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莫沙必利结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素环

关键词:莫沙必利, 法莫替丁,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摘要:目的:观察莫沙必利结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法莫替丁治疗,研究组给予莫沙必利结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5%,与对照组8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结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黑龙江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4年9月到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抽取102例作研究对象并随机分组,治疗组(n=51)应用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治疗,对照组(n=51)单纯采取贝那普利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①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是98.0%,高于对照组的72.5% (P< 0.05);②治疗组治疗后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均低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贝那普利与螺内酯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马斌;张月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探讨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需求现状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患者家庭护理需求现状.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治疗的7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心理状况、家庭自我护理及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结果: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负担比较大,对糖尿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非常低,自我护理意识较差.结论:糖尿病患者加强家庭自我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李凤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初步研究

    目的:探究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我院收治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各61例,其中常规组采取盐酸丁咯地尔治疗,实验组采取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24小时与48小时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采取醒脑静注射液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改善脑循环状态、扩张脑血管等,药物起效迅速.

    作者:冷迎春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中山市成人慢性病危险因素趋势分析及干预策略研究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心脑血管、糖尿病以及肿瘤等已经成为普遍的慢性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经过实践和研究表明,慢性疾病的发生原因是由于不规范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所引起的.本文通过对中山市部分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及人体测量的监测,收集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水平以及文化卫生等相关资料.通过对不同时期研究结果的趋势分析,积极探索出我市慢性疾病危险因素的发展趋势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作者:范木耿;刘倩云;黄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综合护理方案在小儿腹泻中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对腹泻患儿开展综合护理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93例为对照组,开展常规基础护理;纳入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104例为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对比2组疾病疗效,退热、止泻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退热、止泻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案有助于提升小儿腹泻疗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银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派丽奥软膏联合vitapex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究

    目的:探索派丽奥软膏联合vitapex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口腔门诊收治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106例,患牙共计118颗,按照治疗方式和就诊时间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vitapex糊剂联合局部应用派丽奥软膏治疗,对照组给予氧化锌丁香油糊剂根管填充联合碘甘油治疗.并对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回院复查,其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时给予派丽奥联合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安全且无不良反应,疗效比常规疗法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姜彤;王凯丽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无创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

    目的:总结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AECOPD)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收治的87例AECOPD伴有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处理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接受AECOPD常规治疗,处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治疗结束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动脉血气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处理组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总有效率73.7%,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05).治疗后,两组的PaO2、PaCO2、pH,心率和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处理组治疗后前述五项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是行之有效、安全性较高的必要治疗手段.

    作者:王同莉;何美燕;张颖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提高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提高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措施相同.对照组患儿给予毛细血管炎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儿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哮呜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湿啰消失时间以及咳嗽消失时间(6.29±0.54、4.26±0.31、3.37±0.34、4.28±0.15、3.35±0.21)d都明显的短于对照组患儿(9.56±0.36、6.69±1.03、6.59±0.59、7.25±1.20、5.29±0.12)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9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5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毛细支气管炎症状,缩短患儿的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吴红霞;苏小兰;揭育雁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50例以急性腹痛就诊的急性心梗的治疗体会

    目的:分析在临床治疗中,以急性腹痛就诊的急性心梗患者的治疗方法及相关结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以急性腹痛就诊的急性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入院后接受心电图检查及心肌酶学、CT扫描、B超检查等得以确诊,对于存在溶栓指征的患者给予其溶栓治疗,并配合抗血小板治疗等,无法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疗等.结果:在所选的50例患者中,接受治疗后有1例因心律失常死亡,其余患者腹痛症状消失,接受心电图检查后ST明显回落,溶栓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对于以急性腹痛就诊的急性心梗患者治疗来讲,主要以溶栓治疗为主,并辅以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治疗等,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文海;石昌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计划生育手术妇女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目的:研究采用计划生育手术对育龄妇女的心理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52例计划生育术后妇女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6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手段,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加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内的痊愈人数.结果:对照组术后24小时15人痊愈;实验组患者24小时后18人痊愈.实验组痊愈率84.6%明显高于对照组55.7%.结论: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痊愈率.

    作者:崔现果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集束化护理用于肿瘤患者PICC置管维护的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和研究针对PICC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期间采用集束化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PICC静脉置管患者500例作为此次报告的研究对象,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用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结果: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发生感染、局部渗液、导管堵塞、皮肤磨损等不良并发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存在差别,P< 0.05.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时间,对照组患者发生导管堵塞、导管脱落、血流感染发生的时间均早于试验组患者.差别显著,P< 0.05.结论:对PICC静脉置管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减少不良情况的发生机率.在一方面延长了导管堵塞和脱落的发生时间.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丹凤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03月我院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75例患者的成功率、并发症及技术要点,并与外科手术、内镜及X线比较,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75例患者均局麻下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均1次置管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无死亡病例,无明显并发症,未发生出血、造瘘口周围渗漏、感染,操作时间45±15min,术后2h进食,拔除造瘘管后随访6个月-1年来见造瘘口感染、渗漏及腹痛等.结论:对比外科、内镜下及X线下胃造瘘术,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安全、简便、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增林;候小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痔疮套扎器(RPH)术结合肛门整形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研究

    目的:为探讨新型痔疮套扎术(RPH)结合肛门整形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病例240例,随机分两组,各120例,治疗组采用痔疮套扎器手术(RPH)结合肛门整形治疗混合痔,对照组用传统外剥内扎手术治疗.对治疗效果及各种术后并发症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水肿、皮赘、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等治疗组明显优异((P<0.05).结论:痔疮套扎器(RPH)结合肛门整形手术与传统手术比较并发症少,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何玉峰;王洪保;张恩华;黄少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胆管癌患者经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对胆管癌患者经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特选取自2013年3月起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管癌患者124例,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62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开腹胆管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胆功能状况、围手术指标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胆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总胆红素值(24.89±7.33)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33±6.01)μmol/L,差异对比,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用时(201.14±10.58)min、术中出血量(389.96±100.27)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3.96± 15.49)h、下床活动时间(4.96±3.03)d及住院时间(11.59±7.47)d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用时(224.96±29.81)min、术中出血量(633.79±123.56)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57.83±12.27)h、下床活动时间(7.01±2.97)d及住院时间(16.72±8.96)d,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84%)明显低于对照组(30.65%),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开腹胆道旁路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可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预后效果较优.

    作者:何凤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整体护理在无痛胃镜检查中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提供整体护理措施,不但使患者在舒适、无痛苦状态下接受无痛胃镜检查,而且也减少生命体征的波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对91例行无痛胃镜检查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整体护理观察组(41例),观察二组在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术中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并设立心脑血管疾病亚组,比较生命体征及术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整体护理组的生命体征平稳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特别是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仅生命体征平稳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中不良反应少(P=0.0390).结论:实施有效的整体护理,有助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减少不良反应,有效保障了医疗安全,也体现了人性化护理的实质内涵,值得推广.

    作者:匡世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腔镜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微创治疗结直肠癌的手术疗效,并评价患者预后情况.方法:随机选取98例我院自2013年1月份至2015年12月份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原则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性手术,试验组接受腹腔镜微创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与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的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均明显高于试验组,且试验组预后情况包括术后感染、肿瘤转移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结直肠肿瘤患者而言,腹腔镜微创手术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进程,术后创伤不明显,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应用借鉴.

    作者:马云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聚焦解决模式在社区高血压分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病人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在高血压分级管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两个社区96例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以同年龄组、同性别、同高血压等级为配对条件进行配对比较.检测并记录两组病人在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干预后6个月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两组病人经过3个月和6个月干预治疗后,血压均下降,实验组血压下降较明显且控制比较稳定,依从性、积极性、主动性均比对照组高.结论:聚焦解决模式应用于社区高血压病人分级管理中能够提高高血压病人的防治疾病的意识,增强病人的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有益于长期有效的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雪良;黄仕春;黄浩;许宗梅;钟超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循证手术室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在2015年3月到次年3月期间于我院当中就诊的手术室急诊患者当中的56名比较典型性的患者病例,将其按照随机的方式分成两组(n=28),对对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模式,对参照组则行以循证护理干预模式,比较分析2组手术室急诊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43%,对照组为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为8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当中的急诊患者行以适当的循证护理干预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手术的终质量水平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吴展华;常后婵;别逢桂;钟爱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腹部超声应用于幼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诊断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探讨腹部超声应用于幼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诊断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98例幼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及对照组(49例),观察组给予腹部超声检查,对照组给予X线检查,对比及分析两组患儿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49例患儿经腹部超声检查,37例(75.5%)肠壁增厚,肠壁积气29例(59.1%),门静脉积气21例(42.8%);对照组49例患儿经腹部超声检查,32例(65.3%)肠壁增厚,肠壁积气21例(42.8%),门静脉积气16例(32.6%);对照组的肠壁积气阳性检出率(39.2%)明显低于观察组(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腹部超声诊断幼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有效率高,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华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 参附注射液在心肺功能不全老人麻醉中的心血管保护分析

    目的:观察研究参附注射液在心肺功能不全老人麻醉中的心血管保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72例老年心肺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6名对照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分次注射多巴胺,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参附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30分钟、麻醉60分钟和术毕的平均动脉压无显著性差异.麻醉前和术毕两组患者的心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麻醉30分钟和麻醉60分钟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为2.78%,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肺功能不全老人麻醉中应用参附注射液,可降低患者麻醉30分钟和60分钟的心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手术质量,保护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欧汉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黑龙江医药杂志

黑龙江医药杂志

主管: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干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