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0例以急性腹痛就诊的急性心梗的治疗体会

陈文海;石昌花

关键词:急性腹痛, 急性心梗, 治疗, 溶栓, 抗血小板聚集, 抗凝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治疗中,以急性腹痛就诊的急性心梗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相关结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以急性腹痛就诊的急性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入院后接受心电图检查及心肌酶学、CT扫描、B超检查等得以确诊,对于存在溶栓指征的患者给予其溶栓治疗,并配合抗血小板治疗等,无法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疗等.结果:在所选的50例患者中,接受治疗后有1例因心律失常死亡,其余患者腹痛症状消失,接受心电图检查后ST明显回落,溶栓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对于以急性腹痛就诊的急性心梗患者治疗来讲,主要以溶栓治疗为主,并辅以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等,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莫沙必利结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结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法莫替丁治疗,研究组给予莫沙必利结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5%,与对照组8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结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素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52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自拟消眩晕汤,行滋补肝肾、平肝潜阳、补益气血、填精生髓,同时健脾除湿、利水渗湿、化痰行瘀,合并山莨菪碱、甘露醇静滴,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56例梅尼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一组(中西医结合)、治疗二组(中药组)及对照组(西药组),各组均为52例,均连续观察7-14天.治疗一组口服自拟消眩晕汤加减,合并西药山莨菪碱、甘露醇静滴,治疗二组口服自拟消眩晕汤加减,对照组用山莨菪碱、甘露醇静滴,观察各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一组(中西医结合组)与对照组(西药组)比较,具有明显疗效,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二组(中药组)与对照组(西药组)比较,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结合组与中药组疗效无显著差异(P>0.5).结论:口服自拟中药消眩晕汤合并西药山莨菪碱、甘露醇静滴,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满意.

    作者:钟长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4年9月到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抽取102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治疗组(n=51)应用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治疗,对照组(n=51)单纯采取贝那普利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①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8.0%,高于对照组的72.5% (P< 0.05);②治疗组治疗后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马斌;张月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在神经外科昏迷病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昏迷病人中应用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PDT)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昏迷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气管切开术)与实验组(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术中生命体征、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闭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要短(P<0.05),切口长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要少(P<0.05);实验组术中生命体征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要优(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要低(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昏迷病人中的应用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且术后并发症少,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彭国俊;叶飞宣;刘木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无创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

    目的:总结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87例AECOPD伴有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处理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AECOPD常规治疗,处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治疗结束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动脉血气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处理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73.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05).治疗后,两组的PaO2、PaCO2、pH,心率和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处理组治疗后前述五项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是行之有效、安全性较高的必要治疗手段.

    作者:王同莉;何美燕;张颖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03月我院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75例患者的成功率、并发症及技术要点,并与外科手术、内镜及X线比较,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75例患者均局麻下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均1次置管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无死亡病例,无明显并发症,未发生出血、造瘘口周围渗漏、感染,操作时间45±15min,术后2h进食,拔除造瘘管后随访6个月-1年来见造瘘口感染、渗漏及腹痛等.结论:对比外科、内镜下及X线下胃造瘘术,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安全、简便、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增林;候小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维生素D联合匹多莫德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匹多莫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我院的入院编号进行随机抽签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患者,对实验组33例采用维生素D联合匹多莫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单纯匹多莫德治疗,经过为期1个月的治疗之后,对比两个小组不同患者的治愈效果和出院6个月之后的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33例患者在经过维生素D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后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8.5%、93.9%,而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6.4%、75.8%,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为9.1%,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个研究小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维生素D联合匹多莫德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借鉴应用.

    作者:陈少藩;刘茹;陈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观察分析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1次/周,共治疗5周;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前2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观察比较两组的优良率,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以及疼痛程度,并比较治疗前后髌上囊滑膜厚度.结果:联合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4.14%,较对照组的60.34%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ysholm评分、VAS评分以及髌上囊滑膜厚度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Lysholm评分、VAS评分以及髌上囊滑膜厚度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膝骨关节炎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得到显著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作者:陈林建;李朝晖;蓝国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传统手术与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传统手术与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后腹腔镜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效果包括手术中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优势明显;随访结果是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6%,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4%.结论:对于需要治疗肾囊肿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治疗是更好的选择,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于宏川;包品;杨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麻醉深度指数监测在休克患者全麻苏醒期意识监测的应用

    目的:观察麻醉深度指数监测在休克患者全麻苏醒期意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3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均在全麻下手术,观察CSI与麻醉趋势指数(NTI)在全麻恢复期不同阶段的变化.结果:本组休克患者在全麻苏醒期刺激无反应、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三个关键阶段NTI和CSI呈明显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休克患者全麻苏醒期NT分级分别是刺激无反应阶段A级、B级、C级、D组构成比例分别是0%、26.67%、60%和13.33%;呼之睁眼即刻分别为0%、86.67%、13.33%和0%;定向力恢复分别是16.67%、83.33%、0%和0%,呼之睁眼即刻和定向力恢复NTS与刺激无反应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深度指数监测可准确及时反映休克患者全麻苏醒期意识水平变化.

    作者:廖梅苑;蔡剑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醒脑静注射液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对颅脑血流动力学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老年脑梗塞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净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治疗前后颅脑中动脉血流峰值(Vp)、平均流速(Vm).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p、Vm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p、V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颅脑血流动力学水平.

    作者:蔡立泓;黄铿伟;陈小晓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总结和分析舒适护理在子宫肌瘤术后护理中运用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子宫肌瘤手术治疗的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接受舒适护理服务的观察组和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46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泌尿系统感染、呼吸系统感染、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严重疼痛发生的概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舒适护理服务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术后护理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疼痛的严重程度,提高其舒适度,增强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具有较为理想和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给予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刘威;李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幼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肺功能研究

    目的:探讨幼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MP)的肺功能改变及恢复特点,预测幼儿SMMP的远期后遗症.方法:病例选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部就诊的1-3岁SMMP患儿30名,对照1组为1-3岁轻型肺炎支原体肺炎(MMP)30例,对照2组为1-3岁重症细菌性肺炎30例,治疗前完善潮气肺功能检查,经抗感染治疗1周后复查潮气肺功能,对比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结果:SMMP肺功能VT、TPTEF/TE、VPEF/VE比MPP组严重,比重症细菌性肺炎轻,SMMP肺功能恢复率6.67%,MMP恢复率43.33%,重症细菌性肺炎组恢复率26.6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MP的肺功能比MMP急性期受损严重,比重症细菌性肺炎受损轻,但肺功能恢复较两者缓慢,幼儿SMMP应动态随访肺功能.

    作者:陈进喜;刘志刚;林业辉;陈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部超声应用于幼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诊断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应用于幼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诊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8例幼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及对照组(49例),观察组给予腹部超声检查,对照组给予X线检查,对比及分析两组患儿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49例患儿经腹部超声检查,37例(75.5%)肠壁增厚,肠壁积气29例(59.1%),门静脉积气21例(42.8%);对照组49例患儿经腹部超声检查,32例(65.3%)肠壁增厚,肠壁积气21例(42.8%),门静脉积气16例(32.6%);对照组的肠壁积气阳性检出率(39.2%)明显低于观察组(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腹部超声诊断幼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有效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华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医学留学生诊断学见习课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参与式教学方法在医学留学生诊断学见习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昆明医科大学2013级进入诊断学学习阶段的93名MBBS学生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教授诊断学见习课.结果:大部分学生认同参与式教学模式,且认为参与式教学提高了其综合素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结论:参与式教学方法是适合MBBS学生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并可为参与式学习课堂构建应用于其他临床学科的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华炜;蔡红雁;杨萍;郭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的6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同期观察组的60例行腹腔镜切除术.对比两组术中、术后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的术中、术后情况,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具有安全性高、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临床医师应该准确把握腹腔镜手术的手术指征,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丁肖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我院行子宫次全切术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术中给予垂体后叶素子宫体肌层注射,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子宫体肌层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血红蛋白(Hb)下降水平及给药前后血氧分压(SpO2)、收缩压(SBP)、心率(HR)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b下降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给药30min后两组患者SpO2、SBP、HR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术中应用可促进子宫血管收缩,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并不造成影响.

    作者:谢秋娴;陈婵玉;谢昭雄;曾秀文;黄韩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胆管癌患者经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胆管癌患者经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特选取自2013年3月起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管癌患者124例,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62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开腹胆管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胆功能状况、围手术指标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胆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总胆红素值(24.89±7.33)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33±6.01)μmol/L,差异对比,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用时(201.14±10.58)min、术中出血量(389.96±100.27)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3.96± 15.49)h、下床活动时间(4.96±3.03)d及住院时间(11.59±7.47)d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用时(224.96±29.81)min、术中出血量(633.79±123.56)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57.83±12.27)h、下床活动时间(7.01±2.97)d及住院时间(16.72±8.96)d,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84%)明显低于对照组(30.65%),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开腹胆道旁路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可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预后效果较优.

    作者:何凤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T与MRI在老年人肺结节及肺癌中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CT与MRI在老年人肺结节及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探究CT与MRI诊断的临床适用性.方法:根据对老年人肺结节及肺癌检查方法的不同,将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人肺结节及肺癌患者进行分组,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CT进行诊断,B组患者采用MRI进行诊断.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差异(影像学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判断CT与MRI的诊断效果.结果:CT与MRI对患者肺结节的诊断影像学没有明显的差异,并且,A、B两组患者肺结节的病变部位、直径及其形态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对患者肺癌的诊断影像学有较明显的差异.结论:CT与MRI在老年人肺结节的诊断结果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MRI的诊断对患者的放射影响较小;CT与MRI在肺癌方面的诊断差异明显,在肺癌的临床诊断中适合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方武;杨万就;谭志红;梁土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提供整体护理措施,不但使患者在舒适、无痛苦状态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而且也减少生命体征的波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91例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整体护理观察组(41例),观察二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术中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并设立心脑血管疾病亚组,比较生命体征及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整体护理组的生命体征平稳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仅生命体征平稳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中不良反应少(P=0.0390).结论: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有助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减少不良反应,有效保障了医疗安全,也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的实质内涵,值得推广.

    作者:匡世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