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杨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匹多莫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我院的入院编号进行随机抽签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患者,对实验组33例采用维生素D联合匹多莫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单纯匹多莫德治疗,经过为期1个月的治疗之后,对比两个小组不同患者的治愈效果和出院6个月之后的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33例患者在经过维生素D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后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8.5%、93.9%,而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6.4%、75.8%,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为9.1%,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个研究小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维生素D联合匹多莫德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借鉴应用.
作者:陈少藩;刘茹;陈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我院行子宫次全切术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术中给予垂体后叶素子宫体肌层注射,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子宫体肌层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血红蛋白(Hb)下降水平及给药前后血氧分压(SpO2)、收缩压(SBP)、心率(HR)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b下降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给药30min后两组患者SpO2、SBP、HR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术中应用可促进子宫血管收缩,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并不造成影响.
作者:谢秋娴;陈婵玉;谢昭雄;曾秀文;黄韩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87例AECOPD伴有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处理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AECOPD常规治疗,处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治疗结束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动脉血气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处理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73.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05).治疗后,两组的PaO2、PaCO2、pH,心率和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处理组治疗后前述五项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是行之有效、安全性较高的必要治疗手段.
作者:王同莉;何美燕;张颖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比研究传统手术与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后腹腔镜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效果包括手术中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优势明显;随访结果是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6%,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4%.结论:对于需要治疗肾囊肿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治疗是更好的选择,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于宏川;包品;杨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胆管癌患者经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特选取自2013年3月起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管癌患者124例,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62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开腹胆管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胆功能状况、围手术指标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胆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总胆红素值(24.89±7.33)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33±6.01)μmol/L,差异对比,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用时(201.14±10.58)min、术中出血量(389.96±100.27)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3.96± 15.49)h、下床活动时间(4.96±3.03)d及住院时间(11.59±7.47)d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用时(224.96±29.81)min、术中出血量(633.79±123.56)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57.83±12.27)h、下床活动时间(7.01±2.97)d及住院时间(16.72±8.96)d,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84%)明显低于对照组(30.65%),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开腹胆道旁路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可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预后效果较优.
作者:何凤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及60例中青年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资料、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咳痰、咳嗽以及胸闷气短三个临床症状较中对照组常见,而在盗汗、发热、咯血这三个临床症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少见.观察组的T-SPOT· TB+阳性率,PPD阳性率和痰结核菌涂片/培养阳性率这三项检查结果均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死亡率较对照组高.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T-SPOT·TB阳性率、PPD阳性率和痰结核菌涂片/培养的阳性率均低,缺乏针对性诊断指标,应早确诊、早防预和早治疗,提高治疗率和降低老年患者死亡率.
作者:刘永莉;赵效;范稚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4年9月到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抽取102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治疗组(n=51)应用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治疗,对照组(n=51)单纯采取贝那普利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①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8.0%,高于对照组的72.5% (P< 0.05);②治疗组治疗后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马斌;张月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到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患者2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石膏固定牵引的保守方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骨折完全愈合时间、负重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踝关节恢复优良率是93%,对照组踝关节恢复优良率是79%,组间踝关节恢复情况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外伤性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明显加快骨折愈合,提高踝关节活动能力,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温晋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再发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6月-2015年12月,共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相关资料,其中32例为再发脑梗死患者,50例为初发脑梗死患者,另外选取同期健康对照者35例,分别测定、比较各组间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的水平差异;并按影像学表现把所有患者脑梗死面积分为大面积、中面积、腔隙性梗死3组,依次各43例、32例、16例,然后比较三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大小.对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健康对照者、初发脑梗死患者及再发脑梗死患者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逐渐增高,且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脑梗死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大于中面积组(P<0.05),中面积梗死组大于腔隙性梗死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数目(OR=0.756、95%CI:0.630-0.907、P<0.01),中性粒细胞数目(OR=0.773、95%CI:0.644-0.926、P<0.01)是再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与脑梗死复发有相关性,是脑梗死再发生的危险因素.
作者:吕高鹏;王春芳;臧大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外科手术在乳腺增生伴癌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乳腺增生伴癌变患者中选取60例,将两组患者使用随机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予以保守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外科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两年内予以跟踪回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6.7%,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为3.3%,对照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为16.7%,两组间相比,P<0.05.结论:对乳腺增生伴癌变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疾病复发率,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李杨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柿蒂水提物对电刺激大鼠膈神经引起的膈肌收缩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长时程电刺激诱发膈肌收缩反应模型,观察柿蒂水提物对膈肌收缩反应的影响.结果:柿蒂水提物(1.2 g·L-1、2.4 g·L-1、3.6g·L-1),均在0~60 min间出现增强作用,180 min末则出现抑制作用,3.6 g·L-1的柿蒂水提物180 min时收缩仅为药前值的10.9%.结论:柿蒂对大鼠膈肌收缩具有先增强后抑制其收缩的双相作用.
作者:赵庆华;任雷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应用于幼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诊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8例幼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及对照组(49例),观察组给予腹部超声检查,对照组给予X线检查,对比及分析两组患儿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49例患儿经腹部超声检查,37例(75.5%)肠壁增厚,肠壁积气29例(59.1%),门静脉积气21例(42.8%);对照组49例患儿经腹部超声检查,32例(65.3%)肠壁增厚,肠壁积气21例(42.8%),门静脉积气16例(32.6%);对照组的肠壁积气阳性检出率(39.2%)明显低于观察组(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腹部超声诊断幼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有效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华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总结和分析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护理中运用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接受舒适护理服务的观察组和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6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严重疼痛发生的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适护理服务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的严重程度,提高其舒适度,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具有较为理想和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给予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刘威;李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病理远程会诊用于基层病理科的价值.方法:在我院病理科于2015年3月-2016年4月间行病理远程会诊的7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理远程会诊的确诊率等指标.结果:病理远程会诊有77例患者获得确诊,总确诊率为97.47%.结论:在基层病理科开展病理远程会诊有助于提高基层病理科医生的诊断能力,提高确诊率,更好为人民服务.
作者:曾茂森;兰春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配方颗粒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C18(150×4.6n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3:27);检测波长236nm.结果:加样回收率为98.46%;RSD为0.8%;相关系数r=0.9999;五批五味子配方颗粒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均值为1.99mg/g.结论:五味子配方颗粒中五味子含量以五味子乙素含量计算不得少于1.6mg/g.
作者:胡伟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母婴床旁护理对产科初产妇产后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生产的60例初产妇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n=30).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则进行母婴床旁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对照组产妇在分娩日及出院日的焦虑明显强于观察组;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且观察组产妇中切口感染和盆腔炎的并发者为0;产后抑郁率(6.67%)也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90.00%)明显高于观察组(5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能有效缓解初产妇的焦虑,降低产后抑郁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方燕芬;陈明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腹泻患儿开展综合护理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93例为对照组,开展常规基础护理;纳入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104例为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对比2组疾病疗效,退热、止泻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退热、止泻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案有助于提升小儿腹泻疗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银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讨论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0.00%;第1、2疗程后,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第3疗程后,观察组治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有利于缓解症状,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黄丹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心脑血管、糖尿病以及肿瘤等已经成为普遍的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经过实践和研究表明,慢性疾病的发生原因是由于不规范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所引起的.本文通过对中山市部分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人体测量的监测,收集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以及文化卫生等相关资料.通过对不同时期研究结果的趋势分析,积极探索出我市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发展趋势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作者:范木耿;刘倩云;黄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入住我院呼吸科病房的31例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研究对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针对并发症设计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同时加强患者的肺康复及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后疾病控制情况及并发症的改善情况.结果: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入院后根据CT诊断结果及患者临床表现评估,并发气胸的有16例(51.61%)、并发乳糜胸的患者有5例(16.13%)、并发咯血的患者有4例(12.90%),并发呼吸衰竭的有6例(19.35%).经过护理干预后,以上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的降低,与干预前相比统计学上有意义(x2=7.0455、4.2923、4.2759、4.0260,P=0.0080、0.0383、0.0387、0.0448);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11.52±3.57)分与干预前(6.97±2.14)分相比也明显要高,统计学上有意义(t =6.0864,P=0.0000).结论: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常并发气胸、乳糜胸、咯血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针对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护理,以及肺康复及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璐;孟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