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出院后照护模式的干预效果研究

莫才周;邹细妹;甘福珍

关键词:社区, 老年人群, 高血压, 照护模式, 干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出院后照护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市内1个社区并收集已经确诊完成出院的老年人群高血压患者68例,平均分成二组,即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针对34例干预组的患者,开展定期的随访干预、个体化健康教育的照护模式;而34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普通社区护理模式.比较二组患者其血压的控制情况与护理效果.结果:在出院3个月之后,通过对比发现:(1)在血压的正常范围内,干预组病人的血压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2)干预组病人其干预效果也明显地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分析之后有差异性,且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有关出院之后的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者,实施照护模式,其即可以对该患者起到一定积极作用,进而又可以提高社区病人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预防及综合护理的方法和效果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疗与预防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4月至2015年12月入院的10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儿则加施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总体治疗效果、治疗后3个月复发次数与患儿家属总体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6%)显著性高于对照组(76%),治疗后3个月复发次数(1.45±0.51)显著性低于对照组(1.97±0.59),存在显著性差异(X2=8.306,t=4.71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儿家属总体护理满意度显著性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Z=-3.05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护理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治疗与预防效果显著,可提高家属满意度,具有借鉴性.

    作者:李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03月我院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75例患者的成功率、并发症及技术要点,并与外科手术、内镜及X线比较,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75例患者均局麻下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均1次置管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无死亡病例,无明显并发症,未发生出血、造瘘口周围渗漏、感染,操作时间45±15min,术后2h进食,拔除造瘘管后随访6个月-1年来见造瘘口感染、渗漏及腹痛等.结论:对比外科、内镜下及X线下胃造瘘术,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安全、简便、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增林;候小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6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同期观察组的60例行腹腔镜切除术.对比两组术中、术后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的术中、术后情况,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安全性高、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临床医师应该准确把握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指征,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丁肖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痔疮套扎器(RPH)术结合肛门整形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探讨新型痔疮套扎术(RPH)结合肛门整形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病例240例,随机分两组,各120例,治疗组采用痔疮套扎器手术(RPH)结合肛门整形治疗混合痔,对照组用传统外剥内扎手术治疗.对治疗效果及各种术后并发症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水肿、皮赘、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等治疗组明显优异((P<0.05).结论:痔疮套扎器(RPH)结合肛门整形手术与传统手术比较并发症少,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何玉峰;王洪保;张恩华;黄少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方案在小儿腹泻中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对腹泻患儿开展综合护理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93例为对照组,开展常规基础护理;纳入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104例为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对比2组疾病疗效,退热、止泻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退热、止泻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案有助于提升小儿腹泻疗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银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50例以急性腹痛就诊的急性心梗的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在临床治疗中,以急性腹痛就诊的急性心梗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相关结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以急性腹痛就诊的急性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入院后接受心电图检查及心肌酶学、CT扫描、B超检查等得以确诊,对于存在溶栓指征的患者给予其溶栓治疗,并配合抗血小板治疗等,无法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疗等.结果:在所选的50例患者中,接受治疗后有1例因心律失常死亡,其余患者腹痛症状消失,接受心电图检查后ST明显回落,溶栓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对于以急性腹痛就诊的急性心梗患者治疗来讲,主要以溶栓治疗为主,并辅以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等,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文海;石昌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80例儿童微量元素结果测定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就诊儿童微量元素的含量情况,并探讨与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治疗并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的8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贝克曼AU5800查空腹静脉血,检测Fe、Zn、Ca、Mg、Cu含量.结果:80例检测结果中,其中Fe缺乏14例(17.5%);Zn缺乏18例(22.5%);Ca缺乏12例(15%);未见Cu缺乏;未见Mg缺乏.结论: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对于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诊断疾病十分重要,应积极运用于儿童的预防保健及疾病诊断工作中.

    作者:合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宫颈息肉摘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宫颈息肉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息肉摘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宫颈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宫颈息肉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宫颈息肉摘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术,80例)和对照组(宫颈息肉摘除术,8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创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感染、出血、宫颈粘连、慢性宫颈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息肉摘除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宫颈息肉可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绝经期妇女慢性疲劳综合症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绝经期妇女慢性疲劳综合症(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小剂量雌激素贴剂治疗绝经期妇女慢性疲劳综合症,对照组用安慰剂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疲劳量表-14(FS-14)评分,并抽血查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stradiol,E2).结果:两组治疗后FS-14评分降低,达到改善CSF症状的目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E2含量明显增加,而FSH含量稍降低.结论:小剂量E2贴剂可以有效缓解CFS症状,可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作者:潘博希;陈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参附注射液在心肺功能不全老人麻醉中的心血管保护分析

    目的:观察研究参附注射液在心肺功能不全老人麻醉中的心血管保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72例老年心肺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6名对照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分次注射多巴胺,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参附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30分钟、麻醉60分钟和术毕的平均动脉压无显著性差异.麻醉前和术毕两组患者的心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麻醉30分钟和麻醉60分钟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为2.78%,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肺功能不全老人麻醉中应用参附注射液,可降低患者麻醉30分钟和60分钟的心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手术质量,保护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欧汉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社区老年保健服务中居家养老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居家养老用于社区老年保健服务中的效果,分析使用价值.方法:收集符合本次研究各项标准的社区常住老年人83例,给予居家养老服务,干预前后老年人对糖尿病和高血压及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使用SF-36生活质量表评估干预前后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护理满意率.结果:干预后,老年人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因及治疗知识得分、自我护理知识得分均明显提高,P均< 0.05;老年人生活质量表中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情感职能分值均明显提高,P均< 0.05;干预后,老年人对保健服务满意率为90.36%,较居家养老干预前(75.90%)高,P<0.05.结论:居家养老在社区老年保健服务中应用能加深老年人对糖尿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理解,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效果良好,得到社区老年人普遍认可.

    作者:李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集束化护理用于肿瘤患者PICC置管维护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和研究针对PICC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期间采用集束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PICC静脉置管患者50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用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发生感染、局部渗液、导管堵塞、皮肤磨损等不良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别,P< 0.05.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对照组患者发生导管堵塞、导管脱落、血流感染发生的时间均早于试验组患者.差别显著,P< 0.05.结论:对PICC静脉置管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机率.在一方面延长了导管堵塞和脱落的发生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丹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3D CE-MRA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3D CE-MRA(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拟诊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4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给予患者3D CE-MRA与DSA(有创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比较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的ASO(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成像结果.结果:将DSA作为标准,观察组评价ASO符合率是91.30%;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灵敏度是98.16%,特异度95.04%、准确率96.68%,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5.51%、97.95%.结论:3D CE-MRA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ASO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较高,无创伤、无辐射,值得使用与推广.

    作者:陈小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儿科支气管镜技术的麻醉方法探析

    目的:探索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用于儿科支气管镜技术中的效果差异.方法:在我院儿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支气管镜技术检查的患儿中随机选出6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全部患儿均采用利多卡因麻醉,对照组中30例患儿采用气囊压缩喷雾麻醉,观察组中30例患儿采用雾化吸入方法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配合度、麻醉效果、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麻醉配合度为90.0%,优良率为83.33%;而对照组则分别为66.67%、60.0%,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上,观察组的0.00明显比对照组的16.67%低,P<0.05.结论:在儿科支气管镜技术检查中,采用雾化吸入方式麻醉有助于提高麻醉效果,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智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的手术疗效,并评价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随机选取98例我院自2013年1月份至2015年12月份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性手术,试验组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与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均明显高于试验组,且试验组预后情况包括术后感染、肿瘤转移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结直肠肿瘤患者而言,腹腔镜微创手术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进程,术后创伤不明显,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应用借鉴.

    作者:马云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医学留学生诊断学见习课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医学留学生诊断学见习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2013级进入诊断学学习阶段的93名MBBS学生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教授诊断学见习课.结果:大部分学生认同参与式教学模式,且认为参与式教学提高了其综合素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结论:参与式教学方法是适合MBBS学生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并可为参与式学习课堂构建应用于其他临床学科的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华炜;蔡红雁;杨萍;郭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手术室标准化护理方案实施对患者生理、心理影响

    目的:探讨手术室标准化护理方案实施对患者生理、心理影响效果.方法:我院于2014年6月实施手术室标准化护理,分别选取实施前后3月内于我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60例患者作为实施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流动力学及不良情绪.结果:实施组术前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低于对照组[(126.8± 12.5)mmHg vs.(139.8± 13.4)mmHg,(71.1±9.7) mmHg vs.(87.6±10.2) mmHg,(73.4±8.7)次/分vs.(88.6±9.2)次/分,P<0.05].实施组术前HAMA、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9.8±2.2)分vs.(14.6±3.4)分,(35.6±7.4)分vs.(43.7±8.9)分,P<0.05].结论:手术室标准化护理方案实施可有效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术前不良情绪.

    作者:谢婵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80例,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入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音乐光电刺激、高压氧疗、针灸、理疗、运动疗法及西药等综合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脑电图变化情况和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星;倪莹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FOCUS超声刀在低领式小切口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FOCUS超声刀在低位领式小切口行甲状腺全切加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及技巧.方法:将我院210例拟接受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FOCUS超声刀组(n=108例)和常规手术组(n=102例).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总手术时间、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早期并发症.结果:FOCUS超声刀组与常规组总手术时间分别为(128.72±26.57)min和(217.18 ±31.95)min (P<0.05),功能性颈侧淋巴结清扫时间分别为(28.57±6.89)min和(57.28± 11.34)min (P< 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6.58±9.65)mL和(53.12±11.84)mL (P< 0.05),切口长度分别为(4.86±0.64)cm和(7.12±0.67)cm(P <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CUS超声刀可缩短手术时间,尤其是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的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美容效果好,熟练掌握超声刀的使用技巧,手术更安全高效.

    作者:王晓兰;张殿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急诊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急诊颅脑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急诊采集的6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颅脑CTA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与DS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颅内动脉瘤52例,占81.25%,为SAH的主要病因.其次为颅内动静脉畸形6例,占9.37%;Moyamoya病4例,占6.26%;其他病因2例,占3.12%.与DSA结果对比,CTA的总体准确率98.5%,CTA与DSA检测对比结果统计学分析,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32,P>0.05).结论: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急诊筛查诊断上,64排螺旋CTA是一种准确的检查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耿春;张玉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