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
目的:比较不同口尝评价方法在苦参碱苦度评价中的应用与结果.方法:选取健康评价员20名,制备不同浓度的苦参碱溶液,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口尝评价.对比不同评价方法的得分.并对不同方式的排序正确率与判断灵敏度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采用排序+评价综合法所得数据的排序正确率与判断灵敏度高,且与其他两种方法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排序+评价综合法的口尝评价方式,对于苦参碱苦度评价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颜彦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预防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间92例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46例.对照组在术后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在术后发生宫腔粘连的机率相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相比较,研究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术后给予患者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不仅能够对术后宫腔粘连情况进行有效的预防,还能使患者的阴道出血量减少,将阴道出血及月经复潮的时间明显缩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志敏;冯志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牙隐裂牙髓病的根管治疗与冠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伴有牙髓病的隐裂患牙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先行根管治疗后,P60复合树脂充填,观察组则为冠修复与根管联合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后的牙隐裂,冠修复是好的选择.
作者:陈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为主题社区护理措施在社区中实施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复发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本社区登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表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健康教育为主题社区护理和常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复发、住院治疗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69.09%),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复发率、住院治疗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2.86%)显著高于对照组(66.67%),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为主题社区护理措施在社区中实施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降低复发、住院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韩玉如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关节突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关节突植骨融合术治疗,治疗后对患者进行12月随访,比较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及椎体Cobbs角变化,采用Frankel评定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分级.结果:60例患者均为Ⅰ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治疗后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椎体Cobbs角显著低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合并有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治疗后Frankel分级均有显著改善,E级患者显著增多,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关节突植骨融合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治疗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锦标;刘桂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对近视性玻璃体混浊患者行氨碘肽注射液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4年6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近视性玻璃体混浊患者94(105眼)例,参考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划分为实验组(47例/53眼)与参照组(47例/52眼).对参照组患者行三七片+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行氨碘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视力评分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即相应数据对比,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患者进行比较,组间优势也十分明显,即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近视性玻璃体混浊患者行氨碘肽注射液治疗,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视力,还能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保证患者拥有良好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普及使用.
作者:邓向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旨在探究综合护理对胃癌患者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90例胃癌患者,对其进行盲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5例,对其进行满意度、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等方面的比对研究.结果:通过对比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满意度、生存质量和心理状况等方面明显偏高.结论:对胃癌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心理状况,缓解心理压力,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和满意度,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韩美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究精神病科住院患者的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精神病科治疗的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7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结合防跌倒护理风险管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跌倒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病科患者的治疗中结合防跌倒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降低跌倒事件的发生,同时提升护理满意度.
作者:赵静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考察大黄提取物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消除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扫描电镜法观察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情况;利用TCP法测定浓度为31.2 mg/mL,15.6 mg/mL,7.8 mg/mL和3.9 mg/mL大黄水提物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消除效果;考察不同作用时间6 h、12 h和24 h大黄提取物对链球菌生物被膜的消除的影响.结果:当大黄提取物浓度大于7.8 mg/mL时大黄水提物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具有显著的消除作用;当药物的作用时间大于12 h时,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消除效果较好.结论:本研究确定了中药大黄提取物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具有消除作用,且其消除效果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作者:张忠斌;高天;丁文雅;林小兵;张金娜;田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伏格列波糖片和阿卡波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安全性的差别.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有60例伏格列波糖片治疗组和60例阿卡波糖治疗组.两组均严格控制患者饮食,合理作息和适量运动.伏格列波糖治疗组餐前口服伏格列波糖片0.2 mg,日服3次.用药量可随病情做适量调整,可增加至0.3mg/次;阿卡波糖组餐前口服阿卡波糖片0.5mg,每日3次.用药量可随病情变化调整,可增加至0.7mg/次.8周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服药后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空腹血糖含量及餐后血糖含量降低,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血糖含量呈持平状态(P>0.05).两组患者服药后,均有肠鸣亢进、突发性血糖过低的现象,但阿卡波糖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伏格列波糖治疗组.结论:经过对比分析可知,伏格列波糖片和阿卡波糖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相当,但伏格列波糖片比阿卡波糖片的安全性更高、副反应较少.
作者:曾鑫 刊期: 2016年第06期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能成瘾癖的药物,是国家《药品管理法》规定的特殊管理药品.该类药品具有两重性,即强效的镇痛作用,是医疗上必不可少的药品,同时不规范地连续使用后易产生依赖性,危害人身的健康.若流入非法渠道则成为毒品,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我国先后颁布了《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和《处方管理办法》等条例与法规对其进行规范管理.疼痛作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特殊疾病,不仅引发患者身体不适,还能导致患者的心理障碍.201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摆脱疼痛是每位疼痛患者的权利,疼痛治疗则是体现这种权利的一种方式.依据卫生部《癌症疼痛诊疗规范( 2011版)》的治疗原则,要求应持续、有效地消除疼痛,同时控制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对我院过去一年门、急诊药房麻醉药品处方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使用该类药品提供参考.
作者:徐慧;顾平荣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后,均成功治愈出院,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满意度高达100%.结论:对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患者尽快康复,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谢美文;詹美莺;李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清肺解毒汤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68例,将其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机械通气、预防感染、早期肠胃营养支持等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清肺解毒汤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和血清PCT水平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73.53%的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94.12%的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PCT)与C反应蛋白(hs-CRP)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时应用清肺解毒汤的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值得将其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汪白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评价在肿瘤患者化疗管理中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94例,分为常规管理组和精细化管理组,对比两组患者中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精细化管理组的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而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应用于肿瘤患者化疗管理中,能够减少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效果显著.
作者:李丹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就诊治疗的90例晚期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羟考酮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度洛西汀联合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效率、药物使用量、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外周血β-内啡肽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癌痛缓解率、生活质量改善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羟考酮缓释片平均使用量低于对照组,而外周血β-内啡肽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会有恶心、呕吐及便秘等不良反应,发生无差异(P>0.05).结论:羟考酮缓释片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晚期癌性疼痛疗效佳,安全且可上调外周血β-内啡肽水平.
作者:赖如京;涂芸芸;邱火秀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漳州市无偿献血者HTLV-1/2型感染情况,借以判断漳州地区是否属于HTLV感染流行区域,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HTLV经由输血传播.方法: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ELISA)法定性检测无偿献血者血浆中抗HTLV-1/2型抗体,初筛阳性的标本送厦门市中心血站采用蛋白印迹实验WB(HTLV-1/2)和荧光定量RT-PCR(HTLV-1)进行确认.结果:20296名无偿献血者血浆中抗HTLV-1/2初筛阳性33例,仅1例ELISA初筛OD均值为1.692的强阳性者确认阳性,其余均为阴性,初筛阳性率为0.16%(33/20296),确认阳性率为0.005%(1/20296),确认阳性者1例是本站固定无偿献血者,自2006年起累计在本站有过15次合格献血经历.结论:漳州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中HTLV感染率明显低于福建省内其他城市报道,属于HTLV感染低流行区域,但是如果无症状HTLV病毒携带者成为固定献血者反复献血,经血液传播HTLV病毒风险将被数倍放大,将对血液安全和受血者的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建议有条件地区开展常规检测HTLV-1/2型抗体.
作者:张丽云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miR-19对肝癌细胞系MHCC97H和LM3增殖的影响和肿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确定其靶基因和功能.方法:Real-time PCR检测miR-19的表达.WST-1和PI染色分析MHCC97H和LM3细胞的增殖水平.生物信息学预测、Luciferase以及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验证miR-19下游靶基因.结果:miR-19在肝癌组织中表达下调(P<0.01).miR-19可以抑制肝癌细胞系MHCC97H和LM3增殖能力.PDE4A作为miR-19的候选靶基因,其通过诱导PDE4A上调促进肝癌细胞增殖.结论:miR-19的直接靶基因是PDE4A,下调miR-19促进PDE4A的表达,进而促进肝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袁丽杰;曲艺林;刘兴汉;赵恒宇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难点,探讨管理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00例患者做为研究组.另外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700例患者做为对照组.分析以往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难点,制定相应对策,实施于研究组,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我院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结论:重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难点,提出针对性管理对策,完善管理制度,能够大限度避免抗菌药物滥用情况,提升医院医疗质量.
作者:苏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和分析中国知网、中国医院知识总库(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期刊数据库中2005~2015年阿托伐他汀不良反应文献报道.对患者性别、年龄、用药剂量、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原发疾病及不良反应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出45篇文献,54例.其中70~79岁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较多;用药剂量多为20 mg·d-1;不良反应累及器官以消化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为主.结论: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注意阿托伐他汀的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唐巧云;黄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72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研究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再手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相较于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再手术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陆贯芬 刊期: 2016年第06期