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后的股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在NICU中的临床应用

杨莉;王忠英

关键词:股静脉, 静脉留置针, 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后的股静脉穿刺方法在NICU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0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股静脉留置针穿刺由两人协作边抽回血边穿刺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股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对2组不同方法置留置针的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股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比传统股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成功率高,安全,并发症少,减少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减轻护士的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脑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帕金森病(PD)大鼠脑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Sham)、模型组(PD)和aFGF给药组(AFGF),每组20只,通过脑内立体定向术,将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入后2组大鼠脑右侧纹状体建立PD大鼠模型,阿扑吗啡(APO)诱导行为学来判断模型是否成功,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HPLC-ECD)联用检测大鼠脑纹状体组织中的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结果:aFGF给药组的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多巴胺(DA)、高香草酸(HVA)明显高于模型组,低于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5-羟色胺(5-HT)和5-羟基吲哚乙酸(5-HIAA)与模型组相比含量无明显变化,但低于正常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FGF能有效提高帕金森动物模型脑内纹状体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PD的症状.

    作者:占丽芳;叶军明;郭锐;陈丽;单热爱;彭道珍;钟茂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诊断与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2例CHF患者按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法分为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3组,30例健康人纳入对照组.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床旁检测4组血浆NT-proBNP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组NT-proBN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血浆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3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血浆NT-proBNP浓度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 0.05);NT-proBNP水平随着LVEDD的增大而升高(P<0.01),随着LVEF的降低而升高(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较好的反映C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可作为诊断CHF和判断CHF患者预后的指标.

    作者:曾凡源;许秀定;胡民坚;李宇海;杨健希;邓曾斌;梁炯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特殊关节器械清洗方法的改良

    目的:对特殊关节器械的清洗方法进行改良,提高特殊关节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方法:在特殊关节器械关节部位放置一合适的支撑物张开关节后再行清洗,采用带光源放大镜检查法、潜血试验法、细菌菌落记数法检测其清洗质量,并与两种传统清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改良清洗方法经过清洗程序后器械未见污染物附着,残留血液及菌落计数明显少于经过传统清洗方法的器械.结论:改良清洗方法具有良好的清洗效果.

    作者:李娈鸾;于凤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探究

    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儿一般表现为不易咳出痰液,肺部体征消失较慢[1].临床上一般采取高频雾化吸入化痰进行辅助治疗,我院采用沐舒坦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12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男71例,女49例.<2岁54例,2~3岁66例,平均年龄(1.80±0.29)岁.所有患儿临床均表现为喘息、咳嗽以及肺部细湿啰音,部分症状严重患儿有喘憋、呼吸频率和心率加快、三凹征明显等特征[2].所有患儿均经常规检查确诊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曾秀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内科急诊急性腹痛216例临床分析

    导致急性腹痛的原因有多种,如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急性肠胃炎、消化性溃疡等,一旦出现急性腹痛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要及时送医院治疗,以免耽搁佳救治时间[1].就诊过程中对患者病因的确诊是首要的问题.本研究主要以我院收治的216例急诊急性腹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引起内科急诊急性腹痛的疾病种类,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达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为促进患者痊愈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骨科采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76例锁骨骨折患者采用心理护理,熟练的术中配合,术后保持正确体位、饮食指导、加强康复训练等围手术期综合护理措施.结果:76例手术患者经随访3~12个月,无1例出现骨不愈合、延迟愈合、手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未出现内固定钢板脱落、松动、断开等,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手术有效率100%.结论:在锁骨骨折钢板内固定的围手术期给予多种优质、有效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手术效果,减轻患者痛苦,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加快患肢的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李晴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131I治疗的激素水平和心电指标分析

    目的:分析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的131I治疗前后的心电指标和甲状腺功能水平变化.方法:对160例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患者行血清甲状腺激素FT3、FT4、TSH水平检测和12导联同步心电图检查,分析对比在”1I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心电图检查有不同程度的ST-T病理性下降和T波改变,在Ⅱ、Ⅲ导联可出现“不典型的肺型P波”或低振幅的双峰变型P波,P-Q间期延长及Q-T间期延长,FT3、FT4升高TSH降低.在治疗后相关指标多恢复正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和心电图检测是指导甲状腺毒症性心脏病131I治疗的重要方法.

    作者:罗冬云;何莹;陈小珊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经鼻内镜下鼻道开窗治疗上颌骨囊肿13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和评价在鼻内镜下经下鼻道开窗在上颌骨囊肿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13例上颌骨囊肿患者在鼻内镜下经下鼻道开窗,不刮除其余囊壁,使囊腔与下鼻道、上颌窦相通呈开窗状态,定期复查和随访.结果:所有病例均未出现长期反复感染,患者颌骨形态良好,未出现神经及临近重要结构损伤.术后6月~2.5年随访,术腔无积脓,囊肿无复发.结论:经鼻内镜下鼻道开窗治疗上颌骨囊肿是一种效果良好的治疗上颌骨囊肿的方法.

    作者:廖军;叶晓明;林伟年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Ⅰ)

    目的:研究3:大豆苷元磺酸钠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大鼠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灌流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3'-大豆苷元磺酸钠.测定灌流后心肌组织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3'-大豆苷元磺酸钠能使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心肌组织中LDH、CK、SOD、Na+-K+-ATP酶和Ca2+-Mg2+-ATP酶的活性均升高.结论:3'-大豆苷元磺酸钠可能通过提高心肌组织抗氧化能力及能量代谢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保护作用.

    作者:刘宗亮;刘瑞珍;李良东;肖海;曾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2012年某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医院感染发病特点,为修订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由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临床医师组成调查组,对2012年8月16日8点至8月17日8点在院的所有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实查率99.26%;医院感染现患率为2.74%;医院感染率较高科室为儿康科(13.51%);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居首,占36.36%;医院感染病原体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轮状病毒,占85.7%;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4.1%,其中一联用药占79.0%,治疗用药占44.7%,预防用药占46.7%.结论: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较真实地反映了医院感染情况,为今后针对性地对重点科室、重点部门和重点环节开展目标性监测和规范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张琪;邹前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微创外引流术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并脑疝开颅术前的应用

    我院2003年至2013年收治172例外伤性颅内血肿并脑疝患者,在遵循救治黄金一小时原则下,迅速完善术前准备,行开颅血肿清除减压手术,其中68例在行开颅术前行微创外引流术,与104例单纯行开颅手术相比,预后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世华;刘志文;郭昌文;邹告生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偏侧萎缩症(附一例报道)

    偏侧萎缩症是一种少见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早期诊断困难,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本文报道一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效果结合复习文献进行介绍.1 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患者自2002年无意间发现左侧鱼尾纹较右侧多和深,左侧面颊部比右侧略小,右侧颈部略比左侧饱满,左手指较右手指略细,以指尖较明显,用双手抓小腿,感觉左小腿略细,较松驰,但外观左右小腿粗细正常,无任何不适.发病后2年间患者曾在省内外多家知名医院就诊,多家医院诊断为神经官能症或无异常.

    作者:钟江;李金玉;伍国华;邱洁琪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2例急性非致残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在治疗后对2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结果:治疗组患者发生卒中7.9%,对照组患者发生卒中13.2%,二组相比,P<0.05.治疗组2例(2.6%)患者出现进展性脑梗死,对照组4例(5.3%)患者出现进展性脑梗死.两组中均1例出现中重度出血,出血发生率均为1.3%.结论: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单独使用阿司匹林能降低卒中发生风险,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作者:邱锦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冷冻磨削加自体表皮移植治疗白癜风的护理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粘膜病,以青壮年多见,好发于暴露及摩擦部位,如颜面部,颈部,手背,腕部,前臂等[”,我院采用皮肤冷冻加磨削术加自体表皮移植的方法治疗稳定期的白癜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作者:曾晓霞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咪唑斯汀治疗急性荨麻疹36例体会

    急性荨麻疹以皮肤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团,发无定处,忽起忽退,瘙痒不堪,消退后不留痕迹等为特点.笔者对2008年7月~2012年7月门诊36例急性荨麻疹患者采用咪唑斯汀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肖祖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电子鼻胃镜在儿童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电子鼻胃镜在不同年龄儿童上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治应用.方法:采用OLYMPUS GIF-XP260N电子鼻胃镜对112例14岁以下儿童进行胃镜检查,分经口或经鼻插入二组,经口插入术前准备同普通胃镜,经鼻插入术前准备增加1%的丁卡因咽部喷射麻醉及1%的麻黄素鼻腔喷射麻醉.结果:107例顺利完成检查,成功率94.6%,其中67例经鼻插入,40例经口插入,5例因患儿反应强烈未能完成检查.结论:成人鼻胃镜运用于儿童患者无论经鼻经口插镜,检查成功率高,安全性好,患儿易耐受.

    作者:江萌;谢志军;吴何莉;刘苇婧;郭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川崎病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K-MB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CK-MB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为KD的患儿35例,其中10例有冠状动脉损伤,25例无冠状动脉损伤,另以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检测血清CRP及CK-MB.结果:KD患儿治疗前血清CRP、CK-MB水平升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AL组CRP、CK-MB水平明显高于NCAL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NCAL组治疗前CRP、CK-MB明显高于治疗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L组CRP治疗前后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升高程度、持续时间与KD冠状动脉损伤密切相关;CK-MB则对判断KD患儿心肌损伤是一敏感指标,且可作为IVIG的疗效观察指标.

    作者:曾海江;李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SPECT甲状腺静态显像在亚急性甲状腺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系1904年由DeQuervain首先报告.本病近年来逐渐增多,诊断大多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变化复杂,可有误诊及漏诊.本文对87例亚甲炎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旨在探讨甲状腺静态显像在亚甲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树生;齐毅;邱志斌;于思颖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超声研究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厚度与距上次剖宫产年限的关系

    目的:探讨通过超声检查瘢痕子宫妊娠其子宫下段肌层厚度与距上次剖宫产年限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2年9月孕35周左右孕妇,瘢痕子宫患者200例,按距上次剖宫产年限分3组,常规超声测量子宫下段肌层厚度.结果:3组结果差异无意义(P>0.05),说明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厚度与距上次剖宫产年限无明确关系.结论:通过大量超声检查评估瘢痕子宫下段肌层厚度,证明其恢复状态与距上次剖宫产年限无明确关系,所以距上次剖宫产年限不能成为其阴道试产禁忌症.

    作者:郝传伟;肖曼;纪艳洁;贺晓薇;张兴刚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头颈肿瘤术后患者胃管置入术的研究进展

    在我国,头颈部肿瘤的年发病率为15.22/10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4.45%[1].手术切除是治疗头颈肿瘤的主要手段.肿瘤切除手术破坏了机体原有的生理结构,患者术后1~2周内不能经口进食,为了促进伤口愈合和预防感染,鼻饲饮食成为解决营养的主要途径.由于术后口腔、颈部有较大的缺损,患者吞咽功能下降;术中组织受牵拉,致使鼻咽黏膜充血水肿,患者痛觉敏感度高;加之经历了手术的打击,患者身心疲惫,处于焦虑高峰,对插管产生恐惧和抵触心理,插管时极度不配合,加大了胃管置入难度.临床上使用常规方法插管一次性插管成功率较低,给医务人员带来了困扰.现将头颈肿瘤术后鼻饲置管方法综述如下,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经验和启示.

    作者:邢秋燕;魏清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赣南医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赣南医学院

主办:赣南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