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强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鼻窦炎手术围术期中应用对护理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鼻窦炎手术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分别采用无缝隙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术后疼痛、出血、粘连、眼部不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中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中护理技术、护理态度、病房环境、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出血、粘连及眼部不适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在鼻窦炎围术期中应用可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和护理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护理质量.
作者:邹素雯;余艳霞;茹银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3D CE-MRA(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5年3月拟诊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40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给予患者3D CE-MRA与DSA(有创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比较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的ASO(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成像结果.结果:将DSA作为标准,观察组评价ASO符合率是91.30%;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灵敏度是98.16%,特异度95.04%、准确率96.68%,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5.51%、97.95%.结论:3D CE-MRA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ASO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较高,无创伤、无辐射,值得使用与推广.
作者:陈小云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的临床特征,探讨该疾病的危害、诊治措施,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产科分娩的前置胎盘孕妇207例为对象,行回顾性分析,将40例凶险型前置胎盘孕妇划入观察组,167例普通型前置胎盘孕妇划分为对照组.统计并对比2组临床资料、诊断结果、手术情况、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首次出现阴道流血时间为孕(33.5±2.7)周,明显晚于对照组孕(30.7±3.8)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植入13例(32.5%)、产后出血30例(75.0%)、子宫切除7例(17.5%)、术中紧急输血26例(65.0%),对照组分别出现6例(3.6%)、37例(22.2%)、1例(0.6%)、14例(8.4%),观察组上述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21 78.5±337.4)ml,明显多于对照组(417.5±188.4)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普通型前置胎盘,凶险型前置胎盘胎盘植入、产后出血、子宫切除、术中紧急输血发生率更高,对孕产妇威胁较大;但凶险型前置胎盘对新生儿结局可能并无影响.
作者:李卓;彭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腹泻患儿开展综合护理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93例为对照组,开展常规基础护理;纳入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104例为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对比2组疾病疗效,退热、止泻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退热、止泻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案有助于提升小儿腹泻疗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银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柿蒂水提物对电刺激大鼠膈神经引起的膈肌收缩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长时程电刺激诱发膈肌收缩反应模型,观察柿蒂水提物对膈肌收缩反应的影响.结果:柿蒂水提物(1.2 g·L-1、2.4 g·L-1、3.6g·L-1),均在0~60 min间出现增强作用,180 min末则出现抑制作用,3.6 g·L-1的柿蒂水提物180 min时收缩仅为药前值的10.9%.结论:柿蒂对大鼠膈肌收缩具有先增强后抑制其收缩的双相作用.
作者:赵庆华;任雷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母婴床旁护理对产科初产妇产后焦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生产的60例初产妇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n=30).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则进行母婴床旁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后,对照组产妇在分娩日及出院日的焦虑明显强于观察组;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36.67%),且观察组产妇中切口感染和盆腔炎的并发者为0;产后抑郁率(6.67%)也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对照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90.00%)明显高于观察组(5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能有效缓解初产妇的焦虑,降低产后抑郁及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方燕芬;陈明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居家养老用于社区老年保健服务中的效果,分析使用价值.方法:收集符合本次研究各项标准的社区常住老年人83例,给予居家养老服务,干预前后老年人对糖尿病和高血压及自我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使用SF-36生活质量表评估干预前后老年人生活质量;调查护理满意率.结果:干预后,老年人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因及治疗知识得分、自我护理知识得分均明显提高,P均< 0.05;老年人生活质量表中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情感职能分值均明显提高,P均< 0.05;干预后,老年人对保健服务满意率为90.36%,较居家养老干预前(75.90%)高,P<0.05.结论:居家养老在社区老年保健服务中应用能加深老年人对糖尿病、高血压相关知识的理解,增强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效果良好,得到社区老年人普遍认可.
作者:李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咪达唑仑联合异丙酚在ICU机械通气谵妄患者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2015牟3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ICU机械通气治疗的6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咪达唑仑与异丙酚联合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中,观察组患者达到镇静所需时间及镇静后的苏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中实现镇静满意的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无镇静过度患者,无效镇静也仅有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采用咪达唑仑与异丙酚联合治疗的方法对重症患者进行镇静治疗能有效平缓患者情绪,使患者快速进入镇静状态,且能够缩短苏醒时间,镇静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温杰翔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利用动脉取栓导管在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取石.方法:我院收治的11例胆总管扩张(1cm>直径>0.8cm)肝功异常但MRCP检查未发现胆总管结石的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通过胆囊颈管插入动脉取栓导管,并将结石取出后行术中造影.结果:11例患者中10例均获成功,无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复发而行开腹手术.结论:动脉导管胆总管取石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作者:马克强;鞠天伟;郝军舰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入住我院呼吸科病房的31例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所有研究对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针对并发症设计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同时加强患者的肺康复及心理护理,比较护理干预后疾病控制情况及并发症的改善情况.结果: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入院后根据CT诊断结果及患者临床表现评估,并发气胸的有16例(51.61%)、并发乳糜胸的患者有5例(16.13%)、并发咯血的患者有4例(12.90%),并发呼吸衰竭的有6例(19.35%).经过护理干预后,以上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显著的降低,与干预前相比统计学上有意义(x2=7.0455、4.2923、4.2759、4.0260,P=0.0080、0.0383、0.0387、0.0448);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11.52±3.57)分与干预前(6.97±2.14)分相比也明显要高,统计学上有意义(t =6.0864,P=0.0000).结论:肺淋巴管肌瘤病患者常并发气胸、乳糜胸、咯血及呼吸衰竭等并发症,针对并发症进行相应的护理,以及肺康复及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璐;孟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联合左氧氟沙星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8、IL-17及TNF-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5年11月我院接受COPD急性加重期60例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哌拉西林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单独采用哌拉西林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IL-8、IL-17及TNF-a表达的影响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IL-8、IL-17及TNF-a表达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拉西林联合左氧氟沙星可以使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8、IL-17及TNF-a明显下降,使得临床症状迅速得到缓解,临床疗效非常显著,而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其有助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吴瑞杰;洪惠敏;刘杰;张展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绝经期妇女慢性疲劳综合症(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小剂量雌激素贴剂治疗绝经期妇女慢性疲劳综合症,对照组用安慰剂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疲劳量表-14(FS-14)评分,并抽血查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stradiol,E2).结果:两组治疗后FS-14评分降低,达到改善CSF症状的目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E2含量明显增加,而FSH含量稍降低.结论:小剂量E2贴剂可以有效缓解CFS症状,可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作者:潘博希;陈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我院就诊儿童微量元素的含量情况,并探讨与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治疗并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的8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贝克曼AU5800查空腹静脉血,检测Fe、Zn、Ca、Mg、Cu含量.结果:80例检测结果中,其中Fe缺乏14例(17.5%);Zn缺乏18例(22.5%);Ca缺乏12例(15%);未见Cu缺乏;未见Mg缺乏.结论:儿童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对于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营养状况及诊断疾病十分重要,应积极运用于儿童的预防保健及疾病诊断工作中.
作者:合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比研究传统手术与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肾囊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后腹腔镜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效果包括手术中的治疗效果和手术后的治疗效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包括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优势明显;随访结果是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16%,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4%.结论:对于需要治疗肾囊肿的患者,采用后腹腔镜治疗是更好的选择,治疗效果更佳.
作者:于宏川;包品;杨阳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持续性植物状态(PVS)患者80例,根据患者意愿随机入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音乐光电刺激、高压氧疗、针灸、理疗、运动疗法及西药等综合性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电图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脑电图变化情况和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有效提高持续性植物状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星;倪莹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CT与MRI在老年人肺结节及肺癌中的诊断价值,探究CT与MRI诊断的临床适用性.方法:根据对老年人肺结节及肺癌检查方法的不同,将我院于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人肺结节及肺癌患者进行分组,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采用CT进行诊断,B组患者采用MRI进行诊断.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检测结果差异(影像学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判断CT与MRI的诊断效果.结果:CT与MRI对患者肺结节的诊断影像学没有明显的差异,并且,A、B两组患者肺结节的病变部位、直径及其形态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与MRI对患者肺癌的诊断影像学有较明显的差异.结论:CT与MRI在老年人肺结节的诊断结果上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MRI的诊断对患者的放射影响较小;CT与MRI在肺癌方面的诊断差异明显,在肺癌的临床诊断中适合长期推广应用.
作者:方武;杨万就;谭志红;梁土焕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维生素D联合匹多莫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我院的入院编号进行随机抽签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患者,对实验组33例采用维生素D联合匹多莫德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进行单纯匹多莫德治疗,经过为期1个月的治疗之后,对比两个小组不同患者的治愈效果和出院6个月之后的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33例患者在经过维生素D联合匹多莫德治疗后治愈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8.5%、93.9%,而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6.4%、75.8%,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为9.1%,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两个研究小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数据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维生素D联合匹多莫德治疗,能够有效改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借鉴应用.
作者:陈少藩;刘茹;陈霞 刊期: 2016年第05期
中药的储藏与保管是中药管理中一个需要不断进行探讨的话题,中药的储藏和保管因容易受空气、温度、环境等多种外界的因素影响,保存的不当会使中药的治疗效果下降.中药的管理,主要是存在着缺乏高质量的中药采购、炮制技术的不规范和药品的保存储藏水平低下等.因而,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主要是提出了优化药品的储藏方案、提高管理人员对药材的管理,积极应用一些新的储藏技术,保证中药的临床疗效.
作者:黄德坤;梁悦葵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抑郁症患者情感障碍康复治疗中采用情志护理临床效果的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抑郁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的护理+药物治疗)和观察组(情感干预+常规护理+药物治疗)各75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DS评分、SAS评分和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DS评分和SAS评分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39.52±4.94)分和SAS评分(33.85±4.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SDS评分(47.91±5.36)分和SAS评分(44.08±5.61)分,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1例,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52例,69.33%),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情志护理可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情感障碍,对于药物的治疗效果也具有一定提升作用,患者以及家属满意程度较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谢育花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昏迷病人中应用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PDT)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昏迷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气管切开术)与实验组(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术中生命体征、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闭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要短(P<0.05),切口长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要少(P<0.05);实验组术中生命体征指标均较对照组显著要优(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要低(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昏迷病人中的应用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且术后并发症少,具有推广意义.
作者:彭国俊;叶飞宣;刘木清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