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息肉摘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宫颈息肉的疗效观察

刘偲

关键词:宫颈息肉, 宫颈息肉摘除术, 射频消融术,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息肉摘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宫颈息肉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宫颈息肉摘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术,80例)和对照组(宫颈息肉摘除术,8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创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出血、宫颈粘连、慢性宫颈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息肉摘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宫颈息肉可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房颤动态心电图与心电散点图诊断结果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房颤动态心电图和心电散点图,探讨心电散点图在诊断分析房颤中的作用.方法:将176例房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制成RR间期散点图,与其动态心电图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在房颤伴交接性逸搏、房颤伴频发室性早搏的诊断上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房颤伴房扑的诊断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散点图的检出率高于动态心电图.结论:心电散点图可以提高房颤诊断的速度及正确率.

    作者:丁蓓蓓;高敏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社区老年保健服务中居家养老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居家养老用于社区老年保健服务中的效果,分析使用价值.方法:收集符合本次研究各项标准的社区常住老年人83例,给予居家养老服务,干预前后老年人对糖尿病和高血压及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使用SF-36生活质量表评估干预前后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护理满意率.结果:干预后,老年人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因及治疗知识得分、自我护理知识得分均明显提高,P均< 0.05;老年人生活质量表中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情感职能分值均明显提高,P均< 0.05;干预后,老年人对保健服务满意率为90.36%,较居家养老干预前(75.90%)高,P<0.05.结论:居家养老在社区老年保健服务中应用能加深老年人对糖尿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理解,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效果良好,得到社区老年人普遍认可.

    作者:李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参附注射液在心肺功能不全老人麻醉中的心血管保护分析

    目的:观察研究参附注射液在心肺功能不全老人麻醉中的心血管保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72例老年心肺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6名对照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分次注射多巴胺,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参附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30分钟、麻醉60分钟和术毕的平均动脉压无显著性差异.麻醉前和术毕两组患者的心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麻醉30分钟和麻醉60分钟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为2.78%,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肺功能不全老人麻醉中应用参附注射液,可降低患者麻醉30分钟和60分钟的心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手术质量,保护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欧汉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聚焦解决模式在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人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在高血压分级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两个社区96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同年龄组、同性别、同高血压等级为配对条件进行配对比较.检测并记录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两组病人经过3个月和6个月干预治疗后,血压均下降,实验组血压下降较明显且控制比较稳定,依从性、积极性、主动性均比对照组高.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病人分级管理中能够提高高血压病人的防治疾病的意识,增强病人的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益于长期有效的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雪良;黄仕春;黄浩;许宗梅;钟超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肿瘤学教学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肿瘤教学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自愿参加我院肿瘤学教学改革的30名学生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再随机选择2013年10月之前相同专业的30名学生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方法和讲解学校教材为主,观察组应用案例教学法.结果:观察组学生的课堂内容掌握情况、教学效果、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等方面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带教课程满意度是93.3%,考试成绩优良率是83.3%,对照组学生对带教课程满意度是73.3%,考试成绩优良率是56.7%,观察组学生对带教课程满意度与考试成绩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案例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肿瘤学教学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显著提高医学生的专业技能,显著改善教学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殷茜;张贵海;张廷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无创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

    目的:总结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87例AECOPD伴有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处理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AECOPD常规治疗,处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治疗结束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动脉血气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处理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73.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05).治疗后,两组的PaO2、PaCO2、pH,心率和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处理组治疗后前述五项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是行之有效、安全性较高的必要治疗手段.

    作者:王同莉;何美燕;张颖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03月我院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75例患者的成功率、并发症及技术要点,并与外科手术、内镜及X线比较,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75例患者均局麻下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均1次置管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无死亡病例,无明显并发症,未发生出血、造瘘口周围渗漏、感染,操作时间45±15min,术后2h进食,拔除造瘘管后随访6个月-1年来见造瘘口感染、渗漏及腹痛等.结论:对比外科、内镜下及X线下胃造瘘术,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安全、简便、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增林;候小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新加固经汤联合妈富隆治疗肾虚瘀热型更年期功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新加固经汤联合妈富隆治疗肾虚瘀热型更年期功血的临床效果.方法:52例肾虚瘀热型更年期功血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妈富隆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上述治疗基础上,加服新加固经汤治疗,组方如下:炙龟甲(先煎)10g,炒黄柏6g,椿根皮12g,炒川断10g,炒五灵脂10g,炒蒲黄(包煎)6g,炒黄芩6g,墨旱莲12g,血余炭12g.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1d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23%,联合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加固经汤联合妈富隆是一种有效治疗肾虚瘀热型更年期功血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季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咪达唑仑联合异丙酚在ICU机械通气谵妄患者中镇静效果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联合异丙酚在ICU机械通气谵妄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15牟3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ICU机械通气治疗的6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咪达唑仑与异丙酚联合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中,观察组患者达到镇静所需时间及镇静后的苏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中实现镇静满意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无镇静过度患者,无效镇静也仅有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采用咪达唑仑与异丙酚联合治疗的方法对重症患者进行镇静治疗能有效平缓患者情绪,使患者快速进入镇静状态,且能够缩短苏醒时间,镇静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温杰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及60例中青年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资料、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咳痰、咳嗽以及胸闷气短三个临床症状较中对照组常见,而在盗汗、发热、咯血这三个临床症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少见.观察组的T-SPOT· TB+阳性率,PPD阳性率和痰结核菌涂片/培养阳性率这三项检查结果均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死亡率较对照组高.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T-SPOT·TB阳性率、PPD阳性率和痰结核菌涂片/培养的阳性率均低,缺乏针对性诊断指标,应早确诊、早防预和早治疗,提高治疗率和降低老年患者死亡率.

    作者:刘永莉;赵效;范稚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磁性护理对提高护士团队稳定性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磁性护理对护士团队稳定性的效果.方法:从护理管理、护理质量和专业发展三方面进行干预,打造磁性护理,吸引和保留人才,观察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实施干预前后护士团队的稳定性.结果:护士对工作满意度提升6.1%,护士离职率比同期下降12%.结论:磁性护理在提升护士满意度和降低护士离职率方面有正向作用,对提高护士团队稳定性具有促进意义.

    作者:徐凤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分析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讨论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0.00%;第1、2疗程后,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第3疗程后,观察组治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有利于缓解症状,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黄丹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宫颈息肉摘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宫颈息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息肉摘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宫颈息肉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宫颈息肉摘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术,80例)和对照组(宫颈息肉摘除术,8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创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出血、宫颈粘连、慢性宫颈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息肉摘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宫颈息肉可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盐酸氨溴索联合护理干预治疗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ARDS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通气CL、PEEPi、PaO2/FiO2及RAW指标比对照组患者改善明显,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显著(P<0.05).结论:ARDS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护理干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刘东苑;黄晓玲;赖筱珊;周玲燕;曾美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胸腔镜手术后无创正压通气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胸腔镜手术后无创正压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52例择期胸腔镜手术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评价生活质量,随访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耐受性、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均可耐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有6例(23.1%)患者因无法耐受而终止治疗,研究组的不耐受率较对照组的低(P<0.05);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优(P<0.05);研究组出现皮肤损伤、排痰障碍、口鼻咽干燥、胃肠胀气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胸腔镜手术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耐受性,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小娴;张晓春;钟环;冯柏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预防及综合护理的方法和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疗与预防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10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则加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总体治疗效果、治疗后3个月复发次数与患儿家属总体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显著性高于对照组(76%),治疗后3个月复发次数(1.45±0.51)显著性低于对照组(1.97±0.59),存在显著性差异(X2=8.306,t=4.71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儿家属总体护理满意度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Z=-3.05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疗与预防效果显著,可提高家属满意度,具有借鉴性.

    作者:李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功能锻炼结合药物治疗在治疗Ⅲ型前列腺炎过程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结合药物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172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予功能锻炼联合药物治疗,后者仅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NIH-CPSI)评分、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OABSS)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数目.结果:两组NIH-CPSI评分、OABSS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基线水平无明显差异.经治疗后,两组NIH-CPSI各指标及总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NIH-CPSI各指标及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ABSS及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此两项指标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功能锻炼结合药物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疗效优于单行药物治疗,且可显著改善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

    作者:赖俊彦;叶永康;罗杰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究病理远程会诊在基层病理科的应用效果

    目的:研究病理远程会诊用于基层病理科的价值.方法:在我院病理科于2015年3月-2016年4月间行病理远程会诊的7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理远程会诊的确诊率等指标.结果:病理远程会诊有77例患者获得确诊,总确诊率为97.47%.结论:在基层病理科开展病理远程会诊有助于提高基层病理科医生的诊断能力,提高确诊率,更好为人民服务.

    作者:曾茂森;兰春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科支气管镜技术的麻醉方法探析

    目的:探索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用于儿科支气管镜技术中的效果差异.方法:在我院儿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支气管镜技术检查的患儿中随机选出6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全部患儿均采用利多卡因麻醉,对照组中30例患儿采用气囊压缩喷雾麻醉,观察组中30例患儿采用雾化吸入方法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配合度、麻醉效果、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麻醉配合度为90.0%,优良率为83.33%;而对照组则分别为66.67%、60.0%,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上,观察组的0.00明显比对照组的16.67%低,P<0.05.结论:在儿科支气管镜技术检查中,采用雾化吸入方式麻醉有助于提高麻醉效果,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智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1次/周,共治疗5周;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前2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观察比较两组的优良率,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以及疼痛程度,并比较治疗前后髌上囊滑膜厚度.结果:联合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4.14%,较对照组的60.34%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VAS评分以及髌上囊滑膜厚度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Lysholm评分、VAS评分以及髌上囊滑膜厚度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得到显著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陈林建;李朝晖;蓝国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