现结合我院诊治的3例脾脏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组织病理学特点、免疫组化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肖海;叶晓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