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彤;王凯丽
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出院后照护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市内1个社区并收集已经确诊完成出院的老年人群高血压患者68例,平均分成二组,即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针对34例干预组的患者,开展定期的随访干预、个体化健康教育的照护模式;而34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普通社区护理模式.比较二组患者其血压的控制情况与护理效果.结果:在出院3个月之后,通过对比发现:(1)在血压的正常范围内,干预组病人的血压控制明显好于对照组;(2)干预组病人其干预效果也明显地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分析之后有差异性,且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有关出院之后的社区老年人群高血压患者,实施照护模式,其即可以对该患者起到一定积极作用,进而又可以提高社区病人的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作者:莫才周;邹细妹;甘福珍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方法在牙体牙髓病中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牙体牙髓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填充剂填充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奥硝唑合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83%)显著高于对照组(84.78%),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牙齿疼痛、牙龈肿胀、咬合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硝唑合剂辅助填充方法在牙体牙髓病中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显著临床治疗效果和较高治疗安全性.
作者:黄培著;陈佳锐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联合左氧氟沙星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8、IL-17及TNF-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5年11月我院接受COPD急性加重期60例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哌拉西林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单独采用哌拉西林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IL-8、IL-17及TNF-a表达的影响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IL-8、IL-17及TNF-a表达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拉西林联合左氧氟沙星可以使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8、IL-17及TNF-a明显下降,使得临床症状迅速得到缓解,临床疗效非常显著,而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其有助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吴瑞杰;洪惠敏;刘杰;张展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FOCUS超声刀在低位领式小切口行甲状腺全切加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及技巧.方法:将我院210例拟接受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FOCUS超声刀组(n=108例)和常规手术组(n=102例).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总手术时间、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早期并发症.结果:FOCUS超声刀组与常规组总手术时间分别为(128.72±26.57)min和(217.18 ±31.95)min (P<0.05),功能性颈侧淋巴结清扫时间分别为(28.57±6.89)min和(57.28± 11.34)min (P< 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6.58±9.65)mL和(53.12±11.84)mL (P< 0.05),切口长度分别为(4.86±0.64)cm和(7.12±0.67)cm(P <0.05);两组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CUS超声刀可缩短手术时间,尤其是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的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美容效果好,熟练掌握超声刀的使用技巧,手术更安全高效.
作者:王晓兰;张殿龙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80例,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入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音乐光电刺激、高压氧疗、针灸、理疗、运动疗法及西药等综合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脑电图变化情况和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星;倪莹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率(UAER)以及血肌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随机分成前列地尔组、缬沙坦组及联合组三组.前列地尔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静滴治疗,治疗周期2周;缬沙坦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缬沙坦口服治疗,治疗周期2周;联合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静滴联合缬沙坦口服治疗,治疗周期2周.检测分析所有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以及血肌酐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尿蛋白排泄率指标上,治疗前三组患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经过不同手段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前列地尔组与缬沙坦组间不存在差异,联合组显著低于前列地尔组及缬沙坦组(P<0.05).血肌酐水平指标上,治疗前三组患者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经过不同手段治疗后,三组患者与治疗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前列地尔组与缬沙坦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与前列地尔组及缬沙坦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缬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肾小球血液循环,降低尿蛋白的排泄,保护肾功能,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琛;沈良兰;张芬;邱志亮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昏迷病人中应用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PDT)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昏迷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气管切开术)与实验组(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术中生命体征、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闭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要短(P<0.05),切口长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要少(P<0.05);实验组术中生命体征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要优(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要低(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昏迷病人中的应用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且术后并发症少,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彭国俊;叶飞宣;刘木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麻醉深度指数监测在休克患者全麻苏醒期意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3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均在全麻下手术,观察CSI与麻醉趋势指数(NTI)在全麻恢复期不同阶段的变化.结果:本组休克患者在全麻苏醒期刺激无反应、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三个关键阶段NTI和CSI呈明显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休克患者全麻苏醒期NT分级分别是刺激无反应阶段A级、B级、C级、D组构成比例分别是0%、26.67%、60%和13.33%;呼之睁眼即刻分别为0%、86.67%、13.33%和0%;定向力恢复分别是16.67%、83.33%、0%和0%,呼之睁眼即刻和定向力恢复NTS与刺激无反应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深度指数监测可准确及时反映休克患者全麻苏醒期意识水平变化.
作者:廖梅苑;蔡剑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娱乐性噪声对青少年听力影响的情况,探讨防治策略.方法:对因听力下降来就诊的398名青少年行问卷调查,耳科查体及听力学检查,数据用SPSS15.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1)共调查398人,男生211人(53.02%),女生187人(46.98%),青少年娱乐性噪声的接触率达到88.69%,每天平均接触时间(1.40± 1.11)h,且随着娱乐性噪声接触时间的延长,听力受损的程度增高.(2)自觉症状检出率随着娱乐性噪声接触时间的增长而上升.结论:娱乐性噪声对青少年听力造成的危害较大,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重,严重的可能伴随出现神经衰弱.
作者:吴文丽;白玉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比研究传统手术与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后腹腔镜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效果包括手术中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优势明显;随访结果是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6%,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4%.结论:对于需要治疗肾囊肿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治疗是更好的选择,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于宏川;包品;杨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3月我院行子宫次全切术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术中给予垂体后叶素子宫体肌层注射,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子宫体肌层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血红蛋白(Hb)下降水平及给药前后血氧分压(SpO2)、收缩压(SBP)、心率(HR)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b下降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患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前、给药30min后两组患者SpO2、SBP、HR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次全切术中应用可促进子宫血管收缩,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小剂量垂体后叶素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并不造成影响.
作者:谢秋娴;陈婵玉;谢昭雄;曾秀文;黄韩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胸腔镜手术后无创正压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52例择期胸腔镜手术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评价生活质量,随访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耐受性、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均可耐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有6例(23.1%)患者因无法耐受而终止治疗,研究组的不耐受率较对照组的低(P<0.05);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优(P<0.05);研究组出现皮肤损伤、排痰障碍、口鼻咽干燥、胃肠胀气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胸腔镜手术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耐受性,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小娴;张晓春;钟环;冯柏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索两种不同的麻醉方法用于儿科支气管镜技术中的效果差异.方法:在我院儿科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支气管镜技术检查的患儿中随机选出60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全部患儿均采用利多卡因麻醉,对照组中30例患儿采用气囊压缩喷雾麻醉,观察组中30例患儿采用雾化吸入方法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配合度、麻醉效果、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麻醉配合度为90.0%,优良率为83.33%;而对照组则分别为66.67%、60.0%,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苏醒期的躁动发生率上,观察组的0.00明显比对照组的16.67%低,P<0.05.结论:在儿科支气管镜技术检查中,采用雾化吸入方式麻醉有助于提高麻醉效果,保证检查的顺利进行,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李智文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入住我院呼吸科病房的31例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研究对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针对并发症设计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同时加强患者的肺康复及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后疾病控制情况及并发症的改善情况.结果: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入院后根据CT诊断结果及患者临床表现评估,并发气胸的有16例(51.61%)、并发乳糜胸的患者有5例(16.13%)、并发咯血的患者有4例(12.90%),并发呼吸衰竭的有6例(19.35%).经过护理干预后,以上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的降低,与干预前相比统计学上有意义(x2=7.0455、4.2923、4.2759、4.0260,P=0.0080、0.0383、0.0387、0.0448);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11.52±3.57)分与干预前(6.97±2.14)分相比也明显要高,统计学上有意义(t =6.0864,P=0.0000).结论: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常并发气胸、乳糜胸、咯血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针对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护理,以及肺康复及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璐;孟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社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患者采用饮食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社区中心接诊随访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20例患者,研究组采用新型饮食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指标,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1年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治疗时间为(17.68±5.68)d,对照组治疗时间为(22.29±5.36)d,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399,P<0.05);研究组患者通过新型饮食疗法血糖明显下降,常规食疗血糖基本无变化,两组的2hPBG、FBG、HbA1c水平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相对性低血糖、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饮食疗法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操作较为方便,降血糖效果较为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丘欢华;唐艳平;罗臻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磁性护理对护士团队稳定性的效果.方法:从护理管理、护理质量和专业发展三方面进行干预,打造磁性护理,吸引和保留人才,观察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实施干预前后护士团队的稳定性.结果:护士对工作满意度提升6.1%,护士离职率比同期下降12%.结论:磁性护理在提升护士满意度和降低护士离职率方面有正向作用,对提高护士团队稳定性具有促进意义.
作者:徐凤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为探讨新型痔疮套扎术(RPH)结合肛门整形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病例240例,随机分两组,各120例,治疗组采用痔疮套扎器手术(RPH)结合肛门整形治疗混合痔,对照组用传统外剥内扎手术治疗.对治疗效果及各种术后并发症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水肿、皮赘、肛门狭窄等并发症等治疗组明显优异((P<0.05).结论:痔疮套扎器(RPH)结合肛门整形手术与传统手术比较并发症少,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何玉峰;王洪保;张恩华;黄少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味子配方颗粒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C18(150×4.6n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73:27);检测波长236nm.结果:加样回收率为98.46%;RSD为0.8%;相关系数r=0.9999;五批五味子配方颗粒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均值为1.99mg/g.结论:五味子配方颗粒中五味子含量以五味子乙素含量计算不得少于1.6mg/g.
作者:胡伟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两种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返流病的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95例)和观察组(9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幽门螺杆菌根除情况、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肠道黏膜萎缩、恶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及胃酸缺乏等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两种用药方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胃食管返流病的有效率和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均比较高,治疗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少且较轻,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临床治疗上可根据患者的情况为患者选择合理的方案治疗.
作者:方绮诗;陈智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急诊颅脑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急诊采集的6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颅脑CTA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与DS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颅内动脉瘤52例,占81.25%,为SAH的主要病因.其次为颅内动静脉畸形6例,占9.37%;Moyamoya病4例,占6.26%;其他病因2例,占3.12%.与DSA结果对比,CTA的总体准确率98.5%,CTA与DSA检测对比结果统计学分析,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32,P>0.05).结论: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急诊筛查诊断上,64排螺旋CTA是一种准确的检查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耿春;张玉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