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孟芳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心脑血管、糖尿病以及肿瘤等已经成为普遍的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经过实践和研究表明,慢性疾病的发生原因是由于不规范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所引起的.本文通过对中山市部分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人体测量的监测,收集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以及文化卫生等相关资料.通过对不同时期研究结果的趋势分析,积极探索出我市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发展趋势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作者:范木耿;刘倩云;黄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绝经期妇女慢性疲劳综合症(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小剂量雌激素贴剂治疗绝经期妇女慢性疲劳综合症,对照组用安慰剂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疲劳量表-14(FS-14)评分,并抽血查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stradiol,E2).结果:两组治疗后FS-14评分降低,达到改善CSF症状的目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E2含量明显增加,而FSH含量稍降低.结论:小剂量E2贴剂可以有效缓解CFS症状,可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作者:潘博希;陈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对颅脑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老年脑梗塞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净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颅脑中动脉血流峰值(Vp)、平均流速(Vm).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p、Vm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p、V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颅脑血流动力学水平.
作者:蔡立泓;黄铿伟;陈小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出院后照护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市内1个社区并收集已经确诊完成出院的老年人群高血压患者68例,平均分成二组,即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针对34例干预组的患者,开展定期的随访干预、个体化健康教育的照护模式;而34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普通社区护理模式.比较二组患者其血压的控制情况与护理效果.结果:在出院3个月之后,通过对比发现:(1)在血压的正常范围内,干预组病人的血压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2)干预组病人其干预效果也明显地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分析之后有差异性,且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有关出院之后的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者,实施照护模式,其即可以对该患者起到一定积极作用,进而又可以提高社区病人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莫才周;邹细妹;甘福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中医动静结合辨证施治在老年下肢创伤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牟3月-2016年3月间收治的老年下肢创伤骨折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患者的治疗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根据中医学中的动静结合辨证施治原则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94%比对照组的80%高,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低于对照组的16%,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更短,且在生活质量评分上,其中总体健康、积极感受、日常生活能力、关节活动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疼痛与不适、对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性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中医学中的动静结合辨证施治思想渗透到老年下肢创伤骨折的治疗中,让患者在恰当的时机里选择合适的动治疗或静治疗,有助于骨折的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志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FOCUS超声刀在低位领式小切口行甲状腺全切加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及技巧.方法:将我院210例拟接受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FOCUS超声刀组(n=108例)和常规手术组(n=102例).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总手术时间、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早期并发症.结果:FOCUS超声刀组与常规组总手术时间分别为(128.72±26.57)min和(217.18 ±31.95)min (P<0.05),功能性颈侧淋巴结清扫时间分别为(28.57±6.89)min和(57.28± 11.34)min (P< 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6.58±9.65)mL和(53.12±11.84)mL (P< 0.05),切口长度分别为(4.86±0.64)cm和(7.12±0.67)cm(P <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CUS超声刀可缩短手术时间,尤其是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的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美容效果好,熟练掌握超声刀的使用技巧,手术更安全高效.
作者:王晓兰;张殿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药的储藏与保管是中药管理中一个需要不断进行探讨的话题,中药的储藏和保管因容易受空气、温度、环境等多种外界的因素影响,保存的不当会使中药的治疗效果下降.中药的管理,主要是存在着缺乏高质量的中药采购、炮制技术的不规范和药品的保存储藏水平低下等.因而,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主要是提出了优化药品的储藏方案、提高管理人员对药材的管理,积极应用一些新的储藏技术,保证中药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德坤;梁悦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评价ViscoStat Clear止血剂联合压线排龈法对牙周组织健康及树脂粘接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排龈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前牙冠修复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ViscoStat Clear组(40例)、肾上腺素组(40例)和生理盐水组(40例),分别采用ViscoStat Clear止血剂、0.1%肾上腺素和生理盐水作为排龈药物浸泡排龈线,压线法排龈,于排龈前及排龈后0.5h、1、3、7d为观察点,测定龈沟液(GCF)量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变化.此外,选取离体前磨牙30颗,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ViscoStat Clear止血剂和生理盐水处理后,涂布自粘接树脂水门汀,采用万能测试仪测定其粘接强度.结果:ViscoStat Clear止血剂及0.1%肾上腺素排龈后GCF量和AST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所增加,排龈后0.5 h、1、3d与排龈前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但两实验组排龈效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7d实验组及对照组中GCF量及AST水平均与排龈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离体牙实验结果表明,经ViscoStat Clear止血剂处理的牙表面树脂粘接强度低于生理盐水处理组,但二者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ViscoStat Clear止血剂联合压线排龈法对牙周组织存在一定损伤,但均可恢复;ViscoStat Clear止血剂处理牙面,对树脂粘接剂的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姜德志;屈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61例,其中常规组采取盐酸丁咯地尔治疗,实验组采取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24小时与48小时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采取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改善脑循环状态、扩张脑血管等,药物起效迅速.
作者:冷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手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行回顾性调查法,以我院98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为对象实施研究方案,行手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疗法,观察应用效果.结果:随访一年,98例患者均无再次发生骨折,无软组织的并发症出现,Mazur评分显示65例为优,29例为良,4例为中.结论:对于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而言,手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法显著改善了骨折区的血供情况,减少了手术开口的面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借鉴.
作者:黄宏宏;许新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ARDS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护理干预治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通气CL、PEEPi、PaO2/FiO2及RAW指标比对照组患者改善明显,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显著(P<0.05).结论:ARDS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联合护理干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刘东苑;黄晓玲;赖筱珊;周玲燕;曾美琼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人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在高血压分级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两个社区96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同年龄组、同性别、同高血压等级为配对条件进行配对比较.检测并记录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两组病人经过3个月和6个月干预治疗后,血压均下降,实验组血压下降较明显且控制比较稳定,依从性、积极性、主动性均比对照组高.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病人分级管理中能够提高高血压病人的防治疾病的意识,增强病人的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益于长期有效的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雪良;黄仕春;黄浩;许宗梅;钟超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1次/周,共治疗5周;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前2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观察比较两组的优良率,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以及疼痛程度,并比较治疗前后髌上囊滑膜厚度.结果:联合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4.14%,较对照组的60.34%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VAS评分以及髌上囊滑膜厚度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Lysholm评分、VAS评分以及髌上囊滑膜厚度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得到显著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陈林建;李朝晖;蓝国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讨论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80.00%;第1、2疗程后,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第3疗程后,观察组治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有利于缓解症状,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作者:黄丹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联合异丙酚在ICU机械通气谵妄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15牟3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ICU机械通气治疗的6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咪达唑仑与异丙酚联合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中,观察组患者达到镇静所需时间及镇静后的苏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中实现镇静满意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无镇静过度患者,无效镇静也仅有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采用咪达唑仑与异丙酚联合治疗的方法对重症患者进行镇静治疗能有效平缓患者情绪,使患者快速进入镇静状态,且能够缩短苏醒时间,镇静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温杰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功能锻炼结合药物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将172例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前者予功能锻炼联合药物治疗,后者仅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慢性前列腺炎症状(NIH-CPSI)评分、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OABSS)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数目.结果:两组NIH-CPSI评分、OABSS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基线水平无明显差异.经治疗后,两组NIH-CPSI各指标及总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NIH-CPSI各指标及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ABSS及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此两项指标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功能锻炼结合药物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疗效优于单行药物治疗,且可显著改善患者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
作者:赖俊彦;叶永康;罗杰鑫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胆管癌患者经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特选取自2013年3月起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管癌患者124例,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62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开腹胆管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胆功能状况、围手术指标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胆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总胆红素值(24.89±7.33)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33±6.01)μmol/L,差异对比,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用时(201.14±10.58)min、术中出血量(389.96±100.27)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3.96± 15.49)h、下床活动时间(4.96±3.03)d及住院时间(11.59±7.47)d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用时(224.96±29.81)min、术中出血量(633.79±123.56)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57.83±12.27)h、下床活动时间(7.01±2.97)d及住院时间(16.72±8.96)d,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84%)明显低于对照组(30.65%),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开腹胆道旁路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可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预后效果较优.
作者:何凤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血肌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随机分成前列地尔组、缬沙坦组及联合组三组.前列地尔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静滴治疗,治疗周期2周;缬沙坦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缬沙坦口服治疗,治疗周期2周;联合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静滴联合缬沙坦口服治疗,治疗周期2周.检测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以及血肌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尿蛋白排泄率指标上,治疗前三组患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经过不同手段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前列地尔组与缬沙坦组间不存在差异,联合组显著低于前列地尔组及缬沙坦组(P<0.05).血肌酐水平指标上,治疗前三组患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过不同手段治疗后,三组患者与治疗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前列地尔组与缬沙坦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与前列地尔组及缬沙坦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肾小球血液循环,降低尿蛋白的排泄,保护肾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琛;沈良兰;张芬;邱志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及60例中青年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资料、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咳痰、咳嗽以及胸闷气短三个临床症状较中对照组常见,而在盗汗、发热、咯血这三个临床症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少见.观察组的T-SPOT· TB+阳性率,PPD阳性率和痰结核菌涂片/培养阳性率这三项检查结果均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死亡率较对照组高.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T-SPOT·TB阳性率、PPD阳性率和痰结核菌涂片/培养的阳性率均低,缺乏针对性诊断指标,应早确诊、早防预和早治疗,提高治疗率和降低老年患者死亡率.
作者:刘永莉;赵效;范稚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院就诊儿童微量元素的含量情况,并探讨与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治疗并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的8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贝克曼AU5800查空腹静脉血,检测Fe、Zn、Ca、Mg、Cu含量.结果:80例检测结果中,其中Fe缺乏14例(17.5%);Zn缺乏18例(22.5%);Ca缺乏12例(15%);未见Cu缺乏;未见Mg缺乏.结论: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对于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诊断疾病十分重要,应积极运用于儿童的预防保健及疾病诊断工作中.
作者:合力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