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生
目的:分析探讨乳腺癌患者接受不同累积剂量阿霉素化疗后在化疗期及恢复期心电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手术后进行阿霉素化疗的患者140例,按阿霉素累积剂量的不同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在化疗前、化疗期(化疗开始后3个月)、恢复期(化疗结束后3个月)采集记录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对心电图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化疗期:低剂量组心电图异常率为32.9%,高剂量组心电图异常率为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恢复期:低剂量组心电图异常率为8.6%,高剂量组心电图异常率为2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霉素的累积剂量是造成乳腺癌患者化疗期及恢复期心脏损伤心电图异常的重要因素.
作者:吴钦丹;蔡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为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临床症状,探究用药阿托伐他汀后疾病症状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96例经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入院治疗患者,按病床单双号分为联合组48例、单一组48例.单一组单用氯吡格雷服药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用药后患者病症改善情况,同时3个月后对患者血脂水平改善情况进行检查.结果:用药后联合组较单一组甘油三酯、TC、HDL-C水平高、LDL-C水平低,P< 0.05;治疗组症状改善率为95.8%,单一组为85.4%,单一组临床患者症状改善效果无治疗组治疗效果好,P<0.05.结论:临床在对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阿托伐他丁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症状、降低血脂使血管阻塞情况好转.
作者:彭建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对胆管癌患者经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特选取自2013年3月起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管癌患者124例,并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62例.试验组患者采用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开腹胆管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胆功能状况、围手术指标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胆功能指标均明显下降,且试验组总胆红素值(24.89±7.33)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33±6.01)μmol/L,差异对比,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用时(201.14±10.58)min、术中出血量(389.96±100.27)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33.96± 15.49)h、下床活动时间(4.96±3.03)d及住院时间(11.59±7.47)d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手术用时(224.96±29.81)min、术中出血量(633.79±123.56)ml、术后肛门排气时间(57.83±12.27)h、下床活动时间(7.01±2.97)d及住院时间(16.72±8.96)d,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84%)明显低于对照组(30.65%),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开腹胆道旁路手术安全性高,创伤小,可有效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预后效果较优.
作者:何凤生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小剂量雌激素治疗绝经期妇女慢性疲劳综合症(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小剂量雌激素贴剂治疗绝经期妇女慢性疲劳综合症,对照组用安慰剂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疲劳量表-14(FS-14)评分,并抽血查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stradiol,E2).结果:两组治疗后FS-14评分降低,达到改善CSF症状的目的.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E2含量明显增加,而FSH含量稍降低.结论:小剂量E2贴剂可以有效缓解CFS症状,可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作者:潘博希;陈维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结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法莫替丁治疗,研究组给予莫沙必利结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5%,与对照组80%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沙必利结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素环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胸腔镜手术后无创正压通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52例择期胸腔镜手术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评分评价生活质量,随访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耐受性、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均可耐受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有6例(23.1%)患者因无法耐受而终止治疗,研究组的不耐受率较对照组的低(P<0.05);研究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优(P<0.05);研究组出现皮肤损伤、排痰障碍、口鼻咽干燥、胃肠胀气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胸腔镜手术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耐受性,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小娴;张晓春;钟环;冯柏淋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研究参附注射液在心肺功能不全老人麻醉中的心血管保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72例老年心肺功能不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6名对照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分次注射多巴胺,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参附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麻醉30分钟、麻醉60分钟和术毕的平均动脉压无显著性差异.麻醉前和术毕两组患者的心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麻醉30分钟和麻醉60分钟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观察组为2.78%,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肺功能不全老人麻醉中应用参附注射液,可降低患者麻醉30分钟和60分钟的心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手术质量,保护患者的心血管功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欧汉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腹泻患儿开展综合护理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93例为对照组,开展常规基础护理;纳入2015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104例为观察组,开展综合护理.对比2组疾病疗效,退热、止泻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退热、止泻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案有助于提升小儿腹泻疗效,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张银君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急诊颅脑CTA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急诊采集的64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颅脑CTA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并与DSA结果进行对比.结果:颅内动脉瘤52例,占81.25%,为SAH的主要病因.其次为颅内动静脉畸形6例,占9.37%;Moyamoya病4例,占6.26%;其他病因2例,占3.12%.与DSA结果对比,CTA的总体准确率98.5%,CTA与DSA检测对比结果统计学分析,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32,P>0.05).结论:在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急诊筛查诊断上,64排螺旋CTA是一种准确的检查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耿春;张玉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在鼻窦炎手术围术期中应用对护理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鼻窦炎手术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分别采用无缝隙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术后疼痛、出血、粘连、眼部不适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中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中护理技术、护理态度、病房环境、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评分均高于常规组,组间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出血、粘连及眼部不适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组间各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在鼻窦炎围术期中应用可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生活质量和护理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具有较高护理质量.
作者:邹素雯;余艳霞;茹银转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肺结核患者作为观察组及60例中青年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资料、验室检查结果和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中咳痰、咳嗽以及胸闷气短三个临床症状较中对照组常见,而在盗汗、发热、咯血这三个临床症状中观察组较对照组少见.观察组的T-SPOT· TB+阳性率,PPD阳性率和痰结核菌涂片/培养阳性率这三项检查结果均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死亡率较对照组高.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症状不典型,T-SPOT·TB阳性率、PPD阳性率和痰结核菌涂片/培养的阳性率均低,缺乏针对性诊断指标,应早确诊、早防预和早治疗,提高治疗率和降低老年患者死亡率.
作者:刘永莉;赵效;范稚坚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手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胫腓骨远端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行回顾性调查法,以我院98例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为对象实施研究方案,行手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疗法,观察应用效果.结果:随访一年,98例患者均无再次发生骨折,无软组织的并发症出现,Mazur评分显示65例为优,29例为良,4例为中.结论:对于胫腓骨远端骨折患者而言,手法复位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固定法显著改善了骨折区的血供情况,减少了手术开口的面积,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借鉴.
作者:黄宏宏;许新昌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幼儿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MP)的肺功能改变及恢复特点,预测幼儿SMMP的远期后遗症.方法:病例选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住院部就诊的1-3岁SMMP患儿30名,对照1组为1-3岁轻型肺炎支原体肺炎(MMP)30例,对照2组为1-3岁重症细菌性肺炎30例,治疗前完善潮气肺功能检查,经抗感染治疗1周后复查潮气肺功能,对比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结果:SMMP肺功能VT、TPTEF/TE、VPEF/VE比MPP组严重,比重症细菌性肺炎轻,SMMP肺功能恢复率6.67%,MMP恢复率43.33%,重症细菌性肺炎组恢复率26.6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MMP的肺功能比MMP急性期受损严重,比重症细菌性肺炎受损轻,但肺功能恢复较两者缓慢,幼儿SMMP应动态随访肺功能.
作者:陈进喜;刘志刚;林业辉;陈国华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社区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患者采用饮食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社区中心接诊随访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20例患者,研究组采用新型饮食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疗法.观察两组患者的血脂、血糖指标,并对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1年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治疗时间为(17.68±5.68)d,对照组治疗时间为(22.29±5.36)d,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399,P<0.05);研究组患者通过新型饮食疗法血糖明显下降,常规食疗血糖基本无变化,两组的2hPBG、FBG、HbA1c水平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相对性低血糖、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饮食疗法治疗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操作较为方便,降血糖效果较为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丘欢华;唐艳平;罗臻怡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评价ViscoStat Clear止血剂联合压线排龈法对牙周组织健康及树脂粘接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排龈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前牙冠修复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ViscoStat Clear组(40例)、肾上腺素组(40例)和生理盐水组(40例),分别采用ViscoStat Clear止血剂、0.1%肾上腺素和生理盐水作为排龈药物浸泡排龈线,压线法排龈,于排龈前及排龈后0.5h、1、3、7d为观察点,测定龈沟液(GCF)量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变化.此外,选取离体前磨牙30颗,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用ViscoStat Clear止血剂和生理盐水处理后,涂布自粘接树脂水门汀,采用万能测试仪测定其粘接强度.结果:ViscoStat Clear止血剂及0.1%肾上腺素排龈后GCF量和AST水平较对照组均有所增加,排龈后0.5 h、1、3d与排龈前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但两实验组排龈效果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7d实验组及对照组中GCF量及AST水平均与排龈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离体牙实验结果表明,经ViscoStat Clear止血剂处理的牙表面树脂粘接强度低于生理盐水处理组,但二者不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ViscoStat Clear止血剂联合压线排龈法对牙周组织存在一定损伤,但均可恢复;ViscoStat Clear止血剂处理牙面,对树脂粘接剂的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姜德志;屈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哌拉西林联合左氧氟沙星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8、IL-17及TNF-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5年11月我院接受COPD急性加重期60例患者将其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哌拉西林联合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单独采用哌拉西林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IL-8、IL-17及TNF-a表达的影响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血清IL-8、IL-17及TNF-a表达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两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哌拉西林联合左氧氟沙星可以使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8、IL-17及TNF-a明显下降,使得临床症状迅速得到缓解,临床疗效非常显著,而且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其有助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进行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应用.
作者:吴瑞杰;洪惠敏;刘杰;张展渠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柿蒂水提物对电刺激大鼠膈神经引起的膈肌收缩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长时程电刺激诱发膈肌收缩反应模型,观察柿蒂水提物对膈肌收缩反应的影响.结果:柿蒂水提物(1.2 g·L-1、2.4 g·L-1、3.6g·L-1),均在0~60 min间出现增强作用,180 min末则出现抑制作用,3.6 g·L-1的柿蒂水提物180 min时收缩仅为药前值的10.9%.结论:柿蒂对大鼠膈肌收缩具有先增强后抑制其收缩的双相作用.
作者:赵庆华;任雷鸣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6年03月我院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75例患者的成功率、并发症及技术要点,并与外科手术、内镜及X线比较,旨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75例患者均局麻下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均1次置管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无死亡病例,无明显并发症,未发生出血、造瘘口周围渗漏、感染,操作时间45±15min,术后2h进食,拔除造瘘管后随访6个月-1年来见造瘘口感染、渗漏及腹痛等.结论:对比外科、内镜下及X线下胃造瘘术,CT引导经皮胃造瘘术安全、简便、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增林;候小丹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了解乳腺癌化疗患者采取延续护理在其居家管理的相关应用和影响程度.方法:纳入本院2013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确诊为乳腺癌且经过系统化治疗后出院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设其中40例采取化疗出院常规宣教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另外40例在居家管理中采取延续护理理念和操作患者为观察组.经过2个月后评价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身体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对患者以下情况进行评分(认知、心理、行为),观察组患者评分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处理提示差异有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处理提示有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护理重点在于出院后的家庭管理,融入延续护理理念的家庭管理措施能在各个方面提升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情况,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普及推广.
作者:黄巧玲 刊期: 2016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麻醉深度指数监测在休克患者全麻苏醒期意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3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均在全麻下手术,观察CSI与麻醉趋势指数(NTI)在全麻恢复期不同阶段的变化.结果:本组休克患者在全麻苏醒期刺激无反应、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三个关键阶段NTI和CSI呈明显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休克患者全麻苏醒期NT分级分别是刺激无反应阶段A级、B级、C级、D组构成比例分别是0%、26.67%、60%和13.33%;呼之睁眼即刻分别为0%、86.67%、13.33%和0%;定向力恢复分别是16.67%、83.33%、0%和0%,呼之睁眼即刻和定向力恢复NTS与刺激无反应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深度指数监测可准确及时反映休克患者全麻苏醒期意识水平变化.
作者:廖梅苑;蔡剑波 刊期: 201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