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茂森;兰春莲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80例,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入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音乐光电刺激、高压氧疗、针灸、理疗、运动疗法及西药等综合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脑电图变化情况和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星;倪莹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磁性护理对护士团队稳定性的效果.方法:从护理管理、护理质量和专业发展三方面进行干预,打造磁性护理,吸引和保留人才,观察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实施干预前后护士团队的稳定性.结果:护士对工作满意度提升6.1%,护士离职率比同期下降12%.结论:磁性护理在提升护士满意度和降低护士离职率方面有正向作用,对提高护士团队稳定性具有促进意义.
作者:徐凤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对颅脑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老年脑梗塞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净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颅脑中动脉血流峰值(Vp)、平均流速(Vm).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p、Vm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p、V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颅脑血流动力学水平.
作者:蔡立泓;黄铿伟;陈小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胸腔镜手术后无创正压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52例择期胸腔镜手术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评价生活质量,随访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耐受性、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均可耐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有6例(23.1%)患者因无法耐受而终止治疗,研究组的不耐受率较对照组的低(P<0.05);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优(P<0.05);研究组出现皮肤损伤、排痰障碍、口鼻咽干燥、胃肠胀气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胸腔镜手术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耐受性,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小娴;张晓春;钟环;冯柏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及60例中青年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资料、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咳痰、咳嗽以及胸闷气短三个临床症状较中对照组常见,而在盗汗、发热、咯血这三个临床症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少见.观察组的T-SPOT· TB+阳性率,PPD阳性率和痰结核菌涂片/培养阳性率这三项检查结果均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死亡率较对照组高.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T-SPOT·TB阳性率、PPD阳性率和痰结核菌涂片/培养的阳性率均低,缺乏针对性诊断指标,应早确诊、早防预和早治疗,提高治疗率和降低老年患者死亡率.
作者:刘永莉;赵效;范稚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中医动静结合辨证施治在老年下肢创伤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牟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的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根据中医学中的动静结合辨证施治原则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94%比对照组的80%高,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的16%,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且在生活质量评分上,其中总体健康、积极感受、日常生活能力、关节活动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疼痛与不适、对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性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中医学中的动静结合辨证施治思想渗透到老年下肢创伤骨折的治疗中,让患者在恰当的时机里选择合适的动治疗或静治疗,有助于骨折的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志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产后抑郁的发生情况与影响因素,探讨可靠的护理对策.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12月于我院分娩并接受围产期保健服务的产妇871例为对象,根据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筛查产后抑郁患者,将产后抑郁患者(90例)纳为观察组,其它产妇(781例)纳为对照组,统计对象人口社会学信息、分娩情况、家庭情况等,应用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明显更高,初产妇占比明显更高,自然分娩占比明显更高,缺乏家人关心占比明显更高,对居住条件不满意占比更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产后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包括分娩次数、缺乏家人关心、对居住条件不满意(P<0.05).结论:分娩次数、缺乏家人关心、对居住条件不满意是导致产后抑郁的主要因素,强化家庭支持、改善居住环境是预防产后抑郁的可靠护理对策.
作者:王少娜;王秋杏;李柯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索派丽奥软膏联合vitapex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106例,患牙共计118颗,按照治疗方式和就诊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vitapex糊剂联合局部应用派丽奥软膏治疗,对照组给予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根管填充联合碘甘油治疗.并对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回院复查,其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时给予派丽奥联合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安全且无不良反应,疗效比常规疗法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姜彤;王凯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索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用于儿科支气管镜技术中的效果差异.方法:在我院儿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支气管镜技术检查的患儿中随机选出6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全部患儿均采用利多卡因麻醉,对照组中30例患儿采用气囊压缩喷雾麻醉,观察组中30例患儿采用雾化吸入方法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配合度、麻醉效果、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麻醉配合度为90.0%,优良率为83.33%;而对照组则分别为66.67%、60.0%,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上,观察组的0.00明显比对照组的16.67%低,P<0.05.结论:在儿科支气管镜技术检查中,采用雾化吸入方式麻醉有助于提高麻醉效果,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智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和分析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护理中运用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接受舒适护理服务的观察组和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6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严重疼痛发生的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适护理服务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的严重程度,提高其舒适度,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具有较为理想和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给予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刘威;李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03月我院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75例患者的成功率、并发症及技术要点,并与外科手术、内镜及X线比较,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75例患者均局麻下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均1次置管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无死亡病例,无明显并发症,未发生出血、造瘘口周围渗漏、感染,操作时间45±15min,术后2h进食,拔除造瘘管后随访6个月-1年来见造瘘口感染、渗漏及腹痛等.结论:对比外科、内镜下及X线下胃造瘘术,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安全、简便、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增林;候小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外科手术在乳腺增生伴癌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乳腺增生伴癌变患者中选取60例,将两组患者使用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保守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外科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两年内予以跟踪回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6.7%,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为3.3%,对照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为16.7%,两组间相比,P<0.05.结论:对乳腺增生伴癌变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社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患者采用饮食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社区中心接诊随访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20例患者,研究组采用新型饮食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指标,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1年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治疗时间为(17.68±5.68)d,对照组治疗时间为(22.29±5.36)d,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399,P<0.05);研究组患者通过新型饮食疗法血糖明显下降,常规食疗血糖基本无变化,两组的2hPBG、FBG、HbA1c水平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相对性低血糖、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饮食疗法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操作较为方便,降血糖效果较为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丘欢华;唐艳平;罗臻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幼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MP)的肺功能改变及恢复特点,预测幼儿SMMP的远期后遗症.方法:病例选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部就诊的1-3岁SMMP患儿30名,对照1组为1-3岁轻型肺炎支原体肺炎(MMP)30例,对照2组为1-3岁重症细菌性肺炎30例,治疗前完善潮气肺功能检查,经抗感染治疗1周后复查潮气肺功能,对比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结果:SMMP肺功能VT、TPTEF/TE、VPEF/VE比MPP组严重,比重症细菌性肺炎轻,SMMP肺功能恢复率6.67%,MMP恢复率43.33%,重症细菌性肺炎组恢复率26.6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MP的肺功能比MMP急性期受损严重,比重症细菌性肺炎受损轻,但肺功能恢复较两者缓慢,幼儿SMMP应动态随访肺功能.
作者:陈进喜;刘志刚;林业辉;陈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采取延伸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100例接受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有50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延伸性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恶心呕吐、疼痛以及疲劳评分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实施延伸性护理具有显著护理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白晓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利用动脉取栓导管在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取石.方法:我院收治的11例胆总管扩张(1cm>直径>0.8cm)肝功异常但MRCP检查未发现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通过胆囊颈管插入动脉取栓导管,并将结石取出后行术中造影.结果:11例患者中10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复发而行开腹手术.结论:动脉导管胆总管取石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作者:马克强;鞠天伟;郝军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药的储藏与保管是中药管理中一个需要不断进行探讨的话题,中药的储藏和保管因容易受空气、温度、环境等多种外界的因素影响,保存的不当会使中药的治疗效果下降.中药的管理,主要是存在着缺乏高质量的中药采购、炮制技术的不规范和药品的保存储藏水平低下等.因而,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主要是提出了优化药品的储藏方案、提高管理人员对药材的管理,积极应用一些新的储藏技术,保证中药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德坤;梁悦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联合异丙酚在ICU机械通气谵妄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15牟3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ICU机械通气治疗的6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咪达唑仑与异丙酚联合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中,观察组患者达到镇静所需时间及镇静后的苏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中实现镇静满意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无镇静过度患者,无效镇静也仅有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采用咪达唑仑与异丙酚联合治疗的方法对重症患者进行镇静治疗能有效平缓患者情绪,使患者快速进入镇静状态,且能够缩短苏醒时间,镇静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温杰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鼻窦炎手术围术期中应用对护理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鼻窦炎手术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分别采用无缝隙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术后疼痛、出血、粘连、眼部不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中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中护理技术、护理态度、病房环境、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出血、粘连及眼部不适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在鼻窦炎围术期中应用可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和护理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护理质量.
作者:邹素雯;余艳霞;茹银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61例,其中常规组采取盐酸丁咯地尔治疗,实验组采取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24小时与48小时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采取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改善脑循环状态、扩张脑血管等,药物起效迅速.
作者:冷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